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9-12-30 07:45:50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2-29 23:30
不过脾的认识有些不一样,而是主要由于西医当时的认识错了,窃取了中医原本脏腑的名称,属于假冒商标,后来 ...

        中医没有错,西医也没有错,翻译家也没有错!是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标准,以结构与功能一对一对应的机械唯物论思维去衡量中医的脾,是中西医结合学派机械唯物论思维的错。  
       中医的脾,西医的脾脏,是同一个肉团团,当初的翻译家没有错,因为这个肉团团是一个可见的、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参照物。问题出在二者的功能不同,机械唯物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与功能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肉团团的功能完全不同,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以西医为标准,认定中医是错误的。
        如果以脾主运化为标准,西医脾脏是一个淋巴器官就是错误的!
82
发表于 2019-12-30 07:59:0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2-29 23:11
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究竟是什么关系?既有不可通约性又有可融合性,也就是如同库恩所说革命前 ...

那么中医的肾能不能用西医的概念、术语表述?能不能通约?我认为:能够表述,不能通约,还是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具有可融合性。即用西医不可能完完全全、完美解释中医的肾,但是可以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也就是说取一个近似值,可以使得二者通约。

一一确切的说法,应当是概念"不可通用"。



83
发表于 2019-12-30 08:07:0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12-29 23:59
那么中医的肾能不能用西医的概念、术语表述?能不能通约?我认为:能够表述,不能通约,还是既具有不可通 ...

           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之间,概念"不可通用"。
84
发表于 2019-12-30 08:08: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胃相表里、脾统血、脾主肉,开窍于唇,属土。主长夏。位中。……这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脾。在讨论脾主运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脾胃相表里、脾统血、脾主肉等等内容;还要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考虑到运化与心肺肾的关系,才能够真正领会到脾主运化的真正含义,这是与西医科学实验解释结构决定功能是不一样的。

西医认为:

脾(spleen )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在西医理论中,脾脏与胃肠之间既没有解剖学可见的联系,在生理学实验中也没有研究脾脏与胃肠道之间的生理功能的联系。脾脏与胃肠道互不相干,事实上并非如此,脾脏与胃肠道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85
发表于 2019-12-30 08:0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30 00:11 编辑

一     脾胃学说的历史沿革
1   秦汉之前春秋战国阶段

古籍《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决渎。”       韩非(约前280—前233),〔果蓏(luǒ)蚌(bàng)蛤(gé)〕木实、瓜类、蚌蛤。同“蚌”。蛤,蛤蜊,似蚌而圆。

这是对于脾胃功能的最早记述,不是医者的话,而是大家的事情家,哲学家的话。医学理论,不完全是医者创造的,哲学家,大家的事情家,千千万万的病人,屠夫等等共同创造的,因此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吕氏春秋》《孟春纪·正月纪》:一曰孟春之月……其味酸……其祀户,祭先脾。注曰:“脾属土,陈爻且豆脾在前。故曰:“祭先脾。春木胜土,先食胜也。一说脾属木,自用其藏也。”

《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说明五脏与五行的匹配,最早是来源于祭祀活动,而不是医疗实践。

与《内经》同时代或者稍晚的《淮南子·地形训》中记载有:“苍色主肝……赤色主心……白色主肺……黑色主肾……黄色主胃”。有胃而没有脾,说明脏腑的命名,五行归属,还存在着争论。脾与肝,脾与心,脾胃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确定。

《素问·五脏别论篇》有“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的记载,说明当时脏腑之说尚有争辩,五脏概念的确定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从先秦及汉初著作中可以找到痕迹。先秦著作对人体脏腑名早有记载,《诗经》有心肺肠脾之名,《尚书·盘庚》有心腹肾肠之名。《庄子》有五脏、六脏、六腑之说,见于《齐物论》《骈拇》《在宥》《列御寇》等篇,但未列具体名目。《淮南子》中有关人体之脏亦说法不一,如《地形训》列五脏,分别为肝、心、肺、肾、胃,五脏中无脾。而《精神训》列五脏:“人有四肢、五脏、九窍……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

《墨子•非乐上》:“外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孔颖达疏引蔡邕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取象比类,脾属土,仓廪属土,所以。脾胃为仓廪之官,这不是一年半载形成的,也许是几百年才推演络绎出来的。把脾归类于土,取象比类为仓廪之官,在墨子时代已形成了。

“脾主运化”,直到清朝叶天士,才完全确立。

2   秦汉时期一脾胃藏象理论初步形成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难经42难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命名原则是取类比象,即《易·系辞》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内经》中虽未有专篇论述脾胃,已散见在各篇之中,内容极为丰富。《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从而认识到脾胃在五脏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内经》、《难经》认为脾胃病的病因归纳为六淫外邪、内伤情志、饮食劳逸等。如《素闷·本病论》:“饮食劳倦即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建立了脏腑病机纲领。十九条贯穿了藏象理论,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入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伤寒杂病论》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说明重视脾胃之气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张仲景对脾胃学说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治疗学,将理论和方药融合起来,在《伤寒论》113方中约四分之一涉及脾胃。在疾病的康复阶段,张仲景也从调整脾胃人手,有专篇讨论瘥后劳复问题,7条中有5条均为调理脾胃之法。可见《伤寒杂病论》从辨证、治疗、预后等几方面阐述了脾胃藏象理论。

