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9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22:0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0月3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程《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讲《国医大师卢芳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卢芳,第三届国医大师,他从医56年,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坚持医疗第一线。临证善于运用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治疗理念治疗疑难杂症,处方以“药味少而精,药量大而惊”为特色。出版专著有:《内科辨病与辨证》《三叉神经痛与中医疗法》《中医诊治内分泌代谢病》《卢芳临床思维》等。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起学习。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mjbz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国医大师卢芳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关内容。
卢芳,男,1939年6月生,黑龙江肇东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历任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院长及黑龙江中医管理局副局长。1961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坚持医疗第一线。他善于治疗疑难病,30年前就运用辩证与辨病结合的治疗理念,处方药味少而精,药量大而惊。
        卢芳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朴素的唯物的辩证的哲学思想,在其与医学结合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更具有科学的内涵。因此,学习中医不可不精究阴阳学说之理。他对《内经》阴阳学说的论述颇有研究,博览各家的论著加以探讨,并运用现代科学及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阴阳学说科学性,同时列举八纲、八法、六经等强调阴阳学说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以及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等各个诊疗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卢芳对头面部神经痛方面的研究颇具特色。他曾经接诊过一位久患三叉神经痛的老人,老人把过去治病所有的药方全拿来了,足有20多张。卢芳仔细研究了这些中药方,全是治疗偏头疼的药方。既然那些药方已经证明对病无济于事,那么,再开下去肯定还是于事无补,必须另辟蹊径。他一头钻进图书馆的资料堆里,在《名医别录》中看到这样的论述:“川芎,专治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卢芳觉得,这是古籍中对三叉神经痛最为贴近的描述。再看患者治疗偏头疼所有的中医方剂中都有川芎,分析了病人过去治疗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主要症结有两个,一个是有效量不够,另一个是配伍问题。因此他加大了川芎剂量。卢芳决定突破禁区,但不能让病人去冒险,就在自己身上试验,逐步加大剂量,一直加到50克。之后,这位老人仅用了卢芳的3剂药,可怕的疼痛很快消失。老人开始主动把与自己一样受到三叉神经痛折磨的病人介绍到卢芳那里。于是卢芳的诊室里多了一个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群体,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川芎治疗头痛是人所共知的,卢芳认为川芎剂量小则达不到效果,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最低用量为50克,多则达100克。
他认为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在于理论本身能否自圆其说,能否天衣无缝,而在于能否经受实践的检验。如在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时,则强调滋阴潜阳之法,认为本病阴亏肝旺,由于肾阴虚致心肾不交,由于肝阳旺而致肝脾不和,心肝脾肾俱病,其主要脏腑为肝肾,自拟四生饮,用生地黄、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以滋阴潜阳,重镇安神。他对前人的方剂不是照抄照搬、锱铢不变,而是灵活运用、化裁创新。所以他在方剂的应用上很有建树。
他归纳总结了一辨证程序歌:“望闻问切抓主证,脏腑学说把位定,找出某脏为主导,再用八纲去定性,卫气营血与三焦,经络循行与六经,结合气血与痰饮,高度概括成证型”,这样才能使辨证纲举目张,条文缕晰。卢芳认为癌症当以攻邪解毒为主,扶正为辅,癌毒去,正才可复,毒邪不去,内里不安,正也不易扶。如非扶正不可,其用量亦轻,或以饮食扶正即可。视病情辨证、辨病交替或同时使用,相机出方用药。
卢芳认为祖国医学源于远古,历经各代,不断发展而成,要振兴中医,首要继承,但非守旧,重在创新。《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者求之,继承之意;无者求之,创新之属。一是要认真整理研究中医文献资料,对于古籍经典详加校正、疏义注释,并予熟读深思,领会其理论真谛;二是要把理论研究和临床、科研实际紧密结合,使之相得益彰,同时要整理研究近代老中医医籍及临床经验,掌握其治疗疾病的独特之处。

9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21:23:4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本周五晚(2019年10月4日)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理论著作《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作为中国人,钱老,耳熟能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晚年的钱老对于医学,人体做了大量的研究。
        人体科学,被钱学森确定为:“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
          人体科学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涉及范围广,分支学科多,而且人体科学是以其他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为基础的,这样更加增添了它的研究难度。对于人体,许多客观存在的现象还无法做出现代科学的解释。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历来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在对未知现象的各种解释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和不足。望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第507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祝贺雷宝淳讲述钱学森先生的著作《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成功!
        记得李恩教授曾经说过,对于人类最重要,又知道得最少的知识,是关于人自身。
        钱学森先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探索人体科学非常深刻的人,他虚怀若谷,又不轻信盲从,希望有机会能用系统科学的原理,揭示生命关系的复杂性。
       西方研究人体是从结构的“有”出发的,所以,深受机械唯物论的影响,有人说《人是机器》,也有的说《人是动物》。
         按照机械唯物论的原理研究人,死人与活人差不了多少;中医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中医从“有无相生”和人体内部,以及人与天地万物的各种关系来看待和研究生命与健康的问题。
钱学森先生预言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说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这是从学术原理来认识人体和生命得出的结论。
俞梦孙院士认为钱学森先生的论述很有道理,并且强调只有系统论和人工智能,能帮助人们认识生命和中医,其他的科学,都没有这样的资格。
这一点很重要,日后我们还要系统介绍和评论。

9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22:0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19年10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第三节:朱老常用药对
(二)心脑病证药对、(三)肺系病证药对中的药物用量、功效、主治、按语等内容。
         敬请期待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近朱老,学习朱老常用药对。他介绍了心脑病证药对、肺系病证药对的有关内容。
        
