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哲医著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21:4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5 13:44 编辑

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这段经文,是奇经八脉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比《内经》详细了很多。因此,必须把《内经》和《难经》合起来,才能体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完整体系。

《难经》所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也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确实借鉴了古代地理学领域的经验。
       【12】《难经》根据十二经的理论,开创独取寸口脉法,体现了经络学说对开创诊断方法的指导作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这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在东汉末年,经络学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实用的程度。
       所谓“六经辨证”,是把《内经》时期的十二经辨证进一步简化的一种辨证方法,即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内经》当初是用十二经辨证,见于《素问•热论篇》。《伤寒杂病论》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在十二经辨证的基础上开创了六经辨证。这说明,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以后,在应用过程中,十二经仍是可以简化的。因此,从《伤寒杂病论》对十二经的简化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十二经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十二经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绝对不能简化的。
       【13】另据考证,在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规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曾多次修改和调整。比如,《人体经脉漆雕》记载的“阴经”,都上行到头部。但是,《内经》对“阴经”的记载,都没行至头部。这说明,在此期间,古代医家对“阴经”的循行作了修改和调整。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是把腧穴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但是,到元代,《十四经发挥》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把354个腧穴归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称十四经穴,此后,不再是每一经都有腧穴了。因此,从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归经的修改和调整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经络”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14】在中医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了腧穴的归经,是在359个经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这说明,《针灸逢源》的作者知道“经络”是论理工具,知道“经”和腧穴的关系。现存于世的文献表明,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能弄清“经络”是什么。
       从《针灸逢源》至今,归经的腧穴没再增加。这是经络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缺憾。因为,腧穴是逐渐发现的,腧穴的归经是把逐渐发现的腧穴经临床反复验证后分别归属各“经”。按系统理论,归经的腧穴的必须达到365个,才能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对应。如《素问•气穴论》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但是,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从《针灸逢源》以后,因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和腧穴的关系,虽然发现了很多新腧穴,却都没归经。因此,归经的腧穴没能达到365个,至今仍是361个。
       【15】从“经络”起源,到《针灸逢源》最后一次把腧穴归经,经络学说大约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已经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把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比如,中医学的脏腑学说、针灸学说、诊断学说、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再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手针、足针、腧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经络学说奠定了基础。因此,近代以来,《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虽罕为人知,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早已形成,临床各科仍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仍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各科仍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当然,不能不承认,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研究,确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16】总之,根据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学说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
       二,把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分别归属各“经”,是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络的体系就越复杂。
       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规律。腧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
       四,“六合”和“八肱”,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五,“经”有定数,“络”无定数。“经”的数目是固定的。“络”是逐渐充实的。“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限制,“络”不受限制。
       六,“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有了一定的哲学形式和哲学因素。
       七,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紧密相结合而成的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经”和“络”的分布已不再单纯的气脉。“经”和“络”的作用,早已超出“气脉”的作用。比如,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长度是“一十六丈二尺”,这只是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没包括各“经”的“上下出入升降”,更没包括后来别出的正经。这是逐渐充实的内容。
       八,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早已渗透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已离不开经络学说。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1】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在近代没把《灵枢》原文解释清楚,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经考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医学的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没失传的只有《灵枢》记载着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灵枢》流传不广,在宋代以前也丢失了,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虽有解释,但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二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创建十二经的方法、以及十二经的“根”和“结”,没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多个章节,且文简词古,寓意太深。受此影响,《灵枢》从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但后世医书没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整理出来。直到现在,《灵枢》虽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难理解,仍没翻译成通俗语言。
       三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在古代不规范,容易让后人产生误解。比如,“血脉”可称“脉”,“经络”也可称“脉”,但“经络”和“血脉”不是同一个概念。再如,“经”可称“经脉”,“络”可称“络脉”,但“经脉”并不专指“经”,而是有三种含义:有时指“经”,有时指

(42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21:3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6 13:39 编辑

归属于各“经”的血脉,还有时指整个经络系统。若不分辨清楚,很容易混淆。比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所说的“经脉”,既不单指“经”,也不是归属各“经”的血脉,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再如《灵枢•经脉篇》说:“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等等,这里所说的“脉”,不是血脉,而是“经”。另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所谓“经之动脉”,是指归属于各“经”的动脉。“动脉”是血脉,“经”不是动脉。所谓“行于脉中”,指血脉。这都说明,在古代,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不规范,“血脉”与“经”或“络”容易混淆,必须辨别清楚。

