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新中医大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1 11: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初稿发表于《亚太传统医药》杂志2007年第12期,题目为《关于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的探索》,被刊题于封面,作为该期核心文章。

[摘  要] 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是十年磨一剑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成果。通过对其核心基础“科学化”和“现代话”的八大章粗线条介绍,体现了传统中医诊疗疾病的实质。而新中医作为一定意义上的原始创新,必定对未来国家总体医疗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对当今国内和世界中医药学术、教育界,有着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 新中医;核心基础;科学化;现代话;体系介绍;原始创新
近现代以来,中医界一直都未能拿得出多少自信和公认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原因或许就是在西医的影响下,对中医药的研究走的都只是一些下医学的研究路子。为此几年以前(2002年),笔者曾撰文说:“中医的出路何在?怎样才有中医的前途?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中医人深思。中医人自己要努力争气,要以各自的大智慧来对中医的整个理论进行大视眼的研究,同时要坚决不浮夸不虚华,实事求是地努力进行脚踏实地的临床。不然,真正中医的灭亡,罪过不在努力或客观无意灭亡中医者,而在作为不争气的中医人的我们!”
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是忍辱负重救人、闭关面壁研医、板凳一坐十年的结果。它既来自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反思,也来自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看来还圆融了现代医学的某些基本理念。由于它既没有把中医庸俗化,也没有把中医玄学化,而是对中医作了相应的“科学化”和“现代话”,因而能使学习者不论有否医学教育背景,都能通过新中医理论来高屋建瓴地悟入传统中医经典核心,并迅速地进入临床临证的诊疗,避免了穷十数年甚或数十年尚徘徊在中医门外见病茫然无底的无奈。
有人说:“一本佳作、一个学说、一个理论的问世,也许就标志着中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张学文)笔者固不敢断言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将会给当代或未来的中医带来什么,但是却知道没有理论的创新就必定没有行业的进步。
新中医是个极其科学、规范的现代化系统理论,从基础到临床应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改变现行概念含糊、逻辑混乱、不能尽如人意的中医理论及其体系。
新中医核心基础的科学化和现代话由八大章来体现。
1、疾病认知
由于疾病是医学研究的着眼点和归宿,所以第一章就讲“疾病认知”。这一章一开始,就首先明确“医学的终极目的”,是“医家对病患或伤者在其生命寿数结束之前的治病、疗伤或保命,即应用最快捷、合理和人道的诊疗手段来解除病患或伤者身心的病苦、伤痛,保持其生命的正常或存在。”并强调人类所有的医学作为,比如医学决策、管理、教育、科研,以至医学出版等等,都应该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临床或临证的这一医学的终极目的。从医的人必须始终牢记这一医学的终极目的,否则,医疗机构必然变成纯粹的商业机构,而从医者则势必变成可怕的奸商。
然后通过三节来认知疾病,每一节又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节“疾病溯源”,两个部分为“疾病涵义”、“疾病必然”。在“疾病涵义”中,从“疾”、“病”两字的说文解字,知道疾病是身心两个方面的,有外因引起和内因引起。
