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9-5-18 22:26: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17 00:02pm 发表的内容:
附:《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按照现代科学的要求,科学概念必须准确无歧义,但是由于《内经》时代久远,它使用的概念往往是有多种意思,这增加了把握的困难。例如,在《黄帝内经•第十九》有一句话,叫做“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其中, “不转”是解释为不能运转。而对《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却解释为:“不转,谓不逆转也。”吴昆则解释为:“精气不变。”这两种解释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按照第一种解释,“回”就是逆转,“不转” 就是指逆转,而按照第二种解释,“不转”却是指“不逆转”,这似乎有两个矛盾的说法:
(1)“不转” =逆转
(2)“不转” =不逆转
有人解释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中的“转”是误置,但是没有给出证据(至少我没有看到)。请教大家,怎样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神”、“转”、“回”、“机”四个字。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黄帝内经 矛盾 解释
我来试着解释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也答谢陈老师写序的盛情。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这个应该是明确的,“转”为顺,“回”为逆,神在我看来,就是营卫循行的规律,”“机”是关键的意思,是说营卫循行在时空间分布上应该按一定的次序,这是健康和疾病的关键,而不能逆行,如果逆行营卫就不能够正常敷布,就会产生疾病了。这一点我想和您的理解应该区别不大,虽然我是从营卫的角度来解释的。
后一句:《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我把上下文贴过来,“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曰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 ”此处的“转”似乎与前文的解释矛盾。我认为这儿应该是《内经》用了古文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此处《内经》强调的是审查九候(其实是种遍身脉诊法)。目的来判断正气(营卫)紊乱的具体状态,“正气”和“精气”基本同义,“不乱”和“不转”则相反,表示正常和异常的两种情况,此处语义似乎应该更偏后一种情况,也就是并不是判断正常,而是判断怎么不正常的。当然,《内经》把两种情况都罗列,读起来似乎比较舒服点,比说大白话包含的意义更多,不知您认为如何?
其实,《内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也是导致营卫不被理解的重要原因,因为很多时候《内经》都会以别的词来代替,省文、互文、变文,还有词义的演变,它原来的意思反而渐渐埋没了
72
发表于 2009-5-19 08:40: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昨天草草写成,前言不搭后语,今天居然不能编辑了,论坛这样设置没什么意思。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09:30: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承认复杂系统存在不对称性。不对称性使得复杂系统的某些因素处于突现状态,另一些因素处于压缩状态,可以通过寻找突现因素来表述复杂系统。
===========================================================================
   请赐教:
   如果一个复杂系统处于压缩状态的因素有100个,处于突现状态的因素有3个;或者压缩因素其质量远远高于突现因素,那么这个复杂系统如何表述?【通过寻找突现因素来表述复杂系统】这样表述出来的系统是原来的系统吗?请以营卫系统为例,作一具体说明。哪些是突现因素,哪些是压缩因素?
     
    如果按照先生的方法,不能准确表述复杂系统,也就是说,先生没有把握准确表述复杂系统,先生以下关于复杂系统的操作还能够继续吗?!
74
发表于 2009-5-19 09:5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在 2009/05/17 00:02pm 发表的内容:
附:《黄帝内经》解释中的一个矛盾说法
按照现代科学的要求,科学概念必须准确无歧义,但是由于《内经》时代久远,它使用的概念往往是有多种意思,这增加了把握的困难。例如,在《黄帝内经•第十九》有一句话,叫做“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其中, “不转”是解释为不能运转。而对《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却解释为:“不转,谓不逆转也。”吴昆则解释为:“精气不变。”这两种解释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按照第一种解释,“回”就是逆转,“不转” 就是指逆转,而按照第二种解释,“不转”却是指“不逆转”,这似乎有两个矛盾的说法:
(1)“不转” =逆转
(2)“不转” =不逆转
有人解释说,“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中的“转”是误置,但是没有给出证据(至少我没有看到)。请教大家,怎样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神”、“转”、“回”、“机”四个字。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黄帝内经 矛盾 解释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转”为顺,“回”为逆,“神”在我看来,就是营卫循行的规律,”“机”是关键的意思,是说营卫循行在时空间分布上应该按一定的途径次序,而不能逆行,如果逆行营卫就不能够正常转运敷布,这种运行的紊乱是疾病发生的关键。
后一句:《素问•第六十四》“正气不乱,精气不转。”。上下文是:“凡此四时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曰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 ”
此处的“转”如果按营卫循行正常来解释,“不转”应该是不正常的状态,类似于上文“回”也就是逆的情况,似乎与前面的“正气不乱”矛盾。王冰释“转”为逆,来达到局部的协调,可是这和“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中的“转“解释又矛盾了。
我认为这儿可能是《内经》用了古文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正气不乱,精气不转。”是补充说明审查九候(是种遍身脉诊法)的目的或作用。从上下文看,审查九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强调判断”正气”的“不乱”,而是为了判断正气是否紊乱,而且似乎语义上更偏后一种情况,也就是并不是判断正气正常与否,而是判断怎么不正常的,为了审明正气(营卫)紊乱的具体状态。
此处“正气”和“精气”基本同义,“不乱”和“不转”则相反,列举了正常和异常的两种情况,这样《内经》正反两种情况并列对举,连起来的意思是审查九侯,以明确正气是否逆乱。或者更有些复合偏义的意思,也就是审查九侯,以明确营卫运行逆乱的情形。
《内经》正反两种情况并列对举,可能还有强调知常达变的意思,也就是《内经》强调的“常以不病调病人”,“揆度奇恒”。还有就是修辞上比较漂亮,不重复,读起来可以引起比较丰富的联想,比说“必审九候,以明正气之逆”包含的意义更丰富,不知您认为如何?
