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901
 楼主| 发表于 2019-9-24 21:5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9-9-24 22:22 编辑

      大家好,周二晚上(2019年9月2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副秘书长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二十四讲。
        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主要讲述《瘟疫论》的 “主客交”和“调理法”这几则医论部分内容。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副秘书长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主客交



【原文】


凡人向有他病尪羸〔1〕,或久疟,或内伤瘀血,或吐血、便血、咳血,男子遗精、白浊〔2〕、精气枯涸〔3〕,女人崩漏、带下、血枯经闭之类〔4〕,以致肌肉消烁,邪火独存,故脉近于数也。此际稍感疫气,医家病家,见其谷食暴绝,更加胸膈痞闷、身痛发热,彻夜不寐,指为原病加重,误以绝谷为脾虚,以身痛为血虚,以不寐为神虚,遂投参、术、归、地、茯神、枣仁之类,愈进愈危。知者稍以疫法治之,发热减半,不时得睡,谷食稍进,但数脉不去,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过期不愈〔5〕。医以杂药频试,补之则邪火愈炽,泻之则损脾坏胃,滋之则胶邪愈固〔6〕,散之则经络愈虚,疏之则精气愈耗,守之则日消近死〔7〕。盖但知其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不知正气衰微,不能脱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也。肢体时疼者,邪与荣气搏也;脉数身热不去,邪火并郁也;胁下锥痛者,火邪结于胸膈也;过期不愈者,凡疫邪交卸,近在一七,远在二七,甚至三七〔8〕,过此不愈者,因非其治,不为坏证即为痼疾也〔9〕。夫痼疾者,所谓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10〕,最难得解,且愈久益固。治法当乘其大肉未消〔11〕、真元未败,急用三甲散,多有得生者。更附加减法,随其素而调之。


三甲散


鳖甲 龟甲并用酥炙黄,为末各一钱。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    川山甲土炒黄为末,五分  蝉蜕洗净炙干,五分  僵蚕白硬者切断生用,五分  牡蛎煅为末,五分,咽燥者斟酌用庶(土鳖虫)三个,干者劈碎,鲜者捣烂和酒少许,取汁入汤药同服,其渣入诸药同煎   白芍药酒炒,七分 当归五分  甘草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沥渣温服。若素有老疟或瘅疟者,加牛膝一钱、何首乌一钱;胃弱欲作泻者,宜九蒸九晒〔12〕;若素有郁痰者,加贝母一钱;有老痰者,加瓜蒌霜五分,善呕者勿用;若咽干作痒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若素燥嗽者,加杏仁捣烂一钱五分;若素有内伤瘀血者,倍庶虫,如无庶虫,以干漆炒烟尽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捣烂一钱代之。服后病减半勿服,当尽调理法。


【注释】


〔1〕向有他病尪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其中云:“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尪羸,《脉经》写作“魁羸”。


〔2〕男子遗精、白浊:男子梦中射精为遗精;前阴流白色黏液为白浊。白浊,又称白淫。《素问·痿论》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王冰云:“白淫,谓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阴器中绵绵而下也。”


〔3〕精气枯涸:肾气阴精都干枯、枯竭。


〔4〕血枯经闭之类:血液干枯,月经闭阻之类的病证。


〔5〕过期不愈:超过了平常的期限还不痊愈。《素问·热论》用三阴三阳的六经,来概括热病的证候。认为热病是按“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次序,每日传变一经的速度,依次传遍六经;然后,热病再依次衰退,直至痊愈。


〔6〕滋之则胶邪愈固:用滋养阴液的药物,容易使病人粘滞在体内的邪气更加牢固。滋之:使动用法,使之滋润。胶邪:与人体胶着、粘滞在一起的邪气。


〔7〕守之则日消近死:保守现状,就会一天一天地消耗,逐渐接近死亡。日消: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消耗。


〔8〕凡疫邪交卸,近在一七,远在二七,甚至三七:《素问·热论》认为邪气以每日传变一经的速度,依次传遍六经,然后再依次撤退。传遍六经需要六天,第七天不愈,可以再一次传遍六经,第二次的传变叫再经。《伤寒论》第8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清代的何秀山,在为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作注解的序言中,还坚信外感热病会在第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痊愈。


〔9〕不为坏证即为痼疾也:不成为“坏病”,也会成为日久不愈的痼疾。坏病:经过错误的治疗,使病人的证情发生了变化,成了难于治疗的复杂证候,被称为“坏病”。《伤寒论》16条云:“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0〕主客交浑:病人的正气与外来的邪气交叉混合在一起。主:病人。客:外来的邪气。浑:浑浊、糊涂、天然一体。


〔11〕大肉未消:大的肌肉还没有消瘦下去。大肉:指腿、臀、臂的主要肌肉。


〔12〕九蒸九晒:九次蒸熟,九次晒干。首乌生着使用,有致泻下的作用,多次蒸熟晒干,就不再泻下。


【译文】


凡是人体平素患有其他的疾病,比如形体消瘦而关节肿大,或者长期患疟疾,或者有内伤瘀血停滞,或者吐血,大便下血,咳血,男子遗精,小便浑浊,精液干枯稀少,女子子宫出血,带下过多,经少闭经之类,造成病人肌肉消瘦,邪气毒火单独存在于体内,因此病人的脉搏接近于数脉。在这个时候,只要稍微感受温疫邪气,医生和病家见到病人饮食不进,又增加了胸膈痞塞闷满,身体疼痛,发热,整夜不能入睡,认为原先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并错误地认为不能进食是脾虚,把身体疼痛作为血虚,把不能入睡当作精神虚衰,于是就使用人参、白术、当归、地黄、茯神、枣仁之类的补益药物,越使用补益的药物,病情就越危重。了解这种病情的医生,按照温疫病进行治疗,发热很快就消退一半,并且时常可以入睡,饮食也逐渐增加,只有脉搏快还没有消除,四肢疼痛还时有发作,胸部两胁的疼痛还很剧烈,甚至痛如锥刺,经过很常时间也不痊愈。医生用治疗杂病的药物,一次一次地进行治疗也不见效,应用补益的方法治疗,温疫的邪火更加炽烈;用泻下的治疗方法,就伤害了脾胃;应用滋补的药物治疗,胶着的邪气更加顽固;用散郁的药物治疗,经络之中就会更加空虚;用疏导的药物治疗,人体的精气也会被消耗;紧守病情不敢补泻,病邪就会天天消耗正气,甚至导致死亡。


