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伏暑”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13: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伏暑是由暑湿之邪引起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其发病急骤,病势既重又
缠绵难愈;初起寒热不规则,有发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之邪内蕴外
发的证候表现为主要特点。根据其发生季节及临床表现,临床上西医的秋冬流行性
感冒、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病毒性脑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1、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2、发病急骤,起病即见有暑湿之邪内蕴的里热证候,出现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
的证候。
3、病程中出现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大便不爽,
色黄如酱,肛门灼热,为本病暑湿挟滞郁于胃肠之特征。
4、本病应注意与暑温、暑湿、湿温相鉴别。后三者多发于夏秋季节,暑温初起
为阳明气分热盛而无兼湿邪的见证,暑湿初起暑湿郁遏肌表,湿温初起邪遏卫气而
湿重于热,与本病发于秋冬,初起即有暑湿内蕴里热明显之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
自是不同。
伏暑的发生,一般认为是感受暑湿之气,迨至深秋或入冬,复感当令之邪而诱
发。故发病之初必兼有卫表见证,卫气同病者暑湿证候明显,卫营同病者暑热证候
突出。病变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表、肺、胃、肠、胆等。若邪舍营分,热逼
血分,也可出现神昏、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
暑湿之邪最易阻遏气机,发病多有卫表症候表现,但以卫气同病为多。若阴虚
阳盛之体,则邪多含于营分而见卫营同病;表邪一解,往往出现暑湿郁于少阳,或
困结肠腑;病邪深入营血,则可见到热在心营,下移小肠,或热团心包,血络瘀滞
之见证。
本病总的治疗原则为清热化湿。初起卫气同病宜解表清暑化湿,卫营同病宜清
营透表;根据病邪之传变,而后可分别选择清泄少阳、分消湿热,或苦辛通降、导
滞泄热。若暑湿之邪完全化燥而深入营血分。出现邪闭心包、热盛动血、热盛动风
等危急之证,其治法与暑温等邪入营血者相同。
卫气同病
[证见] 发热,恶寒,无汗,头身,周身酸痛,心烦,口渴,脘痞,小便短赤。
舌红,苔腻,脉濡数。
[治法] 清暑化湿,解表透邪。
[方药]
1、主方:黄连香薷饮(朱肱《类证活人书》)加味
处方:香薷10克,扁豆15克,厚朴9克,黄连9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
克,滑石20克,薏苡仁2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
每日2剂。
若脘痞泛恶、烦闷欲呕者,加法半夏9克、陈皮9克。若汗出而热不解、头重
如裹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白芷8克。若汗出多、面红赤垢、苔黄干者,
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20克。
2、中成药
苍薷丸,每次6克,姜汤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银翘散加杏仁、滑石、薏苡仁、通草方(孟澍江《温病学》)
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9克,薄荷
6克(后下),牛蒡子9克,杏仁8克,滑石30克,薏苡仁20克,通草6克。水煎服,
每日2剂。
卫营同病
[证见] 发热,微恶寒,少汗,头痛,心烦,或见斑疹隐隐,或入夜烦躁不安。
舌红少苔而干,脉浮细数。
[治法] 辛凉透表,清营泄热。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加减(孟澍江《温病学》)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荆芥9克,薄荷9克(后下),芦
根15克,生地黄25克,牡丹皮10克,赤芍15克,麦冬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每日2剂。
若口渴、小便黄短而无汗者,为阴液不足,加玉竹18克、玄参20克。若大便
秘结者,加火麻仁30克、玄参30克、枳实8克。
2、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每次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
日1~2次。
3、单方验方: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鼓胜权《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
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5克,淡竹叶12克,芦根30克,薄荷3克,藿香
10克,佩兰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石膏30克,知母12克。水煎服,
每日2剂。
邪郁少阳
[证见] 寒热似疟,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
心烦口渴,脘痞胁满。舌尖边红,苔黄白而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泄少阳,解暑化湿。
[方药]
1、主方:蒿芩清胆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青蒿10克,黄芩12克,淡竹茹10克,法半夏9克,枳壳8克,陈皮8
克,赤茯苓20克,滑石30克,青黛6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纳呆、口苦、便溏、尿黄、苔腻者,可加大豆黄卷12克、通草6克、白蔻仁
6克。若渴饮较甚、热久留不退、苔黄干者,可加乌梅6克、柴胡8克、大青叶10
克。若兼见咳喘痰多、胸闷者,可加杏仁12克、薄荷6克(后下)、桔梗6克。
2、中成药
(1)柴胡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注,每日2次。
(2)小柴胡冲剂,每次6~8克,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柴青合剂(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柴胡10克,青蒿9克(后下),地骨皮12克,黄芩12克,地胆头12克,
倒扣草12克,狗肝菜18克,芦根15克,野菊花12克,甘草5克。水煎两次作两
次服,每日2剂。
邪滞肠腑
[证见] 身热午后较重,胸腹灼热甚,恶心呕吐,纳呆脘痞,便溏不爽,色黄赤
如酱。舌红,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化湿,导滞通下。
[方药]
1、主方:枳实导滞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枳实9克,生大黄9克,山楂9克,槟榔8克,川朴8克,川连6克,
神曲6克,连翘9克,紫草9克,木通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大便水泻样、肛门灼热者,可去大黄、枳实,加黄芩12克、火炭母18克、
葛根20克。腹胀闷痛者,加广木香9克(后下)、藿香梗10克。呕吐频者,加法半夏
9克、生姜6克、竹茹10克。
2、中成药
保和丸,每次2支,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通里攻下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大黄12克(后下),芒硝9克(冲),生石膏30克(先煎),白茅根30克,丹
参15克,黄柏12克,苍术10克,牛膝12克,草河车12克,甘草9克。水煎服,
每日1剂。
热入心营,下移小肠
[证见] 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而不欲饮,少腹隐痛,小便短赤热痛。
舌绛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 清心凉营,利泻火府。
[方药]
1、主方:导赤清心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鲜生地黄25克,茯神18克,木通6克,麦冬15克,牡丹皮12克,益
元散9克(包煎),淡竹叶10克,莲子心3克,灯芯8克。水煎取汁一碗半,先冲童
便一杯,分两次温服,每日2剂。
若小便色红者,可加白茅根30克、淡豆豉10克、三七末3克(冲)。发热甚者,
加水牛角15克(刨片,先煎)、连翘12克、芦根15克。
2、中成药
清开灵注射液,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
1~2次。
3、单方验方:银蒲消毒饮(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丹参20克,香附12克,滑石30克,甘草
5克。水煎服,每日2剂。
热闭心包,血络瘀滞
[证见] 发热夜甚,神昏谵语,或心烦不寐,或舌蹇肢厥。舌质绛而无苔,或舌
质紫晦,脉弦细数。
[治法] 清营泄热,开窍通络。
[方药]
1、主方:犀地清络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处方:水牛角25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0克,连翘12克,淡竹沥12克,鲜
生地黄2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生姜5克,鲜石菖蒲10克,鲜茅根30克,
灯芯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口烦渴、高热、汗出多者,可加生石膏3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若
斑疹隐隐或衄血、便血者,可加大青叶15克、玄参25克,仙鹤草15克。
2、中成药
醒脑静注射液,以8~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推注;后以20~30
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
其他疗法
3、单方验方:加减银翘散(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连翘12克,金银花12克,玄参25克,麦冬25克,水牛角25克(刨片
先煎),竹叶12克,荷叶12克。水煎两次作两次服,每日服2剂。
1、敷药外治
用雄黄10克、朱砂10克、玄明粉30克共研成细末,葱白、生姜捣烂绞汁约
20毫升,与药末拌匀,再加入青皮鸭蛋清适量调成厚糊状。将药膏涂敷于患者脐窝
神阙穴上,外以纱布盖上,再用宽布带束紧固定,每日换药。功可清心火、泄腑气,
能退热、利尿、透邪,适用于热入心营、下移小肠的患者。
2、饮食疗法
清暑荷叶汤:用荷叶3张、柠檬4片、莲子12克、薏苡仁12克、鸡内金6克、
猪瘦肉60克(切块),洗净同煲煮汤,以肉熟烂为度,加入适量精盐、葱白调味,吃
肉饮汤。可作伏暑病患者辅助饮食治疗,尤其适合邪郁少阳或热滞肠腑的患者饮食。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3:02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温病条辨》36.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午丑未之年为多也。
  