由于以上原因,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罕为人知。南宋以后,虽有了重新刊行的《灵枢》,但后人没把《灵枢》原文理解透,仍没弄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也没弄清“经络”是什么,逐渐掺杂了对“经络”的推论、猜测、臆断和曲解误说,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
       比如,近代医书对《灵枢》的注解,一直没把“经脉之始生”、“六律建阴阳诸经”、“气脉”和“经”的关系、以及“经络”的“根”和“结”等最关键的问题解释清楚。其实,《灵枢》对“经脉之始生”早有解释,这是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真面目的历史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翻译成通俗语言,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也能说明“经络”是怎么产生的。由此可知,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不是在《内经》成书时就埋没了,而是《内经》成书以后逐渐埋没的。
       【2】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秦汉以前,中医学有很多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如《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共二百六十多卷,早失传了。还有《上经》、《下经》、《大要》、《从容》、《奇恒之势》等,篇目不详,也失传了。在这些文献中,通过旁证可查的,是对经络学说确实有一些记载。但是,是否记载了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无证可查。
        幸存于世的《内经》,确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内经》还有“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见于《灵枢•经别篇》不同的版本。并且,《难经》也幸存于世,《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内经》和《难经》合起来,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基本是完整的,已经达到了实用的程度。经络学说从古代传到现在,主要根据《内经》和《难经》的记载。因此,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不是埋没了?埋没了哪些内容?可以把经络学说现代理论与《内经》和《难经》的记载互相比较。比如,经络学说最基本的概念是“经络”,《内经》早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清楚,说不清“经络”是什么,这就是埋没了。再如,“经隧”也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与天体运行相对应的二十八脉,非常重要,《内经》说:“必明于经隧”,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对“经隧”的解释和重视程度,这也是埋没了一部分。另如,《内经》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由此可见,必须知道“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否则,就会“五脏六腑、折关败枢”,甚至“阴阳大失”,但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充分体现出来。《素问•徵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但在近代,“经络”成了解释不清的概念,这说明,肯定是埋没了。类似实例,举不胜举。《难经》记载的内容也埋没了一些。很明显,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确实埋没了经络学说的很多内容,没把《内经》和《难经》记载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没能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3】《内经》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古称《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九卷,一百六十二篇。其中,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素问》有所补充。比如,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对“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各“经”的“根”和“结”、“经隧”、以及十二经、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线、161个腧穴的归经,都在《灵枢》部分。所以,《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古文献资料。
       【4】医学史证实,《内经》成书后,《素问》保存的基本完整,流传较广。但《灵枢》没保存完整,早有散佚,流传不广。并且,《灵枢》在宋代以前曾一度丢失,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5】据考,在宋代,确实有《灵枢》已失传的记载。如宋代史崧作《黄帝灵枢经》之叙时说:“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并且还说:“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这说明,宋代以前,《素问》虽“世所奉行”,但《灵枢》已“不传久矣”,确实丢失了。
       由于《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文献资料,甚至是当时唯一的文献,所以,《灵枢》丢失后,对经络学说的传承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之所以被逐渐埋没,主要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原文太难理解。
       【6】《灵枢》丢失后,《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流传后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灸甲乙经》是晋代问世的针灸学专著,引用了《灵枢》的很多原文。但是,《针灸甲乙经》引用《灵枢•经脉篇》的原文时,把《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删掉了,所以,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逐渐埋没了。
       【7】史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北宋元佑八年,高丽(即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献出《黄帝针经》,此乃唯一幸存的《灵枢》孤本。因此,《灵枢》失而复得,没彻底失传。
       从《灵枢》编著、问世、流传、丢失乃至南宋时重新刊行,历史跨度很大,在此期间,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等,都有很大变化。《灵枢》是战国时期的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原文寓意太深,很难理解。受诸多因素影响,《灵枢》在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流传渐广,但后世医书没把《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译成通俗语言。因此,《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一直埋没到现在。
       【8】现存于世的《灵枢》,虽有不同版本,但最早是根据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的《黄帝针经》出版的。朝鲜向宋皇室进贡时称《黄帝针经》,南宋刊行时称《黄帝灵枢经》,后来简称《灵枢》。其内容,经史学家考证,仍是《内经》散佚的部分。因此,现存各种版本的《灵枢》,原文仍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以此为依据,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9】以上说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主要原因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因此,以《灵枢》为主要依据,结合《素问》和《难经》等文献的记载,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八,因有证据,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1】战国以前的中医文献虽大部分失传了,但《内经》幸存于世,特别是《内经》的《灵枢》部分,在宋代以前丢失了,但在北宋元佑八年失而复得,没永久失传。其中,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确实有解释,涉及很多细节问题,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能说明“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是战国时期的原始记载,是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解释,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因此,以《灵枢》为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2】《内经》是战国时期的综合性典著,是中医学各学说的渊薮。中医学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最基本的概念,均发端于这部伟大经典。经络学说也不例外。考证“经络”的起源,研究“经络”是什么,探讨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离不开《内经》。并且,根据《内经》
(44页)

83
发表于 2013-10-26 22:17:0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结合针灸的病历来谈  就更好了  也更能说明问题
84
发表于 2013-10-27 05:4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3-10-26 21:54 编辑

