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9 21: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8年06月28日 00:04:24 Saturday  
4
作者:梁启军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吉林中医药》2008年6月28卷6期 学术探讨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人体生命的维度是,而且仅仅是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传统中医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宏观角度描述人体不同层面的生理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病理生理态势,客观地表述了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故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中药学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界定中药的性能,即中药的功能被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中药的功能也是态势描述法。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其内容也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现代中医可以吸收西医和其它科学的微观成果,超越发展宏微观并重的现代三维态势医学。
【关键词】  中医药维度;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宏观态势医学
      1  人体生命的维度
      人是高级生命体,拥有特定的生命维度(其它生命体也相应拥有各自特定的生命维度)。首先人体是物质的,由来源于自然界的特定物质构成,自身物质的不足使人体功能减弱、消失,甚至死亡;异质能使人体自体物质受损、功能异常或死亡。其次人体的正常温度在特定范围之内——即处在特定的能量状态之下,超出此范围人体则进入异常状态或死亡。最后人体具有特定的空间架构,无论是微观物质还是宏观组织和器官都有特定的空间排序、空间构象和空间比例,只要空间排序、空间构象或空间比例任一方面出现异常,人体功能都有可能进入异常状态;同时人体的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还具有时间性,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生命周期,人体的物质、能量状态及空间比例可有规律性改变,在不同的自然季节和昼夜时间段等人体的生命状态也有规律性变化,如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因生长阶段或生理周期不同而不同,体温也会因季节或昼夜不同而不同,组织器官的空间比例也会因年龄变化而变化等。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空间和时间是统一的,而且人体的空间结构变化和时间变化联系最紧密,所以人体生命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合称为时空维。以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为基础的人体生命活动是在特定调节系统的综合调控之下进行,这个系统包括基因、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在此系统的调控之下,人体形成并维持成一个排斥异物、自利其体的物质、能量摄入、利用、贮存、消耗、排泄的生命系,而这个调节系统同样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因此人体生命有,而且只有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人体的非正常态总体言之是功能异常或形态异常,分而言之仍是物质维、能量维或时空维出现异常,临床表述主观感觉的参量和客观指标的参量同样在此三个维度之内。
    2  中医的维度
      中医同样从物质维、能量维和时空维描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中医藏象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序的有机生命系,是一个物质、能量摄入、利用、贮存、消耗、排泄系统;“五脏藏精气,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实而不能满”[1],肾气的发育和盛衰决定人体的生命状态;人体出现或虚或实(物质维)、或寒或热(能量维)、或组织器官的位置发生异常改变(空间维)、或环境气候的太过和不及(物质维、时间维)等变化时,都会进入非健康态。包括望闻问切在内的所有中医诊断方法都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捕捉异常信息;所有的辨证方法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如病因辨证主要体现物质维(异质)和时间维,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主要辨病位,即空间维,也辨虚实和寒热,即物质维和能量维,气血津液辨证体现的是物质维和空间维,八纲辨证中表里代表空间维,寒热代表能量维,虚实代表物质维。总之中医诊断和辨证方法的多样性是因病因、疾病的发展路径、变化规律和表现的不同,但其内容都在物质、能量和时空三维之内。中医的治疗也是从这三个维度纠正人体的异常病理状态,如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错者正之,并使人体的功能态势和环境的变化态势相一致,使人体回复正常的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状态,则人体阴平阳秘,疾病可愈。中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中医是从人体固有的生命三维客观地表述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并根据此规律从此三维纠正人体病理异常以治愈疾病。
    3  传统中医的学科特性
      传统中医学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表述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这种表述有其特殊之处,那就是活体性、动态性。虽然尸体解剖知识确是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但中医与西医不同之处在于,在生理上中医更倾向于在解剖学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活体的、动态的功能表述,而且是宏观的、分层的。如在整体层面,人体具有升降出入的功能;在脏腑层面,心的功能是主血脉和藏神,肝的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和主统血,肺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主行水,肾的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和主纳气[2]72?96,等等;在生命物质层面,精具有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的功能,气具有推动与调控、温煦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功能,血具有濡养、化神的功能,津液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的功能[2]124?145。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的顺序是气——精、血、津液——脏腑系统——整体,在气、血、精、津液等具有自身生命功能的基本物质的支撑下,不同脏腑系统形成了各自功能,各脏腑系统功能通过相互协调最终宏化为人体的整体功能。气是中医描述人体物质的最微观层次,即使这最微观层次也是相对的,因为它是对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物质的一个综合表述,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分子、原子却是个宏观概念,所以传统中医用的是宏观表述形式,是相对的宏观医学。既然中医对人体不同层次物质和器官的功能描述是活体的、动态的,又是宏观的,而人体是一个生理运动不停止的生命系,即是一个不同物质器官层面处于不同生命运动态势的生命系,那么它描述的其实就是人体不同层次生理运动的宏观态势。同时,中医对致病原因,特别是外因的描述也是一种宏观态势方法,外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对它们分类的界定依据是其发挥作用与人体引起的客观反应和主观感觉。这种客观反应和主观感觉的描述的内容就是人体的宏观病理生理运动态势,如一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具有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多动、易兼他邪的病理运动表现的,就称这种病因为风邪[2]219?230,这种风邪的致病特点的描述其实就是风邪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病理运动态势。对其它病因的致病特点的描述也同样用的是态势法。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中医运用二分法描述人体正气与邪气的斗争,根据正邪斗争的态势确定治疗原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病势的辨证和应用,加上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就是辨证四要素,且辨病势对其它三者有总括作用[3]。加之传统中医从生命三维描述人体,因此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张有和已经提出中医是状态医学[4],那么态势和状态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状态是个静态词,态势是个动态词,前文讲过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描述是活体的、动态的,且特别强调正邪斗争的发展态势,故用态势比用状态更接近传统中医的本来面目,更能揭示传统中医学的科学本质。
