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07:52:32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8】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渔翁曰:内外。。。。。。八字,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外另一种发病机制版本,后人似否未太留意此句,而多振振前句。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1日 07:53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38】

内外调和,邪不能害。
            ----素问。生气通天论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8:44:26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9】

气立------
  王冰释为“真气独立而如常”;张景岳注云“人受天地之气以自立”。郭霭春主编《黄帝内经辞典》:【1】指气之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
‘气立如故’,(‘立’反训为‘行’义)【2】指自然之气所成立。凡生命根源于自然六气者,均叫“气立”。。。。《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8:45:0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39】

气立如故:吴昆注:气立者,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有生谓之气立。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8:45:3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0】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高士宗:言风邪客于人身,而为淫乱之气也。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风客淫气,即谓风客于人身,而浸淫于气分。
渔翁曰:淫气,似有使动用义,使气淫也。风亦阳邪,加之于气,淫(过度)乱成疾,似非浸淫慢渗能形容。
75
发表于 2008-6-2 18:57:12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先生这种学习精神让人敬佩!向先生学习!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9:27:15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谢谢!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2日 07:29pm 时添加 -=-=-=-=-
管窥蠡测,臆说。笑话了。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7:32:45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0】

.。。精乃亡,
        ---亡:此意丢失,损耗。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7:34:0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
气乃伤,高骨乃坏。
     “因而”二字,示承上“风客淫气”为言。郭霭春先生译作“在这种情况下”。
      “横解”南京本注:横逆损伤的意思。郭本注:横满解裂意
      “肠澼”楊上善注:泄脓血也。南京本注:即痢疾。渔翁:古病名。
       “高骨”:郭本引顾观光言:此指腰间脊骨之高者。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7:54:3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6/07 08:17am 第 1 次编辑]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资 料

新需要首页 > 医源资料库 > 中医词典 > 字母C > 肠澼
中医辞典
肠澼
肠澼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   ①指痢疾。“澼”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自肠排出,故称肠澼。《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澼也。”   ②指便血。《古今医鉴》卷八:“夫肠澼者,大便下血也。”参见痢疾、便血条。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肠澼类
肠澼类
(痔也)
肠澼下白脓。(一云白沫)脉沉者生。浮者死。
肠澼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数疾大热者死。
肠澼下脓血。脉悬绝者死。(一云悬涩)滑大者生。
肠澼身不热。脉不绝滑大者生。弦涩者死。
肠澼有寒者生。有热者死。
肠澼筋挛。脉细小安静者生。浮大坚者死。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7:58a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41】 资 料

“肠澼”管见——读《素问·生气通天论》偶得
□ 张安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自学习《内经》开始,直到从事《内经》教学,每值讲解《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一语,总有意犹未尽之感。以下在回顾历代医家注释的基础上,谈谈一得之见。
  历代医家的主要观点
  统观杨上善、王冰、马莳、吴菎、张介宾等历代医家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由于长期饱食导致肠道经脉气血瘀滞,日久形成痔疮而见大便时下血;二是认为肠澼即是大便下利脓血的痢疾。注家们的着眼点,一在肠澼,即注重对肠澼症状的解释。其中又有两种看法,其一是肠澼便脓血为痔;其二是肠澼为痢疾。如杨上善所注。一在对痔的成因作注解,此以王冰为代表。
  当代的主要看法
  规划教材《内经选读》(七版)在“肠澼为痔”后注:“肠澼即下利便脓血之类疾病。为,犹与也。痔,即痔疮。”五版、六版规划教材释义与此类同。这一观点基本代表了当代医家的主流认识。
  我对经文的管见
  笔者认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讲的是饱食导致痔疾的病机、临床特征以及痔疾与“肠澼”的鉴别诊断。
  1. “因而饱食”是导致痔疾的病因
  饱食可以产生三方面的改变,其一是饱食之后,腹腔压力增大,气血郁滞,经脉不得畅通,如王冰所言“甚饱则肠胃横满”。其二是长期饱食,导致肥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腹腔压力增大,气血不畅,经脉阻滞,发生“筋脉横解”,因而肥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痔疾。其三是饱食不化,易于生湿化热,湿热下注,湿壅气血,热灼经脉,导致气血阻遏,经脉壅滞,产生“筋脉横解”。
  2.“筋脉横解”讲的是痔疾发病之病机与局部病理特征
  此处“筋脉”实为血脉,指的是肠道末端即直肠静脉丛。其实,在《内经》有关鼓胀的记载就已经记述腹壁脉络怒张的临床表现,如《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此处“腹筋”即指腹壁静脉而言。故本文所述“筋脉横解”应当是指直肠静脉丛曲张。可见古代医家对痔疾发生的病因与局部病理变化已经有深刻的、准确的认识。
  现代关于痔的认识,痔是直肠黏膜下端、肛门边缘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习惯性便秘、腹腔内较大肿瘤、妊娠、门静脉压力增高及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容易引起痔。中医认为,痔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所致。在这一点上古今医家认识并无二致。
  3. “肠澼为痔”是描述痔的临床特征
  首先对“痔”的认识古今并无不同,痔以肿、痛、便血为临床特征。
  其次,“肠澼”历代医家多指为痢疾。痢疾以便脓血为主要临床特征。如《中藏经·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病肠澼者,下脓血,病人脉急皮热,食不入,腹胀,目瞪者,死”。《圣济总录·脓血痢》:“积热蕴结,血化为脓,脓血相杂,故成脓血痢”。
  肠澼与痔疾均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痔是引起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痔的临床表现有:经常大便秘结,或肛门肿块(筋脉横解),疼痛,出血等。经文虽未明言痔的特征,而此处“肠澼”正是借以表述痔疾出血的症状特点。
  总之,“因而饱食”讲的是痔疾的发病原因;“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说的是痔疾的病机、局部特征与临床表现特点。同时“筋脉横解”,又提示对临床出现“肠澼”见症者,可以借“筋脉横解”之有无以便与“肠澼”即今之痢疾相鉴别,这也与当代临床对便血患者需要作直肠指诊的常规检查相吻合。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01am 时添加 -=-=-=-=-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浅析“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陈方林
  