    长夏盛暑,气壮者不受也。稍弱者,但头晕片刻,或半日而已,次则即病。其不即病而内舍于骨髓,外舍于分肉之间者,气虚者也,盖气虚不能传送暑邪外出,必待秋凉,金气相搏而后出也。金气本所以退烦暑,金欲退之,而暑无所藏,故伏暑病发也。其有气虚甚者,虽金风亦不能击之使出,必待深秋大凉,初冬微寒,相逼而出,故为尤重也。子午丑未之年为独多者,子午君火司天,暑本于火也。丑未湿土司地,暑得湿则留也。
  
    37.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头痛恶寒,与伤寒无异,面赤烦渴,则非伤寒矣。然犹似伤寒阳明证,若脉濡而数,则断断非伤寒矣。盖寒脉紧,风脉缓,暑脉弱,濡则弱之象,弱即濡之体也。濡即离中虚,火之象也。紧即坎中满,水之象也。火之性热,水之性寒,象各不同,性则迥异,何世人悉以伏暑作伤寒治,而用足六经羌葛柴芩,每每杀人哉。象各不同,性则迥异,故曰虽在冬月,定其非伤寒而为伏暑也。冬月犹为伏暑,秋日可知。伏暑之与伤寒,犹男女之别,一则外实中虚,一则外虚中实,岂可混哉。
  
    38.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此邪在气分,而表实之证也。
  
    39.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此邪在血分,而表实之证也。
  
    40.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此邪在气分而表虚之证也。
  
    41.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此邪在血分而表虚之证也。
  
    〔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
  
    即于银翘散内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六钱,飞滑石一两,服如银翘散法。胸闷加郁金四钱,香豉四钱。呕而痰多,加半夏六钱,茯苓 六钱。小便短加薏仁八钱,白通草四钱。
  
    〔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即于银翘散内加生地六钱,丹皮四钱,赤芍四钱,麦冬六钱,服法如前。
  
    〔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
  
    即于银翘散内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六钱,生石膏一两,黄芩五钱,服法如前。
  
    〔加减生脉散方〕酸甘化阴法。
  
    沙参三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丹皮二钱,细生地三钱。
    水五杯,煮二杯,分温再服。
  
