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复制链接]
76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9:09:2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10/10 09:2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水德居士2009/10/09 10:54am 发表的内容:
五星在宇宙中的运行有一定规律,并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故称之为五行。《史记·历书》说:“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汉书·天文志》说:“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由此可见,五行是古人观星定律的产物,反映了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是四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已不再是具体的五大行星。3.2.1.4五种元素说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古人逐渐认识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不但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所必需,而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此五种基本元素自身的运动变化,形成了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如《国语·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有了太阳,即有了热能,也就有了相对“热”的“寒”,也便有了相对的“阴和阳”。有了月球,其对地球的引力,产生潮汐。
“五行是古人观星定律的产物,反映了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是四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已不再是具体的五大行星。”这就是说“五行(仅仅)是古人观星定律的产物”,而不是有了此五星,从而产生了五行。要说有影响,即使是每一个动植物的存在,都会对宇宙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有个大小的不同程度而已。
76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09:18:2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水德居士2009/10/09 11:07am 发表的内容:

  http://wenwen.soso.com/z/q91508113.htm?w=%BD%F0%C4%BE%CB%AE%BB%F0%CD%C1%D0%C7%CA%C7%D4%F5%D1%F9%C3%FC%C3%FB%B5%C4%A3%BF&spi=1&sr=2&w8=%E9%87%91%E6%9C%A8%E6%B0%B4%E7%81%AB%E5%9C%9F%E6%98%9F%E6%98%AF%E6%80%8E%E6%A0%B7%E5%91%BD%E5%90%8D%E7%9A%84%EF%BC%9F&qf=10&rn=48
先生的这个链接真好 可惜先生只引用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回避了另外一部分 先生为什么回避这一部分呢 这么好的资料 为什么不直接与大家共享呢..........
  


一般地来说,所引用的东西,都应该是正确的,而不能是无所选择地乱引用。否则,引用错误的观点,岂不是误导?
763
发表于 2009-10-10 10:26:5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可笑,实在有点笑不出来!
五行要不要从中医里剔除?这首先得由阴阳五行与中医关系、阴阳与五行关系这两个关系决定,离开这二者去谈,那就是空谈!就是武断、失去了理智!
阴阳五行与中医是绝对不可分的,其关系如同身之于命一样,没有阴阳五行的中医还是中医吗?那是假中医,冒用中医之名而行非中医之实,骗人骗财,祸国殃民罢了!
那么阴阳与五行是何关系?用阴阳不用五行可乎?绝对不可!阴阳与五行其实是一事,不能分离,阴阳分五行,五行即阴阳,怎么能提出要阴阳不要五行的奇怪议题来,简直天下奇闻!
凡是有一点易理中医常识的人恐怕都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我敢断定,力主此议者,绝对不明白何为阴阳,何为五行,更不会懂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只是招摇撞骗摇唇鼓舌而已了。
764
发表于 2009-10-10 11:45:4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0/10 09:18am 发表的内容:
一般地来说,所引用的东西,都应该是正确的,而不能是无所选择地乱引用。否则,引用错误的观点,岂不是误导?
先生以为在下引用的不正确吗 先生引用的就是正确的吗 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就定义为不正确 先生是否太过武断了呢

