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761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22:09:3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5月2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五运六气是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如何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敬请关注张海涛的精彩讲述。http://www.velinks.com/zyjc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运六气是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如何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等问题。
       中医主张辨证论治,对于环境之中五运六气太过、不及,引起人体发病的现象,要认识其意义,但是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干支推算,各种疾病其基本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素问·至真要大沦》)。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脉见皆死”(《素问·平入气象论》)。庚辛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故“肝见庚辛死”。所以说:“庚辛者,金日也:肝之真脏脉见而全无胃气,则至庚辛日而死,以金克木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对于运气学说预测死亡的日期,判断死亡时刻的说法,不可拘泥,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运气学说判断预后是根据受病脏腑的属性和病情,结合季节日时的干支属性,按五行生克规律推算,如属相生,则病情在相应的日期减轻或向愈;若属相克,则病情恶化或死亡。
这些内容,供大家临证参考。
76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21:4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19年5月2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武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邓老热病研究》的第八讲:大器晚成温病学家王孟英,邓老介绍说:“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一书,收集温病各家学说最多,详博明晰,卷一、二分别辑《内经》、《伤寒论》的有关温病条文,并加以注释,此两卷专论伏气、外感和湿温疫病;卷三辑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幼科要略》而成《外感温热篇》与《三时伏气外感篇》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velinks.com/dttrbyj
       祝贺武宁讲述《邓老热病研究》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邓铁涛先生对温病学家王孟英的有关研究。
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浙江钱塘人,曾迁居杭州、上海。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为我国近代较有影响的温病学家之一,对霍乱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等。
《温热经纬》五卷, 王孟英撰于1852年,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个人身世遭遇和很复杂,这部著作的出版与他的朋友杨照藜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杨照藜,字素园,河北省定县人,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为官至道员。杨照藜博览群书,旁及地理、金石篆刻、天文历算,尤精于医学。著有《温病纬》四卷、《江西全省舆地考》、《素园文稿》二卷,《诗存》二卷等著作。
我们很难找到杨照藜的医学著作,但是他对于医学确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其论述的高妙之处,主要附载于王孟英所整理的医学著作里,以及他对给这些著作所做的序言里。
在王孟英还未成名的时候,杨照藜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可以说他为王孟英一路鸣锣开道,竭尽全力,这在那个不同寻常的时代,是非常可贵的。
1854年,杨照藜赶上了太平天国的政治风波,他从江西回河北,辗转迂回六千里,用了五个月,还没有到家。杨照藜在家乡过了数月,因公务在身,又买船票南下,在杭州见到了王孟英,二人“握手言欢,历叙契阔。”王孟英的中医学识更加精深,而且涵养深醇,由于时间紧迫,二人“未得深谈,惘惘而别”。不久王孟英来回访杨照藜,仆人挑来了一个大箩筐,放置在舟中,杨照藜说“何必客气!”王孟英说“这是我赠给你的书,你一路舟行苦闷,得此消磨时光。”杨照藜仔细察看,见都是很好的书籍、书稿,就好像王孟英亲自陪伴旅行,一起畅谈一样,心中很是高兴。他就一本一本地读这些王孟英送来的书,其中有一本,名叫《潜斋丛书》引起他的注意,急忙翻看,原来是王孟英数年之间所编撰的医学书籍。其中有的内容,是表彰前贤的,有的是写自己的心得,有的是采集古方,如《肘后方》的内容,有的是汇集整理前人著作,如《本草图经》的文字。
杨照藜坐在小船的窗旁,手捧这些书籍,不断吟诵,感佩其中的“奇情妙绪,层见叠出,满纸灵光,”遥望窗外的秀美山色,心中格外畅快,充满感慨。没想到啊!王孟英的学术水平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夫士君子能成不朽之盛业,而为斯民所托命者,其精神必强固,其志虑必专一,其学问必博洽,其蕴蓄必深浓,而天又必假以宽间之岁月,以成其志。孟英怀才抱奇,隐居不仕,而肆力于医,故所造如此,岂偶然哉!”
杨照藜到达江西东北部的玉山县,这里属于上饶管辖,又遇上太平军而不能前行,无奈之下又返回了杭州武林山,就住到了王孟英的家里来。二人从早晨谈到夜晚,日复一日,“相得甚欢,因并读其《温热经纬》”。这是王孟英的另一本著作,也是奠定他清代温病四大家的一部重要著作。杨照藜解释说,所谓“经纬”,就是以黄帝岐伯、张仲景的著作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等温病学家为“纬”,所以叫《温热经纬》。它的编写体例,仍然与王孟英的《霍乱论》一样,只不过“理益粹,论益详。其言则前人之言也,而其意则非前人所及也。”虽然是一部汇编性著作,但是他从新的视角看问题,所以是有创造性的集大成之作。
杨照藜感慨地说,自己也早就想做这样的事情,想了几年,没能下手,而王孟英竟然“已奋笔而成此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无一支字蔓语,羼杂其间,是何才之奇而识之精耶?”老朋友不仅志趣相同,而且互相鼓励。杨照藜建议,日后按照这个体例,再编写一部论述杂病的中医著作,“力辟榛芜,独开异境,为斯道集大成,洵千秋快事哉!”杨照藜真诚而谦虚地说,我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与王孟英的学问比起来,没法“望其项背”,却被王孟英引为知己,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志同道合,心灵挚友!杨照藜就把他写的这些充满时代气息,详细记述他们友谊交往的文字,作为了《温热经纬》的序言,一起出版,流传至今。
杨照藜与王孟英的故事远没有结束,他在王孟英整理的《重庆堂随笔》里,还有大量文字,继续谱写他们之间的中医情怀。