从疾病字义的引申,知道疾病包括小疾、大病,小疾为中医源头经典所称的“未病”,多为功能性的空间气质病变,有轻微感知而一时不要命,所以人们可以“讳疾忌医”,就如历史上的齐桓公;大病为中医源头经典所称的“已病”,多半已是器质性的实体形质病变,中医在源头经典里边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往往搞不好就得“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强调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患于未然。
再从疾病的现代涵义,知道当今“疾”跟“病”在程度上已经不分了,于是出现了滥用药物的过度治疗;外伤性的“疾”跟内伤性的“病”也不分了,比如战场上的伤员又叫作“伤病员”,结果现在的很多“病患”也就被当成了“伤员”,动则送入外科切割。
在“疾病必然”中,从疾病难以避免,知道外界环境因素跟自身业力果报的复杂关系。从疾病常也必须,知道疾病其实也是很多人为了达到某些隐秘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利用的一种手段,平庸的人甚至需要依靠疾病来充实其百无聊赖的生活。
第二节“疾病要件”,讲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构成。从疾病发生,知道疾病发生的条件首先需要有病原,然后需要有病因。所谓病原是指病因构成的原始因素和疾病发生的原始条件,而病因则是病原和人的个体发生非正常关系的严重作用方式,这个作用方式是导致人体疾病发生的关键。假若有特定的病原,但是那病原和人体并没有发生非正常的关系,则疾病同样不会发生。现行中医理论没有“病原”的概念,于是也就把病原混淆成了病因。比如,风、寒、暑、湿、燥等季候气象就被认为是外感疾病的病因,其实对个体人而言,这些季候气象只不过是病原,它们一旦伤及人体,其“伤”那才是病因。再比如,怒、喜、思、悲、恐等内在情志也同样被视为病因,殊不知它们也不过就是人的正常情绪,当其损害了人体则为病原,而其力度太大或持续过久才应该视为病因。
然后,在疾病构成中,知道疾病是由病邪和病质构成的。病邪指的是一定的病原作用于特定的机体所产生或形成的宏观产物。中医历来都没有“细菌”、“病毒”等病邪概念。明白人都能感知到,中医治病从不问是病毒还是细菌,更不问是衣原体还是什么冠状病毒,只是辨证用药。举个例子:数年以前笔者接诊过一个姓郝的6岁男孩,从县医院出院来的,出院证明写的是“因患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病,于2004年12月13日入住儿科,经镇痛、降颅压、对症支持等治疗,现:无变化”。笔者诊为痰结气虚,痰为病邪,处以益气祛痰方药,一剂知三剂已,至今一切正常。可见,中医的病邪观跟现代西医学的病邪观不一样。西医是从细菌、病毒的存在、为害或炎症出现的本身着手,而中医则从细菌、病毒之所以繁殖和为害或炎症之所以产生等一系列环境着手。中医和西医的着眼点或着手处显然大异其趣。
疾病的构成,病邪只是一个方面,新中医认为还有病质。病质是失常的生命元素,所谓生命元素是人体生命得以维系其存在的宏观基本要素。病质本质上属于“正”,与病邪之“邪”是相对待的。生命元素往往因病邪导致异常而为病质,病质形成又可导致病邪深重。传统中医没有“病质”的概念。
第三节“疾病诊疗”,首先会明确“标本”的概念。传统中医认为“本”是阴阳,但是新中医把本扩大到了整个生命元素,因为生命元素是中医针对的核心,不论怎样诊断,不论怎样治疗,都是落实到生命元素上。比如如今最为常见的腰痛,人们一般都首先会想到是“肾虚”,但中医的诊断却必须落实到是“肾阴虚”、“肾阳虚”还是“肾气虚”或者“肾精不足”,包括现代西医学所认定的“腰椎间盘脱出”,那主要是肾气不足引起的。在中医看来,腰椎是人体支撑系统最重要的部位,而腰椎间盘是这个重要部位的“榫头”。当脾气虚怯,张力不够,就导致上边直立不起;当肾气虚怯,张力不够,就导致下面支撑不住。上立不起就前倾,下撑不住就后倒,腰椎折损,背脊“坍塌”,腰的这个椎间盘 “榫头”就必然“脱出”了。
由于认为生命元素是“正”,“正”即“本”,而与正相对待的病邪就是“标”。于是,标本问题就明确成了正邪问题。这对临床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这节“疾病诊疗”又包括“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两个部分。在“疾病诊断”部分,首先会明白“证”的实在概念。行内人都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特长,可以说没有辨证论治就没有中医。“证”自然就成了中医理论的最核心概念,但是从《中医辞海》、《中医大辞典》以及历来各版中医院校教材等中医资料来看,“证”的定义却一直是繁复不清的。新中医认为,证就是疾病条件下,病质或病邪在人体全身或局部的存在状态,又叫病机或者证机。比如阴虚气滞、阳虚寒凝、肝血不足、胃气上逆、湿热下注、痰饮阻肺,等等。由于证,意味着生命元素的异常或为害病邪的存在,简称正异、邪在,那么辨证,实际就是要辨别或诊断正异或邪在的状态。