“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说来说去,千言万语,归根结底这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的真面目。也就是说这两句话才是这本书的核心和症结。也就是说本书的作者说来说去,也就是要说这两句话。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经络是人体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经络学说才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无论中西医都不否认。人体的各种脏器都是相对独立的,各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那么人体是怎样联系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西医认为是由神经、淋巴、血管及血液和内分泌进行联系和调整的;而中医认为是由经络和气血津液进行联系和调整的。西医的神经和血管查有实据,而中医的经络却渺无踪影。大体解剖就能看到神经和血管,而且历历在目,为什么古人能发现人体的五脏六腑,就偏偏看不到显然易见的神经和血管系统呢?是不是古人就把这些看作是经络了呢?至于经络系统是不是这些神经和血管的结构和作用在人体表面的投影或反应呢?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3-10-27 13:04:50 | 只看该作者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602&page=1&extra=&_dsign=80c12b92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0:0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7 12:10 编辑

的记载对“经络”进行研究,是最可信的。

【3】近代以来,一般认为,《内经》只记载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但没说清“经络”是怎样产生的,也没说清“经络”是什么。所以,对“经络”的研究确实走了弯路。
       最近发现,《内经》原来早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所谓“六律建阴阳诸经”。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证实,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手六经和足六经的“根”和“结”,这是经络系统最早的直行主干,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各“经”的起止和分布,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六律的核心即是“三阴三阳”。《难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先是创建了十二经,有了十二经之后,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奇经八脉,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以《内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十二经的起源,以《难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奇经八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4】因《灵枢》没彻底失传,《灵枢》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只是原文不易理解,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一定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并且,《灵枢》原文的表达方式,已经给人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疑问,本身就是突破口。只要发现了这个突破口,溯本穷源,寻根觅节,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就不会偏离方向,就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比如,在《灵枢•经脉篇》第一段经文中,黄帝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是介绍人在母腹内逐渐生成的脏腑和组织结构,但雷公继续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么产生的。这足以说明,“经脉”不是在母腹人生长发育生成的。假如“经脉”是在母腹内生成的,雷公就不用接着再问了。
       针对“经脉之始生”的问题,黄帝又作了回答,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显然让人产生疑问。比如,若单从文字看,似乎不是解释“经脉之始生”的问题,有答非所问之嫌。因此,这是很明显的突破口,应该深入考究。实际上,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紧接上文进一步说明“经脉”的作用。比如,黄帝又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句式,即“……者,所以……”,通译为“……,是用于……的”。由全文的文意可知,这里所说的“经脉”,指的是整个经络系统。这句话译成现代语言,意思是说,“‘经络’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这就“说明了经络”的主要作用。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上一句已说明“经络”不是母腹内生成的,所以必须单独解释“经络”的作用,把”经络“的作用把脏腑组织器官区别开。很明显,这段经文已经表明,“经络”和人在母腹内生成脏腑组织器官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是在母腹内生成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成的。还能表明,“经络”的作用和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有区别。因为,在人的身体上,任何脏腑组织器官,都不具备“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原因是,这是综合性很强的作用,是系统方法或论理工具的作用,不是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作用。所谓“百病”,泛指一切疾病。所谓“不可不通”,是“不可不知”的意思。“通”作“知”或“通晓”解。
       以上说明,根据《灵枢》原文明显的疑问之处,可以打开对“经络”进行考证和研究的突破口。通过这段原文,既能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长发育而成的,也能说明“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在此基础上,对“经络”的研究就有了一定思路,就不会偏方向。至于“经脉”是什么,已基本上清楚了。当然,若彻底理顺清楚,还要参考《灵枢》和《素问》的其他原文。
       【5】《内经》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很多,但没集中在一起,而是比较零散。其中,《灵枢》记载的较多,《素问》有所补充。若互相参照,完全一致,都能贯通,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体现出来。并且,凡秦汉以前的文献资料,对“经络”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比如,若把《内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综合在一起,互相贯通,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表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由此证明,“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因此,不能再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二,《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由此证明,“十二经”确实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和《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三,《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具体方法。由此证明,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和“结”。十二经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合称。足六经和手六经都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根”和“结”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起源。
       四,《素问•阴阳离合论》还能表明,阴阳学说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各“经”的起止和分布,是按系统方法创建的。
       五,《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证明,奇经八脉也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六,《灵枢•脉度篇》对“大经隧”的论述,最能体现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足以证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与“大经隧”长度一致,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对确定“经络”不是虚构,不是假说,是最确凿的证据。据此才能说明,“经络”最初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把“经”和“气脉”建在了一起。“大经隧”是较大的“气脉”。因此,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形成的方法论学说,“经”和“络”是经络学说的论理工具。“经”和“气脉”虽建在了一起,但“经”有哲学内涵,既能概括“气”的运行规律,体现“气脉”的作用,又有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作用。
       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记载表明,“经络”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由此证明,“经络”有论理工具作用。
       八,《内经》用十二经辨证,《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灵枢》和《针灸甲乙经》把腧穴归全身各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十四经发挥》把腧穴归了十四经,不再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由此证明,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说明,古典文献对“经络”的记载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因此,只要弄清“经络”是什么,再把“经络”起源、“经”和“气脉”的关系、“经”的哲学内涵、经络学说的形成、以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理顺清楚,就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6】近代以来,出土文献越来越多,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依据。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相继出土。原有传本的《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把这些文献对经络学说的记载贯通起来,可以说明“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初步形成复杂体系、主要作用、乃至逐渐埋没的历史过程。并且,还能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进行过充实、修改和调整。所以,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越来越突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显,日渐淡晦。
       【7】从“经络”起源到现在,“经络”的专题文献数以万计,数不胜数。文献资料表明,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虽有充实、修改或调整,但没记载过“经”和“络”的发育
(46页)

