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9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11月2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第25讲:细说湿温证治。
邓老介绍说:“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所发生的热病,多发生于夏天雨水潮湿季节,初起以发热(或午后潮热),头重恶寒,身重疼痛,胸痞,脘闷,不渴饮,面色淡黄,舌苔腻,脉濡缓为主证。本病的特点是发病较缓,病势缠绵。肠伤寒、副伤寒、夏季流感、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等属湿热型者可参考本讲辨证治疗。”
        湿温病的名称来源甚古,《难经·五十八难》就把湿温归入广义伤寒之内,还列出了湿温病的脉象:“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文中虽然有湿温病的脉象,但是没有证候和具体治疗方法。
邓老分析说:“湿温邪气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外侵,正气不足以胜邪,或先有内湿,再加外感,发为本病。湿温初起,邪尚在表,故见肺卫证,但湿邪必伤害脾胃,故见身重疼痛、胸痞、脘闷等湿与脾胃的见证。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故湿温病总以脾胃为病变的中心环节,往往久在中焦脾胃缠绵难愈。病邪在脾在胃,又每因人之体质不同而见证亦有差异,‘胃为土,脾为湿土’,凡阳气偏盛的,其病变反应以胃为主,表现为热重于湿;阳气偏虚的,其变反应以脾为主,表现为湿重于热。不论脾胃湿热的偏轻偏重,但凡湿热内郁,郁甚则生热化火,热燥伤津而成里热实证,若再失治,则热入营血及变生他证。”让我们共同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943

          祝贺刘敬章讲述书稿《邓老热病学研究》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关于湿温病诊治的有关内容。
         湿温,是“合邪”,由湿与热组合起来,它的出现,有时空的外在条件,也有人体内在的基础条件。
         外在的条件,在时间上多见于夏秋季节,或者是南方雨湿闷热的环境里。
         内在的基础,是脾虚,饮酒,过多进食甜腻、不洁食物等等。
         湿温病的特点是容易弥漫三焦,病程长,不容易迅速治愈。
         吴鞠通《温病条辨》强调,湿温禁汗法,说“汗之则耳聋”,是反对辛温发汗;又说下法也不可以,“下之则洞泄”;滋阴更不可以,“润之则病深不解”。需要看清病情,是以上焦为主,还是中下焦为主;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或者,湿热并重?
         姜春华先生说《叶氏医案》对于湿温病的治疗,很不理想,变证百出,让人提心吊胆。
         湿温病很多属于西医所说的肠伤寒,自从抗生素广泛使用以后,这类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很多。即使是叶天士,吴鞠通活在当下,也许会选择使用吧?但是,仅有杀菌也是远远不够的,人体反应性依靠的正气,不容小看,毕竟我们的身体是自己的,不是医生的化学试验场。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道术并重,复兴中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大众健康。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19:5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晚上(2019年11月2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

         刘敬章主任讲述一个新的题目《临证指南跟师录》。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庞维新教授之五脏相亲理论。


         请大家一起期待刘敬章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lzzngsl


         祝贺刘敬章主任讲述《临证指南跟师录》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庞维新教授之五脏相亲理论的有关内容。
        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有“五脏生成篇”,生命是自然而然整体生成的,虽然有五脏的“结构分化”,但是一定要与人的整体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是互不相干,这就是邓铁涛先生所说的“五脏相关”,而庞先生所说的“五脏相亲”,进一步说明了五脏相关的“同根同源”关系,甚至还有了感情上的密切关系,这种“拟人化”的理论,有温度,有感情,是和谐社会生命科学的特征。
         “五脏相亲”,自然不可随意切割,唇亡齿寒的道理,与中医杂合以治、活法巧治、内病外治、辨证论治都有密切关系。
         亲戚有远近,关系有浅深,五脏之间的相克、乘侮,也许是“和而不同”的内部矛盾吧?
         既然都是“同根生”,有矛盾,用和法,求平衡,讲化解,搞疏通,善行气,排瘀浊,去寒热,活血脉等等,都是解决内部矛盾的好方法。
96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21:34:25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大家晚上好!我是刘云双,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周五晚上(2019年11月22日)我为大家分享第五版 《中药学》解表药的第一小节辛温解表药,接着上一期黄小平师兄讲述的前半部分内容,我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后面的内容。  