763
 楼主| 发表于 2019-5-23 21:1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5月23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癣、虫咬皮炎、疥疮、日晒疮”这四个具体疾病。今晚我们主要学习这四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外治疗法等的方面的内容。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velinks.com/zywkx
       祝贺李源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癣、虫咬皮炎、疥疮、日晒疮”等疾病的有关内容。
西医认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但目前也有其引起深部感染的报告。临床上常见者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菌疹等。偶可累及深部组织。引起深部感染。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dermatophytids)。皮肤癣菌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皮肤科就诊病例中,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则居首位。
虫咬皮炎、疥疮,也有相应的致病微生物,可以作为中医治疗的参考。
中医对于这些疾病,可以发挥“外病内治”的优势,内服中药,也可以“外病外治”,充分发挥艾灸、烤香、熏洗、膏药等特色疗法的作用。
有些疗法,很奇特,用一些植物煎汤,“顽固疾病,一洗了之”。
76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22:39:07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
       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2019年5月24日)由河北医科大学雷宝淳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本周五我们讲的内容是:
第10节:        带教西学中,展示中医功夫       
      卫生部党组1958年9月25日,向毛泽东并中央报送了《关于组织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同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给杨尚昆的批示中,谈到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问题,他说“此件(这个报告)很好。就这样,西学中离职学习班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毛泽东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让西医学习中医。广州中医学院办了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要让这些西医相信中医,就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展示中医功夫,以疗效服人。
     邓老作为“西学中班”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取得可喜成就。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velinks.com/dttz
祝贺河北医科大学雷宝淳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成功!
   第10节:        带教西学中,展示中医功夫       
      毛泽东主席把中医学评价为一个“伟大宝库”,把西医学习中医的事情说成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指示各地方党委“加以研究,遵照办理”,这样的“最高指示”下达之后,在全国引发了一次“西学中”的学术运动。毛泽东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说:“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邓铁涛先生所在的广州中医学院,是第一批成立的四所中医学院之一,自然要为西医学习中医工作做贡献。所以,1959年就在广州中医学院办了一个有81名学员参加的“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
邓铁涛先生当时正主持广东中医学院的教务工作,就直接参与了这个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抽调了一批骨干教员。比如,邓铁涛先生主讲《中医各家学说》,罗元恺先生讲《中国医学史》,朱敬修先生讲《中医学》,黄耀燊先生讲《中医骨伤科学》,大家都很认真。1960年10月,邓铁涛先生与广州中医学院的20名教师,在刘汝深副院长带领下,与中西医结合高级研究班的81名学员,一起入驻解放军157医院,因为这些学员里有32名是从各个部队里的西医人员里抽调上来的,他们都是系统学习过西医的青年骨干。他们的班长就是现今南方医学院的靳士英教授。
靳教授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他一直自称是邓铁涛先生的学生,是邓老的“军中大弟子”。他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组组长、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史杂志》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他热衷振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潜心研究针灸、四诊、杂病、草药、医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有《新编中医学概要》(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华针灸经络穴位图》、《针灸经络穴位图解》等专著18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9项与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因医教研卓有成绩,曾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广州军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和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靳教授有这么多成就,他一直说,这是1959年系统学习中医之后才获得的。他1927年出生,父亲是一个中医,因此他自幼就学过不少中医学的书籍。他1948年从长春大学医学院毕业。1959年的时候,他已经32岁,学业有成了,仍然认真学习中医。邓铁涛先生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3年时光。他的毕业论文“活血化瘀在临床的应用”,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由卫生部长李德全亲自签发奖状,由此也可以想见当年国家对于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视程度。
邓铁涛先生在157医院,主要是带教临床实习,除此之外,他们还确立了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就是主要研究脾胃学说,那是一段值得怀念的日子。在那里中西医一起有机会合作起来,参与危重症的抢救工作。该院谢旺政委十分支持中医药的治疗,决定病人开不开刀,往往要征求中医的意见,并尊重中医的意见。这使邓铁涛先生有机会,和该院的医护同志一起,为了坚持中医为主的治疗,度过无数个捏着汗守护在危重病人床边的日日夜夜。当时和“西学中”的同志一起还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对邓铁涛先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因为解放以前中医的医院甚少,床位更少,中医对危重病人是在病人的家里,建立“家庭病床”,靠中医出诊来进行抢救的,历代的中医都是这样救治危重病症。解放后,医院增加很快,但病床99%是由西医主管的,中医只有会诊的机会,主管权不在自己手上,中医自己的附属医院病床又少得可怜,因此中医基本上失去了抢救危重病人的机会。
因为家庭病床的条件下,开展急症治疗不容易,中医建国后也失去了外出“行医”的自由,基本上都由“行医”变成了“坐医(坐堂)”。在西医搭建的平台上,中医药治疗急症更能发挥作用,这是后来人们形成的一个认识。1954、1955年石家庄的中医郭可明先生,就是在传染病医院里创造了中医治疗乙型脑炎的奇迹。
邓铁涛先生介绍说,在一五七医院里,中医参加救治危重病人时,在决定是否采取手术的时候,中医的决定权最少也有50%,有时达75%。因为当时的确用中医药解决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取得了医院的信任与支持。比如,一个急性腹痛的战士,痛得嗷嗷叫,床栏几乎被他扭曲了,用了阿托品等药物治疗无效,由于诊断未明不敢用吗啡类止痛药。邓铁涛先生请针灸老师在他耳朵一个穴位扎针,他就马上安静下来了。又如一肠套迭已三天的患儿,经用中药及针灸也治愈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医老师与学员都受到了考验与锻炼。他们参与了不少急症病人的抢救:有几位年轻战士,在“瓜菜代,渡饥荒”的年代,吃了蕉头,引起肠梗阻,他们用中药解决了战士的梗阻问题,使他们免去开刀之苦。