    42.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4:54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卷二 伏暑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吴鞠通医案 点击数:83 更新时间:2009-3-11 14:24:24
<篇名>伏暑
属性:周 十四岁 壬戌八月十六日 伏暑内发,新凉外加。脉右大左弦,身热如烙,无汗, 胶痰 ,舌苔满黄,不宜再见泄泻。不渴,腹胀,少腹痛,是谓阴阳并病,两太阳互争,难治之症 。拟先清上焦湿热,盖气化湿亦化也。 杏仁泥(三钱) 银花(二钱) 白通草(一钱) 滑石(三钱) 芦根(二钱) 淡竹叶(一钱) 生苡仁(钱半) 浓朴(二钱) 大贝母(一钱) 连翘(二钱) 梨皮(二钱)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七日 案仍前。 连翘(二钱) 芦根(二钱) 杏仁泥(钱半) 银花(二钱) 薄荷(八分) 浓朴(钱半) 梨 皮 (钱半) 桑叶(一钱) 苦桔梗(钱半) 知母(三钱,炒) 鲜荷叶边(一张) 滑石(三钱) 白 扁豆皮(二钱) 午一帖,晚一帖,明早一帖。 十八日 两与清上焦,热已减其半,手心热于手背,谓之里热,舌苔红黄而浓,为实热 。宜宣之,用苦辛寒法。再按∶暑必夹湿,按腹中之痛胀,故不得不暂用苦燥法。 杏仁泥(三钱) 小枳实(钱半) 黄连(钱半,姜汁炒) 木通(二钱) 浓朴(钱半) 黄芩 炭 (一钱) 广木香(一钱) 栝蒌仁(八分) 广皮炭(一钱) 小茴香炭(钱半) 炒知母(钱半) 槟榔(八分) 十九日 腹之痛胀俱减,舌苔干燥黄黑,唇肉色绛,呛咳痰粘。幼童阴气未坚,当与存 阴退热。 麦冬(六钱,连心) 丹皮(五钱) 元参(五钱) 沙参(三钱) 炒知母(二钱) 犀角(三 钱) 蛤粉(三钱) 杏仁(三钱) 生甘草(一钱) 细生地(四钱) 石膏(四钱) 二十日 津液稍回,宿粪未除,潮热因邪气还表,右脉仍然浮大,未可下,宜保津液, 护火克金之嗽。 焦白芍(四钱) 沙参(三钱) 牡蛎粉(钱半) 麦冬(六钱) 柏子霜(三钱) 杏仁粉(二 钱) 细生地(六钱) 霍石斛(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六钱) 犀角(一钱) 煮三杯,陆续服。 二十一日 诸症悉解,小有潮热,舌绛苔黑,深入血分之热未尽除也,用育阴法。 焦白芍(四钱) 天冬(钱半) 柏子霜(三钱) 大生地(五钱) 麦冬(六钱) 丹皮(三钱) 沙参(三钱) 炙甘草(二钱) 牡蛎(三钱) 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二十二日 津液消亡,舌黑干刺,用复脉法。 炒白芍(六钱) 丹皮(四钱) 柏子霜(四钱) 生鳖甲(六钱) 麻仁(三钱) 麦冬(六钱) 生牡蛎(四钱) 阿胶(三钱,冲) 大生地(六钱) 头煎二杯,今日服;二煎一杯,明早服。 二十三日 右脉仍数,余邪陷入肺中,咳甚痰艰,议甘润兼凉肺气。 甜杏仁泥(三两) 桑叶(三钱) 菊花(三钱) 苦桔梗(三钱) 麦冬(一两,连心) 玉竹 (三 钱) 大贝母(三钱) 梨皮(三钱) 细生地(五钱) 沙参(三钱) 甘草(三钱) 丹皮(二钱) 煎四茶杯,分四次服。 二十四日 舌黑苔退,脉仍数,仍咳,腹中微胀。 杏仁粉(三钱) 象贝母(二钱) 郁金(钱半) 茯苓(三钱) 沙参(三钱) 藿梗(二钱) 生扁豆(三钱) 丹皮(三钱) 细生地(五钱) 桔梗(二钱) 麦冬(五钱) 头煎三杯,二煎一杯,分四次服。 二十五日 昨晚得黑粪如许,潮热退,唇舌仍绛。热之所过,其阴必伤,与复脉法复其 阴。 沙参(三钱) 麦冬(一两) 阿胶(二钱,冲) 炙甘草(三钱) 炒白芍(六钱) 生鳖甲( 五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大生地(八钱) 麻仁(三钱) 生牡蛎(五钱) 八碗水,煮成三碗,分三次服。二煎煮一碗,明早服。 二十六日 又得宿粪如许,邪气已退八九,但正阴虚耳,故不欲食,晚间干咳无痰。 大生地(八钱) 阿胶(三钱) 生白芍(五钱) 麻仁(三钱) 炙甘草(三钱) 牡蛎粉(三 钱) 沙参(三钱) 麦冬(六钱) 天冬(二钱) 外用梨汁、藕汁、荸荠汁各一黄酒杯,重汤炖温频服。 二十七日 热伤津液,便燥,微有潮热,干咳舌赤,用甘润法。 元参(六钱) 知母(二钱炒) 阿胶(二钱) 沙参(三钱) 麻仁(三钱) 细生地(五钱) 麦冬(六钱) 郁李仁(二钱) 梨汁(一杯冲) 地栗汁(一酒杯,冲) 二十八日 伏邪内溃,续出白痧如许,脉较前却稍和,第二次舌苔未化,不大便。 连翘(二钱,连心) 麻仁(三钱) 牛蒡子(三钱,炒研) 炒银花(二钱) 阿胶(钱半) 沙参(三钱) 元参(三钱) 生甘草(一钱) 大生地(五钱) 麦冬(六钱) 服此方后,晚间即得大便。 九月初四日 潮热复作,不大便,燥粪复聚,与增液承气汤微和之。 元参(五钱) 细生地(五钱) 麦冬(五钱) 甘草(一钱) 生大黄(二钱) 服此得黑粪如许,而潮热退,脉静。以后一以养阴收功。 陈 二十八岁 左脉洪大数实,右脉阳微,阴阳逆乱,伏暑似疟,最难即愈。议领邪外 出法。 生鳖甲(三两) 青蒿(四钱) 桂枝(三钱) 麦冬(八钱) 焦白芍(三钱) 甘草(钱半) 沙参(三钱) 丹皮(三钱) 知母(三钱,炒) 三帖即愈。 十四日 伏暑寒热已愈,不食不饥不便,胸中痞闷,九窍不和,皆属胃病。 半夏(五钱) 广皮(钱半) 青皮(钱半) 桂枝(钱半) 郁金(二钱) 生苡仁(五钱) 茯 苓(五钱) 党参(三钱) 三帖。 十七日 久病真阳虚则膺痛,余邪化热则口苦,正气不复则肢倦。 西洋参(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黄芩炭(钱半) 焦白芍(三钱) 生姜(二片) 广皮炭(钱半) 炙甘草(钱半) 大枣(二枚) 某 乙丑八月二十二日 不兼湿气之伏暑误治,津液消亡,以致热不肯退,唇裂舌燥, 四十 余日不解,咳嗽胶痰,谵语口渴。可先服牛黄清心丸,清包络而搜伏邪;汤药与存阴退热法 。 细生地(三钱) 麦冬(五钱) 白芍(三钱炒) 甘草(一钱) 沙参(三钱) 生牡蛎(五钱) 生鳖甲(五钱) 生扁豆(三钱) 二十四日 暑之偏于热者,误以伤寒足经药治之,以致津液消亡。昨用存阴法,兼芳香 开络中闭伏之邪,已见大效。兹因小便赤甚而短,热虽减而未除,议甘苦合化阴气法。 二甲复脉汤,加黄芩(三钱) 如有谵语,其牛黄丸仍服。 二十六日 昨用甘苦合化阴气法,服后大见凉汗,兹热已除,脉减,舌苔尽退,但六脉 重 按全无,舌仍干燥。议热之所过,其阴必伤例,用二甲复脉汤,重加鳖甲、生甘草八帖。
本文来自:中医五绝网(http://www.wujue.com),详细请参考:http://www.wujue.com/gjwx/yian/wujutong/200903/36480.html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6:33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伏暑汤  伏暑汤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赤茯苓、香薷、泽泻、猪苓、莲肉(去心)、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统》卷七十二引《集成》。
  【方剂主治】心经伏署,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煎服。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7:02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四川中医》1995年07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小儿伏暑辨治案
  李加宁
    <正> 伏暑一证,始见于清·叶氏《临证指南》,属伏气温病范畴。此病缘由,乃夏伤于暑,潜伏在内,至立秋之后,为新邪引动而触发。小儿体弱气虚者易伏此病。临床上具有典型的暑热内蕴见症,常发于三焦胃肠之间,与一般外感症候不同,病势缠绵,治难速愈。 病案1:胡×,女,5岁。1990年9月7日初诊。发热5天,似有畏风怕寒之状。当地医院诊为“外感”,给予辛凉解表之剂内服,药后虽有汗出,但身热不退。刻下发热(39.20℃),面赤,畏风,头痛,烦躁,唇干口渴,纳少,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略红,苔淡黄腻浊,脉浮滑濡数。诊为伏暑(表热型)。治以辛苦疏透,泄热渗湿。处方:芥穗(后下)、青蒿(后下)杏仁、连翘各10g,黄芩6g,香薷5g,芦根15g,滑石18g,甘草3g。服2剂后夜间有汗出,身热渐退,睡眠安静,口渴亦减,胃纳转佳,大便通畅,小便清利。再给养阴和胃之品以善其后。
【作者单位】:四川德阳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618000
【分类号】:R272.6
【DOI】:cnki:ISSN:1000-3649.0.1995-07-036
【正文快照】:
  伏暑一证,始见于清·叶氏《临证指南}),属伏气 大便猜而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稍红,苔黄腻,脉懦滑温病范畴。此病缘由,乃夏伤于暑,潜伏在内,至立-数、诊为伏暑(湿温型)。治以三仁汤加减。处方:北秋之后,为新邪引动而触发。小儿体弱气虚者易伏此 杏仁10g,佩兰、自叩各sg,欧仁、茵陈各159,青病。临床上具有典型的暑热内蕴见症,常发于三焦胃 蒿;。f;、柴胡各6B,滑石209,甘草3g。服3剂后,大肠之间,与一般外感症候不同,病势缠绵,治难速愈。便畅,腑气通,但身热未解,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 病案1:胡X,女,5岁。1990年9月7日初诊。发 脉儒数。此乃湿热…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38:42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伏暑验案



