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接前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8 02:5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下法
  下法是攻逐胃肠积滞,泻下燥屎的治疗方法。凡肠胃中有邪热与燥屎相结,以及有痰水、宿食、瘀血等停聚的实证,皆可采用下法,以期达到攻逐实邪,推陈致新。前人有“毒火宜急下,风火宜疏下,燥火宜润下,食积宜消下,瘀血宜通下,水火互结宜导下”的经验,说明下法应据证不同,当下则下。论中下法集  中在“阳明病篇”,可概括为正治与权变两方面。
   
    (一)下法的正治法   
    论中下法的正治,有峻下、缓下、和下之不同。峻下法适于  胃肠燥实,气机壅盛之证。如“……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此即燥结与气滞并重,故以硝黄泄热,枳朴行气,使之逐实热,通积滞,故称峻下。缓下法长于润燥,为燥结偏盛,气滞较微的胃肠燥热实证。如“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即是以硝黄配甘草调和,不用枳朴之攻破,取其“微和胃气”以缓下。和下法是治气滞较盛,燥结较微之证。如“腹大满不通”,“大便复硬而少”,以小承气汤和之,勿令致大泻下。本方芒硝枳朴用量小于大承气汤,药力较轻,故称和下。   
    三承气法,从药物组成来看,只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五味药;从病机来分析,是属阳明胃家实,肠间有燥屎;从症状来看,有腹胀满,不大便,这是共性。但三者轻重权衡的依据,还应抓住“燥结”与“气滞”的病机来辨证选方。论中提示的腹胀满、潮热、谵语、不大便等症,是反映内在胃腑实热的微甚,也是判断燥结与气滞孰轻孰重的依据。至于少阴三急下,历来都有争论,这里就不予论述。   
    (二)下法的权变法   
    论中下法的权宜,是以承气为中心,加减变通,约有逐瘀,消痞、逐水、温通、滋燥等不同的运用。   
    1.攻下逐瘀法    
    本法适于热邪与瘀血相结,病在膀胱或肠间之证。《伤寒论》说:“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气汤主之。”又说:“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蓄血证有新瘀、久积之分,桃仁承气汤即谓胃承气汤的变局,在原方中加桂枝宜通阳气,桃仁通瘀破结,共奏清热祛瘀功效。抵当汤是逐瘀行血的峻剂,破血的力量优于前者,方中除大黄、桃仁之外尚有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瘀散结。故症瘕久积,顽固郁结的蓄血证用其攻而破之。
  2.攻下消痞法
   本法适于心火胃热,病在胸胃之证。《伤寒论》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胃脘痞满,按之濡软,是与胃家实脘腹胀满鉴别处。说明本证是无形邪热聚于心下,故用本方以麻沸水渍,取其药味轻薄,泻心下之邪热,非取其久煎浓汁泻胃中之实,其妙就在于煎药的方法。这种煎药的方法是一大特色,值得研究和提高。
  3.攻下逐水法
   本法适于水热互结,或饮邪停聚之证。<伤寒论>说:“……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又说:“……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前者大陷胸汤以甘遂逐水,以芒硝软坚,以大黄清热,病势较急,用方亦峻,取其攻逐水邪,热痰积结;后者十枣汤以甘遂、大戟、芫花去胸胁结聚的饮邪,以大枣健脾和中,使邪去而不伤正。临床用此二方要严格掌握药物的服用方法。并应及时观察病情,方后所谓“得快利,止后服”,就是示人审慎的意思。
   4.温通攻下法
   本法适于寒热互结,痞满兼阳虚证。<伤寒论>说: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中三黄以麻沸水渍,附子另煮汁,一者味薄,一者取浓汁,全方合用调和寒热,泻痞扶阳。此外,后世有温脾汤一方,亦属温通法,但彼则重在脾,此则重在胃,方义相同,病机有别。
   5.滋燥润下法
   本法适于胃肠燥结,津液不足之证。<伤寒论>说:“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所谓“趺阳”是胃脉的部位,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脾不能输津,故大便难,用小承气汤加麻杏芍蜜以滋燥润下。此法应与温病学中的增液承气汤互参,如系热病后期的津伤便秘,后者优于前者。
