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8-16 09:51 编辑
《金匾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的痰饮与血瘀 《金匾要略》中的栝蒌薤白白酒汤证、栝萎薤白半夏汤证等,均属于痰浊证治范畴。薏苡附子散证乌头赤石脂丸证属于瘀血。 “胸痹”是以病位和病机命名,“痹”是闭塞不通的意思,不通则痛,故胸痹是以胸膺部痞闷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这一组临床表现与西医的冠心病及其他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闷胀等疾病是等同的。中医的“心痛”是以病位和症状命名,是心前区疼痛和胃脘部疼痛的统称,本篇所述的胸痹心痛主要指正当心窝部位的疼痛证。到了现代,中医的胸痹心痛已基本与西医的冠心病病名相对应,“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其重者相当于心肌梗塞,当属于“真心痛”范畴。如果胸痹心痛在一起,一般是指心绞痛,如果单讲胸痹是指胸痛的意思。如果单讲“心痛”或者“心下痛”,则心痛具有西医的两个概念:1 心前区疼痛;2 上腹部正中疼痛,心脏、肺、纵膈以及胃十二指肠、胆囊、胰腺的病变引起的疼痛均包括在内。短气是指呼吸迫促,在本篇中仅作为胸痹的一种症状来叙述。 从临床表现来看,胸痹心痛与冠心病心绞痛是同一的,他们的病机、病理变化也能够统一。我们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第1条开始,进行逐条讨论。第1条是胸痹心痛的中医病机。 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中医认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从脉象上揭示了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特点。“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阴寒太猛,水饮内停之征。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原文说“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进一步指出“阳微”与“阴弦”是胸痹心痛病机不可缺一的两个方面,正是胸阳不足,阴邪上乘阳位,二者相互搏结,才能成为胸痹心痛之病。故张仲景以“阳微阴弦”言胸痹之病因病机,提纲挈领地指出胸阳不振,痰饮上乘,痹阻脉络,不通则痛,引起胸痹心痛。本虚标实是其本质,一语中的,最为切要。说明了胸痹心痛与痰饮的关系,即痰饮上乘引起胸痹心痛。 中医还认为:人过中年,肾气渐衰,肾阳不足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心气不足,又可致心血运行不畅而瘀,胸阳不振,瘀饮上乘阳位,痰瘀互结,阻于脉络,发为胸痹心痛。 西医认为: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