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21:37: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
    我认为,先生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进行强辩。先生的中医现代化不能自圆其说!
    【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先生以为这个说法正确吗?!
     所谓牛顿力学现代化,就是牛顿力学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所谓欧几里德公理现代化,就是欧几里德公理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所谓地心说现代化,就是地心说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诸如此类!
     希望先生认真研究一下现代与现代化的含义,不要人云亦云!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82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8:15: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
(一)关于时代的划分
   “时代”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具有社会性质的概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与现代。
    古代,在欧洲指的是16世纪以前,在中国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前,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史是指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
    近代,在欧洲是指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是指鸦片战争之后,即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现代,一般认为现代社会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现代社会的标志是十月革命,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社会,是一个过渡时期。
前已述及,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进程之间的时间差,是东西方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科学(时代)的划分
    科学也是很难定义的一个概念,最早科学是“知识”的意思,以后又把科学定义为:关于分科的学问。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以严格的实证方法、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的自然科学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发展起来的。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及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科学按照时代分为古代科学(或者称为前科学)、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这种分类方法是把科学当作“知识”为标准而进行的。
    古代科学是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古代的生产工具分别是石器、青铜器、铁器;古代的动力主要是火,其科学方法主要是观察、记录与思辩,特别是在早期,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不分的。先哲们往往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哲学家,在人文科学方面又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古代的先哲们往往把人、自然、社会现象包括神、宗教等放在一起研究,以致于科学成为宗教神学的工具、附庸。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古代医学,都是哲学医学著作,都混杂有宗教神学的成分,只是程度与表现形式有差别。
    近代科学是现代人们都熟知的,为资本主义创造了无穷无尽财富的自然科学,为全人类带来了欢乐与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隐患。近代的生产工具是以钢铁制造的机器,动力是蒸汽机与电。近代科学是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宣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实验方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杠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原子论、还原论、机械论在方法论上都称为分析方法。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一般的是指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这时候形成的医学就是近代医学。近代科学与近代医学主要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不同,一般公认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志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科学理论的标志是相对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科学理论及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50年代成熟,70年代得到公认。现代科学是整体性的科学,综合性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现代哲学的沟通与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属于现代哲学。现代科学除了使用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用了系统方法,综合性方法以及哲学的思维、思辩等方法。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现代医学与近代医学同样具有不可通约性。
(三)医学时代的划分:
    中国的、传统的、古代的、封建社会的中医;欧洲的、传统的、近代的、资本主义的西医;现代的、整体融合的、现代医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如此。
83
发表于 2009-5-30 09:20: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5/29 09:37pm 发表的内容:
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
   我认为,先生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进行强辩。先生的中医现代化不能自圆其说!
   【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先生以为这个说法正确吗?!
    所谓牛顿力学现代化,就是牛顿力学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所谓欧几里德公理现代化,就是欧几里德公理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所谓地心说现代化,就是地心说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
    诸如此类!
    希望先生认真研究一下现代与现代化的含义,不要人云亦云!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样讨论还有意思吗?
我的时间相当紧,如果这样误解,曲解别人的意思,然后加以“批评”,没有任何意义。我对误解,曲解只能做一两次解释,然后保持沉默。
我们的讨论应该对问题的进展有帮助,否则,我只好沉默。
84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9:40: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摆什么科学主义者的架子!不能自圆其说,就科学的、老老实实的承认错误与失败!先生根本不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没有科学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历史常识!希望先生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当个小学生,也许将来能够成气候。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5-30 09:54: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我不反对科学,也不反对现代化,也不反对研究中医,我反对科学主义者的盲目自大以及对于科学的迷信!任何科学都是相对的,有他的适用范围,出了他的范围,他就是谬论!我用欧几里德公理证明地球是方的,欧几里德公理出了地心说的范围,出了初级平面几何的范围,就是谬论!牛顿力学出了绝对时空观的范围就是谬论!但是科学主义者出于对于科学的迷信,始终不敢承认欧几里德公理、牛顿力学可以是谬论!中医也同样,出了中国固有文化的范围 也是谬论,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不能运用复杂性或者复杂科学评价中医的正确与错误,中医理论以及技术中有简单问题,有复杂问题,有哲学问题,有力学问题,还有大方无隅问题等等。复杂性科学只能解决复杂性问题,不便于解决简单问题,相对论不便于解决牛顿力学的问题,或者说,相对论在牛顿力学里就是谬论!