    4  中药的维度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学同样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表述中药性质和功能。寒凉温热四性是表述中药的能量维;酸苦甘辛咸五味主要是表述中药的物质维,因为味道是和物质相对应的;归经是描述中药的空间维,归于某脏某腑某经即是指中药选择性的作用于人体的特定空间,因为人体的特定组织器官是和特定空间相对应的;另外中药也有时间维,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药物应在不同的时间采取和制备,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不同的季节应该顺应不同的人体生命态势和自然变化态势而使用不同的中药。描述人体生命三维的内容和描述中药性质和功能三维内容有一点不同,中医三维内容描述的就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生理和病理规律和现象,而中药三维内容是以中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客观反应、主观感觉和治疗效果为依据,属于古老的临床药理学,但它仍是以中药本身的物质、能量、时空维为基础。在中药的物质、能量、时空基础之上,中药还有具体的治疗功能,功能一般被表述为纠正以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为基线的人体病理偏态,这样人体三维就和中药三维对应上了,人体的病理态势也就和中药的治疗功能对应上了,中药治疗疾病的理论就完备了。
    5  西医的学科特征
      当谈到中西医的差别时,一般认为中医是系统论,西医是还原论。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系统论和还原论确实分别是中医和西医的主要实践方法和认知思维,但虽然学科的思维方法对学科的特征有重要影响,但它并不能代表学科本质特征本身。上文已经论述过了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更强调从功能的宏观态势上分析人体内部组织器官之间或人体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忽略具体的线性的物质相关性;西医以死体解剖知识和实验观察现象和数据为根据强调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线性(即一一对应的直线关系)的物质原因,即某具体物质通过某具体路径导致以某形态学改变为特征的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虽然人体固有的生命三维内容西医也都描述到了,但它用的是线性平面思维,强调物质的微观形态,不象传统中医三维同思,是立体的,齐头并进,强调宏观功能态势,所以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中西医的学科特征的不同是因二者的思维方法不同和起源年代不同所致。西医的明显优点是它对生理病理的因果关系的描述是线性的、具体的、精确的,便于证实或证伪,也便于大众理解和接受;但由于生命过程的复杂性,调节的多因素、多路径和多靶点性,生命的系统性,遗传和变异相关性,内因和外因的统一性,一些生命物质的瞬时性,使得以线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的西医即使已经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着手解决,却难以克服其思维方法固有的缺陷。因此虽然西医现在发展日新月异,高歌猛进,但其理论的固有不足和科学发展自然地向其真理的无限趋向性的本质,都为中医的继续发展留下空间和必要。归根到底,人体科学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中医。
    6  中西医的相通之处和中医的未来
     中医和西医都是关于人体的科学,而人体是同一人体,即它们研究相同的规律和现象,所以中医和西医不会有本质冲突,它们现在的差异只是因为它们都处在发展之中,都是相对真理,各自抓住人体自然规律的一部分,因思维方法不同和起源时代不同使得它们发现人体规律层面和部分不同,并运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只要是真理,都会在继续发展中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互承认、相互吸收。例如从最基本的解剖知识看,中西医都有皮肤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感觉器官;不同的是,西医还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中医有经络、正气等概念,另外中医对组织器官有等级分类和系统归类,而西医将所有组织器官都放同一平面上。中医这些观点和概念是正确的,它们的存在对人体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的,但它们是需要进一步充实的宏观概念,如经络、正气其实代表调节系统、免疫系统、部分循环系统,是对人体调节、循环、免疫等物质系统宏观概括和抽象,是对它们功能的宏观表述[6];西医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分述之当然也是客观的、正确的。中医在保留自身固有的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前提下,如何与西医进行差异点沟通并吸收其科学内容丰富发展自己,就是中医经络、正气学说必须面对的问题了。其实这也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要面对的课题,中医的表述是宏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功能的,是态势医学;西医的表述是线性的、微观的、形态的,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二者各有特长和不足。中医要想取得超越时代的发展,应该保留其宏观的、立体的、动态的、功能的思维优势和自身不可替代的科学内涵,从中西医差异点进行沟通,吸收西医线性的微观的形态的表述优势,丰富和发展自身,而且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学科的继续发展要从其揭示对象的固有规律、学科自身的优缺点,相关学科的优缺点及整个科学发展获得的新成果中寻找超越发展的支点,传统中医从生命三维宏观角度表述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若吸收了现代医学和其它学科的微观认识为己用,则走上宏观和微观并重的道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就成了三维态势医学,成为真正的现代化中医。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4.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6.
[3]青 姚.从辨证到辨病谈中西医结合[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4):1?2.
[4]张有和.状态医学——中医学的现代概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7.
[5]姬爱冬,刘友章.刘友章教授“本中参西”中医辨证理论阐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5?6.
[6]陈 刚.试论中医理论中的免疫学思想[J].吉林中医药,2006,26(4):3?5.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21:23: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从不同维次认识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20:25 , Processed in 0.0497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