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3 12:24 编辑
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一个互相交接的分支,或称支线,即“络”,合称十二络,其作用,主要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这是根据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十二经通过十二个“络”的联系,阴经和阳经依次相接,如环无端,构成整体。
再如,脏和腑之间的“属络”,其作用,主要沟通脏和腑之间的联系。各“经”与归属本“经”的脏或腑相联系,称“属”。各“经”与互为表里的脏或腑相联系,称“络”。这是根据脏腑的位置和归经逐渐充实的。诸如,十二经的“开合枢”、“经络”的“离合出入”、“经络”的“标本”、“经络”的“交会合”、“经络”的“散系布”等,都是在整体观念、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的归经逐渐充实的。
总之,经络学说是以哲学和医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以及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为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系统理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中,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腧穴与腧穴之间,都是用“经”和“络”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体表、腧穴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互相对应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极其深厚的底蕴。
【8】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经”和“络”的关系,相当于“经”和“纬”的关系。从系统方法和论理工具的角度而言,经络系统的“经”相当于经纬的“经”,经络系统的“络”相当于经纬的“纬”。从气脉的角度而言,“经”是比较大的气脉,“络”是比较小的气脉。由十二经的起源概况可知,十二经本身,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属于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络”也是论理工具。
“络”的主要作用,一是把比较小的气脉体现出来,二是沟通“经”和“经”的联系,三是沟通“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四是沟通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络”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络”隶属于“经”。
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经”有定数,“络”无定数。并且,“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的限制,“络”不受限制。所以,“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比如,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都能联系,所以“络”少,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没别的“络”。再如,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没能都联系,所以“络”多,各有三个“络”,其中,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另两个“络”沟通“经”和脏腑的联系。再如,带脉环腰一周,没分支,故没“络”。这说明,“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
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表明,历代文献对十二经之名的记载,都是定数。对十二经循行路线的详细记载,虽有暂缺者,但逐渐充实。对奇经八脉之名的记载。也是定数。但是,对“络”的记载差别最大,原来极少,逐渐增多,超过了“经”的数目。比如,最早创建的“根”和“结”,尚无分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络“的记载仍极少。到《内经》和《难经》成书时,整个经络系统按左右两侧计算共计四十四个“络”,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这说明,“络”是逐渐充实的。
【9】十二经受阴阳属性和定数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所以,《难经》二十八难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任脉分布在前正中线,督脉分布在后正中线,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因此,补充了奇经八脉以后,经络系统更加完整了。
据考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借鉴了古代地理学的经验,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是根据中国古代“八寅、八肱、八极”的概念创建的。
“八寅、八肱、八极”,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所谓“八寅”,指八方边远之地。所谓“八肱”,指四方和四隅。所谓“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地。八极之地比八寅之地更边远。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中国古代的地理学认为,“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用十二经与六合和九州相对应,再用奇经八脉与“八寅、八肱、八极”相对应。六合与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体人体。因此,奇经八脉可以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在人的身体上,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比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至承泣而终,行于人体前正线。督脉起于肾下胞中,上行至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再如,冲脉也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跷脉和维脉,都起于足,上至头部。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十九世纪中叶,曰本天皇曾提出“八肱一宇”的观点,错误的认为,世界是由八条大绳子紧密连在一起的,最终归结到一个中心,就是曰本。受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曰本天皇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独霸世界。比如,曰本天皇的诏书说:“兼六合以开都,掩八肱以为宇,不亦可乎?” 这是曰本天皇发动侵略战争诏书,体现了“六合八肱”的思想。这说明,曰本和中国的古文化相通,也是用“六合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并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政治和军事领域。所谓“八条大绳子”,与中医学领域创建的奇经八脉比较而言,具体作用固然不同,但都借鉴了“八肱”的概念和内涵。由此可以佐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相当于在“六合”的基础上补充了“八肱”,按中国古代的系统方法,这才能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10】以上说明,经络系统的完整体系,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从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体系形成稍早,奇经八脉稍晚。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极少。再如,《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已基本完整。对奇经八脉的记载仍较简单。《内经》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的根结、分布、走向、循行路线和交接次序、以及与人体脏腑和主要结构的复杂联系,还记载了十五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病症的归“经”、腧穴的归经等。并且,《内经》论述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脏腑的表里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主要是用十二经,其次是用奇经八脉。所以,《内经》是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标志。但是,《内经》仍有缺陷,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欠详细。
《难经》的成书年代,比《内经》晚。《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比如,《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
(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