总的说来,只要了解到潜伏在膜原的温疫邪气已经溃散,向表向里分别传变,在里的证候虽然已经驱除,如果不知道病人的正气已经衰弱虚微,不能够使在表的邪气逃脱出去,留在病人体内,进入血脉与气血相合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凝结成顽固难愈的顽疾。病人肢体有时候疼痛的,是邪气与营气互相斗争凝集的结果;出现数脉发热也日久不退,这是有邪气与火热都郁结的原因;病人的胁下疼痛,象用锥子刺一样,这是火热邪气郁结在胸膈造成的;超过了一般温疫病的患病日期还不能痊愈的,都有复杂的原因,一般的温疫邪气消散,日期短的需要七天,日期长的需要十四天,甚至二十一天,超过这些天数还不能痊愈的,大多都是治疗不当,不是变成证候复杂的“坏病”,就是变成了难以治愈的“痼疾”。所谓的痼疾,说的就是外来的邪气,牢固地胶着在血脉之内,邪气与正气胶着混杂在一起,难解难分,这种邪气最难于解除,而且患病越久,邪气盘踞越牢固。治疗的方法应当乘着病人的大块肌肉还没有消瘦下去,身体的肾气元阳还没有受到破坏的时候,赶紧使用三甲散进行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生还。三甲散的随证加减法也附录在后边,要随身体平素的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甲散的药物组成:


鳖甲 龟甲都用酥油炮炙,炙黄,研为细末,各用一钱(3克) 如无酥油,则分别用醋炙代替    川山甲用土炒黄,研为细末,五分(1.5克)  蝉蜕洗净,炙干,五分(1.5克)  僵蚕用白而发硬的,切断,用生的,五分(1.5克) 牡蛎煅,研为细未,五分(1.5克),咽喉干燥的人,加减使用  庶虫(土鳖虫)三个,干的捣碎,鲜的捣烂,加入少量的酒,绞取药汁,加入汤药之中,共同服用,庶虫的渣放入其他的药物之中,共同煎煮   白芍药用酒炒,七分(2.1克)  当归五分(1.5克)  甘草三分(0.9克)


上述药物,用水二钟(约1000毫升),煎煮取八分(约300毫升),去渣,加温服用。


加减法:若平素兼有久疟不愈,或者患有瘅疟的病人,应当加牛膝一钱(3克)、何首乌一钱(3克)胃气虚弱,常欲泄泻的病人,应当将何首乌炮制时蒸九次晒九次;假如病人平素有郁积痰气,应当加贝母一钱(3克);平素有陈旧老痰的患者,应当加瓜蒌霜五分(1.5克),平素经常呕吐的患者不用瓜蒌霜;假如病人咽喉干燥,发痒,应当加花粉、知母各五分(1.5克);假如病人平素咽喉干燥、咳嗽无痰,可以加入杏仁一钱五分(4.5克),捣烂;假如病人平素有内伤瘀血的,庶虫的用量要加倍,如果没有庶虫,用干漆五分(1.5),炒制出烟,烟尽为止,研末用,同时加用桃仁一钱(3克),捣烂,用桃仁、干漆代替庶虫。


服药之后,病情减轻一半左右,请不要再服三甲散,应当使用调理的治疗方法。




【评介】


“主客交”阐发了温疫邪气与人体正气,互相斗争、互相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局面,治疗时应当结合病人平素的身体情况,补虚泻邪,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孔毓礼曰:“客邪胶固之说极精,今有病情古怪,而不可名为何症者,多是客邪胶固。但总无一方可治之理。”


龚绍林曰:“主客交者,谓主气与客气,交而为一也。夫所谓主气者,即吾身之正气也。客气者,即所感之邪气也。盖人感疫邪,或向有他病,医者不知脉症,妄拟投剂,以致邪火日炽,正气日虚。久之,而邪气与正气,交浑不分,故谓之主客交也。此等证候,如脉不急数,大肉未消,或用三甲散,或参脉症,半疏其邪,半补其虚,或可挽回。若脉急数不退,大肉已削,纵有仙丹,无能为矣。甚矣医不知脉,又不知辨症,微疾治成痼疾,痼疾治成死症。不惟误人,几且自误,可恨尤可笑也。司命者,其可不以脉症为急务哉?”




调理法

【原文】


凡人胃气强盛,可饥可饱,若久病之后,胃气薄弱,最难调理。盖胃体如灶,胃气如火,谷食如薪,合水谷之精微,升散为血脉者如焰,其糟粕下转为粪者如烬,是以灶大则薪多火盛,薪断而余焰犹存,虽薪从续而火亦燃;若些小铛锅〔1〕,正宜薪数茎,稍多则壅灭,稍断则火绝。死灰而求复燃,不亦难乎?若夫大病之后,盖客邪新去,胃口方开,几微之气〔2〕,所以多与、早与、迟与,皆不可也。宜先与粥饮,次糊饮,次糜粥,次软饭,尤当循序渐进,毋先后其时〔3〕。当设炉火,昼夜勿令断绝,以务不时之用,思谷即与,稍缓则胃饥如剡〔4〕,再缓则胃气伤,反不思食矣。既不思食,若照前与之,虽食而弗化,弗化则伤之又伤。不为食复者〔5〕,当如初进法,若更多与及粘硬之物,胃气壅甚,必胀满难支。若气绝谷存〔6〕,乃至反覆颠倒,形神俱脱而死矣。


【注释】


〔1〕若些小铛锅:就好象一点的烙饼的小锅。铛:烙饼的小锅。


〔2〕几微之气:即将断绝的、非常微弱的气息。


〔3〕毋先后其时:不要让病人进食的时机太早或者太晚。先后:用为使动词,不要使其先,不要使其后。


〔4〕稍缓则胃饥如剡:进食稍微缓慢一些,胃部的饥饿感就如同用刀扎一样难受。剡:削尖、锐器。


〔5〕不为食复者:不成为由于过食而复发病情的患者。《素问·热论》云:“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6〕若气绝谷存:假如出现胃气已经断绝,而水谷食物还存在于病人的体内。




【译文】


如果人体的胃气强盛,吃东西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假如患病日久之后,胃气受损变的虚弱,最难于调摄打理。总起来说,胃这个器官象灶堂一样,胃气就象炉火,五谷食物就象柴草,胃调和水谷的精微物质,上升发散成为血脉之中的气血,就象柴草燃烧变为火焰,是一种升华的过程。水谷的糟粕向下转输变成粪便,就好象柴草变为灰烬。所以说灶堂大的,装下的柴草就多,火焰也旺盛,即使暂时撤掉柴草,灶堂之中剩余的火焰还会燃烧着,继续添加柴草,火焰还会继续燃烧;假如是一个小的烙饼的小锅,只适合一定数量的柴草,柴草的数量一多,就会压灭火焰,一旦柴草供应稍微断档,火焰也会很快熄灭。希望烧尽的死灰再燃烧起来,不是很难做到的吗?