大黄  三七  花蕊石
【用量】大黄10~30g,三七粉3g,花蕊石20g。
【功效】通腑泄热,化瘀止血。
【主治】急性脑卒中大便秘结者。
【按语】用大黄、三七和花蕊石治疗急性脑卒中,不论其出血性或缺血性,均以大便秘结为应用指征,直至大便稀软时停用。三药联用,通腑泄下、化瘀止血,可起到降压、止血、改善颅内压以及退热的作用。
丁香  郁金
【用量】丁香4g,郁金20g。
【功效】行气通络,开窍醒脑。
【主治】①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②顽固性头痛头晕。
【按语】丁香气味辛香,辛能行散,香能开窍,具有“开九窍,舒郁气”(《本草再新》)的作用;郁金行气解郁,活血通络,二药合用,可行气通络、开窍醒脑,用于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以及顽固性头痛头晕方中,可增强疗效。二药合用虽为“十九畏”配伍禁忌之一,但临床应用并无不良反应。
黄芪  川芎
【用量】黄芪30g,川芎12g。
【功效】益气活血。
【主治】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证属气虚血瘀者。
【按语】黄芪、川芎与地龙15g、桑寄生30g配伍,亦可治疗气虚血瘀性高血压。非气虚血瘀者慎用。
麻黄  熟地黄
二药温通血络,消散阴凝,可治阴寒内凝,瘀血阻络之中风后遗症。内容见“皮肤病证药对·麻黄-熟地黄”条。
苦丁茶  槐米
【用量】苦丁茶10g,槐米15g。
【功效】清肝、凉血、止血。
【主治】肝经血热,风阳鼓动之头晕、头痛、头胀和目赤等。
【按语】苦丁茶味苦性寒,为肝、肺、胃之经,能散风清热,明目生津,对风阳头痛效好。槐米即槐花之花蕾,苦微寒,能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善治肝热头痛。合用之,收效更佳。
白术  泽泻
【用量】白术12g,泽泻30g。
【功效】健脾利湿,除饮定眩。
【主治】梅尼埃病和高血压病之眩晕,证属湿浊上逆者。
【按语】白术、泽泻相伍为仲景泽泻汤。白术健脾燥湿以升清阳,泽泻利湿除饮以降浊阴,二者合用,共奏升清降浊,利湿除饮,以止眩晕之效。
半夏  乌头
【用量】法半夏12g,制乌头5g。
【功效】搜风通络。
【主治】①先天性或外伤性癫痫久治不愈者。②脊髓空洞症而有风痰者。
【按语】治疗顽固性面瘫,加此二药可激荡药力,增强祛风化痰之功。
胆南星  石菖蒲
【用量】胆南星10g,石菖蒲8g。
【功效】化痰通窍。
【主治】痰湿阻窍之癫痫、眩晕、失眠、偏瘫、震颤麻痹、脑外伤等。
【按语】胆南星善祛脑窍风痰,石菖蒲能“开心孔,利九窍”(《本草从新》),二药合用,可治疗痰湿与风邪交阻脑窍之证。
全蝎、蜈蚣、僵蚕、地龙
【处方】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蚕、地龙各等分。
【功效】熄风定痉,控制抽搐。
【主治】①癫痫。②乙脑高热抽搐。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3g,日2~3次。
【按语】对癫痫反复发作者,坚持服此药,可以减少发作次数或减缓发作程度。乙脑高热而见风动抽搐者,用之可缓搐定惊,但须配合辨证汤剂服用。
僵蚕  全蝎
【用量】僵蚕l0g,全蝎末0.6g。
【功效】熄风定痉。
【主治】小儿惊搐。
【按语】僵蚕、全蝎再配白附子,擅治口眼歪斜。
附子  全蝎
【用量】附子6g,全蝎3g(研吞)。
【功效】温阳熄风止痉,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顽固性抽搐及阳虚寒凝之痹痛、麻木、偏头痛等。
【按语】《证治准绳》蝎附散以此二味为主药。附子温阳祛寒除湿,全蝎通络搜风解痉,二药相伍,攻克顽固性寒凝痹痛、头痛、抽搐等证每有殊功。
鱼枕骨  潼木通  路路通
【用量】鱼枕骨4g,潼木通6g,路路通10g。
【功效】通利脑窍,消除水湿。
【主治】脑积水。
【按语】治脑积水若加用地鳖虫、红花、鸡血藤,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促使脑积水排出。
人参  苏木
【用量】人参6g,苏木15g。
【功效】补益心肺,祛瘀通经。
【主治】肺心病、风心病属心肺气虚血瘀,证见胸闷、咳喘、唇绀、浮肿者。
【按语】风心病合并咳血者,用二药加花蕊石30g有较好疗效。
人参  附子
【用量】红人参10g,制附子8g。
【功效】益气强心。
【主治】心力衰竭。
【按语】人参与附子相伍乃著名的参附汤,原用于治疗气阳暴脱之厥逆自汗、气促喘息病证。实验研究证明,人参主要含人参皂甙,具有强心抗休克作用,可治心源性休克;附子主要含乌头碱,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合用则强心作用增强。近现代临床也证实其强心作用,以至成为世所公认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佳品。若系重症患者,人参、附子用量须加大。
人参  三七  琥珀
【用量】人参6g,三七3g,琥珀4g。
【用法】共为细末,分2次吞服。
【功效】益心气,活心血,通心络,安心神。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按语】人参大补心气而推动心血运行;三七活心血、通心络;琥珀安神宁心。实验证明,人参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三七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
9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22:12:51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19年10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心理疾病中医治疗方法 ---移精变气疗法,将从概说、治疗原理、治疗方法、病案分析及评价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xlx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心理疾病中医治疗方法 ---移精变气疗法的主要内容。
       “移精变气”是中医一个古老的法术,它见于《内经》之中: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己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暮世之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兇兇,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夫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
===============
整篇论述,从远古的祝由,到后世的色脉诊法、针刺艾灸汤药治病,逐渐发展,但是一脉相承,都必须注重“神”,否则,只谈人的“物质属性”,就是“失神”,人失神就会死亡,中医“学术失神”也会名存实亡。朱良春国医大师几年前告诫大家“要找回中医失去的元神”,语重心长,值得大家反思。
9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21:44:1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19年10月7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陈士铎先生的《辨证录》。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五个病症:
16,冬月伤寒,汗吐后又加大下,而身热犹然如火,发厥,气息奄奄欲死。
17,冬月伤寒,汗下后又加大吐,气逆呕吐饱闷,胸中痞满,时时发厥,昏晕欲死,谵语如见神鬼,且知生人出入。
18,冬月伤寒,身重,目不见人,自利不止。
19,冬月伤寒,误吐、误汗、误下,而身热未退,死症俱现。
20,冬月伤寒八、九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bzl

祝贺马京雪讲述陈士铎《辨证录》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个病症,仲景《伤寒论》虽然有397法,但是,临证之际如何选择?如何应对病情的变化?尤其是发生危重病情,都需要细心思考,“手如握虎”,不可想当然耳。
16,冬月伤寒,汗吐后又加大下,而身热犹然如火,发厥,气息奄奄欲死。
陈士铎用“援下回生丹”:人参(三钱) 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柴胡(五分) 甘草(一钱) 赤石脂末(一钱)水煎调服。一剂而泻止厥定,二剂而身热解,口思饮食矣。
陈士铎又说:
此症用定乱汤亦神。
人参 山药(各一两) 茯苓 薏仁(各五钱) 甘草 黄连(各五分) 陈皮 神曲(各三分)砂仁(一粒) 水煎服。