我认为,《内经》的语言是非常漂亮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起承转合,抑扬顿挫,都很有节奏感,也非常有气势。复杂深奥的医学理论能用这么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真让人叹为观止了。不过,由于时间相隔久远,《内经》古文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也是导致营卫不被理解的重要原因,因为很多时候《内经》都会以别的词来代替。省文、互文、变文、倒置,还有词义的演变,造成了后人理解的困难,它原来的意思反而渐渐湮没了。
75
发表于 2009-5-27 16:31: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陈雨思2009/05/11 01:2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西医学、系统学之间论争的八个基本问题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在“《中医求索》跋—仅只是可能而已!”中,提出了中医、西医、系统科学争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八个问题,现在贴出,供大家讨论参考。也请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就他的下述观点加以确认,以便大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
6中医现代化研究是否需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中西医融合观说:问题出在“中医现代化研究只能是 ‘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错误就在于:“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中医现代化是否需要系统观念的指导?
前面我们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中医现代化是否需要系统观念指导的问题。
人们之所以反对中医现代化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系统观念做了比较狭窄的理解,把它理解为以西方一般系统论的观念为指导。其实,以系统观念为指导,不仅是以西方某学派的系统观念为指导,也不仅是以整个西方认可的系统观念为指导,也不仅是以中国古代的系统观念为指导,甚至不仅是以中国和西方综合的系统观念为指导,而是以全人类综合的系统观念为指导。
从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到,阴阳五行学说虽然有很强的哲学味道,但是包含科学意义上的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如果中医要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那么,它就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黄帝内经》虽然有很强的医学味道,但是包含科学意义上的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如果中医要以《黄帝内经》为指导,那么,它就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太极思想虽然有很强的哲理思想味道,但是包含科学意义上的系统观念和系统思想,如果中医要以太极思想为指导,那么,它就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那么,是否以太极、阴阳五行、《黄帝内经》的思想来指导,就完全够了呢?其实不然。系统观念是对人体系统的全面关照。人体系统好比一个森林,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树木之间的联系,都是一种局部观念(或者是一种不完全的系统观念)。系统观念应该见森林、见树木、见关联。如果能见到“森林、树木、关联”的同一性,则是一种更深入的系统观念。也就是说,只有把人体从分子到器官再到人的整体,以及环境各个方面都搞清楚了,才能系统把握人体系统。系统观念要着眼于对人体系统的全面关照。
当然,就目前来看,中医现代化仍然要以太极、阴阳五行、《黄帝内经》的系统观念来指导,但这是很不够的,因为这些系统观念强调整体而忽略局部,它需要发展,使之既能够解释整体,也能够解释局部,还能够解释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它能够在医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中国古代的系统观念必须与现代西方的系统观念结合起来,与人类各种有价值的系统观念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综合性的系统观念,以指导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中医现代化必须以系统观念为指导。
76
发表于 2009-5-27 16:36: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参考文献:
http://bbs.gmw.cn/dispbbs.asp?boardid=9&Id=4861
http://bbs.gmw.cn/dispbbs.asp?boardid=6&Id=87&page=2
http://blog.bioon.com/user1/2854/archives/2006/38154.shtml
http://www.twmed-net.com/phpBB2/viewtopic.php?t=81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259817
http://www.dyjc.net/bbs/thread-7389-1-12.html
http://www.dyjc.net/bbs/thread-7391-1-12.html
欢迎持各种观点的人来参加讨论,提出新论点。
让科学潮流三江口大潮涌动!


-=-=-=-=- 以下内容由 陈雨思2009年05月27日 04:40pm 时添加 -=-=-=-=-
参考文献: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8&topic=332&start=0#bottomTd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7:17: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欧几里德公理为什么不现代化?《希波克拉底文集》为什么不现代化?牛顿力学为什么不现代化?日心说为什么不宇宙化?亚里斯多德为什么不现代化?欧洲科学家为什么不运用系统科学、复杂系统论研究 欧几里德公理、《希波克拉底文集》、牛顿力学、日心说、亚里斯多德呀?!欧洲科学家的鼻祖们傻呀!?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呢?!这不是无事生非吗!
   道法自然!《希波克拉底文集》就是《希波克拉底文集》;《内经》就是《内经》;阴阳五行就是阴阳五行。已经是历史了,想要学习他,应用他,就不要改变他。一改变,就用不成了。
78
发表于 2009-5-27 19:32: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5/27 05:17pm 发表的内容:
欧几里德公理为什么不现代化?《希波克拉底文集》为什么不现代化?牛顿力学为什么不现代化?日心说为什么不宇宙化?亚里斯多德为什么不现代化?欧洲科学家为什么不运用系统科学、复杂系统论研究 欧几里德公理、《希波克拉底文集》、牛顿力学、日心说、亚里斯多德呀?!欧洲科学家的鼻祖们傻呀!?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呢?!这不是无事生非吗!