         辛温解表药因性味多数辛温。故意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部分药物对具有风寒表证的咳喘、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症也可应用。
         辛温解表药大多有较强的发汗作用,虚人当慎用。http://www.ynjkcy.com/zyx

         祝贺刘云双讲述 《中药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了解表药的辛温解表药之有关内容。



         所谓“解表”,就是体表不自由,被束缚了,所以需要“解表治疗”。
         体表不自由的表现,第一位的证候是“恶寒”,怕冷,不是怕自然界的冷风,而是盖着被子,穿着棉衣也怕冷。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身体的阳气被阻遏了,不能温暖皮肤、腠理和肌肉。
          体表不自由的另外表现是不出汗,当然,冬天很多人都是不出汗,不该出汗的。另一个表现是,身体疼痛。
         恶寒,无汉,身体疼痛,这就是表证的主要表现,还有脉象浮紧,或者浮缓。
          能够解表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药物。
        在没有汤药的时候,上古的古人也有表证,他们怎么做?
         必然是,能烤火就烤火,能多穿点衣服就多穿,能喝点热汤,或者运动一番,或者被人按摩一下,只要能减轻病状,就会被选择吧?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可能起源甚早,不止万年!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是理论认识的升华;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这是治疗规律的总结。

        因此,从烤火发汗,到辛温解表,也许古人经历了几万年以上的不懈探索!
96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21:4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19年11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第六节银翘白虎汤、藻蛭散、抗癌单刃剑方、胃癌散、肝癌膏、化丸的、顿咳散、祛风定喘丸、五子镇咳汤、定喘散、止咳化糖浆、拨云退丸的药物组成、主治、方解。以及第三章验案撷英咳血、乳癖(乳腺增生)、乙脑等内容。
        
      敬请期待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朱老临床经验之中,有关方药使用的经验。
       主要学习了银翘白虎汤、藻蛭散、抗癌单刃剑方、胃癌散、肝癌膏、化丸的、顿咳散、祛风定喘丸、五子镇咳汤、定喘散、止咳化糖浆、拨云退丸的药物组成、主治、方解等内容。
        中医具有独特原理,各种各样的方剂,来源于临床实践,它们具有什么作用?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而是用临证治疗不同的病人,进行不断总结,有了成熟的经验,或者“屡试不爽”以后,就对这个方剂的功效进行概括,按照治疗疾病的不同,或者效用的差别,赋予这个中药方剂一个独特的名称。
          名老中医一生每发明一个药方,就欣喜不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耕耘有了收获,或者如同有了自己的子女那样,给它们起名字,其中的创新特点,如何使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往往独出心裁,甚至秘不传人。
        朱良春先生行医治病七十多年,有大量的经验方剂,虽然他老人家“经验不保守,技术不带走”,但是,真正学到手,能得心应手地运用,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古人就说过,中医学术,难以父子师徒相传,不能靠血缘亲疏相传。《内经》说的“非其真不授,非其人不传”,“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就是这个道理。主要看是否可以在心灵深处共振,是否同在同一频道,是否具有对接的基础等等。
师徒传承很复杂,不是简单的传授。
96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5 19:39:3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2019年11月24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王珪
       王珪(1264—1354),字君璋,号中阳,道号洞虚子,平江府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为元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道士,是医学史上著名的隐士医家之一,后人尊称他为王隐君或王中阳,代表作为《泰定养生主论》,是一部养生学与痰证学专著。在养生方面,王珪参悟儒、释、道三教,熔道家养生秘要、儒家养生秘要、释家养生秘要于一炉,阐述了个体从孕育到终老不同阶段的养生方法,并突出以“养心”为主,这一养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周仲瑛等也提出了“养生,从养心开始”的观点,只有修心养性,身心健康了,才能益寿延年。同时,王珪对痰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多有发挥,被历代医家视为痰证学说开拓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临证经验,也主要体现在对痰证的认识与治法方药的创新方面;所创礞石滚痰丸,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痰证的代表方剂而被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说,王珪有关痰证的理法方药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当今痰派中医的形成开了先河。他的养生之道、学术思想颇值得深入学习和发挥而来更好地弘扬中医学、中医养生学,造福众生。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947这首小诗是:
一代医家王中阳,
半官半隐研岐黄。
泰定养生主养心,
痰病论治切临床。