    如前所述,下法在临床上运用极广,有下胃肠燥屎、下痰热痞结、下痰饮蓄水、下瘀血积聚等几个方面。但应注意,下之不当,流弊甚多。因此,凡是表邪未解,腑气不实,病在半表半里,以及体质衰弱,气血亏虚,或孕妇婴幼均应慎重,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由于《伤寒论》下法的启示,吴鞠通创立的诸承气,河间的表里双解通圣散,以及王清任的活血化瘀诸方,追溯其本源,应当是受到仲景下法的启发。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利用下法于急腹症,使胃穿孔、肠梗阻、胆囊炎等部分病者免于手术。特别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报道,抢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重病人,运用清下、补虚、化瘀结合起来,灵活使用,从而终止或减轻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发展,这使中医的治疗方法又提高了一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四、和法
    和法与汗吐下法专事攻邪不同,而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气血的偏盛得到调整,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里者,惟有和解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这就是指“和解”而言。戴北山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疠谓之和”,这就是指调和而言。论中对于某些经过汗吐下后,或吐泻之后面余邪未解的病症,不适宜再汗下者,而用药力较缓和的药物,亦可称之为和。
   (一)和法的正治法
   从论中和法来看,正治法一为和解少阳法,一为调和寒热法,二者虽均属和法,但又同中有异。它们不同之处是:
   和解少阳法,适于病在半表半里,寒热夹杂的少阳证。如论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小柴胡汤证即是。因其邪正相争,病不在太阳,亦不在阳明,故以柴胡—法和解。小柴胡汤方寒热井用,攻补兼施,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升降,宣通内外,运行气血的功效,是和解的首选方。凡阳气郁伏,热入血室,少阳兼有里虚,少阳兼涉阳明,以及厥阴还出少阳之证,皆可随证加减运用。
   调和寒热法,适于寒热并存,脾胃(包括肝胆)同病。如论中“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按:邪气即是寒气),腹中痛,欲呕吐”的黄连汤证,是因寒热并存,脾胃升降失常,故以黄连汤调和寒热。此外,干姜芩连人参汤、乌梅丸等亦可调和脾胃肝胆的寒热不和,是调和寒热法的良方。
   (二)和法的权变法
   和法的权变运用,是指和法与汗、下、温、清等不同的治法配合,既不失其和解之意,又能发挥其他治法的所长。比如:
   1.和解兼汗法
   本法适于太阳兼少阳证。《伤寒论》说: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解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方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一半配合成方,用桂枝汤解外邪,治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的太阳表证,用小柴胡汤治少阳呕而心下支结的半表半里证,两方合用,故能取和解发散各建其功的效果。
   2.和解兼下法
   本法适于少阳兼里实证。<伤寒论>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本证虽过经十余日,但少阳证在.故用柴胡剂和解,而“心下急郁郁微烦”是里热之征,所以用小柴胡汤去参、草,加枳实,大黄、芍药以清里热。临床上以本方加疏肝利胆药是治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
  3.和解兼温法   
    本法适于外有少阳见症,内有水饮微结之证。<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方是小柴胡汤的变局,方中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用瓜蒌、牡蛎逐饮开结,桂枝、干姜同用,能温化水饮,故方后注:“初服微烦,后服,汗出便愈”,这就是说,服药之后,表里阳气得通,汗出饮化而愈,   
    4.和解兼清法   
    本法适于少阳兼见里热,而里热尚未成实之证。<伤寒论>说:“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汪苓友说:“太少合病而至下利,则在表之寒邪悉入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里热,使里热清而在表之邪自和矣。”所以本方用黄芩散热,芍药敛阴,甘枣和中,如呕者加半夏、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此方后世改名为芍药汤,为治痢的祖方。   
