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从经方看医经“五行说”的临床价值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8-6-25 07:11:59 | 只看该作者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72
发表于 2018-6-25 07:36:37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不知道四气五味?112方与四气五味无关?张仲景以及张仲景之前的医生组方的时候,不懂得四气五味?发人深思!匪夷所思!
73
发表于 2018-6-25 07:38:33 | 只看该作者
     训诂考证的结果与临床实际相反!怎么办?
74
发表于 2018-6-25 07:39:0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24 01:51
千版主说:“居然怀疑起中医经典了。”

鄙人不才,古代医家早已有之。如近代中医大家恽铁樵《群经见智 ...

人家说的是“遇不可解之处,曲为之说。”,不是你那样全盘否定阴阳五行学说!
75
发表于 2018-6-25 07:40: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6
发表于 2018-6-25 07:45: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7
发表于 2018-6-25 07:5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6-24 23:59 编辑
刘亦之 发表于 2018-6-24 23:05
不懂装懂,可笑至极。五脏之间不具备生克关系,现代生理明确的告诉我们五脏六腑通过神经系统协调工作,心 ...

除了那点可怜的西医知识,天天拿出来显摆,一点中医素养也没有。凡发言除了神经,就是泌尿系统什么的,你在中医论坛就是个混混!中医不通,西医不精,还善于以现代科学家自居,动辄否定这个,反对那个,真是个光腚撵狼的主儿! 如果你 真有本事,请把你治愈的临床病例发几篇上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8
发表于 2018-6-25 08: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6-25 00:22 编辑

    【   …… 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这个“硬”字,需要训诂考证。  【   …… 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这句话只有现代出版的《伤寒论》以及讨论《伤寒论》的文章中使用。我在上世纪70年代看到的《伤寒论》中是  【   …… 心下因,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有的书中  【   …… 心下因鞥,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其实这三个字(硬、鞭、鞥)都不正确,正确的写法是“革更”。这是训诂考证的作用,说明这四个字的演变关系,为什么现在用这个硬字?硬、鞭、鞥、“革更”这四个字的含以上有哪些细微的差别。训诂考证不能因此得出这一条的论述与方剂是错误的结论。
79
 楼主| 发表于 2018-6-25 08:57:3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23 14:35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
病在心,愈在 ...

五脏病之何日起、何日愈、何日甚、何日持,与四时有关系吗?与五行说有关系吗?临床是否如此?同道认同吗?
80
发表于 2018-6-25 09:00: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7:58 , Processed in 0.0557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