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讨论:中医脾的解剖和脾主运化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6-9-11 23:54:1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9-11 23:47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就是化天数而成!岁有十二月以应十二经脉,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以应三百六十五络,这些是不可能得到解剖的证实。

点评

希望先生对采取比类、人为想象获得的东西,不要成为理所当然的东东。  发表于 2016-9-12 07:42
82
发表于 2016-9-12 00:0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脾病泄泻乃五行化的推演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泄泻是肠道疾病的症状之一,与脾脏何干?但中医理论认为,泄泻与脾病有关,乃五脏附五行类比推演而来!

由于西学东渐,五行存废问题争论了个把百年,至今仍在争论,很难统一。那么,试问脾病泄泻这个临床实际病证,是否与五行有关?

脾在五行属土居中而主大腹,大腹内的器官正是肠道的解剖位置,所以大肠、小肠的生理病理多责之于脾脏。因此,无论是功能性腹泻,还是器质性腹泻;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腹泻,中医治疗多从脾着手,慢性者又涉及肾。

中医理论认为,泄泻的主要病机是脾病(虚)湿盛,脾虚水湿(津)代谢障碍所致。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健运失常,水湿不循常道,下注肠道而为泄泻。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经典上的这句话,是否与五行有关?一年明明是四季(时),为了与五行五脏相配,必须人为的增加一个长夏而附会之。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中央为土,病在脾。”人体(腹部)的中央正是肠道的解剖位置,中医经典上的依据正是脾所主,乃五脏附五行的类比推演!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就飧泄而言,这是肝气乘脾证的典型经典名句。是否五行有关?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这是经典上的脾病腹泻之理论依据。

可见,脾虚腹泻,当用健脾补脾的止泻方法,补脾可以益肠止泻,所以才有了中成药——补脾益肠丸的问世。

这是中医的真理吗?这个需要科学来检验吗?临床检验行吗?比如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汤等行之有效的方剂来治疗脾虚泄泻行吗?

用现代解剖生理去验证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性,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为什么必须用“西医能不能否定中医”、“西医能不能肯定中医”这样的话题来叫板?为什么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呢?
83
发表于 2016-9-12 00:0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6-9-12 00:06 编辑

【原创】“脾为谏议之官”小识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 栋
网友岐黄密室发帖子问:
《灵兰秘典论》对十二藏的论述:“脾胃者,仓廪之官”,是否传写之误?疑问如下:
1、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也,仓廪就是仓库,是物资中转站,即“传化物”的机构。脾为藏,主运化,与此功能不符。
2、十二藏中,其他十藏,都分别封了官,甚至心与心包都不例外,却唯独把脾胃合在一起,与文例不符。
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请各位探讨。
金栋答曰: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愚见认为这句话有遗漏或缺陷。因为脾为脏,胃为腑,正如网友所说:“而脏是藏精气的,腑是传化物的。仓廪是仓库,是物资中转站,即传化物的机构。脾为藏,主运化,与此功能不符。十二脏中,其他十脏,都分别封了官,却唯独把脾胃合在一起,与文例不符。”或疑当时没有合适的脾之官称,而与胃合在了一起。亦或有遗漏,不得而知。

《说文·肉部》云:“胃,谷府也。”《难经·四十二难》虞注:“胃为仓廪之官。”《素问·五脏别论》云:“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即真正接触水谷并参与水谷的消化(与吸收)者,当是肠和胃。如《灵枢·本输》:“胃者五谷之府。”《灵枢·肠胃》:“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灵枢·平人绝谷》:“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而“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灵枢·本输》),故仓廪专指胃腑,而不包括脾脏。

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虽论十二脏之相使,但经文中只有十一脏,而是将脾与胃合在一起论述的,所以《新校正》说:“详此乃十一官,脾胃二脏共一官故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王冰以后的学者,疑在参考了《华氏中藏经》及孙思邈《千金方》等予以补充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可刺脾之源。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可刺胃之源”(《刺法论》)和“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本病论》)的。

据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考证:“《素问遗篇》的著作时代,肯定是在王冰以后,高保衡、林亿以前,大概是公元第九、第十世纪前后。”所以古人认为《素问》的两个遗篇不是《素问》原有,是有道理的,即王冰以后人所讬名而已。其作者,应该是《内经》基本完成之后才出世的。所以才有了《素问遗篇·刺法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之分离与补充及《素问遗篇·本病论》“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的说法。知,通智,智慧、计谋、良策。周,周到、周密、全面。