例一  孙,女,63岁。
   秋凉引动伏暑,形寒发热,倦怠乏力,头昏眼花,咽红而痛,脉滑数,舌红苔黄。
   辨证:暑湿内伏。
   治法:清热化湿,参以疏泄。
   方药:
    青连翘9克 银花9克 炒牛蒡子9克 薄荷叶4.5克(后下) 青蒿9克 鲜芦根30克(去节) 佩兰9克 冬瓜仁9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秦艽9克
   二诊:形寒发热已除,头昏亦减,而倦怠乏力如故,大便溏泄,邪有出路,脉弦苔黄。再拟清热化湿继之。
青连翘9克银花9克 鲜芦根30克(去节) 川连2.4克 淡子芩6克 淡豆鼓9克川石斛12克 冬瓜仁12克 竹茹9克 鲜茅根30克
                                (《叶熙春医案》)

例二  陈氏,病起即身灼热,胸痞便闭,小便短涩,经来即止,耳聋目闭,神昏谵语,手足瘛疭。初病时尚食肉品麦面,兼服补品。前医皆遵照热入血室例治,多罔效。脉弦数搏指,舌底苔灰黑,黄焦浮铺苔上,且粘厚板实,舌尖深绛,边紫兼青。
   辨证:伏暑挟湿,继则挟食,阻经停瘀。
   洽法:宜逐瘀通血络,清热熄风,豁痰开窍。
   处方:
      晚蚕砂15克 鼠矢9克 芒硝9克 生锦纹9克 牙皂6克 地鳖虫5只 原桃仁4.5克 鲜生地30克 羚羊角4.5克 钩藤12克 鲜石菖蒲4.5克(搓烂,生冲)天竺黄6克
   服1 剂,大便下黑垢瘀块,成团成粒者甚多,瘛疭即定,神志略清。次晨复诊,脉势已平,而舌苔松腐,黑垢满堆,刮去瓢余,未减其半,且逾时又厚。继进桃仁承气汤加减,服至5剂,舌垢始净,身凉胃动,调理而痊。
              (《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曹炳章医案)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0:33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五、伏暑
《温病正宗》


