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性仁、品卓、知博、术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9 20: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性仁、品卓、知博、术精——古代名医的人文基石
□ 何少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
  就文化内涵而言,中医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通融与综合,它集中而丰富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有着很强的人文特色。
  笔者以为,性仁、品卓、知博、术精,就是这种人文特色在古代名医身上的突出表现。
  性仁者,本性仁厚也。性者,乃人之本性、精神、性情、情感等;仁者,仁爱、仁厚、仁慈、仁义、仁心、仁德、仁行等。仁是儒学的核心,孔子非常爱惜人的生命,他曾用“爱人”来阐释“仁”;孟子更鲜明地归为“仁者爱人”。当医学将儒家的“仁”吸融之后,便用“仁术”来统括中医“治病救人”的宗旨,并把它提升到最高的道德境界。历代名医一生所孜孜追求的就是“以术仁其民”,集中体现了医学对患者的仁厚、仁爱、仁慈和仁义观,他们是“性仁”的典范。
  今天,我们强调性仁,不仅仅是针对医生而言,医药界的各级各类人员,均应以仁待民,以仁惠民,修行仁之身,养仁民之性,履行公务,牢记性仁。
  品卓者,人品卓越。古代名医都很看重人品,常置于做人的首位。许多医家行医一生,始终以“平民医生”的身份,热情地为各类广大患者服务。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以救人为要务;语不言名利,行必惠病人;以仁心执业,以诚心待人;以精心疗疾,以平心处世;以虚心交友,以实心取酬。张仲景曾怒斥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务名利之辈;孙思邈亦严责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邀射名誉之医;李中梓揭露那些巧语诳人,甘言悦听,强辩相欺,危言相恐之恶行;朱丹溪猛抨言行不一,去本求末之丑态。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人品高尚,堂堂正正,不为孔方兄折腰,坚守清贫一生。
  当今医药系统之各界、各级、各类同仁,当以古代名医为榜样,崇尚人品,修养人格,坚守节操,行不离道;损民之事莫做,违法之事不行;不因金钱丧人格,不为名利失良心。
  知博者,指知识才能广博。古代名医都极为重视学习,刻意将自己塑造成知识型人才。华佗在游学徐州的青年时代,就已兼通儒家经典,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张仲景为著《伤寒杂病论》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阅读了许多前人著作。孙思邈对“阴阳(哲学)、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在隐居终南山、太白山的岁月中,还广泛地向樵夫、药农请教。朱丹溪少年治经(学习儒家经典),青年以“道德性命之说”(古代哲学的一个流派)为专门,继则选择医学为终生目标,“一于医致力焉”(一心一意致力医学)。李东垣是先“受《论语》、《孟子》于王内翰从之,受《春秋》于冯内翰叔献”,后在家中“建书院,延待儒士”,最后走上从医之路。李时珍青年时代“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阅读)”;为著《本草纲目》,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书考八百余家”,足涉许多名山大川,明代大文学家王世贞盛赞此书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后世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徐灵胎聪慧过人,凡星经(古代天文星象著作)、地志、九宫(算术)、音律,以至舞刀夺槊(擅长武术)、勾卒、嬴越之法(古代摆阵兵书),靡不宣究(广泛研究),而尤长于医。由此可见,古代名医大都是学问家,知识渊博,才能出众,智慧过人。
  当今医药界各位同行,虽然大都已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亦不乏其人,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或岗位的变更,在已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不间断地学习,仍是不可或缺的要务。不断充电、终生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要见诸行动,贯彻始终,亦非易事。知识日益更新,学无止境,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术精者,是指医术的精湛。古代名医医术高超,他们既以专科出众,又以全科闻名。扁鹊行医,是随俗为变,当地需要哪类医生,他就以此为己任。华佗通方药,又善内、妇、儿科及针灸,还精于外科手术。张仲景为攻治伤寒,首创六经辨证;为救治杂病,又创八纲辨证。钱仲阳以儿科著称于世,兼长内、妇等科;金元四大家,既各创独特理论,又以之为指南,突出治疗特色:刘完素总结了热病的治疗原则,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之法,成为寒凉派的倡导者;张从正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善用汗、吐、下三法,成为攻下的代表;李东垣提出“胃气为本”的理论,自制补中益气汤,创立了补土派;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主张保存阴精,勿妄动相火,成为滋阴派的代表……历代名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治病时从不因循守旧,采用一种或少数模式,而是医随人变、药因病变。变通,是古代名医医术精湛的一大优势。
  当今之医,分科细,用成品药多,在辨证施治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仔细诊察病情,精心搭配药物,发挥各自特长,还是很有余地的。至于某些医生小病大治、大病久治、久治浅效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从古代名医的身上,我们总结、提炼出这四方面具有人文特色的内涵,以供当今医药工作者学习与借鉴。对于继承和发扬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优良传统,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弘扬底蕴丰厚的中医药文化,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我想,是大有裨益的。D2   
2
发表于 2007-8-9 20:28:2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性仁、品卓、知博、术精

性仁、品卓、知博、术精──古代名医的人文特色,的确值得现代医生学习与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2 03:17 , Processed in 0.049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