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六经指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8-7-6 11:47:44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6 11:41
六经来源于八纲,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了病位观,较八纲更为实用。辨别六经病,主要依靠提纲条文,重视症状 ...

【辨别六经病,主要依靠提纲条文,重视症状学。】这就是本质性的认识。
--------------------------
没有六经,哪来的六病?哪来的提纲?哪来的症状?即没有扬金峰,会有扬金峰的胡说八道吗?
62
发表于 2018-7-6 11:50:3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6 11:47
【辨别六经病,主要依靠提纲条文,重视症状学。】这就是本质性的认识。
--------------------------
没 ...

天上打雷下雨了,这个现象是有的,可是,你却说,这样的现象,是雷公和龙王在背后操作。这就不是事实了。

点评

王八卖笊篱,鳖编的。  发表于 2018-7-6 12:00
63
发表于 2018-7-6 11:5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6 11:56 编辑

有了雷电,未必就有龙王和雷公。有了疾病现象,这个是事实。可是,疾病现象背后的道理和原因,却不是人体内还存在着一个六经的东西。

点评

什么是人体?人体是六经系统,懂吗?不懂就好好学。  发表于 2018-7-6 12:02
64
发表于 2018-7-6 11:55:16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6 11:46
请问,六经是人体的什么结构,他所指的是什么,他在人体的哪里?

无知之论,六经是人体的六经结构,
“经络”是“脉”

  “经络”是“脉”,经是经脉,络是络脉。本是清清楚楚的中医槪念,有人硬把经络与脉分离,扑空捉影,搞解剖无经络的游戏,否定中医之体的存在。

  《经脉》指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可知内经论人体之经络指的就是经脉和络脉。“经脉为里”,故伏行分肉之间。“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脉由经脉分出而橫行,孙脉是络脉分出的分支。二者浮于表,故而常见。经脉以十二经脉为主,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何为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决气)“夫脉者,血之府也。”(脉要精微论)脉行营气,营气即是谷气,谷气是五谷入胃化生出的宗气,营气和卫气。宗气积于胸,出于喉,贯通心脉,推动肺呼吸。营气是分泌津液后的精气,灌注入脉,生化为血,外荣四肢,内养五脏六腑,循脉流行,故称脉为血府。卫气是不入经的浮气,运行在四肢末端、分肉、皮肤之间,起着卫外固表的作用。故经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脉行谷气,亦行真气。“真气者,经气也。”“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刺节真邪)真气即是天气,天食人以五气,由口鼻呼吸出入。“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五十营)可知真气行于脉中,是谷气气化和运行的动力。真气与谷气合并充身,真气是经气,谷气是营血,血无气不行,气无血不藏,血中有气,气中有血,血行气令, 气行血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海论)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三阴走五脏,三阳走六腑,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络沟通。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中医对人体结构的认定。

  经脉是五脏之道,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病即是邪“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寒暑即是外邪,外邪侵入“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缪刺论)外邪由三阳经传向三阴经。饮食喜怒即是内邪滋生之因“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者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喜伤心气,悲伤肺气,寒饮伤脾气,三阴具伤。因此,中医治病,诊脉查邪是论治的重要手段。

  “肺朝百脉”,“气口成寸”,是言十二经脉与肺通连。手太阴肺经气口的脉象可以表达经脉脉象,故诊脉法取于寸口。脉象长说明气血调和为气治,脉象短说明气血不足无力为气病,数脉体有热邪而烦燥,大脉邪盛病势发展。邪盛于上则呼吸急促,邪盛于下则腹中胀满。代脉五脏气衰,细脉气血虚少,涩脉气滞心疼,形形色色的脉象是辨证诊治人体五脏六腑的根据。

  《经别》云:“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对人体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诊疗作用,后学者应深悟经脉概念,用于临床,诊治疾病。不应想入霏霏,任意篡改,搞经络与脉分离的蠢事。经脉既是中医的人体结构系统,又是人体内的生命通道,是中医之体,是中医立世的根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5
发表于 2018-7-6 12:01:4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7-6 11:55
无知之论,六经是人体的六经结构,
“经络”是“脉”

你已经是钻进书本的死胡同里,走不出来了。多临床去实践吧。事实会给你更有力的教育的。

点评

你懂临床吗?别吊死鬼涂粉啦,要临床先明人,什么是人,你知吗?不知人,是給鬼临床?你的临床是鬼话连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6 17:04
66
发表于 2018-7-6 12:0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6 12:07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6 11:50
天上打雷下雨了,这个现象是有的,可是,你却说,这样的现象,是雷公和龙王在背后操作。这就不是事实了。

其实,我的那个说法,是打个比喻,并不是说,那个话,就是你说的。这是中国的神话故事。

点评

你不知中医,怎的比喻?  发表于 2018-7-6 17:06
67
发表于 2018-7-6 12: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7-6 13:02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6 11:01
【观《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而《内经》则属于脏腑经络理论 ...

后人学伤寒论谓传经是有跟据的。辨证第五中: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此之为不传只是以证而分:若二三日有少阳证者传为少阳病,有阳明证者传为阳明病。为何皆未言经皆言证?当知病发热恶寒为发于阳,这发于阳为病,是在太阳行经期间为寒所伤因而致病所出现的一个证状。故有:太阳病,头痛致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太阳病七日行经尽,自不恶寒,为病愈。不愈针足阳明,是说恶寒虽然解除,而发热头痛仍在,传为太阳阳明病。按太阳阳明病治之,针之即愈。

补充内容 (2018-7-6 14:19):
伤寒七日,不恶寒,不发热,不头痛,不哕逆,脉也不是阴阳俱紧,为太阳行经已尽随之病自愈。若七日后,虽不恶寒,但头痛诸仍在,作证再为太阳阳明病,可能这就叫作再经。
68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3:15:35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6 03:32
张仲景自己却是没有说过“六经辨证”,但是也没有说过“六病辨证”,所谓“六经辨证”应该是后人总 ...

身为中医,居然不知道“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何物,真令人汗颜!“十二经循行路线根本不存在”,那么人体的内外上下是依靠什么联系和气血是怎么运送的呢?
69
发表于 2018-7-6 13:2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7-6 09:29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7-6 09:15
身为中医,居然不知道“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何物,真令人汗颜!“十二经循行 ...

身为中医,居然不知道“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何物,真令人汗颜!“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上述提纲里,老先生看出“经”来了?






十二经循行路线根本不存在”,那么人体的内外上下是依靠什么联系和气血是怎么运送的呢?

——————————————————————————————
       三焦腑是空腔,是如何与“经”线接上头的?是用无线电?

       至于“人体的内外上下是依靠什么联系和气血是怎么运送的”,这个问题很简单,该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该如何运送就如何运送,没弄清的,以后可以继续研究,反正实践证明错了的,就要理直气壮地纠正过来。

点评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6 17:20
70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3:42:3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7-6 05:28
身为中医,居然不知道“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为何物,真令人汗颜!“

———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上述提纲里,老先生看出“经”来了?
---------------------------------------------
请问先生,这里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不是指经脉,那是指什么?难道是指空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20:15 , Processed in 0.0613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