正异、邪在都表现为什么样的异常或存在状态呢?在这部分知道,正异无非是生命元素数量呈现不足,流通失却畅达,位置发生偏离,简称量少、失畅、位离;邪在则为为害病邪气势肆虐猛烈,质地坚顽难化,势力留存体内,简称势盛、质坚、蓄留。
既然疾病就是正异、邪在,诊断疾病就是辨别正异、邪在,那么治疗疾病就应该是还转正异、祛除邪在了。在“疾病治疗”部分就讲还正、祛邪。针对正异的量少、失畅、位离,那么还正就相应要扶正、理正与纳正;针对邪在的势盛、质坚、蓄留,祛邪当然就作相应的抗邪、化邪和排邪。
这一还正祛邪的结构,足可改写现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结构体系,在对历代汤头的配伍原理研究中,更可以改写对复杂方剂常常没法用上的“君、臣、佐、使”的分析模式。
这部分,大家会注意到,新中医有意识地弱化传统中医“扶正祛邪” 的提法。原因是“扶正”概念给人的印象似乎就只是针对生命元素数量呈现不足的亏耗虚损而来,从而为医家的见病滥补大开方便之门。好像也不特别提醒“祛邪还正”,其实也是为了使医家避免不问青红皂白地见病滥攻。不要不及,不要太过,这才是“中医”。笔者曾经在已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中医者,非独中国医学之谓也,乃力避太过、不及之中庸医学之称。一语双关,可谓用心良苦。” 那么,如果韩国或者其他什么国家要在这个意义上把 “中医”向联合国来“申遗”的话,那我们还真没有话可说。
2、基本观念
第二章,基本观念。这一章讲“公理三观”,也就是学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共识,一是人境相应,二是缩影全息,三是动态联系。
第一节“人境相应”。境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才”观念,又细分为天才环境、地才环境和人才环境。
都知道,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生存生活于自然和社会中,无不受天、地、人三才环境的影响。天才环境主要或首先影响人的起居,通过天文季象;地才环境主要或首先影响人的饮食,通过地理物产;人才环境主要或首先影响人的心态,通过人事情感。人患病最先和最后都必定是与天、地、人环境不相应。怎样可以做到与天、地、人三才环境相应呢?必须是整个社会有顺天时、讲卫生、求和谐的概念氛围,而个人也当有慎起居、适饮食、平心态的意识修为。
举个例子,中医在源头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倡如何顺天时: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养长;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生、长、化、收、藏”指什么呢?能量。能量在传统中医里边被明白地称为“阳气”。其对人体的重要意义,中医早就意识到了,并且在经典中告诫:“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人不能违拗天时。这大抵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原始本义。可惜在我国县城以下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基本是一刀切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很早起床,很晚睡寝,孩子们的身心怎能不受影响?以致才曾经流行一个逆反性的顺口溜:“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待明年。”还是领袖读书时代说得好:“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第二节“缩影全息”。这一节将建立人体特定的部分是整体的全息缩影、整体的信息通过特定的部分能够得以反映的观念。缩影全息的提法得益于当代已故山东大学教授张颖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所作“生物全息”工作,全息观念现在已然深入人心,但缩影全息思想中医早在源头经典时期就已经有了。
中医的特色耳诊、眼诊、脉诊、掌诊等诊断理论及其应用,就是基于缩影全息观。比如耳诊,其以象测脏的准确定位取决于耳是人体内在结构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缩影全息单元。耳的外形是否如胎儿在母腹中的形象?耳廓其实就是一个缩小了的身形,其任何一个局部的病理表现都反映着人体内在相应结构的病变。这就是中医司外揣内诊断特色的根据。
缩影全息主要存在于生存的有机体,而非构成的机械物。因而当代生物工程学上的克隆技术,才能成为缩影全息观运用的一个极致。
