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络穴位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肉眼凡胎能知道的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5-23 19:41:48 | 只看该作者
Tikitaka 发表于 2016-5-23 03:37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先辈多少年来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运 ...

毛泽东的话当然是对的,关键是“”经络学说“”是不是迷信?是不是虚构的?有没有实用价值?有没有现实意义?
62
发表于 2016-5-23 20:07:41 | 只看该作者
Tikitaka 发表于 2016-5-23 03:37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先辈多少年来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运 ...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精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对经洛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由此可见,筋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63
发表于 2016-5-23 21:03: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4
发表于 2016-5-23 21:49:15 | 只看该作者
Tikitaka 发表于 2016-5-23 10:42
经络是古人虚构的人体控制系统,人体内不存在古人臆想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结构。人体唯一的控制系 ...

怎么又没有定论了?经络不是神经?
65
发表于 2016-5-23 21:50: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5-23 09:29
肉眼凡胎不能知道经络腧穴,那就是神眼仙体才能知道。
本帖提到的有两个,一个说神仙才知道经络腧穴。一 ...

一个说神仙才知道经络腧穴。
-----------
这是谁说的?
66
发表于 2016-5-23 22:38:05 | 只看该作者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6-5-23 21:50
一个说神仙才知道经络腧穴。
-----------
这是谁说的?

是我说的,从标题“不是肉眼凡胎能知道的”推论出来的。
67
发表于 2016-5-24 14:37: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7:26:03 | 只看该作者
《内经》说过: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为一个经络穴位问题,中医药同仁争论不休。可见现在的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69
发表于 2016-5-24 20:31:17 | 只看该作者
版纳福龄堂 发表于 2016-5-24 13:26
《内经》说过: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为一个经络穴位问题,中医药同仁争论不休。可见 ...

有争论了,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医学要进步了。
70
发表于 2016-5-25 06:25:14 | 只看该作者
版纳福龄堂 发表于 2016-5-24 09:26
《内经》说过: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为一个经络穴位问题,中医药同仁争论不休。可见 ...

有些中医人,是自称中医!假冒伪劣!并不是同仁之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20:33 , Processed in 0.0573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