3魏晋隋唐脾胃藏象理论的发展

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以脏腑为核心论述病机,其中专列“脾胃病诸候“,开拓了研究脾胃病证的途径,也是脾胃病的最早记载。 唐·孙思邈《千金方》,分别论述脾胃虚实证治,提出“五脏不足,求于胃”的论点。强调调治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并按脾胃疾病的治疗方法,收集调治脾胃专方180余首。

4宋金元藏象理论的充实

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宋代国家设立脾胃专科,由太医局编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按照脾胃治法创制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名方,流传至今。钱乙把慢惊、发搐、壮热、腹胀、黄病、虚赢、弄舌等多种疾病的病因都归之为脾胃,特别强调了调治脾胃的重要性。

李东垣完善了脾胃病因痛机和治疗   李杲善温补,创立了脾胃学说,对后世医家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桂等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5  明清脾胃藏象理论的完善。

明代王纶结合东垣和丹溪之学提出脾阴说,认为脾胃须分“阴阳气血”,反对概用“辛热温燥,助火消阴之剂”。

薛己(1487~1559)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薛己《妇人大全良方·月经不调方论第五》)。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

缪希雍注重牌阴,注重养护胃津,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善用清凉、甘寒、清气之法。尤善用石膏、并配以麦冬、知母、竹叶等清解邪热,颐护胃津。

李中梓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      ”自宋代哲学家邵雍阐发先天、后天哲理后,医家对人体也重视先后天问题。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脾为后天之本”的著名论点,“谷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本在脾。”并认为与“肾为先天之本”同等重要。(《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明张介宾 《景岳全书·论证》中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荣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



胃阴学说的最后确立    清代叶天士所创胃阴学说,是对脾胃藏象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叶天士注重胃阴,主张甘凉濡润,根据《内经》的理论.提出:“太阴阴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和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又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完成了“脾主运化”的学说。在治疗上,用“甘平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其所制的养胃生津的益胃汤等方被后代医家所沿用,历久不衰。在此之前,脾胃统称,不分开,叶天士才把脾胃区分开来,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叶天士既继承《内经》,又充实丰富发展了东垣学说,李东垣的升脾阳和叶天士的养胃阴有机结合起来,使脾胃学说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小结   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是基本脾胃理论,至张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直到明清,薛己(1487~1559)首创脾统血,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明 张介宾提出来“化”的概念,清代叶天士创胃阴学说,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完成了“脾主运化”的学说,叶氏胃阴学说的创立,使脾胃理论在阴阳、气血、升降、温燥、刚柔方面更趋完善,形成了完整地脾胃理论体系,从而给后世治疗脾胃病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



脾的现代科学实验研究:脾虚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的合成分泌和调控功能紊乱,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这可能是脾虚证的重要病因或病机。然而补肾药延缓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退化的实验结果,使得脾与肾没有办法区别。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86
发表于 2019-12-30 08:15:5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对于脾脏的认识也是经过临床实际的失败、错误的曲折之路,才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

半个世纪以前,西医对于脾脏功能的认识非常肤浅,只认识到脾脏是一个破坏衰老、死亡的红细胞、血小板,回收铁离子的器官,脾功能亢进引起出血,仅此而已,所以脾切除术使用的非常广泛,结果发现术后凶险感染(OPSI)比较多,而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才引起广泛注意。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脾脏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深入,对脾脏储血、造血、滤血、破血、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内分泌等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OPSI),是全脾切除术后发生的特有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5 %,死亡率50 %。病人终身均有发病风险,但绝大多数均发生于全脾切除术后前2年,尤其是儿童的脾切除术后,年龄越小发病越早。

西医错误的把脾脏切除了100多年,至少在50年前的西医理论是错误的。

点评

100多年前西医认为脾是消化器官,50年前西医不知道脾是干什么的,现在才知道了脾是个免疫器官。西医认识的失误给中医脾脏的认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中医脾脏认识和西医脾大相径庭,实际上是当初翻译翻...  发表于 2019-12-30 10:25
87
发表于 2019-12-30 08:4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2-30 10:41 编辑

如果中医药应用部分已经被人类科学研究明白了,当然会有这部分相应的科学理论建立。
中医药也就成为人类科学的一部分,并不存在什么中医药了。
但是实际上中医药还根本就不是人类医药科学中的一部分,说明人类医药学科学并没有对于中医药应用部分加以式研究也没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建立。
中医药这部分科学理论是空白。
当然也就不能用人类现有医药学研究理论说明中医药原理,因还没有这部分的研究理论,用人类医药学其它部分研究理论并不能正确说明中医药应用部分。
如果要想说明中医药应用部分就必须要建立新医药理论部分,不论何种科学研究最初只能建立科学假说,不可能一步就变成科学理论,对于中医药研究也是一样首先要建立中医药应用部分科学研究理论假说。
而中医药应用部分相关理论并不是古代中医可建立。
是要有科学的研究分析才能建立中医药科学理论部分。
由于中医没有医药理论,中医没有医药科学理论,中医没有理论,也就不存在理论融合之说。

88
发表于 2019-12-30 08:56:22 | 只看该作者
中篇       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

点评

掩耳盗铃,闭目涉渊,把这个问题视而不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30 10:55
89
发表于 2019-12-30 08:56:48 |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中医没有医药理论,中医没有医药科学理论,中医没有理论,也就不存在理论融合之说。
9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0:39:2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2-29 23:45
中医没有错,西医也没有错,翻译家也没有错!是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标准,以结构与功能 ...

都没有错的话,矛盾从何而来?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中医脾和西医脾总有一个认识是错的。

只是由于历史认识的原因,中医脾和西医脾在交流和相互寻找对应的过程中张冠李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0:56 , Processed in 0.0964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