第三节“动态联系”。这部分可以知道,运动是联系的,因而研究人体身心疾病必须坚持联系而非孤立的观点。中医历来称道“见痰不治痰,见血休止血,识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一个高明的医家一般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往往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另一方面,联系是动态的,因而又必须要求坚持动态而非静止的观点。针对患者的特定疾病,如果处方,中医原则上不该一个方子处到底,因为疾病的病质跟病邪存在状态是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医家的治疗而变化的,也就是说,证会变。既然证变了,则治疗方案也要随之而变。这就是体现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如今中医药学术界那么多期刊杂志,都充斥着太多“某某方治某某病多少多少例”的真假论文,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中医的东西。
在“动态联系” 这一节,主要会研究到动态联系的工具。工具一是哲学上的,一是结构上的。结构上的工具主要是脉管和经络,哲学上的工具主要是阴阳和五行。
阴阳、五行作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哲学概念,是中华民族祖先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所获得的智慧。中医从源头经典就将其作为工具引入,是因为对人体生命仅仅通过结构工具来把握或认知是并不够的。中医不是没有解剖基础。早在源头经典时期,其实就有了“其死可剖而视之”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的“骨度篇”、“肠胃篇”、“平人绝谷篇”等篇章,就记载了比较准确的人体内部解剖结构的数据。但,为什么后来没有象西方医学一样走上解剖医学之路呢?这有原因。众所周知,生命会由于肉体的肢解而不再,但生命并不就只是形质肉体,因而精确细致的解剖并不能完全把握或认知生命,即使现代西医学的解剖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其对生命的把握或认知却仍旧难免捉襟见肘之嫌。一位科学家说:“物理学不可能取代化学,精通化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了生命。同样地,懂得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机能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的规律。当从微观过渡到宏观层次时,系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那些并不出现在前一个层次上出现的新特性。”(朱清时)
那么,阴阳、五行究竟有没有现代科学依据呢?有!这部分同时会论证,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了阴阳五行,科学性不容质疑。
然后讲结构工具,主要研究脉管跟经络。任何一门医学都必须有一定的解剖学理作基础,否则就只能归为“巫医”。现代西医学是如此,中医学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西医解剖精细,而中医粗略。笔者曾写过一首诗说:“生命惟究流通质,何必脏腑非写实。今人未知天机在,只道中医不如西。”历史上有个相马人叫九方皋,善相马而牝牡不分。中医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九方皋”。万法归宗,大道至简。事实上,生命也的确是无法用极端复杂精细的解剖来获知的。解剖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兴许这就是佛家讲的“色即是空”吧。
关于脉管,中医有“血脉”或者“动脉”等用词,但没有直接成系统地讲脉管(血脉、血管),更没有深入而明确的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及毛细血管的概念,其对脉管的感知是恍兮惚兮的。以致从源头经典起,大谈特谈经络都是一会儿“经络”,一会儿“经脉”,搞不清楚“经络”和“脉管”的区别和联系(如“奇‘经’八‘脉’”、“离‘经’之血”等用词),当然也没有现代意义上传递意识和感觉的神经概念。现行包括高等学校教材在内的所有关于经络学的著作,都依然表现出太多自古迄今飘浮游弋、没有确定性的用词和理解混乱。