中医们用事实证明了中医药在急诊领域里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医院里西医同道和领导的认可。事实教育了人们,中医药治疗急症也是大有可为的。解放军157医院的政委谢旺,因为肝硬化开刀,一直伤口不愈合,渗液不断。半夜里,他们去请邓铁涛先生。
76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5 22:58:5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9年5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本书是由路志正先生   
与曹东义对话的形式成稿。
曹东义、路喜善、张波整理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
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这一节内容讲述完后,接着讲第二十一节内容: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在卫生部的时候,路志正先生就陪同过许多外国访问学者,向他们介绍中医学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交流增多,中医药走出来国门走向世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竟有投机分子,在国外败坏中医声誉,路老就利用各种机会,一边挽回他们的不良影响,一边努力传播优秀的中医文化。
         届时我们与王群才一起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velinks.com/zjlzz
         祝贺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 第二十一节: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曹东义:中医诊治疾病,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是“合而治之”,不同于西医的“分而治之”。
路老:中科研应积极开展辨证和辨病的研究。我认为在辨病和辨证的研究中,首先要搞清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两者有机的结合,突出辨证论治,这是中医学的大特点。它通过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病因病机等中医理论,对患者具体症状或不同的病理阶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断,并在治疗方面力求理法方药一致。从整体角度考虑疾病,由于每种疾病都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由疾病的自身矛盾所决定的,掌握这个基本矛盾,就可以制订治疗原则,投以有效的方药。但同一疾病由于体质、地域、心理、社会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转归,这是由于每一时期和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及时抓住这些矛盾,认真细致的辨证,观察其动态的变化,则任何寒热错杂和虚实夹杂的证候,都不难辨析。由此观之,辨病可以“执简驭繁”,辨证可以“随机应变”,分阶段治疗,通过长期细致深入的观察,就可以逐步摸索到治疗规律,由此促使中医理论上的升华和飞跃。
曹东义:中医的这个特点,前人叫做“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对吧,路老?
路老:正是如此。内外妇儿都有自身的特点,在科研设计上要注意这些特点。如妇科有经带胎产四大证,儿童脏腑娇嫩,形体未充,不耐寒暑,外邪易侵,易伤肠胃积滞,或出现肺炎、咳喘、惊风等。对内科疾病我主张一个一个病的研究,以临床观察为主,结合季节之多发病,分批分期的进行系统的课题设计,先定出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方案、实施细节和时间等。在设计中,要抓住有普遍共性的证候,如湿热为患,由于侵犯的部位不同,证候也异,但总的病机是共同的,只要去除湿热之邪,病便可得解。
曹东义:您讲的很对,中医研究不能失去中医的灵魂,否则就不是中医了。
路老:其次中医病名、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可以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要采取争鸣的方式,只有争论才能明理,才能进步和发展。另外人体、自然、社会的整体恒动观:中医科研必须考虑人、自然、心理、社会的关系,科研设计,特别是癌证、艾滋病、克山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的研究中均应注意季节、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作用。
曹东义:中医属于原创性科学,中医的研究应符合中医的自身特点,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路老:中医院是进行科研的基地,所以中医院的建设事关重要,中医院在结构上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以中医临床为中心,包括中医管理、中医系统检查、中医治疗系统、中医康复系统,中医养生系统、治未病系统等,给中医科研人员有职有权,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完成科研工作。我并不反对中医科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中医历来就有学习、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和科技的传统,任何先进仪器均为我所用,以补我不足。我相信通过若干年或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医学定能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特色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
曹东义:路老,在您的日常工作中,出国讲学似乎是您又一项重要工作。
路老:是的。我先后到过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比利时、瑞士、法国、美国、菲律宾、摩纳哥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次出去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中医学术的交流,或者教学讲座,或临证应诊。说起来也很累,每次出去开会几乎都有我的大会发言。
曹东义:路老,据说您为了研究风湿病的广泛性,每次出国访问,都很注意当地的气象和风土人情等资料?
路老:《灵枢·师传》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这的确是至理名言。1983年11月,我奉派赴泰国,交流中医药学术,开展医疗工作。由于华侨后裔扣泰国朋友有喜用中医药治病的习惯,故前来求诊者甚众,包括各个阶层。通过与大量病人接触,询其生活起居;观其形态色泽,问其病苦,而对其发病原因有所了解,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使疗效有所提高。
曹东义:泰国的气候环境怎样呢?
路老:泰国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
76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2:27:5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2019年5月26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曹颖甫。
      曹颖甫,名家达,字颖甫(以字行于世),一字尹甫,号鹏南,晚年别号拙曹老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8),卒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江苏江阴周庄人,为清末民初中医经方大家、中医教育家及汉文学学者,传世医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收录在王慎轩《医书医论精选》)中。曹颖甫的一生是为中医学继承和弘扬的一生,他禀承家学,溯源《内经》《难经》,旁及历代医家之说,学宗张仲景,善用经方;禀性刚直不阿,爱国兴教,面对日寇,大义凌然;德艺双馨,成就卓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名垂青史!面对今天式微的中医情景,曹颖甫那种“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以及侠肝义胆、忠贞爱国的情操都值得学习继承,从而来更好地复兴当代中医!总结小诗:一代医家曹家达,伤寒发微成一家。大义凌然抗倭寇,经方实验出奇葩。http://www.velinks.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讲了:一代医家曹颖甫。
      曹颖甫先生与章太炎提倡《伤寒论》的学习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主要是在实践之中来证明,而不是靠著书立说。