       祝贺曹传龙讲《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元代医家王珪(1264—1354)的学术成就。

     《泰定养生主论》认为:“病蛾无能茧之蚕,破蕊无结实之果。”只有父强母壮,精满血盈,其子方能健康长寿。因此,养生须自婚合、孕育开始。怀妊之后,即须谨守禁忌,避房事,节喜怒,慎劳逸,怡性情,以利于胎儿健康成长。还应仿效周文王设“胎教”之法,使孕妇经常观看镀金美玉,盛粮食的容器,山川名画,听诵经史传集,使这些灵秀之气入胎儿之体内,有利于胎儿智力发育。婴儿出生之后,又当依法调护,如拭舌、护脐、浴儿、服药等。
       养心须自幼年开始。成人之后,置身社会,在与人交往之时,善养生者,必须去私欲,畅情志,戒躁妄,勿孜孜汲汲于名利之场,“消息否泰(世道盛衰)而行之藏之,量才能而负之荷之,以不流于物故为之摄,以其分故为之养”,不做那些“才不退而强思,力不胜而强举”之事,存怡和之心,防止精神和形体的过度伤害,积精全神,即可延年益寿。
       本书引用孔子之语:“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主张应去掉患得患失的思想,以避免“趑趄嗫嚅而未决,寤寐惊悸而不安”,影响身体健康。书中还取老子所说“以其厚生,所以伤生”为依据,强调老年养生之道,应当读前贤破幻之诗,“洗涤胸中郁结”,做到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发,声色不因循,滋味不耽嗜,神虑不邪思,无益之书不读,不急之劳莫务,保持心境清静,防止“内当万虑,昼夜无停”、“快心事过必为殃”,自然福寿绵长。在生活调护上,由于年老体衰,“神随物化,气由神消,荣卫告衰,七窍反常”,更应多加注意,薄滋味,节房事。例如,凡体质肥盛强密的老人,衣服、饮食、药物都应当用粗疏和清爽之品,肉食应当减少,水果宜枣、柿、藕,蔬菜宜多吃韭菜和萝卜。饥饿时宜先吃热的食物,然后再吃温、凉及应时的当季果菜。不要随意进食粘滑、辛辣、燥热的饮食。形体虽然消瘦,但体质壮实兼有痰证的老人,可仿体质强密的老人处理。凡体质消瘦羸弱的老人,自壮年至老年,衣服与药物都宜温厚,对于那些性寒伤胃、腥膻脍炙、生冷油腻的食物,都应该少吃。凡体质肥胖而大便常稀、虚寒易感风邪的老人,也可采用体质消瘦羸弱老人的方法调养。
96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21:18:4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19年11月25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陈士铎的《辨证录》。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51,人有入室向火,一边热而一边寒,遂致左颊出汗,偶尔出户,为贼风所袭,觉右颊拘急,口㖞于右,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以为非中风也,乃向火而火逼其热,以并于一边耳。
       52,人有久痢之后,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曳锯之声,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独以为不然。盖此病乃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也。
      53,人有两手麻木而面亦麻者,人以为中风将现之症也,谁知乃气虚而不能运化夫血乎。
      54,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人以为中风之危症也,谁知绝非中风,乃心气之乏绝乎。
        55,人有素性好饮,两臂作痛,服祛风治痰药更加麻木,痰涎愈盛,体软筋弛,腿膝拘痛,口噤语涩,头目晕重,口角流涎,身如虫行,搔起白屑,人以为中风之症已成也,谁知是脾气之不足乎。
       欢迎聆听,欢迎批评。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948

         祝贺马京雪讲述陈士铎的《辨证录》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分析了五个病例:
     