在“脉管”部分,新中医对传统中医的“营”、“卫”概念作了全新的诠释和规范,认为营、卫不过就是动静脉血管里边的能量而已,其根据在《黄帝内经•灵枢》的第十八篇“营卫生会”:“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虽然其中明确“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但“脉”的概念是恍惚的,今天可以理解为“动脉血管”。事实上,这种理解用之于临床实践毫无障碍,以这种理解再去看经典或者讨论中医的一些汤头比如著名的桂枝汤,就恍然大悟了。
那么,经络作为结构工具又是怎么回事呢?现行包括教材、辞典在内的所有中医图书对经络的定义其实都只是对流通血液的脉管的定义,殊不知经络绝对不是脉管。经络只是人体生命能量状态的信息线,是人体生物电的线性通道,它触及人体所有的脏腑和组织,与解剖意义上的脉管与神经直接相关。经络的生物电转化成的一种动力,传统中医称为“经气”。通过经气的作用,经络使人体脏腑与肌肤体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进行着信息沟通,从而成为促进人体气血流通、协调脏器组织生理的信息网线。因其如此,经络才被作为通过体表来治疗内脏疾病的长臂触手。
作为人体能量状态的信息网线,经络虽解剖视之而不见,但其存在却是无庸质疑的,正如现在的手机信息一样,不仅存在,而且其重要性也非同小可。中医在《医门法律》古籍中就说了:“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新中医也主张,临床临证时,假若“脉证不一难确断”,那就“但从经络究病机”。
经络对针刺、火灸、按摩等临床外治疗法的指导,那意义当然就更大了。对经络的针刺、火灸、按摩等等非内服药物疗法,主要就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增加或减少)人体内相应空间的能量,恢复脏腑和其相关组织器官实体完成正常新陈代谢所需的阴霾不在、晴空万里、体温恒定的正常环境。极端典型的如烧山火、透天凉针刺法。
3、生命元素
第三章,生命元素。传统中医没有“生命元素”的概念,但其对疾病的诊断、辨证与治疗又无一不是针对着“生命元素”来的。生命元素作为维系人体生命的宏观基本要素,有生命物质、生命能量和生命动力之分。生命元素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只要生命元素不是太过凝结或丧失,移植、废掉抑或切除人体的部分形质性脏腑组织等实体器官,也可能一时半会儿无损于人的生命的存在,但若生命元素一旦凝结或丧失,纵然各脏腑组织等实体器官非常完好,也不过就一具尸体。
这一章也就分三节来讲。
第一节“生命物质”。生命物质是指宏观上的水液、津液和血液,简称为水、津、血。生命物质既是人体骨肉形成、发育、生长和维持的基础,也是其它生命元素在人体内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
水,存在于体内又称“水分”。个体成年人身体里面大约有70﹪的成分是水,跟地球表面水的比例差不多。对身体内的水分,人们大都习焉不察,可其重要意义,当其缺少它的时候就立马显示出来了。从临床中发现,人体的疾病很多和水有关,以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病其实就是治水。
津。津是“津质”和水的结合物,是水分对津质稀释的结果。那么津质是什么呢?津质是来自于地质的基本物质成分,相当于现代营养学意义上的各种营养元素。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结构的各种物质成分与地球所含的各种物质元素,其比例是基本一致的。从物质成分的角度说,人体其实也是地球的全息缩影。中医完全可以通过对津质的微观化研究,和现代营养学和西医学挂上钩来。
血。血是“血质”和津液的结合物,也可以说是水分对血质和津质稀释的结果。血质是专门用于储藏和运输生命能量的赤色质体,血质一旦破坏即成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白血病。
第二节“生命能量”。生命能量属于热学范畴的生命潜能。人体有能量才有动力,有能量才有体温。在生命元素中,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这个能量,尤其在当今社会纵容“以欲竭其精,以耗(好)散其真”的时代,人们贪食冷饮,贪享空调,贪图淫乐,加之西医药很难避免的过用过滥,大家几乎都成了“东亚病夫”而不自觉。
生命能量在传统中医里边被潜意识地称作“精”,被显意识地称作“阳气”——叫“阳气”其实是差强人意,叫做“精”才是精当的,比如精气、精力、精神、精彩、精华、精灵、精明、精锐、精壮等等词汇,其涵义都是因为有了“能量”才会有着“气、力、神、彩、华、灵、明、锐、壮”的外现。遗憾的是,学人们都认定“精”是什么什么“精华”物质,说不清道不白,无法自圆其说就只好作广义与狭义之分。