假如患大的疾病之后,外来的邪气刚被驱除走,病人的胃口刚开始复苏,很微弱的胃气,对于给予的食物,多进食、过早进食、过晚进食,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先给病人喝稀粥,此后再给病人喝乱糊粥,再以后给病人喝较稠的粥,然后再吃比较软的米饭,尤其应当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不能过早或者过晚进食。就如同管理炉火一样,白天与夜晚都不能让其断绝柴草,用来防备随时会用的事情。病人想吃东西就给他,稍微迟慢就会胃中饥饿难耐,甚至痛如刀割。再不给予食物,就会使胃气受伤害,反而不想进食了。既然已经不想进食了,假如还象以前一样的给予,病人即使是吃进去了,食物也不会被消化,食物不消化就会再一次造成胃气的损伤。食物损伤胃气之后,如果不引起温疫病证候的反复,也就是不发生“食复”,则应当象前边所说的疾病初愈,循序渐进地增加饮食。假如进食太多,以及给予发粘、太硬的食物,胃气壅滞太严重,必然会造成胃脘胀满,难于支撑。假如胃气断绝,而食物还积滞在胃肠之中,造成病人反侧不安,精神形体都脱失、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评介】


吴又可结合病人的身体素质,注重胃气在病人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毓礼曰:“调理之法极当,诸病皆然,不只疫病之后也。”


龚绍林曰:“愈病之后,宜如此调理,庶无食复之虞。至于病初发时,用药调理,一切酒肉辛辣,提火之物,务必严禁。能食者,止与清饮食;不能饮食,虽十日半月,不进粒米,亦甚无妨。切勿强食,强食反不为美。”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瘟疫论》的 “主客交”和“调理法”的有关内容。
      “主客交”阐发了温疫邪气与人体正气,互相斗争、互相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局面,治疗时应当结合病人平素的身体情况,补虚泻邪,才能获得好的疗效。
孔毓礼曰:“客邪胶固之说极精,今有病情古怪,而不可名为何症者,多是客邪胶固。但总无一方可治之理。”
龚绍林曰:“主客交者,谓主气与客气,交而为一也。夫所谓主气者,即吾身之正气也。客气者,即所感之邪气也。盖人感疫邪,或向有他病,医者不知脉症,妄拟投剂,以致邪火日炽,正气日虚。久之,而邪气与正气,交浑不分,故谓之主客交也。此等证候,如脉不急数,大肉未消,或用三甲散,或参脉症,半疏其邪,半补其虚,或可挽回。若脉急数不退,大肉已削,纵有仙丹,无能为矣。甚矣医不知脉,又不知辨症,微疾治成痼疾,痼疾治成死症。不惟误人,几且自误,可恨尤可笑也。司命者,其可不以脉症为急务哉?”

吴又可结合病人的身体素质,注重胃气在病人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孔毓礼曰:“调理之法极当,诸病皆然,不只疫病之后也。”
龚绍林曰:“愈病之后,宜如此调理,庶无食复之虞。至于病初发时,用药调理,一切酒肉辛辣,提火之物,务必严禁。能食者,止与清饮食;不能饮食,虽十日半月,不进粒米,亦甚无妨。切勿强食,强食反不为美。”