87
发表于 2013-10-27 20:18:13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27 16:07
的记载对“经络”进行研究,是最可信的。
【3】近代以来,一般认为,《内经》只记载了“经络”的分布和循 ...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80c12b92
88
发表于 2013-10-28 10:01:3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脾,在娘肚子里存在不存在?是不是人为的创造出了的说理工具?运用现代科学与西医解剖学直接解释藏象经络可行吗?
     中医的脾是中医理论中的脾,是主运化的脾;娘肚子里的脾脏是西医解剖学的脾脏,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没有可比性。以“娘肚子里”的有无评价脾脏、经络的存在与否是以解剖学为依据的!
     我们论坛中的争论,大部分属于这种无结果的争论,拿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进行比较。
     五行学说只能在中医理论中才有意义,把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与西医解剖学概念进行比较,直接以解剖学为参考系衡量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或者潜意识里、不自觉的以西医为参考系评价中医理论,这是错误的比较方法。

     这本书值得一读,能够启发我们的许多思想,例如:诠释学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89
发表于 2013-10-28 10:11:11 | 只看该作者
     经穴的分布形式及其功能主治与神经的节段性支配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这种观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支持。临床上突破传统的循经取穴原则,根据病证的部位,按神经节段取穴已取得良好的疗效。
       (1)躯干腹、背侧经穴排列趋神经性现象:分布于躯干腹、背侧的经脉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等八条经脉,这些经脉的穴位排列有如下特点:①任脉穴位完全位于腹正中线上,恰是两侧胸神经前皮支末端的交界处,穴位的排列与胸神经前皮支分布相吻合;②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在腹部有穴位平行排列于腹正中线两旁的皮神经前皮支附近。腹部皮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较短,而在腹部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距正中线较近,待此三经到达胸部时,随胸廓扩大,胸神经的外侧支变长,而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随之向外侧转移,与腹部比较,远离正中线;③背侧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位于背部后正中线及两旁,穴位排列与腹侧完全相似,也与胸神经后支分布完全吻合;④躯干部腹侧和背侧的神经分布形式呈原始节段状态分布,彼此距离相等,排列匀称,而躯干部穴位的分布也是距离均等,排列匀称,与神经分布极其吻合。这种来自针灸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的“趋神经”现象可能就是经络实质的反映。
       (2)穴位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相关规律:根据《腧穴学》教材中关于颈、上胸部、下胸部和腰骶部的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的躯干段各经穴主治病症的记载,与神经节段关系比较发现,其主治病症都有非常明显的神经节段特性。在躯干部穴位功能主治的神经节段特性表现为“分段”性特点,即同一条经脉的穴位,由于所处神经节段不同,可有不同的主治,表现为“同经异治”;虽属不同经脉,但其穴位,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症大体相同,从而表现了“异经同治”的功能主治(见表2-9、表2-10、表2-11、图2-19、图2-20)。在11个脏腑22个俞、募穴(三焦经未统计)中,21个俞、募穴是位于所属脏腑神经节段分布范围之内,或邻近节段上下不超过2个脊神经节段。这些事实,一方面说明了俞、募穴对所属脏腑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俞、募穴位置都定位于躯干部的腹、背侧,而不在本经循行线上。
90
发表于 2013-10-28 10:17:29 | 只看该作者
       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体液途径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许多系统和器官疾病都具有肯定的疗效。它既有特异性作用,也有非特异性作用,对全身有广泛调整作用;针刺效应出现时间比较缓慢,针刺麻醉一般需要诱导一段时间,且作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切除或阻断支配穴位神经后,针刺效应往往只明显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这些事实说明,针刺效应不仅通过神经途径,还可能有体液途径,或者说体液因素也是体表—内脏联系反射弧中的一个环节。

    (以上两篇为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1:14 , Processed in 0.0592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