杨如侯曰∶冬月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此冬月触动伏暑之邪而病者也。按虽在冬月,独太阴
伏暑,不得误作伤寒。盖头痛恶寒,内伤寒无异,而面赤烦渴,则非伤寒矣。然犹似伤寒阳明证,至脉濡而数,则断非
伤寒矣。盖寒脉紧,风脉缓,暑脉弱。濡则弱之象,弱则濡之体也。濡即离中虚,火之象也;紧即坎中满,水之象也。
火之性热,水之性寒,象各不同,性则各异。故曰∶虽在冬月,定非伤寒,而为伏暑也。冬月犹为伏暑,秋日可知。伏
暑之与伤寒,犹男女之别,一则外实中虚,一则外虚中实,安得混而同之。
又曰∶伏暑有九似∶头疼壮热似伤寒;往来寒热似疟疾;翻胃吐食似膈气;大便下血似肠风;小便不利似淋沥;饮
食无度似消渴;四肢困倦似虚痨;眼睛黄赤似酒疸;遍身黄肿似食黄,皆伏暑变象也。
雷少逸曰∶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时贤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病也。是时凉风
飒飒,侵袭肌肤,新邪欲入,伏气欲出,以致寒热如疟。或微寒,或微热,不能如疟厘清。其脉必滞,其舌必腻,脘痞
气塞,渴闷烦冤,每到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外,方得全解。倘调
理非法,不治者甚多。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则安。拟用清宣温化法,使其气分开,则新邪先解,
而伏气亦随解也。然是证变易为多,其初起如疟,先服清宣温化法,倘畏寒已解,独发热淹绵,可加芦、竹、连翘,
本法内之半夏、陈皮,乃可删去,恐其温燥之品,伤津液也。其舌苔本腻,倘渐黄、渐燥、渐黑、渐焦,是伏暑之热,
已伤其阴,于本法内,可加洋参、麦冬、玄参、细地治之。倘神色昏蒙者,是邪逼近心包,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证之
轻重而用。倘壮热舌焦,神昏谵语,脉实不虚,是邪热归并阳明,宜用润下救津法治之。如年壮体强,以生军易熟军,
更为有力。种种变证,务在临证之时,细审病之新久,体之虚实,按法用之,庶无差忒耳。
又或问曰∶曾见禹载书中论伏暑,谓三伏之时,以书晒曝烈日之中,随即收藏于笥,火气未散,冬时启笥,触之遂
病。今是论中全未言及,得毋遗漏乎?答曰∶子诚刻舟求剑也。此不过偶一有之之证。若此论之,则伏暑之证,专病晒
书之家,而无书晒者则不病;专病在冬,而三秋则不病。可发一笑。
<目录>下编·正宗辑要\第四章·分症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1:29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卷之一] 伏暑门
    李暑湿先伏于内,凉风复袭于外,交蒸互郁,皆能化火,湿遏热伏,其热愈炽。故其为疟也,先寒后热,日轻夜重。经旨所谓先伤于热,后感于寒。喻氏所谓阴日助阴,则热减而轻,阳日助阳,则热甚而重也。夫疟之发,必从四末始,既必扰及中宫,故心胸烦躁,中脘痞塞。又必先呕吐而泄泻,泻已乃衰,腹中犹胀。所以然者,热甚于中,蒸熏水谷之湿,上泛而复下泄,热势得越,烦躁乃安,余湿复聚,故仍作胀也。今当疟退,脉弦带数,舌苔白腻,小溲不爽,本有胃寒,痰浊素盛,虽从未得汗,表邪未解,而病机偏重于里,法从里治。大旨泄热为主,祛湿兼之,解表佐之,是亦表里分消,三焦并治意。葛根淡芩川连甘草苍术川朴橘皮藿香菖蒲赤苓泽泻薄荷滑石郁金竹茹渊按∶泄泻呕吐,乃兼有之症,非必有之症,由暑湿秽浊郁遏中宫,太阴失升,阳明失降,不克分化使然。杨年过花甲,病逾旬日,远途归家,舟车跋涉,脉沉神昧,舌强白,中心焦,身热不扬,手足寒冷,气短作呃,便泄溏臭。是属伏邪挟积,正虚邪陷之象。深虑厥脱。大黄人参制附子柴胡半夏茯苓陈皮淡芩泽泻当归枳实丁香柿蒂竹茹渊按∶虚象实象杂沓而至,立方最宜斟酌,如无实在把握,还从轻面着笔,否恐一误不可收拾。又症尚险重,再望转机。桂枝柴胡人参白芍川连半夏枳实丁香陈皮蔻仁炙甘草竹茹又伏暑化燥,劫津动风,舌黑唇焦,鼻煤齿燥,神昏,手指牵引。今早大便自通,据云病势略减。然两脉促疾,阴津消涸,邪火燎原,仍属险象,恐其复剧。犀角羚羊角鲜生地元参芦根钩钩鲜石斛六一散沙参连翘通草天竺黄枇杷叶竹叶珠黄散,另调服。陆外有寒热超伏之势,里有热结痞痛之形;上为烦懊呕恶,下则便泄溏臭。此新邪伏邪,湿热积滞,表里三焦同病也。易至昏呃变端。拟从表里两解,佐以芳香逐秽。柴胡生大黄淡芩枳实半夏川连栝蒌皮赤苓郁金菖蒲蔻仁又投两解法,得汗得便,竟安两日。昨以起床照镜,开窗看菊,渐渐发热,热甚神糊,两目上视,几乎厥脱。逮黄昏,神渐清,热渐减,脉沉不起。据述热时舌色干红,热退舌色黄腻。此乃湿遏热炽,将燥未燥,将陷未陷,但阳症阴脉,相反可虞。勉拟河间甘露饮,涤热燥湿之中,更借桂以通阳,苓以通阴,复入草果祛太阴湿土之寒,知母清阳明燥金之热。甘露饮去滑石、白术,加茅术、草果、知母、姜汁、葱白头。某暑邪内闭不达,神糊舌白,恐其昏厥。芳香透达为宜。鲜藿香天竺黄菖蒲赤苓连翘益元散郁金竹茹泽泻另至宝丹一丸,菖蒲汤化下。又暑湿内蕴,热势起伏,胸痞泄泻,神糊心跳,经行未止。乃正虚挟邪,虑其晕厥。据云腹胀恶心,且宽中理气。太无神术散去草,加茯苓、泽泻、苏梗、葛根、淡芩、党参、柴胡、砂仁、通草竹茹。某怀孕六月,感暑热伏邪,恶心懊。炎天居舟,防其晕厥堕胎。青蒿大腹皮半夏赤苓川朴淡芩焦六曲苏梗陈皮鲜佛手某暑湿热阻滞阳明,积垢虽下,尚未尽净。