902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22:4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9月25日)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 第17讲,内容是关于温病辨证体系的分析。 邓老说,卫气营血辨证只是借用了经典理论的一些概念,作为其辨证论治的标志,要明白到底是怎样加以借用的,首先应该让我们看看温病派所讲的卫气营血是什么?温病学家运用卫气营血每一个字都代表不同病变状态和不同的病变程度,并且有病情轻重缓急的,层次递进的关系。温病学家所指的卫,就是发热恶寒,是卫分受外邪必见的现象。邪传于气,则见舌苔黄,咳喘,甚则鼻翼煽动。气是指恶热,不恶寒,舌苔黄,溺色黄,为邪在气分的症状。营是指舌质绛,精神不安,病入夜而甚,不寐,斑点隐隐,为邪入营分必见的症状。血是指舌质绛或者紫,斑疹,吐血,便血,尿血,昼静夜躁,少腹坚满,其人如狂,都是热入血分必见的症状。并提出来治疗原则“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rbyj
祝贺刘敬章讲述书稿《邓老热病研究》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近邓老,学习邓老关于温病辨证体系的有关论述。
通过考察,可以看出,温病学家运用卫气营血每一个字,都代表不同病变状态和不同的病变程度,并且有病情轻重缓急的“层次递进”关系。它们不再是生理上营卫循环、气血运行的概念了,是借用为温病病理状态的代名词。这一点很重要。当然,温病学家在借用中医故有概念的时候,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固有概念的某些含义。
邓老概括说:“温病派所说的‘卫气营血’,不过是借用《内经》的名词。在临床运用上的原则是:‘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在临床上‘卫’的病象用药不同于‘气’,而‘气’的病象、用药又不同于‘营’和‘血’。而且还应因其兼见症状而在治疗上灵活变通。温病医家经无数次的临床实践,把这些病象分成这四个系统。它不同于伤寒‘六经’的病象,不能以‘六经’作为辨证纲领,故而求诸《内经》,假借《内经》的‘营卫’、‘气血’作为立论依据。它把疾病的发展由卫及气、营及血作为顺传看,即所谓外感自外入内之意,一般来说,传染病初起必先有发热或恶寒等症状,但很快又会兼见其它症状,而且往往有上呼吸道症状出现。所以温病派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又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也就是说,温病派已体会到急性传染病的急剧变化,所以易发生脑的症状(即所谓逆传心包),或发生其他器官的病变。温病派认为不能以‘六经’传变来看温病的‘营卫气血’,所以又说:‘温病之发也,必见六经之形症,而不循六经而递传,如昏蒙谵妄,溏泻粘垢,喉胀,肢掣,齿焦,舌缩,斑疹,吐衄等症,无一不可以同时并见。’因此,温病又分为外感与伏邪两种。”
自从叶天士提出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倡导温病按上中下三焦辨证的学说之后,温病学说就与仲景的伤寒六经辨证学说分道扬镳,成为外感热病辨证的一套新体系,被广大医学家所接受,并很快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之中,使外感热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也有不完善之处,受到后世医家的批评,甚至被伤寒学家诋毁,也不足为怪。
卫气营血辨证,只不过代表了外感热病的四个阶段,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分析,存有不少问题。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因此看来,卫气营血似乎只与心肺二脏有关。中医学认为,五脏主贮藏精气而不能输泻,所以五脏的病症与六腑不同,由于“邪无出路”而病重。温热邪气陷入营血,出现神志昏迷时,只好清心开窍,而不应当使用三承气汤,使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攻下逐邪的方法,受到理论上的限制,是其缺点。陆九芝《世补斋医书》云:“夫人病之热,惟胃为甚。胃热之甚,神为之昏。从来神昏之类属胃家。夫胃者,腑也,肺与心,脏也,本是腑病,而偏要说成脏病,遂乃舍腑治脏。夫岂有脏腑而可以不分者?人病腑为轻而脏为重,此时一治其腑,病无不除,亦何至领邪入脏,死于非命哉!” 陆氏此论,确为至当。
叶天士也知道下法在温热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他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另外,叶天士的观点乃后人整理而成,其中辞不达意者,也许不少。比如,叶天士虽然主张温病按卫气营血传变,却又说湿温“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湿温不传变吗?在卫气营血的哪“一经”不移?又比如,“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肺的病只属于卫分吗?肺病不可以有营血分的证候吗?桂枝汤主调营卫不和,伤寒病的营卫与温病的营卫,概念完全不同,怎么能说“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呢?
903
 楼主| 发表于 2019-9-26 21: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9月26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程《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讲《邢月朋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邢月朋先生(已故)是河北省著名中医内科临床专家,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病毒性心肌炎方面,他认为以正虚夹邪为多见,治疗上主张依据病情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他提出以下几点:1.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祛邪外出;2.针对病因,寻找和治疗病灶;3.扶助正气必不可少。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指导实践意义重大,深入学习邢月朋先生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提高临床疗效。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mjbz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名家临证经验专题选讲》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邢月朋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邢月朋先生是河北省著名中医内科临床专家,生前是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
他自强不息的成长道路,也许可以为很多后来人提供借鉴:
1957年3月~1958年10月,无极县诊所,跟师学习。
1958年10月~1959年6月,藁城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9年6月~1964年8月,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附属医院学习。
1964年8月~1966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跟师学习。
1966年之后,一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工作,勤奋努力,成就突出,担任了领导职务,成为名医,带教出很多优秀的中医传人。他的学生、徒弟总结他的学术思想是:
邢月朋老师在学术思想上倡导以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辨证论治观,强调精通医理,圆机活法,提出将西医辨病的优势引入中医,并主张中医实践经验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以期实现中医理论的突破。
一、精研医理,勤求古训,圆机活法,神圣结合
在诊治疑难病时,邢老师宗仲景心法,采各家之长,因而能对病机复杂、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真假难辨的疑难病做到识幽探微,去伪存真。
邢老师不仅擅长应用经方,对于后世医家的有效方剂也使用得游刃有余,按照邢老师的话就是"神圣结合",张仲景被尊为圣人,金元明清等后世著名医家堪称神人,邢老师常将经方与时方结合应用,可谓神圣结合。
二、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方证对应
邢老师通过反复摸索并综合当今多数医家的论述,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学术思想,辨病是指辨明西医的疾病,即是辨明西医的疾病名称,与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及辨证论治有机结合起来。
三、辨证论治以气血为先,虚实为要
邢月朋老师认为,气血二者尤其应重视气在人体生理、病理及论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大气"理论。认为宗气亏虚是很多疾患尤其是心系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治疗心系疾病:注重整体观念,五脏相关
邢老师多年潜心研究心系疾病,极为重视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心系的诊治方面,立足整体观念,强调治疗心脏疾病要注重调整各脏腑功能,从五脏论治。
五、强调"风为百病之长",注重外感时邪的治疗
邢老认为外感时邪既是外感的主要原因,又是许多内伤杂病复发、加重和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仲景所谓"外证不解,当先解外"的原则,实具普遍意义,外感、内伤,各科顽疾,概莫能外;不只风寒外感,感受暑湿燥热之邪,亦当首先解除,再议治疗它病。总之,凡有外感先治外感。
六、倡导参融西学,体用有序
