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灵异怪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推小百科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3:10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节气灸”防治病有道理吗
 “节气灸”即根据不同的节气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施灸治病。广东省中医院开展“节气灸”疗法治疗多种疾病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70岁的吴伯有40余年的吸烟史,患慢支肺气肿30年,患肺心病也有10年了,稍微动一动就气喘、气短,在天气变化时则更加严重。今年4月他旧病复发,咳喘痰多,行走后气喘吁吁,呼吸困难,遂到医院就诊。因当时正值清明、谷雨时节,天气潮湿,日夜温差大。医生对其用“节气灸”疗法进行治疗,在患者大椎等穴位进行艾灸,半小时后,患者气息渐平顺,喉间痰少,呼吸顺畅。第3日复诊,患者咳嗽、咯痰减少,气促已消,行走活动自如。
  80岁的谢伯10年前曾患中风,现已基本痊愈,时有头晕不适发作。医生根据他的情况,从谷雨至立夏期间对其定期进行救治。医生解释说,“眩晕”为中风先兆之证候,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载有“春交夏时,夏交春时常灸足三里预防中风”。春交夏时,指从谷雨至立夏,农历3~4月。夏交春时,指从大寒至立春,农历12月到次年正月。经过“节气灸”治疗,谢伯现在面色红润,神采奕奕,能够独自行走。
  据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介绍,“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腧穴进行艾灸,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根据节气的不同,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如立春、小满、芒种时正好灸治消化性疾病,而立秋、立冬、春分时则是预防治疗中风的好机会。
  “节气灸”最好能在节气当天或前后15天内进行艾灸,而即将到来的大暑(7月22日)天就是一个预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好时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中就指出,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会出现周期性盛衰,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中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人体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统一起来,形成五时应五脏,阴阳消长同步的有机整体,反映了人与天地相参,不同节气受邪会产生不同的脏腑病证,“三伏灸”疗法,就属于古代“节气灸”的一种。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许多生理功能有着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如人体的免疫功能,据观测外周血中的总淋巴细胞在7~9月最多,而在12~3月最少,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7~9月最少,而12~1月最多。又如血浆皮质醇每日分泌总量,平均浓度及尿中17—甾酮类排泄量呈现秋冬高于春夏。血中T3、T4浓度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
  “节气灸”的适应症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支、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脘痛、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病、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及遗尿,过敏性鼻炎、痛风、偏头痛等。此外,“节气灸”还有保健防衰老作用。
72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4:0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73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5:1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八步按摩来抚平肌肤皱纹
按摩可以增加皮肤与肌肉的弹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光泽,使皱纹平展,非常简单。“岁月不留痕”需要每一天的坚持。按摩时一般使用无名指,只有在施行重点刺激时,才可以运用中指。
  第一步:力压明净额
  额头是最易出现皱纹的部位。
按摩时先由下往上,然后由内侧向外侧,最后手指由发际滑至太阳穴,用力按压太阳穴的美容点。按压此点时一般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可据此寻找它。
  第二步:轻抚盈盈目
  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容易出现皱纹和水肿,而且此处的皮肤一旦松弛,就很难恢复原来的状态。
  眼睛周围小皱纹的预防:用中指的指肚沿下眼睑的内侧向外侧,稍微用力进行滑动按摩,返回时在肌肤上轻轻地滑动,这样反复做3次。上眼睑亦是同样要领。
  眼角周围小皱纹的预防:从外眼角向太阳穴方向,左右同时按压10回,按压时向斜上方提一提。
  第三步:逆揉尖尖鼻
  鼻子与两眼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横皱纹的部位。为了伸展鼻梁,按摩时要由下往上进行,最后以手指夹住鼻子两侧,做压迫动作。还有,一定要下决心改掉皱鼻子的坏习惯哦!
  第四步:圈划桃花颊
  将手指由下往上如画圆般移动。首先按摩下颌到耳下的部分,然后由嘴角到耳中央,接下来是鼻的周围到太阳穴,然后再依次按摩脸颊的下方,即眼睛正下方3厘米处、鼻子两侧1厘米处及下颌部分。
  第五步:笑翘樱桃唇
  由于经常咀嚼、说话、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干燥、产生皱纹的部位,必须时时注意预防嘴角下垂。
  按摩时做上抬嘴角的动作,以中指按压人中部位,其他手指垂下来按压嘴角两侧及下颌外侧。
  第六步:柔按清秀颌
  脸型同样是年龄的外在表现,要紧缩下颌,预防双下巴的出现。
  下颌处的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反复做揉搓上抬的动作,最后用中指轻轻按压耳朵下方后停止。此处有下颌神经,千万不可施力过重。
  第七步:轻搓天鹅颈
  颈部往往是自己不易觉察到、而别人却能一目了然的部位。颈部的皮肤很薄,活动次数又多,且经常受到衣服的摩擦,所以很易产生皱纹或泛黑等老化现象,所以平日应多加保养。常在颈部擦上化妆水及乳液,同时顺着肌纹按摩。 颈部的按摩用全部手指,由下往上揉搓。注意,颈部两侧有颈动脉,按压时力量要轻。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还可改善头部及肩部的血液循环呢!
  第八步:干洗玉狐面
  用两手掌向颌部用力干洗脸20次,每天最少做2遍。这个办法能有效地预防皱纹的过早出现,对已经形成的皱纹,也能让它变浅、变小。伊能静、张曼玉都是有名的狐面美人,如果你按照这个办法坚持下去,也能拥有一张光洁妩媚的狐狸脸。
  按摩法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只要你坚持!