当然,《经方实验录》本身就是从不太相信的角度开始的。
如果有理论自信,有很崇拜的理由和见识,还需要“实验”吗?

当然,这个实验也是写给后人看,别人看,西医看,科学看,所以,也是那个时候的特殊情况。

曹颖甫先生无愧于临床大家的地位,他很欣赏章次公先生,认为其真正传承了自己的学术成就。

在曹颖甫先生70岁的时候,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按说他长期生活在上海,不应该回到老家去。但是战乱逼着他回到故乡。
没想到还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日本鬼子竟然在他家乡欺负妇女,他岂能为了自身而假装看不见?!
这个血性男人,老男人,怒不可遏,冲上去,用血肉之躯,一个人的抗战,就这样开始了。最后的结局很不好,他死的好惨!
中医的命运,被日本侵略雪上加霜,当时很多中医学校倒闭,中医人才遭遇飞来横祸不是个别现象。
76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22:31:4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5月2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五运六气是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如何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敬请关注张海涛的精彩讲述。http://www.velinks.com/newsDetail?id=761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运六气是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如何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等问题。
       中医主张辨证论治,对于环境之中五运六气太过、不及,引起人体发病的现象,要认识其意义,但是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干支推算,各种疾病其基本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素问·至真要大沦》)。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脉见皆死”(《素问·平入气象论》)。庚辛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故“肝见庚辛死”。所以说:“庚辛者,金日也:肝之真脏脉见而全无胃气,则至庚辛日而死,以金克木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对于运气学说预测死亡的日期,判断死亡时刻的说法,不可拘泥,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运气学说判断预后是根据受病脏腑的属性和病情,结合季节日时的干支属性,按五行生克规律推算,如属相生,则病情在相应的日期减轻或向愈;若属相克,则病情恶化或死亡。
这些内容,供大家临证参考。
76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19:41:12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因明晚曹东义教授有事,故讲座改在今晚,2019年5月27日(周一)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60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内容:
五十三、寒疝,脉弦紧,胁下偏痛,发热,大黄附子汤主之。
       此邪居厥阴,表里俱急,故用温下法以两解之也。脉弦为肝郁,紧,里寒也;胁下偏痛,肝胆经络为寒湿所搏,郁于血分而为痛也;发热者,胆因肝而郁也。故用附子温里通阳,细辛暖水脏而散寒湿之邪;肝胆无出路,故用大黄,借胃腑以为出路也;大黄之苦,合附子、细辛之辛,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通则不痛也。
       大黄附子汤方(苦辛温下法)
       大黄(五钱) 熟附子(五钱) 细辛(三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分温二服(原方分量甚重,此则从时改轻,临时对证斟酌)。
       五十四、寒疝少腹或脐旁,下引睾丸,或掣胁,下掣腰,痛不可忍者,天台乌药散主之。
       此寒湿客于肝肾小肠而为病,故方用温通足厥阴手太阳之药也。乌药祛膀胱冷气,能消肿止痛;木香透络定痛;青皮行气伐肝;良姜温脏劫寒;茴香温关元,暖腰肾,又能透络定痛;槟榔至坚,直达肛门散结气,使坚者溃,聚者散,引诸药逐浊气,由肛门而出;川楝导小肠湿热,由小便下行,炒以斩关夺门之巴豆,用气味而不用形质,使巴豆帅气药散无形之寒,随槟榔下出肛门;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气,逐有形之湿,从小便而去,俾有形无形之结邪,一齐解散而病根拔矣。
       按:疝瘕之证尚多,以其因于寒湿,故因下焦寒湿而类及三条,略示门径,直接中焦篇腹满腹痛等证。古人良法甚夥,而张子和专主于下,本之《金匮》病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当下之例,而方则从大黄附子汤悟入,并将淋、带、痔疮、癃闭等证,悉收入疝门,盖皆下焦寒湿、湿热居多。而叶氏于妇科久病癥瘕,则以通补奇经,温养肝肾为主,盖本之《内经》“任脉为病,男子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也。此外良法甚多,学者当于各家求之,兹不备载。
       天台乌药散方(苦辛热急通法)
       乌药(五钱) 木香(五钱) 小茴香(炒黑,五钱) 良姜(炒,五钱) 青皮(五钱) 川楝子(十枚) 巴豆(七十二粒) 槟榔(五钱)
       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麸数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为度,去巴豆、麸子不用,但以川楝同前药为极细末,黄酒和服一钱。不能饮者,姜汤代之。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日三服。
五十五、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便不下,宣清导浊汤主之。
       此湿久郁结于下焦气分,闭塞不通之象,故用能升、能降、苦泄滞、淡渗湿之猪苓,合甘少淡多之茯苓,以渗湿利气;寒水石色白性寒,由肺直达肛门,宣湿清热。盖膀胱主气化,肺开气化之源,肺藏魄,肛门曰魄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义也;晚蚕砂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之纯粹者也,故其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皂荚辛咸性燥,入肺与大肠,金能退暑,燥能除湿,辛能通上下关窍,子更直达下焦,通大便之虚闭,合之前药,俾郁结之湿邪,由大便而一齐解散矣。二苓、寒石,化无形之气;蚕砂、皂子,逐有形之湿也。
       宣清导浊汤(苦辛淡法)
       猪苓(五钱) 茯苓(五钱) 寒水石(六钱) 晚蚕砂(四钱) 皂荚子(去皮,三钱)
       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五十六、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半硫丸主之。
       热伤气,湿亦伤气者何?热伤气者,肺主气而属金,火克金则肺所主之气伤矣。湿伤气者,肺主天气,脾主地气,俱属太阴湿土,湿气太过,反伤本脏化气,湿久浊凝,至于下焦,气不惟伤而且阻矣。气为湿阻,故二便不通。今人之通大便,悉用大黄,不知大黄性寒,主热结有形之燥粪,若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按上条之便闭,偏于湿重,故以行湿为主;此条之便闭,偏于气虚,故以补气为主。盖肾司二便,肾中真阳为湿所困,久而弥虚,失其本然之职,故助之以硫黄;肝主疏泄,风湿相为胜负,风胜则湿行,湿凝则风息,而失其疏泄之能,故通之以半夏。若湿尽热结,实有燥粪不下,则又不能不用大黄矣。学人详审其证可也。
       半硫丸(酸辛温法)
       石硫黄(硫黄有三种:土黄、水黄、石黄也。入药必须用产于石者。土黄土纹,水黄直丝,色皆滞暗而臭;惟石硫黄方棱石纹而有宝光不臭,仙家谓之黄矾,其形大势如矾。按硫黄感日之精,聚土之液,相结而成。生于艮土者佳,艮土者,少土也,其色晶莹,其气清而毒小。生于坤土者恶,坤土者,老土也,秽浊之所归也,其色板滞,其气浊而毒重,不堪入药,只可作火药用。石黄产于外洋,来自舶上,所谓倭黄是也。入莱菔内煮六时则毒去) 半夏(制)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一、二钱,白开水送下(按半  
76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7 21:46: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同道大家好:
           今晚(2019年5月2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陈静和大家继续一起学习《中医妇科学》:

           今晚我们学习“产后病”之“产后痉病、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大便难、产后发热、产后排尿异常、及产后自汗、盗汗”。包括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辩证论治及理法方药。

             欢迎关注收听。http://www.velinks.com/zyfkx
       祝贺陈静讲述《中医妇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产后病”之“产后痉病、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大便难、产后发热、产后排尿异常、及产后自汗、盗汗”的有关内容。
经带胎产是妇科病的特点,产后血虚、血瘀,或者其他兼夹疾病,历代医家对此不断探索,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之中有专篇,孙思邈《千金要方》在前边首先讲述。逐渐总结出诊治规律,对产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辩证论治及理法方药,都有系统的知识,形成了特色专科,并在实践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770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1: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9-6-1 22:20 编辑

     今天晚上(2019年5月28日),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七讲。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瘟疫论》的 “蓄血”、“发黄”、“邪在胸膈”这三部分临床现象背后的病因、病机,以及桃核承气汤、抵挡汤、茵陈蒿汤、瓜蒂散是如何治疗瘟疫病的?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velinks.com/wyl
     
蓄血
【原文】

大小便蓄血〔1〕、便血,不论伤寒时疫,盖因失下〔2〕。邪热久羁,无由以泄〔3〕,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血如漆〔4〕。大便反易者,因结粪得血而润下。结粪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其有喜妄如狂者〔5〕,此胃热波及于血分,血乃心之属,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6〕。仍从胃治。
发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7〕,热更不泄,搏血为瘀〔8〕。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9〕。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因随减〔10〕。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者,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经瘀热,若专治瘀血误也〔11〕。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12〕;移热于下焦血气,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便为蓄血也〔13〕。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14〕,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15〕,宜桃仁承气汤。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16〕。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17〕。至夜发热,亦有瘅疟〔18〕,有热入血室〔19〕,皆非蓄血,并未可下,宜审。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
照常煎服。
犀角地黄汤
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 ,研碎
先将地黄温水润透〔20〕,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调糊,绞汁听用,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21〕。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起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积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22〕。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汤证,所遇亦少,此以备万一之用。
抵当汤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  ,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照常煎服
【注释】
〔1〕大小便蓄血:指热邪结于肠道或者膀胱。蓄血结于肠道的病人好忘,而且大便黑;蓄血结于膀胱的病人,小腹拘急不适而小便自利,其人如狂。出自《伤寒论》。
〔2〕盖因失下:都是因为应当泻下而没有使用泻下造成的。
〔3〕邪热久羁,无由以泄:邪热之气在体内长期停留,没有疏泄的通路。由:经过,从。如“必由之路”。
〔4〕腐为黑血,便血如漆:溢出的血液变成腐败的黑血,所以大便的颜色如同黑漆一样。
〔5〕有喜妄如狂者:有的病人好发无根据的大话,象一个精神失常发狂的人。喜:好。妄:胡乱、荒诞。
〔6〕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心主血藏神,热邪进犯心脏,神不安位,应当出现这种狂乱证候。