夜间热甚,神识沉迷。所虑津伤化燥等变。今以生津、泄热、化浊佐之。鲜石斛赤苓连翘香豉栝蒌仁大竺黄淡芩山栀菖蒲竹茹某伏暑为病,湿热居多,阴虚之体,邪不易达,此其常也。然阴虚大有轻重之分,须知此症虚亦不甚,邪亦不多。耳鸣眩悸,口渴胸痞,微寒微热,脉形弦数。未便大补,亦不可重剂攻邪。但得脉情无变,可保无虞。洋参半夏茯神甘菊花蔻仁青蒿陈皮钩钩刺蒺藜秫米豆卷竹茹胡伏暑三候,神糊呃逆,手肢微痉,痰多舌白,渴不多饮,音低,脉大而虚,殊属棘手。今日忽周身干燥而痒,烦躁不安。细询病原,从未得汗。按仲景云∶汗出不彻,身痒如虫行皮肤中,久虚故也。吴又可云∶发根燥痒,心烦如灼,名曰药烦,中气虚也。《金匮》云∶声如从瓮中出,是中气之湿也。又按《内经》∶言微音低,谓之夺气。由此推之,明是中虚浊恋,液涸痰蒙,势极凶危。惟有和中宣化,听其胃气自为敷布,以冀万一生机。洋参(三钱)橘饼(三钱)甜杏仁(三钱)豆卷(五钱)蜜梅(一枚)北沙参(三钱)麦冬(三钱)枇把叶(蜜炙,二片)姜汁(少许)上方取辛甘化浊,酸甘化液。考又可药烦条中重用人参、生姜,和中宣化,法有来历。某营阴素亏,伏邪晚发,热势起伙,心嘈胸闷,舌心光红,边薄白。疟邪初起,势防加重。豆豉赤苓半夏沙参桑叶青蒿黑山栀陈皮淡芩某症经九日,热势起伏,神糊,舌干黑。此伏邪壅遏,劫液入营之势也。高年最易昏痉之变。鲜生地天花粉黑山栀犀角菖蒲香豆豉鲜石斛薄荷叶连翘芦根天竺黄吴暑湿伏于太阴,中焦阳气不化。神蒙若寐,身热不扬,肢冷脉濡,手指牵引,舌根牵强,风痰阻络之象。服过通阳益阴,云蒸化雨之法,病亦无甚增损。然舌苔灰白浓指,口泛甜味极甚,中宫有浊,阳不舒化。仿缩脾饮醒中化湿浊。浊化则口甜减,阳舒则蒙昧清。党参乌梅淡干姜草果炙甘草砂仁茅术大生地茯苓生姜大枣渊按∶据舌苔、口甜而论,湿痰阻遏中宫,阳不舒化无疑。党参、乌梅、生地酸甘助阴腻膈,大不相宜,矛盾一至此乎!手指牵引,虽属木燥土虚,肝风内动,当此上中焦湿痰蒙闭,肺胃气机不能舒布,即欲养阴,如胃气不化何!治病当先急者大者,若头痛医头,便为庸手。赵高年元气素亏,未病以前先已倦怠乏力,微觉咳嗽。五六日以来加以发热,热势起伏,是有新邪乘虚而袭,引动伏邪晚发也。今诊脉小数而虚,干咳欲呕,舌边光红,根苔白,热甚无汗,津枯邪恋,虑其化燥神昏。北沙参苏子青蒿杏仁川贝牛蒡子前胡橘红通草枇杷叶吴伏邪内蕴为瘅疟,外发为流注。入于肺则喘咳,注于肠则便溏。正虚不克支持,幼孩当此,易致成惊。青蒿杏仁淡芩泽泻荆芥象贝桔梗橘红赤苓六一散双钩钩童伏邪晚发,朝凉暮热,头痛胸闷,舌白无汗,似宜疏达。至于腰痛眼花,其阴内亏,邪不易达,恐致淹缠,宜小心为是。秦艽赤苓青蒿苏梗杏仁甘菊花枳实杜仲(姜汁炒)豆豉桑叶顾病方三日,外无大热,而虚烦懊,反复不安,寐则神思扰乱,舌苔白腻,恶心欲呕,腹中鸣响,大便溏泄秽臭。邪积在里,气机不达。用栀、豉以发越其上,陈、朴以疏理其中,葛以散之,苓以泄之,夏、秫和胃而通阴阳,阴阳交则得寐。明日再议。渊按∶起病即是湿痰挟滞,阻遏中宫,热郁不达之象,勿谓外热不扬而轻视之。又伏暑至秋而发,其发愈晚,其伏愈深,故其为病也,大起而大伏,热一日,退亦一日,既非间疟,又非瘅疟。瘅疟则但热不寒,间疟则寒热往来。此症微寒发热,热一昼夜而退,退亦不清,名之伏暑,其说最通。夫暑必挟湿,湿蕴则化热蒸痰,痰不易出,热盛劫津也。身重属湿,烦躁属热,热来口渴,渴不多饮,仍是湿遏热炽见象。舌苔白而干枯,是湿邪在于气分,气虚故湿不易化也。叶氏云∶舌白而薄者,肺液伤也。病方八日,邪未宣达,刻下用方无庸深刻,但须解表而不伤正,去湿而不伤阴,清热而不助湿,生津而不碍浊,中正和平,耐心守服,扶过两候,始冀渐安。黑山栀连翘茯苓川贝通草北沙参滑石泽泻豆豉枇杷叶鲜薄荷根渊按∶伏邪深重,脾肺气弱,力不足以化达之,故大起大伏耳。马幼稚伏湿挟积,阻滞肠胃,蒸痰化热,肺气窒痹,是以先泻后咳,继以发热。今便泄已止,更气急痰嘶,肺气阻痹尤甚。法当先治其肺,恐肺胀生惊发搐,其变有莫测耳。葶苈子(三钱)莱菔子(三钱)六一散(三钱)枇杷叶(三片)渊按∶遏重消痰泻肺,清热化积,即在其中。又痰气喘逆,平其大半。热势起伏,退而复作。时下多疟,须防转疟。白萝卜汁(一杯)鲜薄荷汁(半杯)二味略煎,去渣,加入冰糖三钱,烊化,再以姜汁一滴冲服。渊按∶此方更妙。何伏暑挟积,寒轻热重,已经月余。舌心焦黄,舌边白腻。阳明积热,化火劫津,炼浊成痰,将至蒙闭,至于脘痛拒按。两经攻下,痛仍不减,苔犹未化,非清化不能荡其实,拟用凉膈散加味。凉膈散鲜石斛川连两下之后,舌心犹然焦黄,故仍可用下法。然舌边白腻,必挟水气,凉膈散中再加半夏亦可。陆伏邪挟积,但热不寒,头痛鼻血,便泄稀水。热甚于里。拟清里解表法。葛根芩连汤豆豉连翘枳实黑山栀鼻血,便泄稀水,知其为热。不用犀角者,其舌苔白也。不用大黄者,其脘腹按之不痛也。李伏邪湿热内蕴,三焦气机不达。午后发热,胸闷头胀,尿少无汗。舌苔白腻,脉象软细。拟开上、疏中、渗下,仿河间法。豆卷杏仁陈皮藿梗滑石赤苓桔梗半夏焦六曲川朴通草胡素有痰饮咳嗽,今夏曾经吐血,是肺受热迫也。兹六、七日来伏暑内蕴,凉风外袭。病起先寒栗而后大热,热有起伏,表之汗不畅,里之热不退。所以然者,痰饮阻于胸中,肺胃失其宣达故耳。舌色底绛,望之粘腻,心苔白浓如豆大者一瓣,此即 伏暑挟痰饮之征,而况气急痰嘶乎!据云二十六日便泄数次,至今大便不通,按腹板窒,却不硬痛,小溲先红浊,今则淡赤不浑,乃湿热痰浊聚于胸中,因肺金失降,不能下达膀胱,故湿浊上逆为痰气喘之候。病机在是,病之凶险亦在是。法当从此理会,涤痰泄热,降气清肺,乃方中必需之事,但清肃上焦尤为要务耳。葶苈子郁金川贝杏仁枳实羚羊角胆星连翘赤苓竹油枇杷叶滚痰丸(入煎绢包)陈余邪余积,留恋未清;元气元阴,消耗欲竭。