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5 13:44 编辑
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这段经文,是奇经八脉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比《内经》详细了很多。因此,必须把《内经》和《难经》合起来,才能体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完整体系。
《难经》所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也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确实借鉴了古代地理学领域的经验。
【12】《难经》根据十二经的理论,开创独取寸口脉法,体现了经络学说对开创诊断方法的指导作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这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在东汉末年,经络学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实用的程度。
所谓“六经辨证”,是把《内经》时期的十二经辨证进一步简化的一种辨证方法,即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内经》当初是用十二经辨证,见于《素问•热论篇》。《伤寒杂病论》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在十二经辨证的基础上开创了六经辨证。这说明,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以后,在应用过程中,十二经仍是可以简化的。因此,从《伤寒杂病论》对十二经的简化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十二经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十二经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绝对不能简化的。
【13】另据考证,在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规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曾多次修改和调整。比如,《人体经脉漆雕》记载的“阴经”,都上行到头部。但是,《内经》对“阴经”的记载,都没行至头部。这说明,在此期间,古代医家对“阴经”的循行作了修改和调整。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是把腧穴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但是,到元代,《十四经发挥》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把354个腧穴归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称十四经穴,此后,不再是每一经都有腧穴了。因此,从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归经的修改和调整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经络”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14】在中医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了腧穴的归经,是在359个经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这说明,《针灸逢源》的作者知道“经络”是论理工具,知道“经”和腧穴的关系。现存于世的文献表明,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能弄清“经络”是什么。
从《针灸逢源》至今,归经的腧穴没再增加。这是经络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缺憾。因为,腧穴是逐渐发现的,腧穴的归经是把逐渐发现的腧穴经临床反复验证后分别归属各“经”。按系统理论,归经的腧穴的必须达到365个,才能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对应。如《素问•气穴论》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但是,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从《针灸逢源》以后,因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和腧穴的关系,虽然发现了很多新腧穴,却都没归经。因此,归经的腧穴没能达到365个,至今仍是361个。
【15】从“经络”起源,到《针灸逢源》最后一次把腧穴归经,经络学说大约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已经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把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比如,中医学的脏腑学说、针灸学说、诊断学说、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再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手针、足针、腧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经络学说奠定了基础。因此,近代以来,《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虽罕为人知,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早已形成,临床各科仍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仍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各科仍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当然,不能不承认,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研究,确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16】总之,根据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学说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
二,把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分别归属各“经”,是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络的体系就越复杂。
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规律。腧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
四,“六合”和“八肱”,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五,“经”有定数,“络”无定数。“经”的数目是固定的。“络”是逐渐充实的。“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限制,“络”不受限制。
六,“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有了一定的哲学形式和哲学因素。
七,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紧密相结合而成的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经”和“络”的分布已不再单纯的气脉。“经”和“络”的作用,早已超出“气脉”的作用。比如,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长度是“一十六丈二尺”,这只是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没包括各“经”的“上下出入升降”,更没包括后来别出的正经。这是逐渐充实的内容。
八,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早已渗透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已离不开经络学说。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1】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在近代没把《灵枢》原文解释清楚,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经考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医学的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没失传的只有《灵枢》记载着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灵枢》流传不广,在宋代以前也丢失了,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虽有解释,但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二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创建十二经的方法、以及十二经的“根”和“结”,没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多个章节,且文简词古,寓意太深。受此影响,《灵枢》从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但后世医书没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整理出来。直到现在,《灵枢》虽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难理解,仍没翻译成通俗语言。
三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在古代不规范,容易让后人产生误解。比如,“血脉”可称“脉”,“经络”也可称“脉”,但“经络”和“血脉”不是同一个概念。再如,“经”可称“经脉”,“络”可称“络脉”,但“经脉”并不专指“经”,而是有三种含义:有时指“经”,有时指 (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