      51,人有入室向火,一边热而一边寒,遂致左颊出汗,偶尔出户,为贼风所袭,觉右颊拘急,口㖞于右,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以为非中风也,乃向火而火逼其热,以并于一边耳。
此病与现在所说的“面瘫”一致,血虚、经络空虚容易引致风邪,瘀而不通,可以化热,日久可以寒化、水湿停聚,不可一概而论。
陈士铎说,方用和血息火汤∶
升麻(一钱) 当归(五钱) 黄芪(三钱) 防风(三分) 秦艽(一钱) 白芷(五分) 桂枝(三分) 天花粉(二钱) 甘草(一钱) 麦冬(三钱) 玄参(五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而㖞斜正矣。
方中以补血补气为先,而佐辅之药多用阳明之味。
此症亦可用偏解散∶
当归 炒栀子 生地(各三钱) 乌药 防风 白芷(各三分) 半夏(一钱) 黄芪  茯苓(各一钱) 白芍(五钱) 秦艽(一钱)水煎服。

       52,人有久痢之后,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曳锯之声,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独以为不然。盖此病乃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也。
阴阳离决,阴虚而阳气外越,此证于中风病的“脱证”,病名不同而病机相似。
因此,陈士铎说,急灸其气海之穴,而阳气得续,亦有生者。虽然阳气回,而不用补气之药,阳气随回而随绝也。方用独参汤∶
人参(三两) 附子(三分)。煎汤灌之,而人不死矣。
此症亦可用参术加桂汤∶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肉桂(一钱)水煎灌服。

      53,人有两手麻木而面亦麻者,人以为中风将现之症也,谁知乃气虚而不能运化夫血乎。
《内经》说,手得血而能握,麻木多由气血不足、不通所导致。
陈士铎说,方用助阳通气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黄芪(五钱) 防风(五分) 当归(三钱) 葳蕤(五钱) 广木香(三分) 附子(二分) 乌药(二钱) 麦冬(二钱) 茯苓(三钱) 天花粉(二钱)水煎服。
连服二剂,而手之麻木解矣,再服二剂,而面之麻木亦解矣,更服二剂,不再发。此方大补其气,气旺而血行,又何麻木之有?
此症亦可用助气解麻汤∶
人参(三钱) 白术 黄芪 麦冬(各五钱) 当归 荆芥(各二钱) 乌药(八分) 附子(一分) 柴胡(八分) 半夏(一钱)水煎服。

      54,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人以为中风之危症也,谁知绝非中风,乃心气之乏绝乎。
突然昏倒之证,《内经》有大厥、薄厥、煎厥等病证,外感热病邪陷心包,也可以见到神识昏迷。
对于本病,陈士铎说,
方用四君子汤加减用之。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茯苓(三钱) 附子(一钱) 竹沥(一合) 姜汁(一合) 菖蒲(三分)水煎服。一剂而目开,再剂而人识矣。
此方用参、术以救心气之绝,然非假附子之力,断不能破围而直入,即用附子而不用竹沥、姜汁,则痰涎间隔,恐附子孤军难于斩杀耳。又佐之菖蒲者,借其向导,引附子群药迳达心宫,易施其祛除之力也。
此症用加味三生饮亦神效。
人参 白术(各一两) 附子 南星 半夏 菖蒲 远志(各一钱) 生枣仁(三钱)水煎服。