邢老师对中医药及西医学博涉精研,有精湛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中既坚持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又善于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特殊情况下还兼用西药,力求对疾病作出符合实际的全面诊断,为临床正确地立法组方,提高疗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7 22: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19年9月27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是“中医看病为什么必须要四诊合参?”_____扁鹊文化的启示录。2019年9月20__23日,第3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河北省邢台市盛大举办。本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及“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广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引领和促进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中医药国粹,打造树立民族领导品牌,搭建学术交流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次大会上,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曹东义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扁鹊文化利天下。扁鹊是一个历史名人,司马迁说他是“名闻天下”,而且出名非常早,在老子创立道家、孔子谈论儒学、墨子主张兼爱、孙子论述兵法的年代,扁鹊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并靠这些突出的成就而“为方者宗”。扁鹊所创立的中医学,是一个与西医完全不一样的医学体系。中医有过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辉煌,也有过一百多年来的坎坷与屈辱,历经劫难,却屹立不倒,并且逐渐走向了世界,在“西学东渐”之后,开辟了“东学西传”的新时代,引颈着曾经同是“岁寒三友”的国学、汉字,一同走向了世界,正在影响着或者即将影响世界的格局。世界未来的发展,需要东方文明的智慧。领导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说要用中国方式解决世界性医改难题。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振兴,而发展中医、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文化寻根”,这就不能不谈老子、孔夫子和扁鹊。当然,他们不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他们只是集大成的宗师,是中华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集中体现。曹老师表示:中医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代,我们中医一定要做好中医人的事。中医学100年来,一直走的衰落的道路,我们只重视了术,而轻视了道,所以衰落难逃,只有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刘敬章讲座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四诊合参的意义。
我在2005年9月15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过专门的文章,认为中医四诊是“基于生物进化的最高成果”,是任何仪器检查和动物实验所不具备的珍贵资料。刘智利编辑将题目改为:“中医诊察手段基于生物进化”。题目改得平实而谦虚,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喜欢“张狂”,想把口号喊得更响亮一些。
生物进化的结果,不是进化了细胞的结构,而是进化了细胞之间的联系与调控。生物进化的另一个成果,是逐渐产生了意识,人类的思维与语言等高级生命活动,是生命进化的最高成果。
当然,在整体上,人类的皮肤进化也格外醒目,因此而被古人称为“裸虫”。中医所有的诊察措施,都是紧紧依靠人类在进化过程之中所取得的这些最高成果展开的。
皮肤是人类进化得最成功的器官之一,是中医望诊、切诊的基础。因为人类与其他的动物有别,身体毛发很少,被称为“裸虫”,这是漫长进化的结果。在猿人时期,其皮肤的角化层较厚,全身密布着保暖的密毛,而汗腺远不如现代人发达。严健民《中国医学起源新论》认为,随着猿人的直立行走,用手劳动的日渐增多,要求身体的肌肉、血液循环和皮肤汗腺等器官,产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在气温偏高或者烈日炎炎的时候,古人也必须为食物而奔忙,出汗散热成为必须的、保持健康的保证,汗腺因之而发达;而寒冷的时候,聪明的古人学会了穴居、烤火、穿兽皮树叶,人类的皮脂腺也逐渐发达起来,靠密毛厚皮保暖似乎已经不太必要。“用进废退”的结果,使人皮肤变薄,密毛大部退化,而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汗腺、皮脂腺是任何动物都无法比拟的。吴汝康《人类发展史》说:“一个人有二百到五百余万条汗腺,这是任何猿、猴所不及的”。
皮肤与汗腺的进化,使人类由相对变温的古猿变成相对恒温的新人。中医的望神、望色、切尺肤、切脉等“客观”诊断措施,都离不开人类皮肤的进化,在动物实验之中很难被模拟。病人皮肤的“主观感觉”,更是中医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比如,中医对于传染病过程之中的发热,强调辨别表里,主要根据有无怕冷的“恶寒”证候,少阳病的往来寒热,阳明病的单热不寒,湿温的身热不扬等等,都要依靠皮肤的“主客观”反应。
中医学在病人的皮肤上“做足了”学问,皮肤的润泽、温度、色彩、丰腴、干湿;毛发的多少、光泽、疏密、分布;汗液的有无、多少、出汗的时间、程度等等都是中医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更有甚者,中医治疗的过程之中,还可以通过使病人汗出,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都是现代医学至今望尘莫及的。中医治病“发汗法(简称汗法)”的起源已经相当久远,久远得几乎无法说清。
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是古人经常会患的疾病。在这些疾病的初期,都可以有程度不同的恶寒、发热。恶寒轻微的时候,也许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当严重恶寒,或者出现寒战的时候,病人必然会蜷缩成一团,有衣物必然要加厚衣物,有火源必然会靠近火源,以减轻恶寒的痛苦。在烤火减轻恶寒痛苦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汗,随着汗出而发热消退,身体自然轻松舒适。这就是《素问》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理论形成的过程。这种现象积累多了之后,就形成了经验,进一步可以口耳相传,长期流传下来。
汗法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首要和主要方法,来源甚古,可以说至少已经具有数万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发汗法大约经历了烤火发汗、火灸取汗、火针致汗等外治方法发汗,以及服用温热药解表、辛凉解表等内服药物发汗解表的不同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丰富、日趋安全方便的历史过程。
笔者认为,烤火发汗,可以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云南元谋猿人在170万年之前已经可以用火,50万年之前的北京猿人用火的灰烬遗迹达6米厚,烤火发汗的历史应当十分久远了。火灸、火针发汗的现象,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还经常提到,只不过已经将这种原始的发汗方法淘汰了,称其为“火逆”“火邪”,这是由于已经产生了汤药发汗的“时代新成果”。华佗发汗的治疗方法还提到摩膏、法针。而服汤药发汗,只能出现在陶器和青铜器出现之后,甚至必须在人们普遍用器皿烹煮食物、将熬汤作为日常饮食之后,才会发明汤液治病、药物发汗。我们不可想象,在还没有陶器的时代,人们已经发明了汤液治病。人们把用汤液治病的发明权,判给了“以饮食要汤”的伊尹,称商朝的宰相伊尹著成了《汤液经》,发明了汤药,这是很合乎历史情节的推理。
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病灶与症状分离的现象,也就是不同患者虽然存在同一种病灶,但伴随的全身证候却不相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证型”,甚至有的患者“无证可辨”,这是为什么?过去我们总是用“体质不同”作为解说,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质不同?
笔者认为,这无非是微观世界的各种基本物质差异造成的,尽管这种差异计算起来可能十分庞杂纷乱。庞杂纷乱的微观世界难道毫无规律可言,只是一堆互不相干的数据吗?其实并非如此。现代医学认为什么也说明不了的症状,就是人体微观世界复杂变化的外在反应。在人体复杂的微观领域里,物理
90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21:4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19年9月2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第二节单味药运用举隅:
        (18)延胡索、(19)白芨、(20)女贞子、(21)射干、(22)白芷、(23)藏红花几种药的性味归经、医疗作用、临床应用及一些用药案例等内容。
         敬请期待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 ・ 朱良春   》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朱老用药经验,今天主要介绍了 (18)延胡索、(19)白芨、(20)女贞子、(21)射干、(22)白芷、(23)藏红花几种药的性味归经、医疗作用、临床应用及一些用药案例等内容。
       延胡索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气血瘀滞痛证”,如胃炎、急慢性扭挫伤、痛经、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徐长卿性味辛、温,归肝、肾经,有祛风通络、止痒、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脘腹胀、风湿关节疼痛、湿疹、顽癣、风疹瘙痒等疾病。朱老常用此两味配伍治疗顽固性失眠,屡获佳效。