如此佳效,令人敬佩之余,也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么效果好的方子,能进入“经方体系吗”?进不去,该如何看待经方与时方?
17,冬月伤寒,汗下后又加大吐,气逆呕吐饱闷,胸中痞满,时时发厥,昏晕欲死,谵语如见神鬼,且知生人出入。
面对这样的“误吐之后”危重病症,陈士铎说“方用转气救吐汤治之”:人参(一两) 旋复花(一钱) 赭石末(一钱) 茯神(五钱) 水煎服。一剂而气逆转矣。另用招魂汤∶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山药(三钱) 芡实(三钱) 陈皮(三分) 神曲(三分) 麦冬(三钱)柴胡(一钱) 白芍(五钱) 水煎服。一剂而身凉神魂宁贴,前症尽愈。
转气救吐汤,是为了使胃气上逆得到纠正,而“招魂汤”,不是死了之后招魂,而是“肝藏魂”,肝主疏泄,恢复升降气机。读懂古人的书不容易。陈士铎又说:“更有救逆散亦能成功。
人参(二两) 茯苓 白芍(各一两) 附子(一钱) 麦冬(五钱) 牛膝(二钱)破故纸(一钱) 水煎服。”
18,冬月伤寒,身重,目不见人,自利不止。
《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不见人,不是一个小毛病,在外感伤寒的过程之中,更应警惕。陈士铎说,方用渐生汤。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一两) 山药(一两) 芡实(一两) 黄芪(五钱) 白芍(五钱)甘草(一钱) 砂仁(三粒)水煎服。一剂而目能见人,再剂而自利止,三剂而身凉体轻矣。
又说:此症用救脾饮亦效。
人参 茯苓 巴戟天(各五钱) 山药 芡实(各一两) 北五味 陈皮(各五分) 神曲(五分)水煎服。
上方用四君子汤加味,下边的脾肾同治,都以益气升阳为主。“气脱者目不明,精脱者耳聋”,治本,所以叫“渐生汤”。
19,冬月伤寒,误吐、误汗、误下,而身热未退,死症俱现。
《伤寒论》的“死证”,多在三阴篇,这是“突变虚寒,转为内伤”的结果,如果不明此理,一概认为传染病、发烧的病,都需要清热解毒,一直到底,就容易引起不良后果。
陈士铎说,吾不忍其无罪而入阴也,再传一起死回生之法,以备无可如何之地,而为追魂夺魄之方,方名追魂丹∶
人参(一两) 茯神(五钱) 山药(一两) 附子(一分) 甘草(一钱) 生枣仁(一两) 水煎服。一剂而大便止者,便有生机,或汗止,或吐止,三者得一,亦有生意。
陈士铎又说,此症用夺魂汤亦神。
人参 生枣仁 白芍(各一两) 茯神(五钱) 附子(一分) 水煎服。
这两个处方,都以人参、附子为主,益气回阳是主要方法 ,虽有差别,异曲同工。这就告诉我们,治疗疾病不是“唯一方剂”,不论是经方还是时方,都是这样。
那种不知变通,不会变通的“原方原味”,是傻瓜经方。
20,冬月伤寒八、九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
热伤阳络上出血,邪伤阴络下流红。
上部有火,所以咽痛、心烦,下面便脓血腹痛,需要止血救急。
陈士铎把桃花汤与桔梗汤合为一方而救急,可谓善于化裁的高手。
陈士铎说:治脓血而用桃花汤,则心烦者不宜;使治喉中作痛而用桔梗汤,则腹痛者不宜。而我以为二方不可全用,而未尝不可选用也。余酌定一方,名为草花汤。用∶
甘草(二钱) 赤石脂(二钱) 糯米(一撮)水煎服。一剂而腹痛除,二剂而喉痛止,三剂而利亦愈,烦亦安。
故一用而各症俱痊耳。谁谓桃花、甘草之汤不可选用哉?此症用脂草饮亦效。
9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22:37:21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10月8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77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范围:
治痘明家论
治痘之明家甚多,皆不可偏废者也。若专主于寒、热、温、凉一家之论,希图省事,祸斯亟矣。痘科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家,钱主寒凉,陈主温热,在二家不无偏胜,在后学实不可偏废。盖二家犹水火也,似乎极不同性,宗此则害彼,宗彼则害此。然万物莫不成于水火,使天时有暑而无寒,万物焦矣,有寒而无暑,万物冰矣,一阴一阳之谓道,二家之学,似乎相背,其实相需,实为万世治痘立宗旨。宗之若何?大约七日以前,外感用事,痘发由温气之行,用钱之凉者十之八、九,用陈之温者一、二。七日以后,本身气血用事,纯赖脏真之火,炼毒成浆,此火不外鼓,必致内陷,用陈之温者多,而用钱之凉者少也。若始终实热者,则始终用钱;始终虚寒者,则始终用陈。痘科无一定之证,故无一定之方也。丹溪立解毒、和中、安表之说,亦最为扼要。痘本有毒可解,但须解之于七日之前,有毒郁而不放肥,不上浆者,乌得不解毒哉!如天之亢阳不雨,万物不生矣。痘证必须和中,盖脾胃最为吃紧,前所谓以中焦作战场也。安表之论,更为妙谛,表不安,虽至将成犹败也,前所谓以皮肤结痂,为成功之地,而可不安之也哉!安之不暇,而可混发以伤之也哉!至其宗钱而非陈,则其偏也。万氏以脾胃为主,魏氏以保元为主,亦确有见识,虽皆从二家脱化,而稍偏于陈。费建中《救偏琐言》,盖救世人不明痘之全体大用,偏用陈文中之辛热者也;书名救偏,其意可知,若专主其法,悉以大黄、石膏从事,则救偏而反偏矣。胡氏辄投汗下,下法犹有用处,汗法则不可也。翁仲仁《金镜录》一书,诚为痘科宝筏,其妙处全在于看,认证真确,治之自效。初学必须先熟读其书,而后历求诸家,方不误事。后此翟氏、聂氏,深以气血盈亏,解毒化毒,分晰阐扬钱氏、陈氏底蕴,超出诸家之上,然分别太多,恐读者目眩。愚谓看法必宗翁氏,叶氏有补翁仲仁不及之条;治法兼用钱、陈,以翟氏、聂氏,为钱、陈之注,参考诸家可也。近日都下盛行《正宗》一书,大抵用费氏、胡氏之法而推广之,恣用大汗大下,名归宗汤,石膏、大黄始终重用,此在枭毒太过者则可,岂可以概治天下之小儿哉!南方江西江南等省,全恃种痘,一遇自出之痘,全无治法;医者无论何痘,概禁寒凉,以致有毒火者,轻者重,重者死,此皆偏之为害也。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相传痘疮稀少,不过数十粒,或百余粒,根颗圆绽者,以为状元痘,可不服药。愚则以为三、四日间,亦须用辛凉解毒药一帖,无庸多服;七、八日间,亦宜用甘温托浆药一帖,多不过二帖,务令浆行满足。所以然者何?愚尝见稀少之痘,竟有浆行不足,结痂后患目,毒流心肝二经,或数月,或半年后,烦躁而死,不可救药者。
痘证限期论
痘证限期,近日时医,以为十二日结痂之后,便云收功。古传百日内,皆痘科事也。愚有表侄女,于三、四月间出痘,浆行不足,百日内患目,目珠高出眼外,延至次年二月方死,死时面现五色,忽而青而赤而黄而白而黑,盖毒气遍历五脏,三昼夜而后气绝。至今思之,犹觉惨甚,医者可不慎哉!十二日者,结痂之限也,况结痂之限,亦无定期。儿生三岁以后者,方以十二日为准,若初周以后,只九日限耳,未周一岁之孩,不过七日限。
行浆务令满足论
近时人心不古,竞尚粉饰,草草了事。痘顶初浑,便云浆足,病家不知,惟医是听。浆不足者,发痘毒犹可医治;若发于关节隐处,亦致丧命,或成废人;患目烦躁者,百无一生,即不死而双目失明矣。愚经历不少,浆色大约以黄豆色为准,痘多者腿脚稍清犹可。愚一生所治之痘,痘后毫无遗患,无他谬巧,行浆足也。近时之弊,大约有三:一由于七日前过用寒凉,七日后又不知补托,畏温药如虎,甚至一以大黄从事,此用药之不精也;二由于不识浆色,此目力之不精也;三由于存心粉饰,心地之不慈也。余存心不敢粉饰,不忍粉饰,口过直而心过慈,以致与世不合,目击儿之颠连疾苦而莫能救,不亦大可哀哉!今作此论,力矫时弊,实从数十年经历中得来。见痘后之证,百难于痘前。盖痘前有浆可上,痘后无浆可行;痘前自内而外出,外出者顺,痘后自外而内陷,内陷者逆也。毒陷于络,犹可以法救之;毒陷于脏而脏真伤,考古竟无良法可救。由逆痘而死者,医可以对儿;由治法不精,而遗毒死者,其何以对小儿哉?阅是论者,其思慎之于始乎!
9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22:41: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周二晚上(2019年10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副秘书长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二十六讲。
        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主要讲述《瘟疫论》的 “瘟疫病正名”和“伤寒例正误”这一部分医论的内容。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副秘书长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正名