阴阳的概念也同样如此,一会儿好像是指什么物质,一会儿又好像仅仅是哲学归类,极度混乱。比如:气属于阳,血属于阴,但气并就不是阳,血也绝不就是阴。临床中常见有气虚、血虚,却另外还有阳虚、还有阴虚,如何说法?殊不知一个是哲学概念,一个是医学概念,两个概念不分,于是才有阴阳应用的极端混乱。气属阳、血属阴的“阴阳”,是用于归类的普适性的哲学概念,而阴虚、阳虚的“阴阳”则是具有特指的医学概念。
那么,医学概念的阴阳究竟特指什么呢?新中医认为是特指生命能量“精”的两种相反的表现状态,阴是生命能量精的内敛储藏状态,阳是其外张释放状态。两种状态不无不及,也不无太过,就叫“阴平阳秘”;内敛储藏太过,意味着外张释放不及,叫做“阴凝”或者“阳虚”;内敛储藏不及,相应也就有外张释放太过,叫做“阴虚”或者“阳亢”;内敛储藏和外张释放都不及,则意味着生命能量的总体水平低下,叫做“阴阳两虚”;如果内敛储藏和外张释放都旺相,那当然就表示其人体质之壮了,年老如此,则必定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第三节“生命动力”。生命动力就是传统中医说的“气”,日常语言中就有“气力”、“力气”的用词,属于力学范畴的生命潜能,具有物质、能量、方向、大小和着力点等特征。人体内在之气决定着生命的存亡或质量。而气最受人体意识情绪的影响。比如,传统中医所称怒、喜、思、忧、悲、恐、惊五志七情,若其力度过大或者过于持久,都直接会影响气的存在方式。比如,“怒则气上,喜则气散,思则气结,悲则气耗,恐则气下,惊则气闭,忧则气郁”等等。对于这些情状,人们都会明显体验得到。
    “生命元素”这一章,还会从生命元素的角度讲到万物的缘起。比如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宇宙和人体的大道,具体地讲,就是生命元素分是“三”,即生命物质、生命能量和生命动力;合是“二”,即生命物质和生命潜能;再合则是“一”,即能源。力学范畴的生命动力和热学范畴的生命能量都属于生命潜能,生命元素“三”当然就能合成“二”,即生命物质与生命潜能。而生命物质是生命潜能的基础,并涵藏生命潜能而成为生命的能源,因而再合则为能源,即生命物质“一”。 倒过来,就是“一生二,二生三”,而“三生万物”。于是在生命就有了人体,在天地就有了万类,在人类就有了社会。那么,“一”又是从何而来呢?从“道”,也就是所谓“道生一”。道是什么呢?道是“自然”。自然就是自有而然,生命物质作为能源就是自有而然,就是自然,就是道。
4、为害病邪
第四章,为害病邪。现行中医没有明晰的病邪学说,而是病邪跟病因搅在一起,病原、病因混同于病邪。这一章将明确地从天、地、人三才环境所导致的病邪来构建人体的为害病邪体系,主要从原生和继生以及病邪毒化三个方面来研究临床常见的病邪,应该说这是中医从未有过的。
第一节“原生病邪”。从这一节会知道,源自天才环境的原生病邪主要为风、寒、暑、湿、燥、温,基本上就是传统中医所称的“六淫”邪气。六淫里边有“火”,这不符合人类的生活常识,而且与其中的“暑”同属“高温”,未免重复。新中医改作“温”,突出其温邪致病的传染性。风温、暑温、湿温皆属温邪所致的温病。为什么温邪致病具有传染性呢?因为温性季候气象最适合细菌或病毒等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传播。风温多为细菌感染,而暑温和湿温则多为病毒感染,并且对人具有致命性,尤其是湿温,其大范围的恶性传播就通常被称为“瘟疫”。
从这一节还会知道,传统中医称作“五志七情”的暴发性、持久性情绪如郁怒、暴喜、呆思、悲忧与惊恐,都被作为源自人才环境的原生病邪来研究。
第二节“继生病邪”。继生病邪是继原生病邪之后又形成的,是原生病邪作用于人体的病理产物。这一节特别强调源自人才环境的原生病邪对人体器质性形质实体的损害。
第三节“病邪毒化”。传统中医里边还经常提到一个“毒”字,比如“湿毒”、“热毒”、“瘟毒”、“天行时毒”,治疗方案中还有“清热解毒”之类。这一节,将对中医里边“毒”的概念有明确的探讨。
5、解剖系统
第五章,解剖系统。从这一章开始,新中医就从由实体到空间、由局部到整体、由内部到外部的各个系统层面来把握和认知人体身心的生理与病理。
人体的解剖系统是从正常人体解剖的实体角度结合其空间环境的主要功能来划分的,包括呼吸、供养、受纳、消运、排泄、泌渗、条畅、生殖、意识、支撑十个方面,与现代西医学的解剖体系有一定的不同。从这一章,可以发觉中医完全可以在这个系统层面把现代西医学的相应部分改造并纳入成为自己的体系。这不是现行中医西医化的“中西医结合”,而是拿来主义的“西医中医化”的努力。不管怎么样,中医作为体系完整的一门医学学科,不能总是欠缺对人体精细的白箱化研究。清朝写《医林改错》的医家王清任已经做过那个时代的努力了。
6、脏象系统
