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19年9月1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费伯雄。
费伯雄(1800—1879),字晋卿,自号砚云子,江苏武进孟河(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为清代著名医家,孟河医派的奠基人,孟河四大医家(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之一,传世医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食鉴本草》《费伯雄医案》《怪疾奇方》等。他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习儒,后因科场失意而弃儒从医,除禀承家学之外,又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兼博览金元四大医家及历代诸家之医籍,择善而从,医学造诣颇深,达到了醇正不杂、出奇制胜的境界,临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尤以虚劳见长。在虚劳研治方面,费伯雄禀承《内经》《难经》《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及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李中梓、《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内伤集要》《虚劳心传》等之说,结合实际临床做了进一步发挥,最终成为近代治疗虚劳的名家。
总之,费伯雄不仅是一代医学家、文学家,而且医德高尚,其堂内自撰一联为:“古今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积德”与“读书”虽是费伯雄人生的写照,但也应该是当今为中医复兴而奋斗人士的金戈铁马!
总结小诗:一代医家费伯雄,孟河医派开先锋。传承家学弘岐黄,立论和缓药醇正。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清代医家费伯雄的学术成就。
费伯雄(1800—1879),是孟河医派的代表性医家,成就很高。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费伯雄避居扬州期间,一时请他看病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据史料记载,费伯雄曾先后治愈清道光帝的失音症,皇太后的肺痈。道光十二年(1832)与印墅吴南耀同受知于江苏巡抚林则徐时为其治过病,也为左宗棠医治过。咸丰八年(1858)清军江南大营主帅向荣咯血于丹阳,其帮办、江南提督张国梁(又名嘉祥)来孟请其去丹阳医治,向荣愈后赠匾额,誉其谓"费氏神方"。凡经他切脉,便能"晰脉知微,察如丝缕",掌握病情。他用药以"培养灵气"为宗。论医戒偏戒杂。谓古医以"和缓"命名,可通其意。他认为习医在学术上要强调师古法古方,然而制方用药关键在义理之当,不可拘泥,不在药味之新奇。他反对用不变之方去套千变万化之疾。诊病时必须明经络,知病由,能立法,会变通。即针对各种不同病因,灵机应变,方能显效。他认为"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方能神奇"。因此,他开的处方,用药总以"协调阴阳,顾护正气"为前提。费氏医学思想,以"醇正"、"缓和"为特色。其学术源于历代各家学术,由博返约,取各家之长补偏救弊。《清史稿》有传,评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其子孙继承家学,以医名世。孟氏费氏作为著名医学世家和学术流派蜚声进代医坛。
费氏几十年行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征经验,平素治学颇多心得,乃着手著书立说。他认为医学发展至今芜杂已极,必须执简驭繁救弊纠偏,以使后学者一归醇正。为此,他投入一生精力孜孜不倦地摸索,一切从临诊实际出发,博采古今学术之精华,不参杂门户偏见,努力探求立论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笔耕数载终于完成《医醇》书稿(共24卷),并付刊刻,不料此书文稿连同藏扳一并毁于咸丰年间一场战火。此时,费氏避太平天国战乱于古延陵之寓斋(在苏北泰兴县五圩里),复患脚疾步履艰难,终日坐卧室中,值此闲遐时日,潜心著述,追忆往昔著作内容,随笔录出。撰成《医醇剩义》4卷。书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刻印之后盛行于世。嗣后又撰《医方论》4卷(1865年)。
丁甘仁著《诊余集》序中云:"吾虽医药之盛甲天下,而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孟河名医辈出,当首推费伯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