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哲医著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3-10-23 05:0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3-10-22 21:14 编辑
哲医 发表于 2013-10-8 15:35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居易老先生说:“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 ...


感谢哲医的深入研究。
    在我看来,从文献搞清中医理论的原意和来源是重要的,从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重建"现代话"的中医学体系,让中医学真正成为人类现代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才是关键。
72
发表于 2013-10-23 05:31:5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02:39
“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 ...

对啊,既然说:(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那么“经脉”是什么呢?经脉是一种学说概念?还是人体的一种实体组织呢?如果说经脉是人体上的一种实体组织,那就是说经络还是有具体形质的。如果说经脉只是一种学术概念,实际人身并不存在,那就是说所谓经络只是古人臆想出来的一个名词罢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73
发表于 2013-10-23 05:42:04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6 23:13
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原文记载的是雷公提出“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 ...

”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说它们不属于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那它们属于谁呢?根据是什么呢?
74
发表于 2013-10-23 08:56:07 | 只看该作者
      不言而喻,医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作为一种说理工具,理由十分充足,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钦佩。
    经络在人体内是不是有其物质基础,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说明实现经络功能的物质是什么?甚至于对于经络的功能还没有完全说清楚。
    关于经络藏象的物质基础,迄今为止,现在的西医、现在的科学无法证实其存在着物质基础,还是不存在物质基础,既不能证实其有,也不能证实其无。
    所以,医哲书中所说:经络不是人体内存在的物质结构(千万别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当成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反映了作者的潜意识里是以西医解剖学为参考系来衡量经络,告诫现代研究者,不要使用解剖学方法研究经络。
    那么,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这个客观实际,中医怎么解释呢?现代科学应当怎么解释呢?这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中医、现代科学必须得一个交代,结果是两种说法,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必定有其内在联系,这就是中西医必然融合的客观根据。
75
发表于 2013-10-23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继阳阳五行成为说理工具以后,经络也成为了说理工具?接下来,藏府会不会也成为说理工具?

按照我的理解,说理工具嘛,就在我们的大脑里、嘴巴里,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有点晕,请教大家。谢谢!
76
发表于 2013-10-23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23 03:2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3 00:56
不言而喻,医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作为一种说理工具,理由十分充足,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几乎 ...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循行路线,以人体内气的运行通路为基础。因此,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腧穴的剌激,调整气的运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气。简单说就是通过调气治病。当然,气和血,气和津液等也是有联系的,都会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77
发表于 2013-10-23 16:12:5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循行路线,以人体内气的运行通路为基础。因此,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腧穴的剌激,调整气的运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气

   回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气在气脉中运行,血在血脉中运行,当然也有气络与血络之别。
   1   气脉、血脉与十四经脉线是什么关系?气脉、血脉怎么样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络呢?这个联络的图、线与十四经脉线奇经八脉线是不是一致?
   2   整个中医理论是不是要修改?特别是针灸的理论,把经络改为气脉?
   3   现在持这种看法的(或者类似看法)学者不少,如吴以岭院士等。在整个中医界能够被认可吗?

   关乎大局,还请大家讨论,也请作者赐教。
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3 12:24 编辑

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一个互相交接的分支,或称支线,即“络”,合称十二络,其作用,主要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这是根据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十二经通过十二个“络”的联系,阴经和阳经依次相接,如环无端,构成整体。