〔7〕郁而为黄:邪热郁阻气机,薰蒸肝胆,胆液溢于肌肤而发黄。
〔8〕热更不泄,搏血为瘀:热邪仍然得不到疏泄,与血液搏结在一起,淤阻脉道。
〔9〕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不是蓄血引发的黄疸。
〔10〕热随血泄,黄因随减:邪热随着瘀血的清除而减轻,黄疸也由于热瘀的消退而减轻。
〔11〕若专治瘀血误也:发热引起瘀血、黄疸同时存在,只治疗瘀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是错误的方法。
〔12〕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病人小便不利,是由于邪热郁结在膀胱,气化不利造成的。
〔13〕今小便自利者,便为蓄血也:病人小腹硬满,应当小便不利,现在小便自利,是蓄血在血脉,而不是膀胱的气分。《伤寒论》128条云:“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9条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4〕热留血分:血属阴,入夜热盛,是血中有热邪所致。
〔15〕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承气汤泻下热结之后,病邪大势已去,血中还残留有部分郁热,所以只在属阴的夜间发热。
〔16〕蓄血尽而热亦尽:蓄血祛除之后,邪无所藏,所以说“蓄血尽而热亦尽”。
〔17〕宜犀角地黄汤调之:犀角地黄汤是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方剂,善解血中热邪。
〔18〕瘅疟:只发热,而不往来寒热的疟疾,叫瘅疟。
〔19〕热入血室:张仲景认为,妇女在月经刚来,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感受伤寒,容易形成热入血室,其主要证候是,其人如狂,或者白天精神正常,入暮谵语,独语如见鬼状。
〔20〕先将地黄温水润透:地黄干了之后,切片之前要先用温水慢慢地浸润药材,而不是用水泡药物,免得损失药性。
〔21〕血自下者愈:有淤滞的血自己流出来,就不会郁结在里,所以容易病愈。
〔22〕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抵当汤治疗瘀血,不论是在膀胱还是在肠道,都可以用它进行治疗,获得痊愈。
【译文】
热邪结于肠道或者膀胱,形成下焦蓄血,或见到便血,不论是伤寒还是温疫,大约都是因为应当使用泻下的方法,而没有使用。疫热邪气,长久地停留在体内,没有可以疏泄的途径,使血液与邪热互相搏结,存留在经脉或络脉之中,腐败之后变成紫色的瘀血。这种瘀血充斥在胃肠道,进一步腐败成为黑色的瘀血,大便也因此而形成如黑色的漆一样的东西。大便不秘结反而容易解下,这是因为燥结的粪块得到血液的滋润的结果。虽然秘结的粪便排出了体外,身体的元气已经严重受损,往往造成十分危险的后果。其中有些患者好说些没有根据的乱语,象患发狂证的病人,这是疫邪热毒充斥于血分,血液是心脏所主,血中有热邪,热邪沿着血脉进犯心脏,所以应当有象发狂的证候。此证仍然需要泻胃热进行治疗。身体发黄的证候,因为胃部的实热证没有泻下,体表体内的气机被疫邪壅塞闭阻,郁热最终形成黄疸。如果热邪还得不到疏泄,就能进入血液,与血液凝结在一起,形成瘀滞。所有的发热,经脉之中的气血不被瘀滞,就不会造成发黄;热邪不进入血液之中,就不会造成血液与热邪凝聚的“蓄血”证。共同受到疫邪的侵袭,既可造成发黄,也可以进而出现血热互结的蓄血,而不是蓄血造成的发黄。然而,蓄血一旦被清除,邪热也会随着外泄,黄疸也能因此而减轻。
曾经见过发黄的患者,原先并没有瘀血,而形成蓄血证的患者,原来也没有发黄。形成黄疸的原因,应当深责经脉之中的瘀热,如只是单纯治疗瘀血而不同时治疗邪热,不是正确的方法。胃中的热邪向下移动到下焦的部位,气机因此而不畅,小便不能顺利排出,这是邪热结聚在膀胱造成的。邪热从胃向下移动,影响到下焦的血液运行,可以形成膀胱部位的蓄血。如果病人的小腹部发硬而且胀满,应当想到会出现小便不利,可是现在小便却很畅快,这是没有影响气分的原因,因此就可以诊为膀胱蓄血证。
胃部的实热证,应当使用泻下的治疗法,却没有施行泻下的治疗方法,到了夜间就发热,这是热邪留在了血液之中,又加上失于泻下,一定会形成瘀血证。蓄血证初起的时候,白天夜晚都发热,到下午3-7点的“日晡”热势更高,使用了承气汤之后,白天的发热减轻,到了晚上热势仍然很高,这是瘀血还没有清除的原因,应当使用桃仁承气汤治疗。服用桃仁承气汤之后,发热消退则为治愈;或者有的病人再发热的时候,出现与消失的时辰都缩短;再一次服用,发热的过程进一步缩短;等到蓄血完全消失时,发热也就完全消失了。疫热病气的绝大部分被清除时,病人的血液损失也很多,残余的热势还存在,应当使用犀角地黄汤进行治疗。但是,每到夜间发热的疾病,也有的属于只发热而不往来寒热的“瘅疟”,有的是属于入夜独语如见鬼状的“热入血室”证,都不是蓄血证,不可使用泻下的治疗方法,应当辨认清楚。
桃仁承气汤的组成:
大黄四钱(12克)  芒硝二钱(6克)  桃仁十八粒  当归二钱(6克)  芍药二钱(6克)  丹皮二钱(6克)
按照常规中药的煎服方法,煎药和服用。
犀角地黄汤的组成:
地黄一两(30克)  白芍三钱(9克)  丹皮二钱(6克) 犀角二钱(6克)研碎
首先用温水,将地黄润透,用铜质的刀片切成片状,在石头材料的臼窝里捣烂,再加上水调成汁状,用纱布拧出汁来备用,渣滓放入其他的药中,共同煎煮,煎好的药去掉药渣滓,把地黄的药汁掺进去,共同服用。
吴又可按:伤寒病,太阳证未愈,病邪从太阳经,传变到膀胱的部位,热邪就结聚在膀胱,这时的病人就象发狂一样,血液自己从体内流出来,这样病邪有出路疾病就会自行痊愈。如果血液凝聚在体内,不能排出体外,应当使用抵挡汤治疗。现在温疫初起,没有发热恶寒的表证,而只有发热不恶寒的胃腑实证,所以胃肠中蓄积的瘀血多,膀胱蓄积的瘀血少。然而,抵当汤属于驱逐瘀血最有力量的方剂,并不分蓄血在膀胱还是在肠道,都可以用它祛除蓄血。因此蓄血瘀结很重的病证,用桃仁承气汤就难以胜任,不如使用抵当汤力大合适。大概说来,不是很猛烈的药剂,就不能胜任这种驱瘀的重任,所以称其为抵当汤。当然,临床上的抵当汤证,也很少遇上,记载下来用以备不时之需要。
抵当汤的组成:
大黄五钱(15克)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15克) 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1.5克)。
按照常规中药的煎服方法,煎药和服用。