  道法自然!《希波克拉底文集》就是《希波克拉底文集》;《内经》就是《内经》;阴阳五行就是阴阳五行。已经是历史了,想要学习他,应用他,就不要改变他。一改变,就用不成了。
...
任何学问都是与时俱进的。例如,牛顿力学的形式和内容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牛顿力学的发展,还导致相对论出现,牛顿力学成为特例。欧氏几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然,颠扑不破的东西也是有的,基本点不变,形式和内容都在变。中医也在变化,否则,《内经》后面为什么还要有《伤寒论》?《伤寒论》作者就是搞当时的中医现代化。
今天,中医如果不与时俱进,就可能被边缘化,生存空间就越来越小。中医必须在姓“中”的前提下与时俱进!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10:02: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牛顿力学的形式和内容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牛顿力学的发展,还导致相对论出现,牛顿力学成为特例。
    中医也在变化,否则,《内经》后面为什么还要有《伤寒论》?《伤寒论》作者就是搞当时的中医现代化。
===========================================================================
     按照先生的意思,牛顿力学现代化之后就是相对论!《内经》现代化之后就是《伤寒论》,《伤寒论》现代化之后就是温病学说!
     请问先生:“现代”是什么意思?“现代化”是什么意思?
     欧洲科学家的鼻祖们傻呀!?他们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非要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理论现代化、系统化呢?!这不是无事生非吗!
     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没有与时俱进,也不可能与时俱进!牛顿力学的应用与时俱进了,过去用来制造蒸汽机,现在用来制造飞机、宇宙飞船之类!牛顿力学属于近代科学,不属于现代科学,牛顿力学不可能现代化!先生能够找到牛顿力学现代化的提法或者说法吗?!学术界从来没有把牛顿力学现代化!也没有一个科学家运用系统论、复杂性科学研究牛顿力学!这是不是事实!
     《伤寒论》398条,112方,没有变化,原书也不能改,但是注解者1000多家,使用的方剂变化无穷,其应用与时俱进了!他的基本思想不能变,不能与时俱进!基本思想一变化,就不是《伤寒论》了,例如温病,几乎处处与《伤寒论》作对!中医搞了几十年“中医外感热病学”,始终没有把《伤寒论》与温病统一起来,只有我们提出来“证态概念”之后,把《伤寒论》、温病与西医的感染病在理论上融合之后,形成《外感染热病学》。这不是《伤寒论》、温病现代化,也不是感染病现代化,而是三者的融合,形成新的理论。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5月28日 03:00pm 时添加 -=-=-=-=-
    “与时俱进”与“现代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埃及时代,秦始皇时代,罗马时代会有“现代化”?!
80
发表于 2009-5-29 18:47: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求索》跋 仅只是可能而已!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5/28 10:02am 发表的内容:
    牛顿力学的形式和内容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牛顿力学的发展,还导致相对论出现,牛顿力学成为特例。
    中医也在变化,否则,《内经》后面为什么还要有《伤寒论》?《伤寒论》作者就是搞当时的中医现代化。
牛顿力学的形式和内容就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牛顿力学的发展,还导致相对论出现,牛顿力学成为特例。
   中医也在变化,否则,《内经》后面为什么还要有《伤寒论》?《伤寒论》作者就是搞当时的中医现代化。
===========================================================================
    按照先生的意思,牛顿力学现代化之后就是相对论!《内经》现代化之后就是《伤寒论》,《伤寒论》现代化之后就是温病学说!
...
你这样我们就无法讨论了。
谁也没有说要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代化。力学是针对力学系统而建立的科学,不是哪一本书。牛顿力学作为一个科学用语,不是指“牛顿的力学”,它不仅是牛顿一个人创立的,而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创立的,牛顿只是集大成的代表者。你去翻一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再翻一翻现在的力学教科书,看究竟发展和变化了多少。
同样,中医是针对人体系统而建立的科学,它不是哪一本书,也不是哪个人的医学,中医总是发展和变化的。所谓“《内经》现代化之后就是《伤寒论》,《伤寒论》现代化之后就是温病学说”,是你的逻辑。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是那个时代的中医,有了《伤寒论》,中医就发展和变化了,成为以《内经《伤寒论》为代表的中医了。再如先生写了中医方面的书,如果有意义,就使中医发展和变化了。其实,中医每天都在发展和变化。每个有成就的中医都在使它发展和变化。
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要形成自己的现代形态。所有中医典籍仍然是中医典籍,仍然要读。但现代人写中医著作,不能只是抄《内经》《伤寒论》,要有自己的研究,要让现代人能够读懂。当然还有其他现代化内容,我在“跋”已提到,请有兴趣者去看一看。
我认为,中医本来是科学的,不存在科学化问题,但是,中医必须现代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17:37 , Processed in 0.0816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