“脾为谏议之官”,或源于《中藏经·卷上·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所云“脾者土也,谏议之官,主意与智”及《千金方·卷十五上·脾脏脉论第一》所云“论曰:脾主意,脾脏者,意之舍,意者,存忆之志也。为谏议大夫,并四脏之所受。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者,脾之所藏也”。

谏,直言规劝的意思,多用以下对上。古代设谏议之官,目的是用言语规劝君王或皇帝的过错,使其改正。《白虎通·谏诤》:“君至尊,故设辅弼置谏官。”

谏议大夫,《辞源·言部》:“官名。秦置谏大夫掌论议,无定员,至多数十人,属郎中令。汉属光禄勋。东汉改为谏议大夫,历代因之。隋属门下省,炀帝曾一度废置。唐后置。……宋因之,并以为谏院之长。元无谏官。明洪武二十五年复置,不久又废。”

“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是什么意思呢?张介宾《类经》注:“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虑周万物,皆由乎意,故智周出焉。”《中医大辞典》:“谏议之官:《素问遗篇·刺法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喻脾有协助心神决定意志的功能,故称。”

五神脏,肝、心、脾、肺、肾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灵枢·九针论》:“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刺法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为谏议之官,知(智)周出焉。”

以上各官的功能,皆是协助心神控制调理全身的情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所以据文例及功能,应该将“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补入《灵兰秘典论》,以合十二官之数,所以才有了《素问》遗篇《刺法论》的补入。而宋·陈言(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内所因论》在论十二官之功能时则补为:“脾者,谏议之官,公正出焉。”
84
发表于 2016-9-12 00: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6-9-12 00:14 编辑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金栋按:通篇之义,“官”本是“脏”之变文,即脏腑器官之官。而对于“官”之解释,历代《素问》注释有指官僚、官宦、官职之官称者,如森立之《素问考注》云:“心君,肾小君,肝武官,肺文官,脾货谷官,国家之官僚悉焉。”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这是以一个封建王朝的官职设置来比喻人体中十二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为何?乃源于中医的象思维理论,即比类取象而已。以古代封建社会的官职名称比喻脏腑的功能。与解剖何干?

85
发表于 2016-9-12 05:38:3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脏腑学说是以人体的脏腑功能来分类的,但是中医所说的脏腑功能并不是局限于现代解剖所认定的脏腑,而是现代解剖所认定的脏腑功能的综合分类。比如中医所说的脾的功能所涉及的脏腑不只是现代解剖学上的脾脏,还涵盖了现代解剖学上的胰脏以及部分肠胃的功能。现代解剖所认识的脏腑是具体的和固定的,但是中医所归类的脏腑功能确实灵活的和有选择的。

点评

这是正确看待脏腑学说与解剖器官的关系。  发表于 2016-9-12 15:07
说得好!赞!  发表于 2016-9-12 07:3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6
发表于 2016-9-12 06:38:29 | 只看该作者
      绕来绕去,还是老问题:脏腑的功能与西医解剖学不符!
  按照西方科学与西医的标准,中医理论完全是不科学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
  判定真理的标准是实践!200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医理论是真理。这一点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所以,西医是科学;中医是真理!没有任何异议!!

点评

讲中医问题,稍微深入一点,您老就不懂了,不懂,就不要跟着起哄了。 您自己看看,在这几个帖里,除了表态性的发言,正经探讨学问的,您发过一个没有? 再说,您对大家研究中医理论来源这么反感,百般阻拦,中医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10
87
发表于 2016-9-12 07:39:17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9-12 02:38
绕来绕去,还是老问题:脏腑的功能与西医解剖学不符!
  按照西方科学与西医的标准,中医理论完全是 ...

所以,西医是科学;中医是真理!没有任何异议!!
————————————————————————

还没睡醒吧?

西医绝对是科学,而绝对不是真理?
中医绝对是真理,而绝对不是科学?


科学与真理是水火不容的吗?

88
发表于 2016-9-12 07:59:2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9-11 23:39
所以,西医是科学;中医是真理!没有任何异议!!
————————————————————————
...

       我说出来了道理!你也说说理由!口号没有用。
89
发表于 2016-9-12 08:08:12 | 只看该作者
      科学是不是真理,还要实践再验证验证!!例如四环素是科学的,最终被淘汰出局。
90
发表于 2016-9-12 08:16:33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张仲景,不懂西医循环系统,心脏的西医解剖学,他怎么会正确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没有西方科学,解剖学,能不能治疗冠心病???余类推。
        张仲景不知道细菌,病原体……西方科学,《伤寒论》治疗感染性疾病直至今日,还是有效的!作何解释??
        中医理论不是西方科学,是真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42 , Processed in 0.0575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