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发展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20-8-3 21:56: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8-3 21:58 编辑

神经理论不能指导针灸针灸不是针灸神经针灸是针灸经络经络不是神经神经不是经络
72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06:4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8-5 22:55 编辑

         民言:木匠多了房子歪!
         中医基础理论急需要规范。这个规范,必须是按照经典的中医理论进行规范。理论规范,主要是概念的规范。原基概念,次级概念,三级概念,四级概念等等,要成为系统的规范。
73
发表于 2020-8-6 06:53: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4
发表于 2020-8-6 06:56: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5
发表于 2020-8-6 07:01: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6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09:58: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中医概念的混乱,并非坏事,大乱到大治是客观规律,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个概念混乱的局面也是必然要出现的。是必须要走的弯路,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结束这个混乱局面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得有人来干这件事。
77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1:02:5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不惜篡改、歪曲中医经典,甚至于说几千年来所有的中医都认识错误了。例如:络病学,为了证明络就是西医的微动脉,篡改中医经典说:经络分为经与络,气在经中运行,血在络中运行,几千年来所有的中医都认识错误了。
     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他必须是在哪一个理论系统中的概念,因为在一个系统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固定的各种关系。一个概念一般而言只能够在它所在的理论中流易(运动、转换等),到了另外一个系统中什么也不是。
     概念是由词或者词组表示的,但是同一个词、词汇、术语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代表着不同的概念。例如:意识,在心理学范围内对意识就有不同的看法。在医学范畴内有意识为清醒状态,无意识为昏迷状态。在哲学范畴内“意识”是针对客观存在而言的,存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完全不是指昏迷与清醒的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学科范畴内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沿,参考系不同,同一概念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心”与“神明”属于中医范式内的概念,“脑”属于近代西医范式内的概念,所以,脑根本不可能主“神明”,脑可以主思维、意识,而“心”也根本不可能主思维、意识。



,《中西医融合观》摘录
      当我们全面译介西方近百年来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理论时,术语的大批量移入是不可避免的。创新的机制异常活跃起来,概念众多,流派纷呈,致使诸多饱学之士发出“读不懂”的惊叹。这就造成了当代语言论转向中不同范式间的“盲视”。这种盲视是由不同理论范式间的不可通约性带来的。库恩曾对不可通约性做过这样的解说:不可通约性首先意味着,不同范式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对问题的设定及对对象的选择是不同的,因为它们关于学科的标准和定义是不相同的。其次,原有的术语、概念的试验在新范式的构架内部已形成了新的相互关系,由空间、时间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个概念网,必须在整体的基础上再次转移并重新编织。第三,不同的范式共同体的成员对待同一事物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此一范式可能将事物镶嵌于一个平面的框架之中,而另一范式则可能将事物镶嵌于弯曲的空间框架中,因此他们看到的总是不同的事物。第四,各范式共同体的成员因深受其范式的束缚,已成为自己的理论、期望、昔日的经验和语言构架的俘虏,以至于不能与新的其他范式或构架中的成员交流,互相之间难以沟通、对话。

78
发表于 2020-8-6 14:14: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9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10:00:56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学概念研究探讨
时间:2020-06-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董美然 邢玉瑞
内经学的研究工作以《黄帝内经》一书为主体,但内经学的研究并不只局限于医学本身。
内经学所涉及的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哲学基础;二是中医理论;三是中医临床病证;四是其他学科的内容。

======================================================

       我没有认真学习过《黄帝内经》,知识面太广,自愧能力不足,不敢涉入。中西医融合分为3个层次与《内经》概念分为4个方面不谋而合,恐怕不是偶然的。
      
《黄帝内经》是全方位探讨健康与疾病的学问。是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学问。
      
  四、是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这是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各种原因或者因素。
      
全方位指的是:一是哲学基础,涉及宇宙观、方法论和医学目的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论治、养生、运气、中药、方剂等内容;三是中医临床病证,涉及临床各科病证的诊断与治疗(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所有理论都是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经典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的缺憾是:偏重于理论,形而上学,临床实践部分涉及较少;偏重于临床实际操作的学而下学《伤寒杂病论》弥补了它的不足。《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基础。

中医学研究的重点是疾病,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是中医学的次要内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主要内容,有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才会有预防与康复,因为预防与康复是针对疾病而言的,维护健康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没有疾病谈不上预防。

    所谓的守正创新、正本清源、规范概念,回归经典等等,应该是指:以《黄帝内经》为根据、为基础的经典中医理论。

80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07:50:56 | 只看该作者

概念是用词或者词组表示的,都是词或者词组不等于概念。同一个词或者词组在不同的理论中,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同的概念,是具有不同定义的概念。例如:物质,这是个词或者说是一个词组,在哲学理论中的定义与物理学中的定义、化学理论中的定义是不同的。物质,仅仅是一个词,不是一个概念,概念是理论的基本单元,概念必须在有过理论中才有意义,在一个理论中概念与概念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逻辑关系,即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就是思维过程。

物质这个词在哲学中的概念与在化学理论的定义完全不同,或者说具有不可通约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与哲学中的“思维意识相对立的的物质概念”,风马牛不相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一元论与西方文化中的物质(词、词组,不是概念)怎么能够拉扯到一起呢?“气一元论”与“西方文化中的的物质”根本不在一个范式内!这种概念之间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直接对接是现代中国社会西方化的通病,中国固有文化没有搞清楚,与西方文化中的概念模模糊糊的相似,就认为二者等同。

把“气一元论”模模糊糊、模棱两可的概念的偷换为唯物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岂不知唯物论还有机械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之分,就有可能滑到机械唯物论、科学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把中医往西方科学靠拢,是中西医结合学派有意或者无意的行为,用西方科学、西医为标准,为参考系解释、改造中医,同出一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5:26 , Processed in 0.0647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