再如,脏和腑之间的“属络”,其作用,主要沟通脏和腑之间的联系。各“经”与归属本“经”的脏或腑相联系,称“属”。各“经”与互为表里的脏或腑相联系,称“络”。这是根据脏腑的位置和归经逐渐充实的。诸如,十二经的“开合枢”、“经络”的“离合出入”、“经络”的“标本”、“经络”的“交会合”、“经络”的“散系布”等,都是在整体观念、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的归经逐渐充实的。
       总之,经络学说是以哲学和医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以及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为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系统理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中,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腧穴与腧穴之间,都是用“经”和“络”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体表、腧穴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互相对应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极其深厚的底蕴。
       【8】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经”和“络”的关系,相当于“经”和“纬”的关系。从系统方法和论理工具的角度而言,经络系统的“经”相当于经纬的“经”,经络系统的“络”相当于经纬的“纬”。从气脉的角度而言,“经”是比较大的气脉,“络”是比较小的气脉。由十二经的起源概况可知,十二经本身,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属于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络”也是论理工具。
       “络”的主要作用,一是把比较小的气脉体现出来,二是沟通“经”和“经”的联系,三是沟通“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四是沟通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络”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络”隶属于“经”。
       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经”有定数,“络”无定数。并且,“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的限制,“络”不受限制。所以,“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比如,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都能联系,所以“络”少,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没别的“络”。再如,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没能都联系,所以“络”多,各有三个“络”,其中,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另两个“络”沟通“经”和脏腑的联系。再如,带脉环腰一周,没分支,故没“络”。这说明,“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
       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表明,历代文献对十二经之名的记载,都是定数。对十二经循行路线的详细记载,虽有暂缺者,但逐渐充实。对奇经八脉之名的记载。也是定数。但是,对“络”的记载差别最大,原来极少,逐渐增多,超过了“经”的数目。比如,最早创建的“根”和“结”,尚无分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络“的记载仍极少。到《内经》和《难经》成书时,整个经络系统按左右两侧计算共计四十四个“络”,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这说明,“络”是逐渐充实的。
       【9】十二经受阴阳属性和定数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所以,《难经》二十八难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任脉分布在前正中线,督脉分布在后正中线,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因此,补充了奇经八脉以后,经络系统更加完整了。
       据考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借鉴了古代地理学的经验,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是根据中国古代“八寅、八肱、八极”的概念创建的。
       “八寅、八肱、八极”,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所谓“八寅”,指八方边远之地。所谓“八肱”,指四方和四隅。所谓“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地。八极之地比八寅之地更边远。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中国古代的地理学认为,“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用十二经与六合和九州相对应,再用奇经八脉与“八寅、八肱、八极”相对应。六合与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体人体。因此,奇经八脉可以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在人的身体上,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比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至承泣而终,行于人体前正线。督脉起于肾下胞中,上行至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再如,冲脉也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跷脉和维脉,都起于足,上至头部。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十九世纪中叶,曰本天皇曾提出“八肱一宇”的观点,错误的认为,世界是由八条大绳子紧密连在一起的,最终归结到一个中心,就是曰本。受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曰本天皇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独霸世界。比如,曰本天皇的诏书说:“兼六合以开都,掩八肱以为宇,不亦可乎?” 这是曰本天皇发动侵略战争诏书,体现了“六合八肱”的思想。这说明,曰本和中国的古文化相通,也是用“六合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并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政治和军事领域。所谓“八条大绳子”,与中医学领域创建的奇经八脉比较而言,具体作用固然不同,但都借鉴了“八肱”的概念和内涵。由此可以佐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相当于在“六合”的基础上补充了“八肱”,按中国古代的系统方法,这才能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10】以上说明,经络系统的完整体系,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从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体系形成稍早,奇经八脉稍晚。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极少。再如,《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已基本完整。对奇经八脉的记载仍较简单。《内经》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的根结、分布、走向、循行路线和交接次序、以及与人体脏腑和主要结构的复杂联系,还记载了十五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病症的归“经”、腧穴的归经等。并且,《内经》论述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脏腑的表里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主要是用十二经,其次是用奇经八脉。所以,《内经》是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标志。但是,《内经》仍有缺陷,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欠详细。
       《难经》的成书年代,比《内经》晚。《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比如,《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
(40页)

79
发表于 2013-10-25 16:37:16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综合指出:“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1〕龚启华等强调了“经络相当于现代的脉管系统……脉管壁上具有或伴行着丰富的神经;脉管内流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生物介质……经络似还应包含脉管内、外的这些成分”〔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形态研究室的文章表明:“我们认为《灵枢》和《难经》所描述的经络很大部分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些都是已知的结构。与这些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围绕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因此,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述基础之上,笔者通过理论和临床对这些复合结构的长期研究,也就得到了本文的体会和观点。综合起来表述就是: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本人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

       转载

点评

这个贴好,清晰明了,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7:22
80
发表于 2013-10-25 17:22:5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5 16:37
转载: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 ...

这个贴好,清晰明了,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0:58 , Processed in 0.0653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