       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等病症。为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咳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疗效显著,实为内服外用的止血良药。朱老擅用除出血证外,对恶心呕吐、咳嗽、白带、尿浊等,也有很好效果。
        射干,形为乌羽、乌扇,而为其别名。苦、寒,归肺经。《金匮要略》之咳嗽上气用射干麻黄,治疟母用鳖甲煎丸用乌扇。《千金》治喉痹用乌扇膏,治便毒用射干同生姜煎服,皆取其善降之性,降火解毒,祛痰利咽之功。朱老痹除喉痹外,如梅核气、支气管哮喘、乳糜尿等,亦多用射干。
       女贞子为木犀科常绿乔木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甘、苦、凉,以补肾之阴见长。一般用于肝肾阴虚,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内热等症。朱老据其特性和长期临证实践,认为女贞子是一味长寿之果,天然绿色之品,对当今人们膳食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引发的现代病,以及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风湿病,女贞子的功效应赋予新的内涵和扩大应用。
        白芷辛温芳香,入肺、胃、大肠三经,《本草汇言》称“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说明其功效之广泛,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窍、消肿、止痛之功,能行能散,长与宣通,止痛消肿之功,尤为卓著,朱师盛赞而广为应用。
       藏红花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有栽培,我国仅西藏有移植栽培,故名藏红花,为珍稀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散郁开结、凉血解毒之功。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可治疗跌扑损伤、忧郁痞闷、温病发斑等。《品汇精要》谓其“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藏药中很多传统方剂以它为主。
朱师在临床上常有肝硬化长期残留小黄疸不退,使用一般利胆退黄药物无效者前来就诊。他在辨证处方时再给予藏红花0.5-1.0g/日晨起泡茶,徐徐饮之,坚持月余,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经“B”超检查发现此类病人经治疗后的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这与藏红花兼有活血利胆双重功效密切相关。
906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19:43: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2019年9月29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陈修园
        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友、良有、长有,号慎修,福建长乐人,为清代著名医家,传世医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秒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南雅堂医案》等。陈修园出生家庭贫寒,为了生计而是半治举子业,半习医学。在医学方面,他主张以《内经》为体,以仲景方为用;研究《伤寒论》深受张志聪、高世栻、张锡驹等影响,主张维护旧论,反对擅改原文;并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应用气化学说解释六经。他的一生为官廉洁,为医勤于著述,致力于医学的普及和教育。陈修园这种从普及、通俗、收徒的方式来传播、弘扬中医学的精神,对于今天有志于复兴中医学的莘莘学子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今,中医学正在一步步走向式微衰败,在民间中医荡然无存、野生中草药遭到人为大势破坏、广大基层老百姓又渴望中医药的情景下,陈修园无疑是当今复兴中医学之仁人志士的榜样而大显奇光异彩!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医家陈修园(1753—1823)的学术成就。
         陈修园,虽然是福建长乐人,在当地学医,但是很长时间在河北省为官,治病救人,他也应该是“河北历史名医”。
          他注重经典的传承与研究,尤其是对张仲景著作的研究格外用力,同时他也很重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工作,写出了重要的中医科普著作。
        当然,由于他格外用力于经典的传承,因此,他对于李东垣开创的虚损病机研究,对于张景岳创造的新方,有过分严厉的挑剔,这是后来者应该避免的。
         陈修园作为清代著名医家,其传世的众多医著,如《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等,至今仍然是学习中医的重要参考书。
907
 楼主| 发表于 2019-9-30 21:43:3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9月30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陈士铎的《辨证录》。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11,冬月妇人伤寒,发热至六七日,昼则了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按其腹则大痛欲死。
        12,冬月伤寒,项背强几几 ,汗出恶风。
        13,冬月伤寒,头痛几几,下利。
        14,冬月伤寒,六七日后头疼目痛,寒热不已。
         15,冬月伤寒五、六日,吐泻后又加大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分享,欢迎大家交流。http://www.ynjkcy.com/bzl
祝贺马京雪讲述陈士铎《辨证录》成功!
     张仲景《伤寒论》经过宋代林亿等人的校勘,刻版印行之后,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再也不是孙思邈时代抄书的“江南诸师密仲景方不传”了,政府推动,技术进步,广为流传,使源于《汤液经》的《伤寒论》广为流传,宋代为之“补亡”“注释”“增补”的著作层出不穷,也有人用图表、歌扩来“科普”,促进张仲景学说的广泛传播,到明清时期可以说成为尽人皆知,大家普遍遵守的“经方”了。
     陈士铎自称接受了神仙传授的医药方书,所用的方子,仍然是张仲景的经方。
当然,陈士铎不是原方不变地使用经方,而是根据病情及时加减,甚至方名也改了,不再是张仲景的名称了。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尊古不泥古的表现。
《辨证录》闪烁着“观其脉症,随证治之”的光辉。
90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 21:10:1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10月1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76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范围:
疳疾论
疳者,干也,人所共知。不知干生于湿,湿生于土虚,土虚生于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生于儿之父母之爱其子,惟恐其儿之饥渴也。盖小儿之脏腑薄弱,能化一合者,与一合有半,即不能化,而脾气郁矣。再小儿初能饮食,见食即爱,不择精粗,不知满足,及脾气已郁而不舒,有拘急之象,儿之父母,犹认为饥渴而强与之。日复一日,脾因郁而水谷之气不化,水谷之气不化而脾愈郁,不为胃行津液,湿斯停矣。土恶湿,湿停而脾胃俱病矣。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不受水谷之气,无以生血而血干矣。再水谷之精气,内入五脏,为五脏之汁;水谷之悍气,循太阳外出,捍卫外侮之邪而为卫气。中焦受伤,无以散精气,则五脏之汁亦干;无以行悍气,而卫气亦馁,卫气馁故多汗,汗多而营血愈虚,血虚故肢体日瘦,中焦湿聚不化而腹满,腹日满而肢愈瘦,故曰干生于湿也。医者诚能识得干生于湿,湿生于土虚,且扶土之不暇,犹敢恣用苦寒,峻伤其胃气,重泄其脾气哉!治法允推东垣、钱氏、陈氏、薛氏、叶氏,诚得仲景之心法者也。疏补中焦,第一妙法;升降胃气,第二妙法;升陷下之脾阳,第三妙法;甘淡养胃,第四妙法;调和营卫,第五妙法;食后击鼓,以鼓动脾阳,第六妙法(即古者以乐侑食之义,鼓荡阳气,使之运用也);《难经》谓伤其脾胃者,调其饮食,第七妙法;如果生有疳虫,再少用苦寒酸辛,如芦荟、胡黄连、乌梅、使君、川椒之类,此第八妙法,若见疳即与苦寒杀虫便误矣;考洁古、东垣,每用丸药缓运脾阳,缓宣胃气,盖有取乎渣质有形,与汤药异岐,亦第九妙法也。
       近日都下相传一方,以全蝎三钱,烘干为末,每用精牛肉四两,作肉团数枚,加蝎末少许,蒸熟令儿逐日食之,以全蝎末完为度,治疳疾有殊功。愚思蝎色青,属木,肝经之虫,善窜而疏土,其性阴,兼通阴络,疏脾郁之久病在络者最良,然其性剽悍有毒。牛肉甘温,得坤土之精,最善补土,禀牡马之贞,其性健顺,既能补脾之体,又能运脾之用。牛肉得全蝎而愈健,全蝎得牛肉而不悍,一通一补,相需成功,亦可备用。一味金鸡散亦妙(用鸡内金不经水洗者,不拘多少,烘干为末,不拘何食物皆加之。性能杀虫磨积,即鸡之脾,能复脾之本性)。小儿疳疾,有爱食生米、黄土、石灰、纸、布之类者,皆因小儿无知,初饮食时,不拘何物即食之。脾不能运,久而生虫,愈爱食之矣。全在提携之者,有以谨之于先;若既病治法,亦惟有暂运脾阳,有虫者兼与杀虫,断勿令再食,以新推陈,换其脏腑之性,复其本来之真方妙。
痘证总论
《素问》曰:治病必求其本。盖不知其本,举手便误,后虽有锦绣心思,皆鞭长莫及矣。治痘明家,古来不下数十,可称尽善,不比温病毫无把握,尚俟愚陋之鄙论也。但古人治法良多,而议病究未透彻来路,皆由不明六气为病,与温病之源。故论痘发之源者,只及其半,谓痘证为先天胎毒,由肝肾而脾胃而心肺,是矣。总未议及发于子午卯酉之年,而他年罕发者何故。盖子午者,君火司天;卯酉者,君火在泉。人身之司君火者,少阴也。少阴有两脏,心与肾也。先天之毒,藏于肾脏,肾者,坎也,有二阴以恋一阳,又以太阳寒水为腑,故不发也,必待君火之年,与人身君火之气相搏,激而后发也。故北口外寒水凝结之所,永不发痘。盖人生之胎毒如火药,岁气之君火如火线,非此引之不发。以是知痘证与温病之发同一类也。试观《六元正纪》所载温厉大行,民病温厉之处,皆君相两火加临之候,未有寒水湿土加临而病温者,亦可知愚之非臆说矣。