【作者单位】:大足县中医院 重庆大足402360
【分类号】:R266
【DOI】:cnki:ISSN:1004-2814.0.2003-06-064
【正文快照】:
  祖国医学对痔的记载 ,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 ,肠氵辟为痔”。痔 ,《广雅释古》谓之“病也”。《说文解字》谓之“后病也”。中医“痔”与“峙”同义 ,即高突之状。笔者认为古代文献中“痔”的概念当有以下含义。一是把人体孔窍中凡有小肉突起者统称痔 ,如鼻、眼痔等。正如《医学纲目》中说 :“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峙 ;在人九窍中 ,凡有小肉突出者皆为痔。不独生于肛门边”。二是所有肛肠疾病的总称。如《疮疡经验全书》等把直肠脱垂称肛痔 ,尖锐湿疣称珊瑚痔 ,息肉称樱桃痔。《外科大成》把…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07am 时添加 -=-=-=-=-
痔疮
开放分类: 健康、医疗、医学、针灸、痔疮
目录• 概述
• 分类与分期
• 形成原因
• 痔疮易造成哪些危害
• 痔疮的历史沿革
• 痔疮的预防
• 痔疮治疗的常见误解
• 痔疮传统疗法为何容易复发
• 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得痔疮
• 怎么诊断痔疮?
• 痔疮传统疗法
• 外痔的治疗-家庭治疗措施
• 痔疮患者的饮食调理
• 痔疮预防最好的四种方法
• 痔疮手术后的自我调养
• 为什么只有人才能得痔疮
• 怎么诊断痔疮?
• 痔疮传统疗法
• 外痔的治疗-家庭治疗措施
• 痔疮患者的饮食调理
• 痔疮预防最好的四种方法
• 痔疮手术后的自我调养  

概述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在祖国医学中,对痔的含义论述较多,如《说文解字》中说:“后病也。”《增韵》中说:“隐疮也。”从字义来解释,痔与峙同义,即高突的意思。如《医学纲目》中说:“肠澼为痔,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奇效良方·肠澼痔漏门》中还说:“痔于肛门生窟,或在外面或在内,有似鼠乳者,有似樱桃者,其形不一;其病有痛有痒,有硬有软,……有肿痛便难者,有随大便下清血不止者,有穿窍血出如线者。”说明了痔是肛门内外小肉突起的赘物,其形不一,其证各异。 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英、美等国的学者称痔为Hemorrhoids或Piles,前者是以出血为临床特征命名的,后者是从痔的外形似球而命名的,泛指内外痔。目前,英国学者多称痔为Piles,美国学者则称为Hemorrhoids。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6月07日 08:15am 时添加 -=-=-=-=-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下脓血何如?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

通评虚实论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2:28:49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42】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密乃固”:《太素》作:阴密阳固。杨上善注曰:密内,阴之功也;固外,阳之功也。
   “密”:《说文》:密,山如堂者,从山,密声。段玉裁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而本义废矣。
    渔翁:精藏于室,阴密阳固之而不可轻泄。阴阳和调,自无不适,阳强而精过耗,渐至(或突然丢失)散絶。王冰以男女之事比之,别注以自然之事喻之,理一也,皆通。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也,升降浮沉也,亦阴阳二气运行之常道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1:45 , Processed in 0.1022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