【评介】
外感热病的“蓄血”证,首先是张仲景《伤寒论》所论述的,热邪与血液结于膀胱或者肠道,都可以形成蓄血证。它们都有入夜热甚,少腹拘急,精神烦躁或甚至如狂,但是血蓄在膀胱时小便自利,而血蓄于肠道则便黑血,并善忘。治疗都需用桃仁承气汤,重者则必须用抵当汤,逐瘀泻热。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伤寒与温疫,所共有的证候,和可以互相借鉴的治疗方法。正如吴又可《温疫论·辨明伤寒时疫》云:“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症,子何言之异也?”吴又可回答温疫为何借用伤寒方时说:“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与伤寒)治法无异也”。吴又可这些论述与王安道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云:“伤寒与温病、热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热,固不必求异;其发表之法,断不可不异也。”
笔者认为,外感热病的寒温病因学说,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是由不同医家的不同认识形成的,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而进入到现代,中西医学互相结合,外感温热病的病因已完全有可能得以阐明。其实“审证求因”,是为“审因论治”服务的,也就是说“审因”是为了更好的“论治”,解释病因并不是目的,有利于治疗才是中医推求病因的意义所在。
现代医学的微生物致病的病因学说,使我们认识到,局限于伤寒或者感温,并不能真正地阐明外感热病的起病原因,只有利于解析证的不同类型,以便进行治疗。所以中医的寒温病因学说,只是中医外感热病治疗的一种指导思想,不是“真正的病因”。真正的病因,应当强调“毒”的侵袭性,“疫”的流行性。毒疫之气才是中医外感热病的真正致病因素。中医的外感热病学说应当统一起来,也完全能够统一起来。
年希尧云:“仍从胃治者,谓须下也。瘅疟者,但热而不寒之疟疾也。血室者,妇人藏经之所。未行经之前,血室满,邪热不能入,已行经之后,其室空虚,热邪乘虚而入。其证俨如疟状,当用小柴胡汤调之,不可当疟治”。
孔毓礼曰:“热入血分,瘀血瘅疟之夜热,慎勿概作阴虚发热看”。
龚绍林曰:“蓄血、发黄,皆因失下,所以必从胃治,而后得愈”。


发黄

【原文】

发黄疸是腑病,非经病也〔1〕。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2〕,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3〕,宜茵陈汤。
茵陈汤
茵陈一钱  山栀二钱  大黄五钱
水姜煎服
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4〕。是以大黄为专攻,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兼以难利〔5〕。

【注释】
〔1〕发黄疸是腑病,非经病也:发黄疸是属于腑的病证,而不是经脉的病证。胆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胆液受热邪熏蒸,溢于肌肤发为黄疸。
〔2〕小便不利,邪无输泄:小便不畅顺,湿热邪气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
〔3〕身目如金者:身体的肌肤和眼睛的巩膜都发黄,颜色象金子的黄色。如果只有身体的肌肤发黄,而眼睛不黄,中医称之为萎黄,多属虚寒;只有身目皆黄,才可以称为黄疸,黄疸多属湿热。
〔4〕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应当把小便不顺畅看作标,而把胃腑的湿热看作本。中医学中的标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比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病为本医为标;病和药物的关系,病为本药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
〔5〕小便兼以难利:不仅黄疸不能消退,小便也难以通利。

【译文】
发黄疸是属于腑的病证,而不是经络的病证。疫热邪气传入体内,在下焦留存着热邪,小便不能顺畅地排出体外,热邪没有疏泄的途径,经脉中的气机淤滞不畅,进一步传变就形成了黄疸,身上的皮肤和白眼珠都发黄,象金子的颜色一样黄,应当使用茵陈蒿汤治疗。
茵陈汤的药物组成:
茵陈一钱(3克)  山栀二钱(6克)  大黄五钱(15克)
用水姜煎好服用。
吴又可按:茵陈是治疗黄疸、退黄的专用药物。现在用病人的证候来检验这个方剂,黄疸是因为小便不顺畅,热邪不能由此排出体外形成的病证,所以使用山栀子来清除小肠之中积聚的火热邪气,郁热一消退,小便自然通利。应当把发黄看作是次要的“标”,小便不通畅才是致病的根本,属于“本”。至于说到小便不能顺畅地排出,病根并不在膀胱,这是胃中的热邪传变到膀胱所致。所以应当是小便不顺畅属于“标”,而胃中的实火邪气才是病根的“本”。因此,大黄是专门攻邪泻热的主要药物,山栀子的作用仅次于大黄,茵陈利湿退黄居于次要地位。假如去掉大黄,只使用栀子、茵陈,这就是不治疗病根而只治疗次要方面的“治标”的做法,很少能够奏效。或者使用茵陈五苓散利湿退黄,往往不只是不能退黄,而且利小便的作用也难于发挥。

【评介】
“发黄”见于某些外感热病,比如传染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在旧社会经常引起流行,但不是大多数外感热病都会有发生黄疸的问题。古人虽然不知道黄疸只在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但是应用中医的治疗方法,常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然,有人说甲肝属于自限病程的疾病,可以不治自愈,甚至有人说这就是鸡叫天亮,鸡不叫天也亮,是贪天之功。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使是自限病程的疾病,也不是不用治的疾病,中医药在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消除并发症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更何况黄疸虽然是甲肝的主要症状,但黄疸并不限于甲肝,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都可以参照中医的历史经验,进行治疗。
孔毓礼云:“杂证有阴黄,疫病无阴黄。古有三承气汤证,使于三承气加茵陈、山栀,随证施治,方为尽善。”
龚绍林云:“所论标本,极是确论。故此方以大黄为君,用之治热病,投之即效。”
“愚按:旧论发黄,有从湿热,有从阴寒者,阴病发黄确有其证,何得云妄?湿热发黄尤为最多,大约如合曲相似。饮入于胃,胃气熏蒸则为湿热。湿热外蒸,透入肌腠遂成黄病。燥火焉有发黄之理?此言为吴君白圭之玷。”本按语,原混于吴又可的原文之中,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移放到此处。
            