【原文】


《伤寒论》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1〕”,后人省“氵”加“疒”为瘟,即温也。如病证之证,后人省文作证,嗣后省“言”加“疒”为症。又如滞下,古人为下利脓血,皆以泻为下利,后人加“疒”为痢。要之,古无瘟、痢、症三字,皆后人之自为变易耳,不可因易其文,以温、瘟为两病〔2〕,各指受病之原。乃指冬之伏寒,至春至夏发为温热,又以非节之暖为温疫。果尔,又当异证异脉,不然临治之际,何以知受病之原不同也〔3〕。设使脉病不同,病原各异,又当另立方论治法,然则脉证治法,又何立哉?所谓枝节愈繁,而意愈乱,学者未免有多岐之惑矣。夫温者热之始,热者温之终,温热首尾一体,故又为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文作“殳”加“疒”为疫。又为之疫疠。终有得汗而解,故燕冀名为汗病。此外,又有风温、湿温,即温病挟外感之兼证,各各不同,究其病则一。然近世称疫者众,书以温疫者,弗遗其言也〔4〕。后以《伤寒例》及诸家所议,凡有关于温疫,其中多有误者,仍恐致惑于来学,悉采以正焉。


【注释】


〔1〕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温病的证候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处“太阳病”三字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一天之意。“恶寒”是太阳表证必备的证候,恰如古人所云:“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此处的“太阳病”因为“不恶寒”,故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样,只能是“发病第一天”之意。《伤寒例》对温病初期不恶寒的描述更为明确细致:“从立春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立春节后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又无突来的风寒,病人不可能在近期内感受寒邪。于是,古人就认识到疾病的远期原因是“冬时伏寒”,发病之时即壮热烦渴,且不恶寒,可推知其为里热外发,非寒从外入。无寒邪在表,故不恶寒。


〔2〕不可因易其文,以温、瘟为两病:不能因为字的写法有改变,就把温病与瘟病当成是两个病。


〔3〕何以知受病之原不同也:如果两个人的病证一样,根据什么说他们的得病的病原不同呢?古人有的只强调患病季节不同,就取不同的病名,而不是辨证论治。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中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有不同也。”他又说:“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既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为暑、为暍,春时亦如此也。”郭氏将伤寒病局限于冬季,而春时感受风寒,其病证与冬时无异却名温病,这种只重视发病季节的区别,而不是从临床证候的不同来划分伤寒与温病的观点,为寒温关系的复杂化留下了伏笔,也为后世称伤寒只在冬季,暑期的外感病分阴暑、阳暑提供了先例。此与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思想,以及吴又可的学说,是完全不同的。


〔4〕弗遗其言也:不要遗漏了他们的言论。




【译文】


张仲景《伤寒论》说:“发热,而且口渴,不恶寒不怕冷的病人,就是温病。”后世的人们省略了温字的“氵”字旁,又加上“疒”字旁就把“温”字变成了“瘟”字,所以后世说的瘟病,就是张仲景说的温病。又比如病证的证字,后人省文简写写成证字,往后省去了证字的“言”字旁,又加上“疒”字旁,变成了“症”字。又比如“滞下”这个病名,古代的人说的是泻下脓血性大便的病症,都是把泻下当作“下利”,后人把“利”字加上“疒”字旁,就变成了“痢”字。总之,古代没有瘟、痢、症三个字,都是后世的人自作主张,变易古文创作的字。不能因为文字改变了写法,就把瘟病与温病当成是两个病,然后分别去找各自的得病原因,就说冬天潜伏的寒邪,至春天发作的是温病,到夏天发作的是热病;而把当时季节中不是正常的温暖气候造成的病证,称为温疫。如果真是那样有所不同的话,又应当有不同的证候、不同的脉象;如果不是有不同的证候与脉象,临床治病的时候,怎么知道这是由不同病原引起的呢?假如真的是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不同,致病的原因也不相同,就应当另外再立一套方药和治疗方法,但是病人的脉象、证候、治疗方法,哪里有什么不同、怎么立法呢?正象人们所说的,树的枝节越是繁茂,人们的认识越容易混乱,初学的人不可避免地会有歧路亡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感觉。


所谓的“温”,就是“热”的开始,而“热”正是“温”的终点,温与热是开头与结尾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称为热病的病证,就是温病;又可以称其为疫病的原因,是因为温疫病往往挨门连户地发生,就好象服徭役一样谁也不能幸免,大家一律平等,所以叫温疫。现在是把“役”字,省去双人的偏旁,再加上“疒”字旁,就变成了疫字,又可以称之为疫疠。因为温疫最后往往得到汗出才病愈,所以河北的燕赵一带称温疫为汗病。这之外,还有风温、湿温的名称,也就是温病夹杂着外感其他的邪气,造成的兼夹证候。虽然表现各不相同,深入研究他们的病证证候完全是一样的。尽管这样,近代以来称作温疫的人比较多,我的书名取作“温疫论”,主要是为了不被人们忽视。后边按照《伤寒例》以及各家的议论,凡是对于温疫的论述有错误的,都进行订正,怕的是造成后人学习时的困惑。




【评介】


“正名”一词出于《论语》,孔子的学生问他,您当政之后首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与实的问题,历来受古人的重视,尽管先秦出现过“白马非马”“鸡三足”之类的偏激论点,按名责实仍然是古人格物致知、推求事理的重要手段。中医学的历史上就有过中药的“名实图考”、“古今病名考”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


吴又可认为,仲景说的温病与他说的温疫,是一类相同的病证,只不过写的文字有所不同。这是很值得称赞的观点。但是,张仲景说的温病是没有表证的外感热病,属于里热外发的起病形式,治疗不用解表,而是需要直清里热,并且这种温病只出现于春季。这与后世说的温病从表起病,广泛的分布于四季之中,治疗需要“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分证、“治上焦如羽”的轻清解表的证候,显然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张仲景所说的温病,属于狭义温病,是广义外感热病的一种特殊发病类型的病证;而后世所说的泛发于四季的温病,是广义的温病,在病证表现上与张仲景所说的伤寒、中风基本一致,治疗也应当采取相同的方法。有关论述可以参见曹东义著《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古人对于外感热病病因的认识,汉代之前都主张温热病是伤于寒邪。我们说《素问》热病、仲景伤寒、曹植疫气,其实是一物而三象,不是三类不同的病症,是古人在认识取向上的不同侧重点造成的。也就是说,《素问》重视外感热病的发热症状,仲景重视外感热病的得病原因,曹植看重外感热病的流行性危害,因此才有了三种不同的名称。