   5.和解宣郁法   
   本法适于阳郁四逆证。<伤寒论>说:“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出自少阴篇,是在于鉴别四肢厥逆,彼则为阳虚肢厥,此则为阳郁肢冷。用四逆散,意在和解表里,疏畅阳气,使邪不内郁,阳气透达,厥逆自愈。至于肝脾失调,气滞不舒,而脘腹疼痛者,或泻利下重者,均可以本方加减主治。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即此法加减而成。临床用于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者,收效良好。
   6.调和脾胃法
   本法适于湿热中阻,脾胃不和,气机壅滞之证。  <伤寒论>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痞满证是寒热互结,气机壅滞而成,病位在中焦脾胃,故用芩、连的苦寒,半夏、干姜的辛温,寒热并用,以消其满,配人参、甘草、大枣即补泻兼施。所以,能取调和脾胃、开结消痞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胆脾胃肠道疾患而出现腹满、气滞、肠鸣、腹泻等症者,可在半夏泻心汤类方中择优选用。
    和法的适应证很广,凡表里同病,脾胃同病,寒热并存,虚实夹杂等均有可取和法为治。但程钟龄认为:“不当和而和,如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误用柴胡,谓之引贼入门。”可见病在表的,或不当和者,和法也是在所当禁。
  <伤寒论>中的和法,主要是和调少阳,适于外感热病,其主方是柴胡类方,以及黄芩汤、泻心类方等。前者病偏半表,后者病偏半里。后世医家,对于和法的应用又有新的发展,如吴又可的达原饮,吴鞠通的蒿芩清胆汤等和解剂,可以说是和法的演变和发展,所以把和法推而广之,凡是表里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其归于平衡,皆不能舍和法而取效。因而和法的广泛含义则包括了寒热并用、补泻合方、苦辛合化、表里双解、上下分消、调和气血、调和肝脾等,都可以说是和法。它与温法、消法、补法等常合并使用,但必须当和则和,用之过泛,亦可贻误病机。
               未完待续
2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23:53:06 | 只看该作者

接前续

五、温法
    温法是治疗寒证的基本方法,具有温运、祛寒和回阳的作用。《内经》说:“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就是指温法而言。但寒证有外感和内伤的不同。病位有表里、脏腑之异,所以温法有温肾回阳、温脾祛寒、温肝散寒,以及温经发表、温化水饮、温胃降逆、温脏安蛔等。温法与汗法、下法、补法又常配合使用,尤以补法与温法合用最多,这又是温法与他法不同的特点。
    (一)温法的正治法
    温法是为脏寒而设,其正治法有温脾、温肾、温肝的不同,具体运用是:
    温脾法是治中焦脾阳虚寒证,论中太阴虚寒腹满吐下的脏寒证,宜四逆辈者即是其例。所谓“脏有寒’,是指脾虚寒盛,故应以理中汤温补脾阳。宜四逆辈,即包含了理中意,轻者理中补脾,重则温脾补肾,以扭转脾肾功能衰减为目的。
    温肾法是治少阴阳虚的大法。少阴病为阳气衰惫,神倦嗜卧,气血不足,脉象微细,故应急温,宜四逆汤峻温回阳。温肾回阳救逆,是《伤寒论》温法的特长,除上述者外,尚有温阳固本,补阳消阴的附子汤;温阳利水,燠土制水的真武汤;温阳通
脉,以救阳越的通脉四逆汤;温阳止利,收涩固脱的桃花汤等均属温法的灵活运用。但应当重视的是,温法中的反佐法,如白通加猪胆汁、人尿,在大队温热药中加入苦寒反佐药,使阳药直入阴中,即《内经》“甚者从之”的意思,如此寒温伍佐的奥妙,临床运用疗效显著。相反,临床运用中在一派寒药中稍加温药(如鲜竹沥一盏加入姜汁几滴,用于止呕)亦常取奇效。
    温肝法是治肝经虚寒的巅顶头痛,手足厥寒证。如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吴茱萸汤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当归四逆汤证即是。前者肝经虚寒,后者肝血虚寒。一以吴茱萸汤温肝以散寒,一以当归四逆养血通阳兼散寒邪。
    (二)温法的权变法
    温法的权宜应变,论中记载既详细又具体,如发汗遂漏不止,用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温经固表以扶阳。发汗后阳虚水停用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以及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干姜汤皆属汗后损伤阳气,故采用补心、温肾、降逆、平冲等治疗,误