邪在胸膈
【原文】

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1〕。此疫邪留于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二钱  生山栀二钱
用水二盅,煎一盅,后入赤豆,煎至八分,先服四分,一时后不吐〔2〕,再服尽。吐之未尽,烦满尚存者,再煎服。如无瓜蒂,以淡豆豉二钱代之〔3〕。
【注释】
〔1〕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因为疫邪停聚于胸膈之间,阻碍气机的升降。所以出现“想吐不能痛快地吐、想喝不能顺利地喝、想吃不能痛快地吃。”
〔2〕一时后不吐:服药后一个时辰不吐。时:此指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3〕以淡豆豉二钱代之:淡豆豉,有的本草谓其能致吐,如《本草汇言》《本草经疏》;也有的谓其不致吐的,如《本草纲目》云:“豆豉,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斑、呕逆”。《伤寒论》云:“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也许豆豉的药性受炮制的影响,如《本草纲目》云:豆豉“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热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译文】
    温疫病患者,胸膈痞满憋闷,心里烦躁,常好呕吐,想吐又不能吐,虽然吐又不能痛快地吐,腹部不胀满,想喝又不能痛快地喝,想吃也不能痛快地吃。这是温疫邪气留在胸膈部造成的,应当用瓜蒂散治疗,使病人呕吐则病愈。
瓜蒂散的药物组成:
甜瓜蒂一钱(3克)  赤小豆二钱(6克)  生山栀二钱(6克)
用水二盅,煎煮后取一盅,然后放入赤小豆,继续煎煮至八分,先服一半。服药后两个小时之后,病人不发生呕吐,再服尽余下的一半。呕吐不干净,心烦、胸膈痞满还存在的,再一次煎服本药。如果没有瓜蒂,可以用淡豆豉6克代替瓜蒂。

【评介】
《素问》云:“其在上者,引而越之”。用涌吐的方法治疗胸膈以上的病邪,是中医传统的有效方法。华佗曾经用吐法,治疗伤寒四日的邪在胸部的病证,发展了《素问·热论》汗泄两法治疗热病的学说,把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丰富为汗、吐、下三法。张仲景《伤寒论》更是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法治疗伤寒。栀子豉汤就是仲景吐法的代表方剂。
年希尧云:“此种用西洋法吐之也可。”
龚绍林云:“甜瓜蒂,南方药室少有。仆遇此症,用达原饮加柴胡治之,无不获效。盖邪在少阳,亦令人欲吐也。”













蓄血
【原文】

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论伤寒时疫,盖因失下。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溢于肠胃,腐为黑血,便血如漆。大便反易者,因结粪得血而润下。结粪虽行,真元已败,多至危殆。其有喜妄如狂者,此胃热波及于血分,血乃心之属,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证矣。仍从胃治。
发黄一证,胃实失下,表里壅闭,郁而为黄,热更不泄,搏血为瘀。凡热,经气不郁,不致发黄,热不干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发黄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发黄也。但蓄血一行,热随血泄,黄因随减。尝见发黄者,原无瘀血,有瘀血者,原不发黄。所以发黄,当咎在经瘀热,若专治瘀血误也。胃移热于下焦气分,小便不利,热结膀胱也;移热于下焦血气,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满,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便为蓄血也。胃实失下,至夜发热者,热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气汤。服汤后热除为愈,或热时前后缩短,再服再短,蓄血尽而热亦尽。大势已去,亡血过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黄汤调之。至夜发热,亦有瘅疟,有热入血室,皆非蓄血,并未可下,宜审。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桃仁  当归  芍药  丹皮
照常煎服。
犀角地黄汤
地黄一两  白芍三钱  丹皮二钱 犀角二钱 ,研碎
先将地黄温水润透,铜刀切作片,石臼内捣烂,再加水调糊,绞汁听用,滓入药同煎,药成去滓,入前汁合服。按: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起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积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汤证,所遇亦少,此以备万一之用。
抵当汤
大黄五钱  虻虫二十枚,炙干,研末, 桃仁五钱  ,研加酒  水蛭炙干为末,五分。
照常煎服
发黄

【原文】

发黄疸是腑病,非经病也。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陈汤。
茵陈汤
茵陈一钱  山栀二钱  大黄五钱
水姜煎服
按:茵陈为治疸退黄之专药。今以病证较之,黄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栀除小肠屈曲之火,瘀热既除,小便自利。当以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是以大黄为专攻,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兼以难利。
邪在胸膈
【原文】

温疫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于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二钱  生山栀二钱
用水二盅,煎一盅,后入赤豆,煎至八分,先服四分,一时后不吐,再服尽。吐之未尽,烦满尚存者,再煎服。如无瓜蒂,以淡豆豉二钱代之。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她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 “蓄血”、“发黄”、“邪在胸膈”这三部分临床现象背后的病因、病机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疗。

吴又可认为,大部分传染病都属于瘟疫,而不是伤寒,但是“邪伏膜原”之后,有九种传变情况,都不离开表里,因此,其治疗也就必然离不开张仲景的《伤寒论》。
         蓄血,黄疸,邪气瘀热结聚在胸膈部位,也需要借鉴张仲景的桃核承气汤、抵挡汤、茵陈蒿汤、瓜蒂散。

因此,讨论吴又可是如何治疗瘟疫病的?离不开张仲景,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
不论他如何说“非风,非寒,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疫)气所感”,用的还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9 14:30 , Processed in 0.0892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