76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3:46:4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水德居士2009/10/10 11:45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以为在下引用的不正确吗 先生引用的就是正确的吗 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就定义为不正确 先生是否太过武断了呢
就先生引用的文章,只是本人认为是不正确的,至于先生,那一定会认为是正确的。
76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4:01:3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yyz12009/10/10 10:26am 发表的内容:
我敢断定,力主此议者,绝对不明白何为阴阳,何为五行,更不会懂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只是招摇撞骗摇唇鼓舌而已了。
先生先不要下断定。请问先生,您说什么是阴阳,什么又是五行呢?在中医中又是如何运用的呢?
767
发表于 2009-10-10 14:06:2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在要去除五行之前,我们是否先思考西医或现在医学的理论是什么?
中医之所以能治病,以知或未知,可以看成是阴阳五行在发挥理论作用。那么除此之外,医学的理论到底是什么?
推荐看看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杨老师的节目,按按手脚就可治病
768
发表于 2009-10-10 15:02:58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回楼主:
从你那剔除五行,就完全证明你不知五行为何物,五行与阴阳是一个事嘛,分不开的。
何谓阴阳五行,除易老外,内经也都讲的很清楚,自己可以去看。
76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5:13:4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10/09 07:58a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先生:
承蒙先生对本人思考易经,称赞有加,无以回报。
无奈可能所说还是不中听。先生是开个体诊所的?
还是别忙着剔除中医的五行理论吧?
...
在中医理论上的争鸣,我们纯粹是为了达到发展中医这一共同目标,因此,先生但说无妨。
在套用僵化的五行理论指导中医诊治疾病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也让中医人引以为自豪的,大概莫过于肝病后,所能引发胃肠疾病时的解释了,按“五行学说”认为,这就叫“木克土”。本人曾写过一篇文章,从中西医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就算是对这个问题给先生做出的回复吧: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250
从治疗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  看中、西医治法的差异——对中医存废之争的感慨
       西医的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与中医的肝胃不和大致相当,正常情况下,不进餐时,肝内胆管所分泌的胆汁贮存在胆囊中,当人们进餐时,即与胰腺所分泌的胰酶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以进行对食物的化学消化,然后同食物一起下行进入小肠——大肠——无利用价值者则随糟粕排出体外,而一般不上行入胃。但“各种因素亦可能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腔增加,其中的胆汁和各种胰酶,参与了胃粘膜屏障的破坏”(引自《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379页正数第10行)。其中所讲的各种因素自然包括精神因素。
   不难看出,当精神抑郁不舒甚或生气,超出了消化系统能够自行调节的范围,即会产生胃蠕动的混乱和分泌消化液的规律被打破。胃蠕动混乱即可出现胃蠕动减慢、幽门过度松弛,而使消化液过度逆行入胃。消化液分泌不规律,即出现进餐后缺乏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便出现腹张不舒;不进餐时,本来不需要消化液,但这时又分泌出来,此时消化液无食物消化,便刺激(也可以说成是消化)胃粘膜,久而久之,便出现胃粘膜损伤,初期为胃粘膜的炎性病变,随时间的推移,胃粘膜进一步受损伤,以至缺损,则即出现胃溃疡。
   就此病的成因固然很多,而进食不规律虽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但经临床观察,由于精神因素导致此病的甚多,其发病率最高,尤其多见于一些尚不能达到胆囊炎标准的患者。另外,肝胆结石、乙型肝炎、肝内肿瘤等也可引起。
   其症状,则除胃病的心下不适、或胀或痛、恶心等症状外,更有精神不振、或抑郁、甚至心烦易怒,肝区大多不适,或胀、或酸、或有轻微痛感。
   在治疗用药方面,西医则仍是1、促胃动力药  2、抑制胃酸分泌药  3、抗酸药(也就是中和胃酸药)  4、保护胃粘膜药  5、维持治疗 。中医则不同,中医在舒肝解郁(也就是在主要调理肝功能)的同时,辅以抑制胃酸分泌、养胃、修复胃粘膜。从该病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说,西医只是治标,中医则标本兼治。因为单纯治胃,胃病痊愈后,但肝胆病未除,肝胆病依然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消化液的不规律,所以胃病的复发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770
发表于 2009-10-10 15:51:35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在套用僵化的五行理论指导中医诊治疾病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也让中医人引以为自豪的,大概莫过于肝病后,所能引发胃肠疾病时的解释了,按“五行学说”认为,这就叫“木克土”。
五行阴阳理论经历千万年何为僵化?是理论僵化还是人僵化?如果是理论僵化那么不用剔除,其应早以不适用了。如果是人僵化,那么与理论本身有关系吗?
楼主学医,首先就没有搞明白阴阳五行在医学中与迷信封建中的区别,以此而观楼主并未认真研读经典,在自己未知的情况下就提出剔除,似乎有枪手之嫌?
楼主以僵化混淆理论本身与人的认识的区别,以点带面的去否定,其目的有待商究?
最后既然提出剔除阴阳五行理论,那么就意味楼主对这一理论研究的非常的透彻,不如讲讲,也让我等长长见识,看看这僵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5:29 , Processed in 0.0538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