张凤逵《伤暑全书》将夏季的温热病,称为暑病;吴又可《温疫论》把流行的温热病,称为温疫;清代温病四大家,把一切温热病概括为四时温病。他们对温热病的命名,都反映了温热病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我们切不可因为其不同的名称,而将它们说成是不同的疾病。当然,每个古代医学家个人的医学经历有限,也不可能见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传染病的全部,他们总结的规律也难适用于一切传染病;另外,同一种温热病在发病季节上的不同,病人体质各异,可以导致其在证候表现方面有很大区别,可以有风热、温热、湿热等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才有《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伤寒学说,其实“伤寒”何止有五?《伤寒例》称伤寒有十,朱肱称伤寒有十二,吴又可称疫气之病各有异气。


古人试图区别不同的外感热病,但由于时代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与现代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在名称上一一对应。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外感热病”包括了现代医学许多传染和感染性疾病,我们也不能据此就认定古人已经掌握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具体而详细的区别。相反,古人还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见解,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所共有的证候、发展变化规律、治疗的法则、方药,归结到一起,把它们概括为成一类病证。他们在命名这类外感热病时,或名之为热病,或名之为伤寒,或名之为温疫,或名之为温病。这是由于他们在认识上的细微区别,或者说他们的不同着重点,使他们命名成不同温热病的原因。




《伤寒例》正误

【原文】


《阴阳大论》云〔1〕: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2〕。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3〕,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4〕。中而即病者〔5〕,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6〕。暑者,热极重于温也。


成注〔7〕:《内经》曰“先夏至为温病,后夏至为暑病”,温暑之病,本于伤寒而得之。


正误〔8〕:按十二经络〔9〕,与夫奇经八脉〔10〕,无非营卫气血,周布一身而营养百骸〔11〕。是以天真元气,无往不在,不在则麻木不仁。造化之机〔12〕,无刻不运,不运则颠倒仆绝。然风寒暑湿之邪恶,与吾之营卫,势不两立,一有气干,疾苦作矣,苟或不除,不危即毙。上文所言冬时严寒所伤,中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然风寒所伤轻则感冒,重则伤寒,即感冒一证,风寒所伤之最轻者,尚尔头疼身痛、四肢拘急、鼻塞声重、痰嗽喘急、恶寒发热,当即为病,不能容隐〔13〕,今冬时严寒所伤,非细事也,反能藏伏过时而发者耶?更问何等中而即病〔14〕?何等中而不即病?何等中而即病者,头痛如破、身痛如杖、恶寒项强、发热如炙,或喘、或呕,甚则发痉、六脉疾数、烦躁不宁,至后传变,不可胜言,仓卒失治,乃致伤生?何等中而不即病者,感则一毫不觉,既而延至春夏,当其已中之后,未发之前,饮食起居如常,神色声气,纤毫不异,其已发之证,势不减于伤寒?况风寒所伤,未有不由肌表而入,所伤皆同营卫,所感均系风寒,一者何其蒙懵〔15〕,中而不觉,藏而不知;一者何其灵异,感而即发,发而根属同源而异流,天壤之隔,岂无说耶〔16〕?既无其说,则知温热之原,非风寒所中矣。且言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肌为肌表,肤为皮之浅者,其间一毫一窍,无非营卫经行所摄之地〔17〕,即感冒些小风寒,尚不能稽留,当即为病,何况受严寒杀厉之气,且感受于皮肤最浅之处,反能容隐者耶?以此推之,必无是事矣。凡治客邪大法,要在表里分明,所谓未入于腑者,邪在经也,可汗而已;既入于腑者,邪在里也,可下而已。果系寒毒藏于肌肤,虽过时而发,邪气犹然在表,治法不无发散,邪从汗解。后世治温热病者,若执肌肤在表之邪,一投发散,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凡病先有病因,方有病证,因证相参,然后始有病名,稽之以脉〔18〕,而后可以言治。假令伤寒、中暑,各以病邪而立名〔19〕,今热病以病证而立名,上文所言暑病,反不若言热病者,尚可模糊,若以暑病为名,暑为病邪〔20〕,非感盛夏之暑,不可以言暑病。言暑病,乃是香薷饮之证〔21〕,彼此岂可相混?凡客病感邪之重,则病甚,其热亦甚;感邪之轻,则病轻,其热亦微。热之微甚,存乎感邪之轻重也〔22〕。二三月及八九月,其时亦有病重、大热不止、失治而死者。五六月亦有病轻、热微、不药而愈者。凡温病四时皆有〔23〕,但仲夏感者多,春秋次之,冬时又次之,但可以时令分病之多寡,不可以时令分热之轻重也。


【注释】


〔1〕《阴阳大论》:为古代的医学著作,很久以前就遗失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例》曾引用过其中的文字。吴又可此下的引文都出于《伤寒例》


〔2〕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这是四季正常的气候序列。


〔3〕以伤寒为毒者:把伤于寒作为最有害的病因邪气。


〔4〕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这是因为寒邪,是最具有杀伤力的气体。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之气主杀,冬之气主藏。


〔5〕中而即病者:遭受了寒邪,立即发病的人。中:受到、遭受、正对上。


〔6〕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到了春天病人的病证就变成了温病,到了夏天就变成了暑病。这是按季节命名外感热病的一种学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7〕成注:金代成无己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作过注解,书名叫《注解伤寒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8〕正误:改正错误。这是一种研究古代著作的体例。


〔9〕十二经络:手三阴三阳经、足三阴三阳经,合在一起被称为十二经,也叫十二条正经。


〔10〕奇经八脉:十二经之外的八条大的经脉的总称。计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冲脉、任脉、督脉、带脉。


〔11〕百骸:全身的骨骼。骸:人的骨头、尸骨。


〔12〕造化之机:大自然的规律,此处指人体的生理代谢。


〔13〕不能容隐:不能容留隐藏。


〔14〕何等中而即病:怎样才是受到寒邪伤害就立即发病的?


