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9-12-30 05:5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12-29 22:01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2-29 15:28
不能等同不等于要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医的肾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肾和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这两句话含义是 ...

不能等同不等于要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医的肾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肾和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这两句话含义是有区别的。前一句话是两者有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后一句话是完全否定意义的,把他们之间的联系否定掉了。这其实是偷换概念。论坛上很多人很擅长玩这种游戏。前后的转换之间,了然无痕,其实前后两句话已经变化很多了。

一一中医的肾虚,是否能理解为西医的肾脏发生病变?同理,中医的脾虚,是否能理解为西医的脾脏(或胰腺)发生病变?



72
发表于 2019-12-30 06:13:3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等同不等于要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医的肾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肾和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这两句话含义是有区别的。前一句话是两者有关系,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


一一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是怎样的区别?



73
发表于 2019-12-30 06:14:2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2-29 15:42
陈版认为::中医的脾,多数时候,可以看作是消化系统,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代名词。所谓肾为先天之本,脾 ...


脾看做 是消化系统,那么把胃看做什么系统?大肠小肠呢?放在何处?

一一中医的脾,可以统帅,包含胃、小肠、大肠。
74
发表于 2019-12-30 07:11:2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12-29 22:13
不能等同不等于要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中医的肾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肾和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这两句话含义是有 ...

           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究竟是什么关系?既有不可通约性又有可融合性,也就是如同库恩所说革命前后同一个术语具有不可通约性,我加了一句:同时具有可融合性。
           不可通约性的意思是:同一个术语“肾”,不能等同,即用西医不可能完完全全、完美解释中医的肾。
            可融合性的意思是: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是有关联的。
            那么中医的肾能不能用西医的概念、术语表述?能不能通约?我认为:能够表述,不能通约,还是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同时具有可融合性。即用西医不可能完完全全、完美解释中医的肾,但是可以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也就是说取一个近似值,可以使得二者通约。

点评

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发表于 2019-12-30 07:34
75
发表于 2019-12-30 07:17:38 | 只看该作者
        心肝脾肺肾与西医9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在即将出版的《中西医融合观之三》中,中篇  基础理论的融合,专门论述这个问题,即中医的内核、基础理论层次的中西医融合。
7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07:19: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自古对脏腑的命名,是先看到了它,首先是解剖下的结果。而对它功能的推定,则是司外以揣内,猜测的结果。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一些张冠李戴的失误很正常。不能把古人认识的一些错误也当宝贝继承下来哦。中医把生殖归结到肾就是当时认识错了的结果,古人产生这个认识有它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我们沒有必要为古人避讳,乃至于虚与委蛇,文过饰非,必予以勉强的解释,就更没有必要了。这终究是经不了历史的检验的,最终反而妨碍了中医理论的合理理解和发展。
77
发表于 2019-12-30 07:21:19 | 只看该作者
中篇   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

  概述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五脏六腑,是可见的实体;象是指五脏六腑各种功能的外在表现。五脏六腑的各种功能是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其外在表现千变万化。在正常情况下与人体疾病的时候,这些外在表现大不一样,人体正常时的外在表现称为“藏象”,在疾病时这些外在表现称之为:证候(症状与体征)。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与体征称之为“证”。

西医按照解剖学把人体分为九大系统,健康人体的外在功能表现称之为:生理状态;疾病时的外在表现称之为:病理状态。

人体只有一个,西医的九大系统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器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他们的各种功能外在表现与中医的“藏象”是同一个人体,二者也应该是同一的。五藏之象与九大系统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状态的融合,即象态。

中西医融合的原基概念是“象态”,“象”是中医藏象的象,即现象;“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在医学范畴内系统的稳态就是生理状态,系统的稳态失衡就是病理状态。为了区别生理与病理的不同,把病理条件下的象态称之为“证态”,正常生理条件下称之为“象态”。

在《中西医融合观续》中,已经论证了气血津液之“象”与内环境之“象”在宏观上是吻合的,我们说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津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液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等等。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等等。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共同之“象”,升华医学之本质,换言之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的共同之处。中西医之所以具有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研究的客体、客观事实是同一的。

“象态”实现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与西医器官、系统之间的融合。

我们在这一篇中着重讨论心肝脾肺肾与西医相应器官功能状态的融合,称之为:脏象经络-器官系统象态。

脏象经络-器官系统象态如下:

心-调控象态:心主神明-调控中枢象态;经络-调控传导象态。

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

肝主疏泄-情绪调控象态。

肺主气-气体交换象态。

肾-生殖泌尿象态:肾藏精-生殖、发育象态;肾主水-泌尿象态。

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

精气神-物质能量信息象态。

命门-内分泌调控象态。

点评

复杂问题简单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30 11:00
78
发表于 2019-12-30 07:23:59 | 只看该作者

       中篇       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目录)



第一章    心、经络-调控象态                                 125

第一节   心-调控中心象态                                   125

第二节   经络-调控的外周传递系统象态

一、中医对经络的认识

二、经络调控内脏的层级假设

三、周围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四、穴位-感受器象态

五、穴位-带蒂岛状组织皮瓣模型

第三节   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

小结                                                      


第二章   肾-泌尿生殖象态

第一节   中医肾的认识深化过程                         138

第二节   中西医比对与融合                            141

小结


第三章     脾胃-代谢象态

第一节    脾胃学说的历史沿革                            143

第二节    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脏                           145

第三节    西医对于中医脾的解释                           150

第四章    肺-气体交换象态

第五章    肝-情绪调控象态           157

7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07:30:2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脾的认识有些不一样,而是主要由于西医当时的认识错了,窃取了中医原本脏腑的名称,属于假冒商标,后来假冒者反而成了正牌,攻击中医的脾说错了。正尊反而被冒牌者来打假了,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结果,中医话语权在近代是丧失的。所以必须把这段历史梳理明白,给这个发展认识过程一个合乎历史真实的解释。

点评

中医没有错,西医也没有错,翻译家也没有错!是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学派以西医为标准,以结构与功能一对一对应的机械唯物论思维去衡量中医的脾,是中西医结合学派机械唯物论思维的错。  发表于 2019-12-30 07:38
80
发表于 2019-12-30 07:31:25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2-29 23:19
中医自古对脏腑的命名,是先看到了它,首先是解剖下的结果。而对它功能的推定,则是司外以揣内,猜测的结果 ...

       中医自古对脏腑的命名,是先看到了它,首先是解剖下的结果。而对它功能的推定,则是司外以揣内,猜测的结果。
=============================================
       这个认识不全面。心肝脾肺肾是先看到了实体,其功能是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得出初步结论,经过反反复复,无数次的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医学临床实践验证,去伪存真得出来的,不是猜测的结果。

点评

中医没能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内部去验证,这可能也是由于当时具体科学技术水平条件的限制  发表于 2019-12-30 10:35
猜测可能不大准确,应该是推想,然后实践验证,不过这个验证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很多中医认识的失误中医自己没有验证出来,尤其中医历史上没有发展出实验验证的手段,以讹传讹,越弄越错的地方也有很多  发表于 2019-12-30 10: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1:35 , Processed in 0.0540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