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正》云:“详自‘藏俞五十’至此,并重复共得三百六十穴,通前天突、十椎、上纪、下纪,共三百六十五穴,除重复实有三百一十三穴。”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通共计之有三百五十七穴,其天突、大椎、上脘、关元俱在内,天突、关元、环跳俱重复,想有脱简,故不全耳。”
吴昆《素问吴注》:“自‘藏俞’至此,并重复共得四百零七穴,除重复约得三百五十八穴,盖世远经残,不可考也。”
张介宾《类经七卷·经络类七》注云:“周身三百六十五气穴,周岁三百六十五日,故以应一岁……自‘藏俞五十’穴至此,共三百六十五穴。若连前移附《针刺类》原文所列天突、十椎、胃脘、关元四穴,则总计三百六十九穴。内除天突、关元及头上二十五穴俱系重复外,实止三百四十二穴。盖去古既远,相传多失,必欲考其详数不能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自天突、十椎、上纪、关元、至厌中二穴,共计三百六十四穴,然内多重复,想有脱简,故不全耳。”
高士宗《素问直解》:“承上文而总结之,凡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之数,为针之所由行,皆气穴之所在也。自天突至天府下五寸,共三百六十六穴。一岁三百六十五而有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则三百六十六数,相吻合也。按头上五行行五,及天突、关元、厌中、巨虚上下廉,穴有重复,而一岁之数,毫无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