74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6:03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自我按摩之牙痛篇
牙痛是牙齿和牙周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尤为明显。中医认为风火、风寒、胃热、虚火等皆可引起牙痛。用自我按摩的手法,可缓解牙痛症状。
1. 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2. 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 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4. 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5. 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6. 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7. 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8. 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9. 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v10. 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自我按摩可在疼痛时操作。面部按摩时,用力可逐渐加重至有酸胀感窜至痛处为佳,以按摩患侧面部为主。肢体按摩可取双侧穴位。平时还应注意口腔卫生。
  小贴士:
  合谷穴:位于第二掌骨中点外侧,即虎口处。
  下关穴:位于耳屏前一横指处,为两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颊车穴:位于两下颔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风池穴:位于颈后大筋两旁外侧凹陷处。
  少海穴:屈肘,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的中点处。
  阳溪穴:拇指向上翘起,位于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
  牙痛穴:位于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离掌横位约1横指处。
  行间穴:位于足背第l、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间处。

75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7:01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按摩的一般手法及禁忌



  
      按摩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仉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按摩长于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所以最常有于伤科疾病和各种痛证。
  按摩的一般手法
  1.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2.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
  3.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4.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捍起,随后又放下。
  5.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旋转活动。
  6.搓:用单手或双手搓擦肢体
  7.掐:用手指使劲压穴位。
  8.点: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9.叩: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以下情况不能按摩: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76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7:4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中医理论:活动脚趾能健胃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人的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与肠胃有关,因此,经常活动它们可以达到健胃的目的。
  一个人的肠胃功能好不好,  
从脚趾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来。胃肠功能好的人,第二、三个脚趾往往粗壮而有弹性,站立时抓地牢固;胃肠功能差的,这两个脚趾干瘪而无弹性,站立时往往抓地不牢。
  活动脚趾的方法非常简单,最常见又有效的有以下几种:
  脚趾抓地:采取站或坐的姿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凝神息虑,连续做脚趾抓地的动作60—90次。在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
  脚趾取物:每天洗脚时可在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或其他物体,在泡脚的同时练习用二、三脚趾反复夹取这些鹅卵石。温水泡脚有利于疏通经络,脚趾夹取鹅卵石可刺激局部胃经的穴位,坚持练习对胃病患者大有裨益。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所选取的物体表面一定要光滑,以免划伤局部皮肤,诱发感染甚至糖尿病足(一种下肢缺血性疾病)。
  扳脚趾:在看电视或休息时可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对于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宜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于脾胃虚弱、腹泻、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采取这些舒活经络的方法时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一定效果。
77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8:30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温针灸“解冻”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漏风肩”、“五十肩”和“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严重地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国明运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4例,取得较好疗效。
  诊断标准:一、年龄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二、肩部疼痛,肩关节前、后、啄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区压痛;三、肩关节任何方向的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甚至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四、肩部关节X线检查无脱位和骨折,或仅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
  治疗组42例,运用温针灸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取阿是穴、肩髃、肩贞、肩前、肩髎、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两寸针进行针刺。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两厘米长的艾卷插到针尾上,并剪一圆形的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免艾火灼伤,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卷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
  对照组42例,运用电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选穴与治疗组相同。经常规消毒后,取30号两寸针快速进针后,运用平补平泄法,然后接上D8606-Ⅱ型电针机以密波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30分钟后起针。
  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判断疗效。参照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疾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患者肩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肩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略有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关节功能无改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8.6%。
  肩关节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急性损伤(上肢外伤、手术等)和慢性劳损(着风受凉或肩关节较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当机体尚可代偿时可无临床症状,但当病因持续存在,机体失代偿时则可出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劳损,内伤劳累,以及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以至风、寒、湿邪乘机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患者患病后肩部反复疼痛不已,并伴有功能障碍。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再配合艾灸,借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使肩部之风、寒、湿邪祛尽而病除。
  现代中医经络理论研究证实,艾灸时发出的红外线可穿透较深部组织,加强患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患处周围神经的兴奋性而有利于患处的功能恢复。此外,艾灸还可通过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和艾灸的药力等因素作用于患处穴位附近的神经血管,调整患处的血浆渗透压,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患处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78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9:0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按摩赶跑“偏头疼”
医学上很早就发现女性患偏头疼的人数远远超过男性,好像偏头疼对女性“情有独钟”。为此,本刊特别走访了北京和平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的高级按摩师,亲历按摩效果后,向朋友们推荐一些在家中就可以操作的有效缓解偏头疼的按摩手法。
  准备姿势:平躺
  第一步:分推印堂穴。并从印堂穴推至太阳穴,按揉太阳穴。
  第二步:多指揉两颞部(头部两侧耳朵上方),并按压头部正中。
  第三步:多指拿揉头部两侧。
  第四步:用掌根揉、挤压前额至颞部。
  第五步:用双十指按压眼部周围。
  第六步:掌心相对,揉搓至发热敷在眼睛上(眼睛闭上),然后轻缓揉动眼部。
  第七步:两手相对,用掌侧扣击头部,指端抓打头部。
  第八步:多指缓揉、点按风池穴。
  第九步:双拇指揉压肩部。
  第十步:用双手掌、指端用力顶托颈部。
  以上步骤可重复进行,次数可依个人舒服度或增或减。
79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39:4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两穴按揉 消除头昏
当人们用脑过度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地鼓打,其实,这就是刺激头部的两个重要穴位“印堂”和“神庭”。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按压这两个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则效果更佳。
  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
  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与印堂穴相同。
80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1:41:57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按摩肾俞穴 保护肾功能
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通过上述方法,增加了肾脏的血流量,改善了肾脏的血液循环,加速了肾杂质的排泄,保护了肾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1:56 , Processed in 0.2774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