痘证禁表药论
表药者,为寒水之气郁于人之皮肤经络,与人身寒水之气相结,不能自出而设者也。痘证由君火温气而发,要表药何用?以寒水应用之药,而用之君火之证,是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无后灾;以表药治痘疮,后必有大灾。盖痘以筋骨为根本,以肌肉为战场,以皮肤结痂为成功之地。用表药虚表,先坏其立功之地,故八、九朝灰白塌陷,咬牙寒战,例靥黑陷之证蜂起矣。古方精妙不可胜数,惟用表药之方,吾不敢信。今人且恣用羌、防、柴、葛、升麻、紫苏矣。更有愚之愚者,用表药以发闷证是也。痘发内由肝肾,外由血络,闷证有紫白之分:紫闷者,枭毒把持太过,法宜清凉败毒,古用枣变百祥丸,从肝肾之阴内透,用紫雪芳凉,从心包之阳外透;白闷则本身虚寒,气血不支之证,峻用温补气血,托之外出,按理立方,以尽人力,病在里而责之表,不亦愚哉!
痘证初起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甚难,难者何?预护之为难也。盖痘之放肥,灌浆,结痂,总从见点之初立根基,非深思远虑者不能也。且其情势未曾显张,大约辛凉解肌,芳香透络,化浊解毒者,十之七、八;本身气血虚寒,用温煦保元者,十之二、三。尤必审定儿之壮弱肥瘦,黑白青黄,所偏者何在?所不足者何在?审视体质明白,再看已未见点,所出何苗?参之春夏秋冬,天气寒热燥湿,所病何时?而后定方。务于七日前先清其所感之外邪,七日后只有胎毒,便不夹杂矣。
9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 20:49:3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10月1日),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二十五讲。
       吴又可非常明确的提出了著名的“疫有九传”的瘟疫病传变规律,那么“疫有九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原文】
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1〕。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2〕,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3〕。已发之后,渐加发热,脉洪而数,此众人相同,宜达原饮疏之〔4〕。继而邪气一离膜原,察其传变,众人不同者,以其表里各异耳。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 有先里而后表者,凡此九传,其去病一也〔5〕。医者不知九传之法,不知邪之所在, 如盲者之不任杖,聋者之听宫商,无音可求,无路可适,未免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颠倒误用,或寻枝摘叶,但治其证,不治其邪,同归于误一也〔6〕。
所言但表而不里者,其证头疼身痛发热,而复凛凛,里无胸满、腹胀等证,谷食不绝,不烦不渴,此邪气外传,由肌表而出,或自斑消,或从汗解。斑者有斑疹、桃花斑、紫云斑,汗者有自汗、盗汗、狂汗、战汗之异。此病气之使然,不必较论,但求得斑得汗为愈疾耳〔7〕。凡自外传者为顺,勿药亦能自愈,间有汗出不彻,而热不退者,宜白虎汤;斑出不透,而热不退者,宜举斑汤;有斑汗并行而愈者,若斑出不透,汗出不彻而热不除者,宜白虎合举斑汤。
间有表而再表者,所发未尽,膜原尚有隐伏之邪,或二三日后,四五日后,依前发热,脉洪而数,及其解也,斑者仍斑,汗者仍汗而愈。未愈者,仍如前法治之,然亦希有〔8〕。至于三表者,更希有也。
若但里而不表者,外无头疼身痛,而后亦无三斑四汗,惟胸膈痞闷,欲吐不吐,虽得少吐而不快,此邪传里之上者,宜瓜蒂散吐之,邪从吐减,邪尽病已。邪传里之中下者,心腹胀满,不呕不吐,或燥结便闭,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大肠胶闭〔9〕,并宜承气辈导去其邪,邪减病减,邪尽病已。上中下皆病者,不可吐,吐之为逆,但宜承气导之,则在上之邪,顺流而下,呕吐立止,胀满渐除。
有里而再里者,愈后二三日后或四五日后,依前之证复发,在上者仍吐之,在下者仍下之,再里者常事,甚有三里者,希有也〔10〕。虽有上中下之分,皆为里证。
若表里分传者,始则邪气伏于膜原,膜原者,即半表半里也〔11〕。此传法以邪气平分,半入于里则现里证,半出于表则现表证,此疫家之常事。然表里俱病,内外壅闭,既不得汗,而复不得下,此不可汗,强求其汗,必不可得,宜承气先通其里,里邪先去,邪去则里气通,中气方能达表,向者郁于肌肉之邪,乘势尽发于肌表矣,或斑或吐,盖随其性而升泄之也。诸证悉去,既无表里证而热不退者,膜原尚有已发之邪未尽也,宜三消饮调之。
若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照前表里俱病,宜三消饮,复下复汗如前而愈,此亦常事。至有三发者,亦希有也。
若表胜于里者,膜原伏邪发时,传表之邪多,传里之邪少,何以治之?表证多而里证少,当治其表,里证兼之;若里证多而表证少者,但治其里,表证自愈。
若先表而后里者,始则但有表证而无里证,宜达原饮。有经证者,当用三阳加法〔12〕。经证不显,但发热者不用加法。继而脉洪大而数,自汗而渴,邪离膜原未能出表耳,宜白虎汤辛凉解散,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愈后二三日或四五日,依前发热,宜达原饮。至后反加胸满腹胀,不思谷食,烦渴,舌上苔刺等证,加大黄微利之。久而不去,在上者宜瓜蒂散吐之,如在下者,宜承气汤导之。
若先里而后表者,始则发热,渐加里证,下之里证除,二三日内复发热,反加头疼身痛脉浮者,宜白虎汤。若下后热减不甚,三四日后,精神不慧,脉浮者宜白虎汤汗之。服汤后不得汗者,因精液枯竭也,加人参覆卧则汗解〔13〕。此近表里分传之证,不在此例。
若大下后,大汗后,表里之证悉去,继而一身尽痛,身如被杖,甚则不可反侧,周身骨寒而痛,非表证也。此不必治,二三日内阳气自回,身痛自愈。
凡疫邪再表再里,或再表里分传者,医家不解,反责病家不善调理,以致反复,病家不解,每责医家用药有误,致病复起,彼此归咎,胥失之矣〔14〕!殊不知病势之所当然,盖气性如此,一者不可为二,二者不可为一,绝非医家病家之过也,但得病者尚赖精神完固〔15〕,虽再三反复,随复随治,随治随愈。
间有延挨失治,或治之不得其法,日久不除,精神耗竭,嗣后更医,投药固当,现在之邪拔去,因而得效,殊不知膜原尚有伏邪,在一二日内,前证复起,反加循衣摸床,神思昏愦,目中不了了等证,且脉气渐萎,大凶之兆也。譬如行人,日间赴行,未晚投宿,何等从容?今则日间绕道,日暮途长,急难及矣。病家不咎于前医耽误时日,反咎于后医既生之而又杀之,良可叹也!当此之际,攻之则元气几微,是求速死;补之则邪火益炽,精气枯燥;守之则正不胜邪,必无生理矣。
        祝贺张海涛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吴又可所说的“疫有九传”的有关内容。
      吴又可所说的瘟疫,从膜原起病之后,“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里胜于表者,有先表而后里者, 有先里而后表者,凡此九传,其去病一也。医者不知九传之法,不知邪之所在, 如盲者之不任杖,聋者之听宫商,无音可求,无路可适,未免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或颠倒误用,或寻枝摘叶,但治其证,不治其邪,同归于误一也。”
       “统论疫有九传治法”是吴又可重要的理论阐述,温疫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传变形式?为什么有这么多证候变化?恐怕吴又可也不能给出正确的论断,所以他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温疫”一词所包括的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涵盖了众多的疾病所致。众多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分别有各自的发病过程和不同的病位,再加上病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就会出现纷纭复杂的传变状态和种种不同的治愈过程。
吴又可论述温疫的传变时,虽然强调“疫有九传”,但是“九传”皆不离表里。既然温疫也有表证和里证,那么它的治疗就与伤寒也会有某些相同之处,尤其是伤寒的阳明证作为里证的代表,其清下二法就会被借用于温疫病的治疗,事实上吴又可对仲景三承气汤,运用得最为纯熟。《温疫论·辨明伤寒时疫》云:“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症,子何言之异也?”吴又可回答温疫为何借用伤寒方时说:“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与伤寒)治法无异也”。吴又可这些论述与王安道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云:“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固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
孔毓礼曰:“里症分别上中下,亦自了了,但亦有胸满而不可以里言者。里症多于表者,古有定方,治里而表自解之说,到底遗却表证。下后复见表症,宜分经络而轻散之。若无白虎证,概用以作治表之药,殊亦未妥。汗下后,身痛脉迟细者,气分虚,宜人参汤建中汤。血分虚,宜当归建中汤,或桂枝汤加人参、当归。再表,必定邪未尽,而复攻于表。再里,必然邪未尽,而复攻于里。未必又自膜原来也。然复症者,多虚少实。有一黄姓,疫既愈,八九日脉静身凉,复发热,脉左手弦浮空劲,泄泻不止,竟投七味八味参、苓、白术而全安。此候急补之,勿计其为疫病也,多有生理。目见耳闻者,不一而足。”
龚绍林曰:“疫之传法有九,疫之治法亦有九。知其所传,即如其法以治之,焉有不愈之理。第恐医无定见,亦无定守,治不如法,未有不误人性命者矣。业医者其细心体之可也。”
9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 21:5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10月2日)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 第18讲,内容关于叶天士的质疑与考证。邓铁涛先生于《新中医》1990年第5期,发表了《叶天士先生问题三则》一文,探索有关叶天士的学术成就。邓老介绍说:“《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必读之书,内容相当丰富,但对于它的作者却一直以来有人存有疑问,如《温热论》脍炙人口,但是否为叶天士之作?《临证指南医案》的编者是否为叶天士之学生?而‘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之说是否有误?”对这三个问题,邓老发表了他的看法。让我们敬请期待武宁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rbyj