    这就是所谓的不可通约性。
   
86
发表于 2009-5-30 10:09:0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quote]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11 01:2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西医学、系统学之间论争的八个基本问题';J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在“《中医求索》跋—仅只是可能而已!”中,提出了中医、西医、系统科学争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八个问题,现在贴出,供大家讨论参考。也请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就他的下述观点加以确认,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s~lzw
1什么是科学?5)bvi
中西医融合观说:科学、系统论是工具,如同电脑是工具一样,是被使用的,是仆人,怎么能够用仆人为指导,指导主人呢?! <]v
中西医融合观:声明一下,我不反对科学,但是我认为科学有他的适用范围,特别是自然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不是迷信,不要迷信他。离开他的适用范围,他就没有任何用处了!Mu6N4>
  科学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就拿来使用,当他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是,就把它放到垃圾箱内,需要的时候,再捡起来!世界上所有 的科学家、政治家、商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这样!|17
2医学是不是科学?5JOZf_
中西医融合观说:医学迄今没有脱离经验阶段,从这一点上说,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还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医学根本不属于是自然科学。无论用什么科学研究中医,注定是徒劳的!20年的事实还不能教训你们吗!?l
3医学是否是与科学是并列的?'r%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们根本不知道中医的知识范畴,西医的知识范围远远超出了系统论以及所谓的复杂系统!甚至于有人说:医学与科学是并列的!医学只不过使用了一些科学方法与理论,解决医学中的一些问题而已,医学还使用了其他非科学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切学科都要在医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医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是最古老的知识。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生老病死、接生技术、男女交媾生儿育女的医学知识。J/m
  .(&*
4是医学指导系统学,还是系统学指导医学?_}QY
中西医融合观:学习中医,学西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系统论、复杂系统的研究必须符合已知的中医以及医学事实!而不是相反!Y1
  用西医诠释中医也是一样,西医解释不了的中医客观事实,首先看看是不是西医错误了,或者西医暂时还不能解释!Y2p
5怎样评价近20年来的中医现代化研究?y`y
中西医融合观说:近20年来,医学界应用系统科学各学科理论来对中医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使原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给中医的发展添乱来了!”QJq
6中医现代化研究是否需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D!S3Hn
  中西医融合观说:问题出在“中医现代化研究只能是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错误就在于:“以系统观念为指导”。7zkz8
7怎样认识人体的复杂性?fjg3K
中西医融合观:中医,西医都面对同一病人。病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只有一个,而对于其认识中西医的是根本不同的。}(B
中西医融合观:“西医认为人体正常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状态是“阴平阳秘”状态。”是对于同一个客观真实存在的正常人体的不同认识。是认识上的不同,而“客观真实存在的正常人体”则是同一的!运用系统论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动态平衡状态;运用阴阳学说这个参考系认识正常人体,得出的结论是:阴平阳秘。o0
8中西医是否具有不可通约性?c';l';W
中西医融合观:采用不同的参考系研究同一事物会得出事物的不同性质与属性,用物理学-力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部机器,揭示了人体的机械属性;用化学方法研究人体,就得出人体是一个化学工厂,揭示了人体的化学属性;以细胞为参考系研究人体,人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器官及系统,与动物相同,揭示了人体的生物学属性;以人种学为参考系,人类可以分为不同的人种;以阶级为参考系,人群可以分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揭示了人的阶级属性……,一个人体可以具备无数个属性或性质,这些属性与性质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过程(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人的社会属性对疾病的影响,以往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对于疾病的认识深入了,充分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健康”,采用了不同于生物医学的参考系,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终于得到承认。参考系的转换引发了医学革命,产生了新的科学范式,按照托马斯•库恩的理论,革命前后的科学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所以,近代西医“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同理,中西医也具有不可通约性。?M\
中西医融合观:转换参考系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方法,一个物体的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就有不同的描述。在每一个物理问题中都有一个最佳参考系的选择,它可使研究对象的规律描述得最简洁,使一个表面上看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得到简化的处理。参考系选择不正确,可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有物体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资格”被看作是“静止的”。因此,把一个运动相对某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西医)按照一定的关系变换为相对另个参考系的描述(例如中医)是完全可行的。在医学中也是这样,正确选择参考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骨折,在治疗时以机械力学模式为参考系,把骨折的断端看作是木头的断端,使用机械的方法将骨折固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解释关节运动时,把人的四肢当作为一部机器,运用力学原理解释关节运动是最简单、最正确的方法,这时我们无法使用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解释关节的运动。治疗血吸虫病病人,使用化学药物,采用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发动群众消灭钉螺,改善环境,消灭疫源地,治疗病人消灭传染源,从根本上消灭血吸虫病,只有以社会医学模式为参考系才能达到目的。同样治疗SARS病人是医生的任务,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就够了,但是要组织治疗大批患者,防止疫情扩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则远远不够。治疗、预防神经精神障碍应当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参考系,如此等等。参考系选择不正确,不利于解决问题,例如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理论最终失败。所以不同的参考系,不同的医学模式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能互相替代,处于低级的古老的模式(科学范式)不能被消灭或消失,只能被改善,被扬弃,被包容,被涵盖。正如人体保留着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各阶段动物的基本功能一样,如果因为爬行动物低级把人体内爬行动物的功能与结构“消灭”,人体还能存活吗!以新陈代谢与基因遗传为参考系,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属于生物界;以能否自主运动及主动摄取食物为参考系,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属于动物门;以卵生还是胎生为参考系,人不属于爬行动物而属于哺乳动物。参考系不同人的属性也不同,解决人的不同属性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解决人的社会属性的问题要使用社会学的方法,不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人的社会医学的问题时,要以社会医学为参考系,在社会医学的范式内解决。I6
我的时间比较紧,今后,我将对上面八个问题逐一发表意见,暂不参加讨论。
关于网友就“跋”提出的问题,我将一一梳理,逐一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讨论。敬请原谅。
87
发表于 2009-5-30 10:15: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我的时间比较紧,今后,我将对上面八个问题逐一发表意见,暂不参加讨论。
关于网友就“跋”提出的问题,我将一一梳理,逐一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讨论。敬请原谅。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8:08:3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曾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以前分散在各个领域的零散思想刚刚集合起来产生了不同思想之间的交叉、变异和涌现,因而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是在这之后的十多年期间,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方法论都没有形成更大的突破,关于复杂系统的一般理论仍然没有形成。
89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5:47:5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30 10:15a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时间比较紧,今后,我将对上面八个问题逐一发表意见,暂不参加讨论。
关于网友就“跋”提出的问题,我将一一梳理,逐一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讨论。敬请原谅。
聆听教诲!
90
发表于 2018-12-6 10:23:21 | 只看该作者
再读以前的老帖子,十分感慨。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7:39 , Processed in 0.0543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