        55,人有素性好饮,两臂作痛,服祛风治痰药更加麻木,痰涎愈盛,体软筋弛,腿膝拘痛,口噤语涩,头目晕重,口角流涎,身如虫行,搔起白屑,人以为中风之症已成也,谁知是脾气之不足乎。
     《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劳倦所导致的疾病,在现代日渐增多。
陈士铎说,方用六君子汤加味治之。
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 甘草(一钱) 半夏(二钱) 陈皮(五分) 附子(三分) 茯苓(三钱)。连服十剂而愈。
六君子汤专补脾气之药也,而又兼善治痰,然非加入附子,则不能走经络而通血脉。或疑白术太多,不知白术健脾而更善去湿,多用始能利腰脐而升阳气,则阳不下陷,而脾得建其运化之功也。
此症用参术去湿汤亦妙。
人参 白术(各五钱) 甘草 半夏 附子(各一钱) 山药(一两) 薏仁(三钱) 砂仁(三粒)水煎服。
96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21:21:3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11月26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6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内经》的范围: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右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96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3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11月2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武宁讲述《邓老热病研究》的第26讲甘温除大热
            在中医传统的学术里,外感与内伤虽然都可以引起发热,但是,分别属于不同的辨证体系,有着不同的诊治方法。然而,临床上经常有“虚人外感”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外感病之后,患者正气大伤,有外感转为正气虚损的“内伤”病。在热病的过程里,由三阳的表热实证,变为三阴的里虚寒证,实际上就存在前者“突变虚寒,转为内伤”的问题,只是过去人们未能从这种互相转化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把外感与内伤隔绝起来,以为两者之间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并非如此。邓铁涛先生说:“内伤发热以及甘温可以除大热,这个问题我曾在多篇文章中都有提及,但读了一些书刊报导的文章,总觉得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究其详细论述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rbyj

               祝贺武宁研究生讲述书稿《邓老热病学研究》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老关于《甘温除大热》的有关论述。