〔15〕一者何其蒙懵:一种情况是那么浑然不清楚。


〔16〕天壤之隔,岂无说耶:这两种表现的区别就象天与地之大,怎么能没有一个说法呢。


〔17〕无非营卫经行所摄之地:全都是营气与卫气运行经过、管理的地方。


〔18〕稽之以脉:用脉搏的情况进行考察。


〔19〕假令伤寒、中暑,各以病邪而立名:假如象伤寒与中暑,它们都是用病邪的名称命名的疾病。


〔20〕若以暑病为名,暑为病邪:假如把暑病作为病名,暑气就是致病的邪气。


〔21〕言暑病,乃是香薷饮之证:说到暑病,就是香薷饮所治疗的病证。吴又可的这个观点受了“暑必夹湿”,以及阴暑、阳暑学说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可以参见王孟英的《温热经纬》。


〔22〕热之微甚,存乎感邪之轻重也:发热的轻与重,是由感受邪气的多与少决定的。


〔23〕凡温病四时皆有:凡是温病的病证,一年的四季都可以见到,不局限于春季。此说也属于注释者所说的“广义温病学说”。


【译文】


汉代之前的《阴阳大论》说:春天的气候是温和的,夏天的气候是暑热,秋天的气候则为清冷偏凉,冬天的气候则为寒冷凛冽,这是四季的正常气候的顺序。冬天的时候,气候寒凉,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深藏其精气,有修养的君子也注意使他的精气坚固紧密,这样就不会被寒邪伤害。如果接触、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之中,受到寒气的伤害,患的病证的名字就叫伤寒。人体被四季的不正常气候伤害,都能产生疾病,其中的寒气被称为毒邪,这是由于寒气具有最强大的杀戮属性。人体被寒邪击中之后立即发病的,病名就叫伤寒;感受寒邪之后没有立即发病,寒毒邪气潜藏在肌肉皮肤之内,等到春天发病就变成了温病,到夏天发病的就叫暑病。所谓暑病,就是它的热势比温病重得多。


金代的成无己为《伤寒例》注解说:《黄帝内经》说“在夏至之前得病叫温病,在夏至之后得病叫暑病。”温病暑病,都是因为伤于寒邪得的病。


吴又可正误:人体全部的十二条正经,以及被称为“奇经八脉”的其他八条主要经脉,其中流动的无非是营卫之气和气血,它们分布到全身,并且营养滋润全身的骨骼。因此说人体的天然的真气和元气充满全身,身体没有一处不存在气血元气,气血元气不存在的地方就会麻木没有知觉。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体的生理机能,没有一刻是不运动变化的,人体的气血不运动变化,就会摔倒在地气绝身亡。这样说来风寒暑湿的邪气,性质恶劣,和我们的身体之中的营气卫气,是相互对立势不共存的,一旦有外来的邪气干扰,人身体的疾病和痛苦也就产生了。假如邪气在人体之内,不能被清除,那么病证的结局不是危重就是死亡。


上面《伤寒例》的阴阳大论所说的“被冬天的严寒气候所伤害,人体在被寒邪击中之后立即发病的,病名就叫伤寒;感受寒邪之后没有立即发病,等到春天发病就变成了温病;到夏天发病的就叫暑病。”尽管这样,风寒邪气伤害人体,出现的比较轻的病证叫感冒,比较重的病证叫伤寒。即便是比较轻的感冒病,属于被风寒邪气伤害的最轻的病证,尚且还会出现头部疼痛,身体也疼痛,四肢拘紧挛急,鼻子堵塞,声音重浊不扬,吐痰咳嗽,喘促起急,憎寒怕冷,身体发热,受寒之后立即发病,邪气不能容留隐藏。现在于冬天受了寒邪的严重伤害,不是一件小事,寒邪怎能够隐藏潜伏过冬季到春季发病呢?我们可以进一步发问,怎样才是受到寒邪伤害就立即发病的?怎样的情况才是受到寒邪的伤害而没有立即发病的呢?


为什么受到寒邪的伤害立即发病的人,头部剧烈疼痛象要破裂一样,身体疼痛象被棍子痛打了一样,身体怕冷,项背僵硬,发热象被火烤过一样,有的喘息,有的呕吐,甚至发生惊风,两手的寸关尺脉跳的都很急快,心情烦躁不安,以至于后来的种种传变,更是数不胜数,仓促之间治疗失误,就会伤害病人的生命?为什么感受了寒邪不立即发病的,感受寒邪的时候竟然一丝一毫都没有知觉,进一步寒邪能够在体内存留到春季?在病人已经感受寒邪之后,没有发病之前,病人竟然能够饮食正常、活动自如,其神情面色、声音气息,与无病之时一点异常也没有,其发病之后的证候,热势一点也不比伤寒差?何况伤寒邪气伤人,没有不从人体的肌肉体表进入身体的,邪气伤害的部位都是营气与卫气,他们感受的都是风寒,为什么一种人是那样懵懂昏然不知,寒邪伤害了还完全不知道,邪气藏于体内也完全没有感觉?而另一类人却那么机灵,一有寒邪伤害就发病?发病的根源虽同属于感受寒邪,却有如此不同的转归,其差别如同天上与人间,难道没有解释的说法吗?既然没有合理的解释,就可以知道温病热病的病因,不是风寒伤害的。


况且《伤寒例》说寒邪毒气潜藏在“肌肤”的中间,“肌”就是肌肉的表层,“肤”就是皮肤的浅层,这种肌肤之中的一根毫毛、一个汗孔,没有一个不是营气与卫气管理的地方,即便是受到一点的风寒袭击,寒邪还不能停留在肌肤之间,当下就发为伤寒病,更不用说是受到冬天十分寒冷的邪气的伤害,并且还是在皮肤最为肤浅的部位受的伤害,却反而能够被容留隐藏下来吗?用上述的道理来推断,必定不会发生寒邪潜藏在肌肤的事情。


治疗外来邪气的主要法则,最重要的是要把表证与里证辨别明确,所说的“还没有进入腑的部位”的病人,这是邪气还在经络的阶段,可以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使病人痊愈;在“已经进入到腑的部位”的患者,属于邪气已经入里,可以使用泻下的治疗方法使病人痊愈。如果确实是寒邪毒气隐藏在肌肤的部位,虽然是过了一个季节发病,邪气仍然在肌肤的体表,治疗的方法无非是发汗散邪,使邪气从汗出而解除。后世的治疗温病热病的人们,假如拘泥于“肌肤部位的在表的邪气”的学说,一概使用发散的药物,这对于病情不仅没有益处,还会造成对于病人的损害。


凡是患病,都是先有致病的原因,然后才能有病证的出现,病因与病证互相参照,这样之后才能形成病的名称,在考察了病人的脉象之后,才能够谈论病人的治疗问题。假如伤寒、中暑,都是因为病邪的原因才取的病名,现在的“热病”是因为发热的证候而确定的病名,上面所说的暑病,反而不如说是热病,因为热病的名称还可以比较宽泛;如果用暑病命名,暑气作为致病的邪气,不是在盛夏的时候受病,就不能说是暑病。如果说是暑病,不过是香薷饮所治疗的病证,这与所说的伏气暑病两者岂能混称?