第六章,脏象系统。脏象系统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作为工具,利用人体自身的感觉和他人特别是医家的察照来司外揣内地对肝、心、脾、肺、肾五大脏系空间的生理与病理进行研究。由于其只是这样一个外象系统,即通过应象类比的直觉超越死板硬套的逻辑来单刀直入地把握活泼灵动的生命,同时又以直截了当的体验和真实不虚的诊疗实践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修正牵强附会的荒谬,只需建立在粗略的解剖学基础之上,所以并不执着于精确的脏器组织结构体系。脏象系统作为传统中医理论的经典核心,使得中医因而也被认定为“黑箱医学”。
脏象系统通过应象类比的归类研究避免了解剖结构研究体系对人的生命活体更多形而上生命信息的丢失。这一章,对传统中医脏象系统应象类比的归类有新的发现与发明,比如五脏开窍问题、五味走五脏问题、奇恒之腑问题等等。
7、经区系统
第七章,经区系统。经区系统研究的是以经络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其与经络系统是一以贯之的,而与源头经典《黄帝内经》的《灵枢•经脉篇》和《素问•热论》一脉相承。
    已经知道,能量有阴与阳两种存在状态,但两种存在状态还可以细分,而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状态三种,即阳的开、合、枢与阴的开、合、枢。阳的三种状态表现于经络,就有手太阳、阳明、少阳经和足太阳、阳明、少阳经,表现于能量片区,则融合手足而为阳开太阳、阳合阳明、阳枢少阳;阴的三种状态表现于经络,就有手太阴、少阴、厥阴经和足太阴、少阴、厥阴经,表现于能量片区,同样融合手足而为阴开少阴、阴合太阴、阴枢厥阴。
能量的开、合、枢状态在传统中医里边称为“三阴三阳”,在临床核心经典《伤寒杂病论》里边称为“六病”。为什么称为“六病”呢?平常都会有这样的体认:对于身躯的构建,比如哪里有什么或没有什么,人在处于正常健康状态的时候,一般是没有感知的。当一旦有所感知了,那一定是那个地方已经有了问题。对于经络是这样,对于经络的能量片区更是这样,都是只有在非正常的疾病状态下,才会让人得以感知其存在。正是出于这种情况,能量的三阴三阳才被称为“六病”。后人研究《伤寒论》,不知三阴三阳是指以经络循行线为核心的能量片区,即经区,而以为三阴三阳要么就和经络没有任何关联,因而力挺“六病”;要么就认为只是六条经络循行线,所以冠以“六经”,以至导致了对《伤寒论》研究至今剪不断理还乱的普遍混乱。其实“六病”也好,“六经”也罢,如果不是指“经区”的概念,都难以自圆其说。由于“六经辨证”的说法已经约定俗成,因而新中医也尊重而不避讳“六经”的提法,只不过“六经”理解为“六经区”的简称罢了,而“六病”也就可以理解为“六经区疾病”的简称。
从这一章,将可以明确生命能量在人体内开、合、枢三种状态的确切涵义及其具体外现。
8、三通系统
第八章,三通系统。三通系统主要研究人体与外界天、地、人三才环境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即人天通、人地通、人人通“三通”。信息是什么呢?信息应该是物质、能量和动力的外现。人的体内作为内环境是内在信息场,体外天、地、人三才环境作为外环境则是外在信息场,内、外环境作为内、外在信息场,其信息与信息之间是相通的。正常人与外界三才环境一定是彻头彻尾通里达外,息息相通。唯其相通,所以才能相应,一旦不相应则病。
这一章主要是从人的生态系统讲病因,整合了人体阴阳经区、五行脏象和解剖结构。认为一切疾病几乎都是从三通异常引起的,三通系统异常导致经区能量、脏象感知或解剖结构异常,但经区、脏象或结构异常同样可以导致三通异常,或者反过来加重三通异常。
新中医作为理论体系,研究人体各层次,当然从人体解剖结构开始,继而脏象感知、经区能量、三通生态,而在诊断疾病的时候,就需要倒过来了,即从三通生态开始,继而经区能量、脏象感知、解剖结构。事实上也是:临床诊病,首断三通;然后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空间(气质)病变,当究脏象;实体(形质)病变,必看解剖。
新中医核心基础的“科学化”和“现代话”理论及其体系的粗线条大致如此,从中足可看到传统中医诊疗疾病的实质和新中医在一定程度上的原始创新,相信其对未来国家总体医疗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对当今国内和世界中医药学术、教育界会有着相应的帮助。
借此,感谢业师释道济法师!他的一句话让笔者“参悟”了近十年,从而得以发现中医诊疗疾病的天机,并因而构建了全新的新中医理论及其体系。这句话就是:“阴不足就补阴,阳不足就助阳,不论哪里痛,都有效。”[/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20:24 , Processed in 0.0544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