暂停苦口之药,且投醒胃之方。化气生津,忌夫重浊;变汤蒸露,法取轻清。效东垣以化裁,希弋获以图幸。清暑益气汤荷叶香稻叶蒸露,每晨温服四、五杯。渊按∶汤丸膏散,古人各有意义,非徒具虚文。若变汤为露,法取轻清,惟大邪去而胃气不胜苦药者宜之,此处恰合。徐热伏心胸,湿蕴脾胃,病起如疟,延今两月。胸中热闷,饮食不思,从未得汗。舌色底绛,苔如酱瓣,此即湿遏热伏之验也。无汗者津液亏,徒发其汗无益也。生津彻热,化湿开胃。胃气敷布,其汗自来。川连黑山栀豆豉广皮香薷麦冬赤苓薄荷生姜六一散此药煎好,露一宵,早起温服。浦伏邪挟积,阻塞中宫。疟发日轻日重,重则神糊烦躁,起卧如狂。此乃食积蒸痰,邪热化火,痰火上蒙包络,怕其风动痉厥。脉沉实而舌苔黄,邪积聚于阳明,法当通下,仿大柴胡例备商。柴胡淡芩川朴枳实生大黄栝蒌仁半夏又下后热净神清,竟若脱然无恙。惟是病退太速,仍恐变幻莫测。拟方再望转机。川连(姜汁炒)陈皮半夏淡豆豉淡芩枳实郁金栝蒌仁六神曲竹茹病退太速,仍恐变幻,老练之言宜省。凡下后方法总以泻心加减,仍用栝蒌、枳实何也?盖因胸痞未舒,舌苔未化故耳。又昨日疟来,手足寒冷,即腹中气撑,上塞咽喉,几乎发厥,但不昏狂耳。此乃少阴疟邪,内陷厥阴,上走心包为昏狂,下乘脾土为腹撑。脾与胃为表里,前日昏狂,病机偏在阳明,故法从下夺。今腹胀,舌白,脉细,病机偏在太阴,法当辛温通阳,转运中气为要。随机应变,急者为先,莫道用寒用热之不侔也。淡芩半夏陈皮茯苓熟附子川朴丁香槟榔草果白蔻仁通草前方用寒,后方用热,随症用药,转换敏捷,不避俗嫌,的是一腔热血。渊按∶少阴阴邪,上凌君火,下乘脾土,经所谓有余则制己所不胜,而侮己所胜。案亦老练,必如此转语,方不为病家指摘,否则虽有热肠,亦招谤怨。又投姜、附、达原、神、香、二陈合剂,喉中痰声顿时即平,腹胀遂松。今脉缓大,神气安和,腹中微觉胀满,痰多粘腻。脾脏阳气虽通,寒热痰涎未化。仍宗前法,轻减其制。前方去附子、槟榔,加大腹皮。又腹中之气稍平,湿热余邪未尽,所以微寒微热,仍归疟象。头胀身痛,知饥能食。法拟疏和,兼调营卫。二陈(去甘草)豆卷青蒿秦艽焦六曲谷芽生姜红枣仁渊曰∶暑邪与温邪异,伏暑亦然。当暑感而即发者,为暑邪。暑天受暑湿之邪,不即发,秋后复感凉风,闭其汗孔,欲发不能速发,外则形寒,内则发热,寒热起伏无已,有类乎疟,为伏暑。古人谓往来寒热属少阳。余谓暑湿伏邪,往来寒热,全由脾胃为病。少阳胆甲,因脾胃失化波及之耳。盖脾为阴土,恶湿喜燥,澡则升化,湿郁之而不得升;胃为阳土,恶热喜凉,凉则顺降,热阻之而不得降。升降窒滞,故多胸腹痞闷。木寄土居,土失温凉,木不条畅,必然之势。湿重者多寒,热甚者多热。热则消水而口渴。湿郁于中,又渴不多饮。湿热互蒸,胃浊不化,舌苔每布白腻。底绛者,热为湿遏也;淡白者,湿胜也。化黄、化燥、化灰,热胜于湿。湿亦化燥,化火也。胸腹痞满,板硬拒按,或挟痰挟食,视其人之本体及所感之轻重而为变迁。论治∶ 初病以苦辛芳淡为正轨,徒为发汗无益。盖苦能泄热,辛能通气,芳可解郁,淡可利水,使中宫郁遏通解,不汗自汗,不便自便,为邪在气分治法。入营则不然,若初入营分,犹可透营就气,仍从气分而解。已陷营分,昏蒙狂呓,犀地、牛黄、至宝之类,亦所必需。劫津化燥,痞结硬满,邪实阳明,救阴通腑与温邪同治。但温邪从温化火,火退而病解;伏暑从湿化燥,燥去而湿或再来。所以然者,湿虽化燥,终属阴邪,且湿最伤中,中虚而阴湿易生。故清到六、七,须为审顾。下法亦有不同。温邪可下宜速,伏暑可下宜缓。温邪下之邪清,伏暑下之邪未必清。温属火,为阳,性速,暑夹湿,多阴,性迟。温邪阳明兼少阴者多,伏暑兼太阴者多也。甚有大便半月不通,胸腹痞满,仍属无形湿热而不可下者。总宜验舌,若浓白而未化黄燥者,虽满亦不可下。下之不但邪势不服,中气大伤,更为难治。须识气通病解四字,其于治伏暑,思过半矣。再者热虽灼而汗少,苔虽燥而灰黄,若渴饮不多,或多而胸痞,凉苦可用,须佐芳香。若龟板、鳖甲、鲜石斛、鲜生地等,清滋沉降宜慎,每见愈投愈燥者矣。其故由暑必夹湿,中气不升化,清滋抑遏而邪愈不化也。
《王旭高临证医案》,清,王旭高,公元1644年 中医古籍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3:21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伏暑邪在少阳证治验评论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全文收藏本文
金顺福
延边大学医学部中医学院,延边133000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27卷第4期摘  要:笔者曾治疗一伏暑患者,此患者平素有胆囊炎病史,且有夏季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的经历,冬季感受时令之寒邪后,出现寒热如疟、胸闷、心烦、心下痞硬,晚上加重,伴咳嗽,口苦,纳差,便干,舌苔黄而腻、脉弦数等症状。到某医院接受中医治疗,用的是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大枣、生姜)。结果,症状未缓解,反而心烦、胸闷加重。现证见:寒热如疟,脘痞作呕,胸闷心烦,入暮尤重,天明出汗诸症稍减,伴胸腹灼热始终不除。笔者考虑其素体内蕴湿热,复感时令之邪而发,故诊断为伏暑。根据寒热如疟,口苦,素有胆囊炎病史,辨证为邪在少阳。 (共2页)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3:44:39 | 只看该作者