         发热,是身体的抗病状态,它是由于外来邪气造成的?还是气虚而出现的?为何甘温的药物可以除大热?这里有很多中医独特的学术原理。
          一般的外感病,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发病急。有轻重,有生死,微生物学告诉大家是因为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
          但是,很多情况下,同一个传染病流行,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有的病情很轻微,有的危及生命,有的留下后遗症,有的引发其他疾病,可以说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无问老幼,病状相似”,只是“相似”,绝不是“相同”!
         不是同一个时间,同时患病的病情一样,就像麦子谷子熟了需要一起收割,而是必须“个体化”治疗,看病人的疾病阶段和邪正斗争具体情况如何,再进行治疗,否则就不能取得成功。
         甘温除大热,是因为身体在患病后,正气大虚,或者经过误治,或者患病之前就有其他疾病,或者身体状态很差,患病后不能抗击邪气获得自愈,必须通过温补正气,提高自己抗病能力,才能得到成功。
        因此,即使是外感热病,也不能过于攻伐,滥用汗法,吐法,泻法,张子和说的“汗吐下攻邪已病”有局限性,因此,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的甘温除大热,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所说的急性热病可以“突变虚寒,转为内伤”,主要是为了克服温病学派的缺陷,他们对于热病后期突然发生的正气衰竭,缺乏认识。
         当然,我借鉴了西医的菌血症,败血症,休克,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等病理概念,以及很多名医经验,不是凭空捏造。
96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40:2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11月26日)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内容。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李可先生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危急重症举要。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jfjxb
       祝贺朱胜君讲述“李可先生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危急重症举要”成功!
        李可先生在当下中医界声名远播,以善于治疗危急重症而闻名遐迩,“破格救心汤”是其代表性方剂。
小青龙汤组成:
桂枝(去皮)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各三两(各45克)五味子半升(38克) 半夏(汤洗)半升(65克)(生姜65克)(见半夏注)。
       李可先生说,我的理解是,小青龙汤主证就是“咳喘”二字,病在肺脏,日久由肺入肾。其病机为“本气先虚,外寒内饮”,治疗大法为“发汗利水”,表里双解。这小青龙汤估计大家都常用,不过用法对不对,需要大家反思一下。
太阳经是病的来路,亦是病的去路。胸中为太阳经出入之路,又为肺经安居之所,肺为水之上源,皮毛为肺之外窍,又是太阳经之循引通道。中医有条治法就是“诸证当先解表”,开太阳,宣肺窍,汗出则外寒由里出表,小便自利,水饮自消,诸症自愈。但临床治病,却没有像我们讲的这么轻捷便当。由于人体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寒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成为痼疾,所以这个病有的人一辈子都好不了。正是这样的病机病理,所以必须要用扶正托透的方法,扶正就是扶正气,托透就是开表、把外邪从里托出去,因为它是从太阳经进来,我们还让它从太阳经走出去。如果不反复托透,伏邪难以尽出。此其一。
其二是小青龙汤病机中内因之“水气”,水气实际上就是痰饮之演化,痰饮是怎么形成的,“脾为生痰之源”,必是人体本气先虚,脾失健运,饮食不化精微,反成痰浊。于是遂浸渍于心胸肺胃间,“肺为贮痰之器”,咳喘之内饮,实缘于此。若无此内饮,则外受风寒,不过是一个麻黄汤证而已,不会成为内外交困的小青龙汤疑难大证。医界有一句话“医生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不但中医,现代医学对喘证也是束手无策。
说来确实是惭愧,这一世界难题,远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已完全解决,他的武器就是小青龙汤。所以小青龙汤是治喘神剂,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个“浸渍于心胸肺胃间”,就是它的病位,这个病位跟现代的甲型流感一致,所以小青龙汤可以治疗甲型流感初中末三期,这个观点4月份在济南会议上我就已经提出来了,这个观点已经上报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就是广东实践的结果,就是塘厦中医院收治的11例甲型流感,其中有7例已经用过达菲,入院以后很快改用中药,另外4例是刚开始用中药,4天解决问题,就是个小青龙汤加附子、炙冬花,用生半夏,所以这样的话我们治疗经验不但是治一些小病,而且可以治一些大症。
97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0:4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晚上(2019年11月2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刘敬章讲述的内容是:“浊毒化”与“化浊毒”。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主持中医“浊毒证研究”受到国家重视,被列为重点支持课题,研究过程也与其他科研项目一样,必须明确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浊毒症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新的物质吗?还是一个新的学术理论?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假如浊毒是一个新的物质,这个物质是什么?假如是一个新的理论,它与传统中医所说的毒、浊是何关系?浊毒如何与传统对接,在中医的传统理论里,早就有关于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的说法,那么浊毒是一种新毒吗?中医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导致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如果药不对症,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种所谓的药就是毒。我们吃的食物,如果腐败变质,就会使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胃肠疾病,那么变质的食物就是毒。人体内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内在外在的各种原因,失去了其本来的特性,变成了浑浊浓稠的物质,成了引起人体发病的物质,它就是浊毒,通过浊毒化,生理物质变成浊毒。因此说,“浊毒”既能概括 外界的致病因素,也能包容体内的病理产物。在中医经典《内经》里,清浊是 经常被使用的词语,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属于基本概念,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但是过去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内经》中说道:“浊气出于胃”,“ 浊气归心”,“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就是说,从胃中消化过的水谷,由脾转输于肺,肺朝百脉,而百脉皆由心所主,心主血脉,所以说浊气归心。“六腑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六腑里的水谷浊物就像是泥沙俱下的江河一样浑浊不清,与五脏储存精微物质明显不同。清浊的本意是 从水的清澈程度来的,有清淡,清净的基本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人在患病的时候,“胃气不清”,就不能输送精微物质“浊留于肠胃”时,就会病生于肠胃,也叫“浊气在中”。《内经》构建的这一套“虚拟化”的理论模型,与其 临床诊疗是完整一体的组成部分,它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而没有被淘汰,自有其大智慧的优点。http://www.ynjkcy.com/
         祝贺刘敬章讲述“浊毒化,化浊毒”成功!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主持浊毒理论研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概念是这个学说。
         中医受传统文化影响,“以无为本”,一个人本来没有“浊毒”,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了浊毒,为什么会这样?
         能说清楚,是您的认识水平很高,懂得了浊毒理论的认识方法;
        中华文化推崇“知行合一”,医生发现了“浊毒”,仅仅是发现了治疗的“目标”,远不是目的。面对“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不能无能为力,而应该大有作为。
        因此,“化浊毒”成功,把浊毒之有,变成“无浊毒”,这是“实践论”做得好!

         因此,浊毒化,化浊毒,三个字,两句话,大道理,需铭记。
          李大师带领一个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把生僻的中医名词,变成了大众容易理解的“热词”,是中医不同寻常的理论创造,是一个推动学术发展的关键环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03:21 , Processed in 0.0597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