凡是外来邪气引起病证,邪气深重的,病证就严重,病人的热势也高;感受的邪气轻浅,所患的病证就比较轻浅,病人的热势也因此而轻微。病人热势的轻与重,完全取决于所感受的邪气的轻与重。每年的二三月分,以及每年的八九月分,这期间有的患外感病的病情深重,高热不退,可以因为失去治疗时机而死亡。每年的五月六月期间,患病的往往比较轻,热势也不很重,有些患者可以不用药而自己痊愈。大概说来温病的病证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只是夏季发病率比较高,春天与秋天少一些,而冬天的温病更少一些。只能按照季节估计发病人数的多与少,不能按照季节来划分患病的证候的轻与重。


【评介】


《素问》与《灵枢》提出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学说,为伏气温病说的滥觞。然而,《素问》与《灵枢》的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明说伤于寒的邪气可以伏藏在肌体的内部,而仅仅是说温病和暑病,可以有很遥远的原因,是在冬季伤了寒邪之后,就容易在春夏季节患温病、热病。因此可以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情况。但是,当后世有了“伏气温病”学说之后,人们才进一步上溯并追认、确定《素问》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说的就是伏气温病,其中确有强迫古人的嫌疑。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伤寒例》引用《阴阳大论》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寒毒伏藏是温病、暑病的病因。故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伏气温病”学说认为,温病只发于春季,由于病因为伤于寒,是广义伤寒众多病证中的一种。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温病的证候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处“太阳病”三字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一天之意。“恶寒”是太阳表证必备的证候,恰如古人所云:“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此处的“太阳病”因为“不恶寒”,故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样,只能是“发病第一天”之意。仲景受《热论》学术思想影响,也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论述。同理,“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两条经文中的“阳明病”,也不是其提纲证的“胃家实”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二天”之意。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三条原文。这也是仲景《伤寒论》受《素问·热论》“日传一经”影响的有力例证。


《伤寒例》对温病初期不恶寒的描述更为明确细致:“从立春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立春节后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又无突来的风寒,病人不可能在近期内感受寒邪。于是,古人就认识到疾病的远期原因是“冬时伏寒”,发病之时即壮热烦渴,且不恶寒,可推知其为里热外发,非寒从外入。无寒邪在表,故不恶寒。


对伏气温病的治疗,因其为里热外发,无恶寒表证,故当直清里热,无须发汗解表;又因伏气温病,为里热外发,壮热烦渴,无麻黄汤、桂枝汤的证候,故知仲景必不以麻、桂之剂治无表证之伏气温病;另外,因其为里热亢盛之证,其白虎、柴胡、承气、黄芩、竹叶石膏诸清热泻火的汤剂势在必施。


《诸病源候论·伤寒诸侯》在区别外感病表证、里证的证侯和治法上做了十分细致的论述:“伤寒初,一日至二日,病在皮肤,名为在表。表者,阳也,法宜发汗。今发汗不解者,此是阳不受病。阳受病者,其人身体疼痛,发热而恶寒,敕啬拘急,脉洪大,有此证候则为病在表,发汗则愈。若但烦热,不恶寒,身不疼痛,此为表不受病,故虽强发汗,而不能解也。”说明汗法仅用于有表证之热病。


王安道继承仲景关于温病初起不恶寒的观点,他在《医经溯洄集》中说:“观此(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则知温病不当恶寒,而当渴,其恶寒而不渴者,非温病矣。”“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王氏此论充分说明温病是里热外发,初起便须直折里热,无须发表。


明代陶华《伤寒琐言》云:“夫温病欲出,值天时和煦,自内达表,脉反见于右关,不浮紧而微数。曰:恶寒否乎?曰:伤寒自冬月风寒而成,外则有恶寒恶风之证。既名为温,则无此证矣。盍观之《经》曰:‘太阳病,发热不恶寒而渴者,温病也。’不恶寒,则病非因外来,渴则明其自内达表。”陶华尊重仲景对温病的定义,明确指出温病是里热外发。


吴又可著《温疫论》时亦宗仲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之论。清初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亦云:“此温病由温气而得,故不恶寒,初起便即发热而渴也。”


如上所述,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晋唐时期,伤寒与温病的界线已有模糊的趋势。葛洪《肘后方》云:“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在治疗上主张:“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之,令一药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疼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做葱鼓汤----。”《小品方》的作者对此持不同观点,并据《伤寒例》中的观点,论述伤寒与温病、时气的区别,但较少言及温病的证侯。


《千金》云“《小品》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疾,时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温疫为疫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或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冷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则时行之气也。伤寒之病,逐日深浅,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主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师。师苟(不)依方次第而疗,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乃有效也。”《小品方》为东晋陈延之所撰,在晋唐时期影响很大,其中的观点可以说是当时非常有代表性的认识。《小品方》所引用的“经言”,取之于《伤寒例》,其中有不少虚词文字的差错、讹误,明显不同的是伏寒所藏匿的部位,《伤寒例》为“藏于肌肤”,而《小品》则作“藏于肌骨”。


   《诸病源侯论》以“日转一经”列述温病的证侯,但究其实质,乃承袭伤寒诸侯加以铺张而成,不仅毫无创见,而且使本已有所混乱的伤寒与温病的界线更加模糊不清。但巢氏之论仅限于以六经分证,并未言其太阳温病有恶寒表证。


到了宋代,始见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记述,但病证限于春季,病因也为外感风寒。朱肱《类证活人书》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体痛,其脉浮紧,此名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这是温病有恶寒表证的最早记述,寒温关系复杂化约从此发端。清初名医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认为朱氏不解仲景书旨,误出谬说。他说:“此直是春月伤寒,何得云冬伤于寒,至春始为温病邪?其言不顺。”


朱氏关于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观点,被南宋名医郭雍继承并加以阐发,提出新感温病论。他在《仲景伤寒补亡论》中说:“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即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为暑、为暍,春时亦如此。”郭氏在提出春季新感风寒温病说时,对伏气温病说也未持排斥态度,他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有不同也。”显然郭氏认为发于春季的外感热病,无论由于伏气、新感或时邪,均谓之温病。其区分伤寒和温病,仅以发病季节不同,并不以证侯特征为据,致使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复杂化。


叶天士云;“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温邪既然可以“热变”,说明其为病初期不热,或亦有恶寒表证。其“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分证,也属表证无疑。吴鞠通对仲景关于温病初期不恶寒的观点采取明确的否定态度。他说:“仲景所云不恶寒者,非全不恶风寒也,其先也恶风寒,既热之后乃不恶风寒也。”吴氏不仅明确表示温病初起有恶寒表证,而且其所论温病之中包括冬温、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温毒等四时众多温病和热病,与汉代之前的广义伤寒所包括的众多热病基本相同,可以称之为广义温病。