“伏暑”辑

范文甫医案—伏暑案
何博士:范文甫是民国时期浙江宁波名医,驰誉江浙,其经方用得很好,有人称其为“经方家”。其实他对王淸任的很多方剂也用得很好。该案大热大渴,但却运用辛热的附子等,是基于舌象“淡白不红”,脉沉伏,以及前医运用安宫、白虎等寒凉之剂而不效的病史。该医案实在是值得铁杆中医们细细玩味!
奉化某  秋后伏暑晚发,为日已久,大热大渴,奄奄一息,脉沉而闭,惟舌淡白不红。查前方皆是牛黄、安宫、白虎之类。余曰:舌淡白如此,真阳欲脱,速服此方,或可有救,迟则无及矣!
厚附子9克 炒蜀漆9克 茯苓9克 龙骨9克 生姜3克
一服瘥,再召余诊,原方再服。连请三次,原方连服三帖,病霍然而愈。
问曰:大热大渴之伏暑,凭何用辛温大热之剂?答曰:余盖独取其舌色也。
按:吴鞠通云:“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此案伏暑重证,无乃为日过久,暑湿之邪重损阳气,医者反以白虎、安宫类复伤心肾之阳,一误再误,以至阴盛格阳,浮阳外越,奄奄待毙。脉沉而闭,即是伏邪,此非热伏,乃心肾阳虚,真阳欲脱,而脉伏不起。先生特别强调“舌淡白不红”这一辨证要点,重用辛温大热之厚附子回阳救逆;龙骨收敛浮越之阳;茯苓养心;生姜配蜀漆以透伏暑余邪。配伍精当,凑效迅捷,连服3剂,竟使阴阳离决之重症起死回生,霍然而愈。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12月09日 01:45pm 时添加 -=-=-=-=-
伏暑治析24例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
【作者】 张养生;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学院; 712083;
【文献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编辑部邮箱 1996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卫气营血; 伏暑; 上呼吸道感染; 实质性损害; 外感病; 温病; 病理变化; 温热病邪; 湿邪; 病初起;
【摘要】 <正>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的失调或实质性损害,“根据温病病证的性质,归纳为温热与湿热两类;而根据温病初起类型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类。”伏暑温病正属后者。本病初起既有暑邪酷烈,发病骤猛的急暴性,发病后又有湿邪粘滞、难解难化的缠绵性。笔者鉴于有关此病系统治析介绍者甚少,故予以总结。
【DOI】 CNKI:SUN:SXXY.0.1996-04-025
【分类号】 R254
【正文快照】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的失调或实质性损害,“根据温病病证的性质,归纳为温热与湿热两类,而根据温病初起类型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类。”伏暑温病正属后者。本病初起既有暑邪酷烈,发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3:42 , Processed in 0.0568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