       祝贺武宁讲述书稿《邓老热病研究》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邓老关于叶天士学术研究的有关内容。
邓老由《临证指南医案》所收录的大量病例,看出其诊疗思想与《温热论》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邓老断定《温热论》“不是顾景文所能捏造,说是叶天士游洞庭湖时,由叶氏口述,顾氏笔记成文,比较可信。”从而认为叶天士作为温病大家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的讨论,邓老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临证指南医案》:‘乃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诊断,未必尽桂本意也。’对其门人所论,有所批评。胡震远《考证〈临证指南医案〉》根据编者及刊行与徐评之时间,认为所有编者都不是叶天士的学生。”
一个学派的开创,往往需要几代人进行前赴后继的工作才能形成。由于叶天士去世的时候,他的学术著作未能出版,后人整理的文稿,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叶天士的成就,是很多学者所关心的。也有一些考据“疑古派”,总是怀疑曾经有过的历史成就,是一种虚无主义的不良倾向。
       师徒传承,在中医学术发展的过程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师父择徒在古代是很严格的,《黄帝内经》就有“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的观点,并且黄帝认为:“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同层次的师徒传承,解惑只是回答疑问,有所谓一字之师,一方之师,一事之师。授业,则是为了职业传承,既有糊口的低层次,也有进一步光大事业的高境界。传道,往往是非常高的一个境界,是为了学术的继承和创新。叶天士开创的温病学,需要很多后来人不断加以探索的努力创新,因此,需要很多后来人进行继承、深入研究,不断完善。邓老关于私淑弟子“不是门生亦胜似门生”的论述,的确是一种为了事业发展而应该具有的博大胸怀。邓老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首届中医师带徒500名指导老师发言,提出“学我者,必须超过我”的口号,就是这种博大胸怀的具体体现。
       吴鞠通把三焦辨证作为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之后,三焦辨证到底从何滥觞,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说,叶氏说的“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之说,不见于河间刘完素的书中,是叶天士读书不细,张冠李戴的结果。这有损于叶天士的英明,也关系到叶天士作学术的态度。邓老反复研究有关争论,提出自己的看法。邓老针对陆九芝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陆九芝说“三焦二字不见《(河间)六书》,久之始悟叶氏于西昌(喻嘉言)之论温,认作河间之论温。”邓老说:“其实,喻嘉言以三焦论治,不是在温(病)而在疫证。但河间提出此(三焦)问题不是一次而是多次。”
邓老首先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关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加以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06:11 , Processed in 0.7443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