温病学说发展至清代,其概念含义已由伏气变为新感;由仅发于春季变为可泛发于四季;由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由治当清泄里热变为治当发汗泄表。此与伏气温病说的学术观点有了明显的区别,故可名为广义温病。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 她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瘟疫论》的 “瘟疫病正名”和“伤寒例正误”的有关内容。
      “正名”一词出于《论语》,孔子的学生问他,您当政之后首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与实的问题,历来受古人的重视,尽管先秦出现过“白马非马”“鸡三足”之类的偏激论点,按名责实仍然是古人格物致知、推求事理的重要手段。中医学的历史上就有过中药的“名实图考”、“古今病名考”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
吴又可认为,仲景说的温病与他说的温疫,是一类相同的病证,只不过写的文字有所不同。这是很值得称赞的观点。但是,张仲景说的温病是没有表证的外感热病,属于里热外发的起病形式,治疗不用解表,而是需要直清里热,并且这种温病只出现于春季。这与后世说的温病从表起病,广泛的分布于四季之中,治疗需要“在卫汗之可也”的卫分证、“治上焦如羽”的轻清解表的证候,显然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张仲景所说的温病,属于狭义温病,是广义外感热病的一种特殊发病类型的病证;而后世所说的泛发于四季的温病,是广义的温病,在病证表现上与张仲景所说的伤寒、中风基本一致,治疗也应当采取相同的方法。有关论述可以参见曹东义著《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古人对于外感热病病因的认识,汉代之前都主张温热病是伤于寒邪。我们说《素问》热病、仲景伤寒、曹植疫气,其实是一物而三象,不是三类不同的病症,是古人在认识取向上的不同侧重点造成的。也就是说,《素问》重视外感热病的发热症状,仲景重视外感热病的得病原因,曹植看重外感热病的流行性危害,因此才有了三种不同的名称。
张凤逵《伤暑全书》将夏季的温热病,称为暑病;吴又可《温疫论》把流行的温热病,称为温疫;清代温病四大家,把一切温热病概括为四时温病。他们对温热病的命名,都反映了温热病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我们切不可因为其不同的名称,而将它们说成是不同的疾病。当然,每个古代医学家个人的医学经历有限,也不可能见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传染病的全部,他们总结的规律也难适用于一切传染病;另外,同一种温热病在发病季节上的不同,病人体质各异,可以导致其在证候表现方面有很大区别,可以有风热、温热、湿热等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才有《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伤寒学说,其实“伤寒”何止有五?《伤寒例》称伤寒有十,朱肱称伤寒有十二,吴又可称疫气之病各有异气。
古人试图区别不同的外感热病,但由于时代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与现代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在名称上一一对应。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外感热病”包括了现代医学许多传染和感染性疾病,我们也不能据此就认定古人已经掌握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具体而详细的区别。相反,古人还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见解,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所共有的证候、发展变化规律、治疗的法则、方药,归结到一起,把它们概括为成一类病证。他们在命名这类外感热病时,或名之为热病,或名之为伤寒,或名之为温疫,或名之为温病。这是由于他们在认识上的细微区别,或者说他们的不同着重点,使他们命名成不同温热病的原因。
《素问》与《灵枢》提出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学说,为伏气温病说的滥觞。然而,《素问》与《灵枢》的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明说伤于寒的邪气可以伏藏在肌体的内部,而仅仅是说温病和暑病,可以有很遥远的原因,是在冬季伤了寒邪之后,就容易在春夏季节患温病、热病。因此可以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情况。但是,当后世有了“伏气温病”学说之后,人们才进一步上溯并追认、确定《素问》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说的就是伏气温病,其中确有强迫古人的嫌疑。
《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伤寒例》引用《阴阳大论》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寒毒伏藏是温病、暑病的病因。故云:“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伏气温病”学说认为,温病只发于春季,由于病因为伤于寒,是广义伤寒众多病证中的一种。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温病的证候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处“太阳病”三字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一天之意。“恶寒”是太阳表证必备的证候,恰如古人所云:“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此处的“太阳病”因为“不恶寒”,故与《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一样,只能是“发病第一天”之意。仲景受《热论》学术思想影响,也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论述。同理,“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9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20:0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10月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来继续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第19讲,论吴鞠通病原说的科学性和《温病条辨》的成就。邓老说:“世人多不了解中医没有细菌学说,却能治疗传染病,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中医走的是另一条道路,中医虽然没有细菌学说,但是细菌早已被包括在“邪气”之中,吴又可的戾气,厉气,杂气学说已非常接近对细菌的认识,只是可惜明代没有光学上的成就,导致未能进一步发展,但是温病的病原学说发展到吴鞠通,却使中医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发热性,传染性,流行性疾病__温病的病因理论。这一理论,今天看来科学性极高,足以破解中医虽无细菌学说,却仍然能够治疗急性传染病之道理所在”。“中医不能丢,首先是中医的系统理论不能丢,近10多年来,中医药在中医院病房中,日渐处于从属地位,究其根源,就是由于实践不力,对中医系统理论失去信心,近年来,已有人进一步在中医理论上自愿从属,即以西医之理论为坐标去衡量中医,符合者对,不符合者为落后,为保守,视中医之精华而不见,例如用西医之新模式,去批评中医保守”。中西医属于完全不同的两大体系,各有自己对于人体、健康、疾病、诊治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而不能用西医的理论认识,作为评价中医理论的依据,西医的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可以作为中医的参考,但是不能作为指导中医的依据。中医与西医发展的道路原不相同,所以互补性很强,中西医结合是发展医学的一种理想方法。西医学全世界都在努力发展,中医学的发展舍我其谁?如果只用西医理论去改造中医,一直从属下去,哪里还有中西医结合呢?应该应用现代的新科技去钻研中医,发扬中医,先不要急于去否定中医。中医理论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其中有不少超前的东西,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发扬,能如此必将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rbyj

      曹东义在杭州祝贺刘敬章讲述书稿《邓老热病学研究》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先生关于吴鞠通《温病条辨》关于传染病的病因学说。

西方医学治疗传染病,主要是为了消灭病原菌。
中医治疗传染病虽然也可以杀菌和抗病毒,但是主要的着力点,是让身体抗病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
“扶正祛邪”,只是病后的治疗,高明的方法是避免得病。

不得病,首先是内养正气,避免接触邪气是第二位的内容。

养正气的方法很多,
免疫技术也是“之一”,而不是唯一。

“病起于过用”,所以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非常正确的认识。

有了疾病,调整患者的状态,仍然是“以人为本”,以维护和帮助病人的抗病能力为最好的治法。
9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21:1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0月10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程《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

       本次讲座题目为《当代产妇坐月子与缺乳的中医调护》
       内容主要是受教于著名中医学家李致重教授,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的学习,我们也非常认可和赞同这样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和同道们一起交流学习,为民众们传播和讲述产妇坐月子以及产后缺乳的防治中医理念。本讲座内容的整理过程中,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李致重教授的观点和认识进行一些补充、修改和充实。我们一起学习。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mjbz

        曹东义在杭州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当代产妇坐月子与缺乳的中医调护》。
       中医对于产后病也贯彻了“治未病”的学术理念,先预防,防止出现疾病,称之为“坐月子”,张仲景,孙思邈等医学家也有很多相关论述。

         记得几年前,方舟子发表了一个论调,说中医让人坐月子毫无道理,应该学习西方人,她们生孩子之后不坐月子。
        我和他在北京电视台展开辩论,很多人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说他处处故意摸黑中医,张扬宣传西方文化,为西方推广转基因食品鸣锣开道。录音录像经历了三个多小时,后来一直没有播出,这场辩论不了了之了。

          传播中医文化,有利大众健康。不能轻信所谓科普说的“科学成就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信什么,坚持什么,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多做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情。
9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9:54:53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晚上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本周五晚上(2019年10月11日)由刘云双讲述
第五版中药学的总论部分: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3.中药的炮制。
4.中药的性能。
5.中药的应用。
让我们一起期待刘云双的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x

曹东义在上海祝贺
刘云双讲述第五版《中药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总论部分的有关内容。

真理需要不断刻画,
真正传承和理解中药很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大环境还是“废医存药”时代。

用西医化学成分的眼光看待问题,“所有的中药等同于垃圾”,因为说不清草根树皮有哪些成分,也不知道什么成分有效,什么成分有害?
本来就是一棵草,
神农尝过成了宝!
天地精华聚成药,
四气五味入脏腑。
因此,必须重温: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3.中药的炮制。
4.中药的性能。
5.中药的应用。


让我们一起感谢刘云双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06:39 , Processed in 0.08530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