用下法,致脾胃受伤,而致下利清谷不止的,急当救里,宜四逆汤。凡此汗下失误的救治温阳法,在《伤寒论》中运用甚广,除上述而外,尚有少阳兼里虚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阳虚停水的干姜附子汤,汗后阴阳俱虚变证的茯苓四逆汤等,皆属温法的权变。但温法对温热病患者,以及阴虚体质,内蕴湿热的病人,应当慎用。
  温法在《伤寒论》中占的比例很大,从表证到里证,从六经本证到兼变证,都有不同的温法。尤其是三阴里寒虚证,温脾、温肾、温肝三者的论治,为临床挽救危急,扶阳固脱提示了范例。所以后世医家认为“伤寒法在救阳”,实际上就是指伤寒长于运用温法而言。温法常与补法合并使用,凡调治内伤杂病,气血亏损者,均需采用温补兼施。
六、清法
  清法是治热邪为病的一种方法。《内经》说:“治热以寒”、“温者清之”。即是指热病用寒药,温热病用清凉法的意思。清法的作用,是清热除烦,保存津液。在《伤寒论》中的清热方药,对于清营分血分的热邪,以及因热盛动风等证,尚感不足,必须参合温病学的治法和方药。此外,清法与汗法、下法、补法常配合运用,必须了解其内在联系。
  (一)清法的正治法
  清法是清泄热邪的治法,论中的清法正治法是随热邪所犯部位不同而定的,如清胃热、清膈热、清膀胱热、清肠热等,皆是从病机和病位不同而立法组方。其具体运用是:
  1.清胃热法
  适于胃热熏蒸的阳明经证。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胃热壅盛的来路虽不一,但总因伤津化燥,酿成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证,因其未至热与燥屎相结的胃家实证。所以用白虎汤辛凉宣透,达热出表,加人参益气生津。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主治相同,但有人认为前者汗出较多,后者渴饮较甚。其实应当脉证合参,更为全面。   
    2.清膈热法   
    是治热邪壅盛于胸膈之证。如《伤寒论》说:“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
之。”因为汗吐下之后,烦热壅于胸膈之上,使之心中懊侬,胸中窒,心中结痛,皆属病人胸膈间为热扰的自觉症,故用栀子苦寒清热解郁,加豆豉甘辛,以宣透胸膈的郁热。如此小方,运用简便,临床上烦而不寐者,余药不效,取栀子豆豉煎汤频饮,往往取效,值得提倡。   
   3.清膀胱热法   
   适于下焦膀胱水热瘀蓄证。《伤寒论》说:“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方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利水泄热,伍入阿胶滋阴润燥,使之清热利水而不伤阴,达到清膀胱之热的目的。    ,
    4.清肠热法    .
    适于肠间积热下利证。论中有治热利下重的白头翁汤证。所谓“热利下重”与今之痢疾近似,多下利便脓血,且里急后重特甚,故用白头翁汤主治。方中的白头翁清热平肝,且能活血,连、柏清热止利,秦皮清热凉肝,所以能治热利下重的肠间积热。
    (二)清法的权变法
    清法多与下法、和法等配伍运用,如三承气汤泄热清下,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和兼清下,以及少阴咽痛的猪肤汤,心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身热溺血的猪苓汤等,皆属于清法范畴。至于太阳病郁热在里的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解表兼清郁热,亦与清法有关。但应注意,清法是以祛邪为主,如体质素虚或热邪未实不可泛用清法。
    《伤寒论》中的清法,是以白虎汤为主体的,治疗阳明经证的热实证。后世医家以清法为基础,配合其他治法,如清下、清润、清补等,用于清心、清肺、清胃、清胆等各脏腑的不同疾病。如外感热病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
冒、肠伤寒、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热病,以白虎汤为主的清法,在临床实践中加减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内伤杂病中,白虎汤的运用也是很广泛的;如风湿热、糖尿病、高血压、妊娠尿崩、产后发热、小儿夏季热以及风火赤眼肿痛、牙龈肿痛等疾病,都可在“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下,活用清法,取得显著的疗效。
七、消法
    消法包括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它是针对瘀血、宿食、痰水、虫积等而设。但与下法又有所区别,下法是用于有形之邪,在病势急迫,必须急于排除,而且正气未伤,允许攻伐的情况下使用峻猛攻下;消法则是针对逐渐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病势较缓,且虚实夹杂,无须急于排除的病,而用渐消渐散,这是两者不同之处。
