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7:25:01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四月朔(5.4)晴。日薄。卯初至内,闻今日无书房,巳初到月华门,知上昨日戌刻呕吐,进清解表散药,卧未安。今日李德立用表药葛根至一钱五分,发热、有积滞,体酸头疼。
初二日(5.5)晴,晚有云气,热甚,夜风尤温。卯正三刻入内,巳初至月华门,见李德立方,云脉气浮弦,诸证渐平,惟仍发热,咽干而微紧,用荆防吉、元参、至葛根则竟二钱矣。
初三日(5.6)辰正入内,巳初问起居,见药方,云脉滑缓,诸证平,表里余热未净,手犹热,用元参、黄芩、焦三仙、葛根、甘草、桔梗;御前大臣云,臂上有红点。
初四日(5.7)巳初月华门问疾,圣躬大安,惟大解未行,焦三仙六钱煎水饮。
初五日(5.8)。。。访晤朱修伯,修伯收到洪武中景长手抄《金匮要略》,从宋本出,其背则宋本《中庸》五十义也。(当为《<中庸>五十义》标读---渔)此书为南宋陈尧道所撰。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7:46:15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五月朔(6.2)
初十日(6.11)上云微头痛,神气殊顿也。上腕发颤,云前日磋跌所伤也。
十一日(6.12)中宫传懿旨并医官方,上以感风邪尚轻,但有早晨功课。
十三日(6.14)阴,卯正入,内侍云今日无书房。辰正至月华门起居,见医方,菊花代茶饮:菊花、天麻、桑叶、陈皮。按云:微呕发眩。即出书房听宣。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08:13:52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中秋日(9.12)
十六日(9.13)腹大泄,微纳粥,犹欲呕也,起卧皆不适,延顾肯堂,以为寒疾,用疏达法,夜得微汗。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5:57:04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九月朔(9.28)
初六日(10.3)源侄早晨肝风大动,手足抽搐,摇头撼肩而谵语不断,(退直后)余视之,手足犹抽也。服周虎文药,(石膏、滋阴)。傍晚少定。又唐云石方不用石膏,亦服之。两君皆云可无妨也。夜虎文再来。似少清矣,然语仍支离,噫,可惧哉?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6:48:46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初七日(10.4)视源侄,能起坐,语言亦清,惟大便未下,眼光仍瞪耳,仍进石膏方。
初八日(10.5)晴,风。源侄昨又发肝厥,视之犹卧也。(上)巳初三刻来,余等未初一刻退。源侄尚好,清楚矣。
十一日(10.9)噫!源侄渐愈。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6:49:19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廿七日(10.24)回家始知源侄昨夕发狂,欲起,力大倍于平时,入视则张目欲裂,手舞不止,肝将絶矣。周虎文早起一方,用犀角、地黄而轻,再延视,乃加重用。入夜如故,恐将不救矣,肠碎如割,奈何奈何?!
廿八日(10.25)未入直。五更起,视源侄沉迷如昨,清晨周虎文来,云脉稍好,定一竹叶、石膏、犀角、羚羊汤。已而请李树萱来诊。树萱者,道光中太医院堂官也。是时抽搐最盛,口眼歪斜,浑身动颤,定一去风方。午后益剧,角弓反,张目上视,诸恶毕备矣。乃以瓜汁与之,松侄以猪胆炒黄连二小匙予之,即思睡,一时半始苏。余延郑小山侍郎到家,正在睡中。小山云脉回至可治,定生地等和血益肝方,大有转机矣。叶绣圃、周虎文又来诊。初更后狂叫不止,脉伏如丝,复延虎文,曰无害,已而得卧,再苏,食粥,直至天明犹睡,得小解。
廿九日(10.26)早晨虎文来,处方照郑方。病者略清楚,数语后即谵语矣,午后至暮,睡多于醒。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8:57:37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十月朔(10。27)源侄昨夕未眠,今日得卧,神气顿清矣,仍延虎文。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23:36:25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初二日(10.28)访郑小翁不见,郑小翁来诊,仲侄忽明忽昧,数语后即不了了,脉象弦数,(自病起至今未得大解)小翁云:滋阴润下,勿用峻药。
初三日(10.29)源侄得大解,清楚胜于昨矣。
初四日(10.30)郑小山侍郎来为源侄诊脉,云渐平静,然需用犀角、羚羊以清其热。
初七日(11.2)源侄昨夕模糊,循衣摸床,一刻不停,今日屡起,欲出户,神气不清,语言颠倒,竟以颠疾,然久病更症,终非吉事。
初八日(11.3)源侄昨夕睡两时许,今日神气渐清,晚仍有错语,药用熟地、阿胶。
十二日(11.7)源侄神气顿清,饮食亦进,服虎文药有效也。
廿一日(11.16)慈亲连夜咳嗽甚剧,左尺有结象,延顾肯堂,用轻药。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8:47:37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十一月朔
十四日(12.9)源侄终日喃喃语而神不清,转为险象,可忧之至。
十五日(12.10)周虎文偕一王姓来同诊,云心脉大虚。
十六日(12.11)源侄略清楚,较昨夕五更远胜,以曾得眠也。
十八日(12.13)源侄略愈,惟语多支离,恐为清狂之疾。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8:48:50 | 只看该作者

翁同龢与中医药-----《翁同龢日记》涉医文辑赏【原辑首发】

十二月朔(12.26)
初四日(12.29)仲渊(即源侄—渔注)连日发病甚剧,惟未发狂,神气忽明忽昧,仍服虎文药。
初七日(1868.1.1)源侄略清楚,而昨夕今朝浑身发颤,自云二竖着肝上,奇哉!
     渔翁注: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十一日(1.5)慈亲昨夕胃气甚疼,今日略止,请顾肯堂,用和中宣气药。余喉痛间作间止,转似由舌入咽,请肯堂用表药。
十二日(1.6)慈亲肝气未愈,从左胁达胸中,形如覆手,末圆上椭,盖木气久郁也。顾方仍用香附等,疑其香窜过甚。余喉痛大减。
十六日(1.10)慈亲大愈,昨日顾君来诊,处调荣方。
卅日(1.24)此一年处境平顺,惟源侄病久不愈而加剧,是烦恼事 。,,,,甚矣,君子当慎所处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19:02 , Processed in 0.07136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