    在《伤寒论》中消食滞胸腹满的有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汤;消痰热互结的有小陷胸汤;消寒热并存痞满的有半夏泻心汤等等。从论中所备消法的范围来看,一般都是“辛开苦降”的方剂,其主药不外枳、朴、半夏、栀子、生姜、芩、连等,这是用
于结胸、痞满,或饮食停滞、痰饮等,所以非辛开苦降而不消散。
    此外,论中下瘀血的桃仁承气汤,逐水的十枣汤等亦与消法有关。因而,消法的独立意义并不大,这里不予赘述。
    《伤寒论》中的消法,是本着“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的原则运用,后世根据外感热病在临床上每多兼挟的特点,如消食的大顺散、备急丸、香砂导滞丸,消疳积的消疳理脾汤等,多数是与下法、清法、补法等合并使用,使消法更能适应临床的需要。但消法毕竟以攻伐为主,要使消而不伤正,故必须辨明病所,注意体质强弱,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兼施,有的放矢,才能消而勿伐,恰到好处。
八、补法
    补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方法。《内经》“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即是指补法而言。补法的作用在于补益气血不足,协调阴阳偏胜,使之归于平衡。同时,在正气不能抗邪的情况下,可以用补法扶助正气,达到祛邪的目的,这是补法的间接作用。在《伤寒论》中补法除个别采用滋阴复液外,大部分与温阳法相互配合,这是因为“寒能伤阳”的缘故,所以论中的补法,多是补而寓温。
    (一)补法的正治法
    前已述及,论中补法以温补见长,如补虚建中、补中温阳等均为补中有温。而阴阳两补、补血复脉的炙甘草汤,虽有滋养阴血的一面,但仍有桂枝甘草汤的温通心阳,说明论中的补益法在补阴补血等方面,是有所不足的。
   1.补虚建中法
  适于脾胃虚寒之证。《伤寒论》说:“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本方即由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变为甘温补中的小建中汤,治疗脾胃阳气不畅的腹中急痛,用建中汤旨在建中补脾。   
  2.补中温阳法
   适于脾阳虚寒之证。如论中自利不渴的太阴脏寒,病后喜唾的胸中有寒等中焦脾虚寒盛,放用理中汤或丸,以温中补虚,此即“寒者温之”、“虚则补之”的意思。论中补中温阳法,为后世理中补虚提示了范例,在理中汤的基础上.根据病者的不同,加入苦寒伍佐或行气安蛔等药物,将理中汤化裁为连理汤、椒梅理中汤等,既丰富了临床运用,也发展了伤寒学说。
   3.补血复脉法
  适于阴血不足、心阳不振之证。论中“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象结代,心动悸是属阴血不足,心阳不振的证候,故用炙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补血。温病学家以本方去参、桂、姜、枣加芍药,改名加减复脉汤,用于温热病后期,
胸中??大动的阴血不足证,以滋阴退热,养液润燥。吴鞠通说:“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脉结代,自有取参桂姜枣以复脉中之阳,今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拘用古方。”吴氏在本方的基础上创一二三加减复脉汤,以治阴
虚风动,是善用伤寒法的一大发展。
  (二)补法的权变法
   论中补法的权宜者,如补益营卫的桂枝新加汤,温补中焦兼和营卫的桂枝人参汤,以及滋敛或养阴、缓急解痉的芍药甘草汤汤,这些补法应是支流,故不予详述。   
   《伤寒论》中补法多与温法井用,这是因为《伤寒论》以论寒病为主的缘故。同时,《伤寒论》是以急性病为主,且寒能伤阳,救急又以姜附为主。所以,《伤寒论》是详于寒而略于温,其治法长于救阳,而略于救阴,这就可见一斑了。后世对于补法的运用,无沦是法和方都有很大的发展,如法的演变,有清补、调补、平朴、峻补、食补等;从方的变化,如补中益气的补中益气汤,补养阴血的四物汤,补阴的左归钦,补阳的右归钦,气血双补的十全大补扬,以及根据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创制的朴益剂,使之补法日臻完善
    总之,《伤寒论》中的八法运用,为后世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对于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仍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今天来学习和研究伤寒八法,应当是古为今用,取其所长,尊古而不泥古,要源于伤寒而又高于伤寒,要有所发展有所
提高。
                全文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5:46 , Processed in 0.0521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