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之争 很有必要继续进行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1-12 16:51:1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 08:32
【 没有了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肝脾肾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就不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中医理论中的“脏腑学说”本身就是错的,不信老先说说中医的“脾”是什么?

点评

中医的“脾”是五色光势能场相交共同流过的中枢,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6-1-12 17:21
62
发表于 2016-1-12 16:52:2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08:12
外国人没有五行学说,外国人肚子里不是五脏,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碎。

李老师说得幽默,哈哈!

点评

中医的“脾”是五色光势能场相交共同流过的中枢,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6-1-12 17:21
63
发表于 2016-1-12 16:53:10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12 08:06
谢谢先生的关注,我有个问题请教您,您帖出的这些,是您自己写的,还是您转帖别人的。

       回复先生,尽管其中的一些概念阐述不尽人意,大致意思我是赞成的!运用阴阳五行在临床上辨证论治、制定治疗法则,中药的四气五味,无不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
      先生可以到百度里查查,比比皆是。
64
发表于 2016-1-12 16:53:27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 05:46
辨证论治,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肝阳虚、肝气郁结……,肝是阴阳五行中的肝,是主疏 ...

陈先生说得正确!!!
65
发表于 2016-1-12 17:01:45 | 只看该作者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2 08:51
中医理论中的“脏腑学说”本身就是错的,不信老先说说中医的“脾”是什么?

        你既然提出:中医理论中的“脏腑学说”本身就是错的,根据辩论规则,谁提出,谁举证!你应该先说说错在哪里?!
         科学主义者,诡辩家,向来都是提出一个谬论,栽赃到中医头上,让中医人拿出证据!

       或者我们来个大辩论。从中医理论中废除脏腑学说!
66
发表于 2016-1-12 17:07: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 08:25
症状、证候、方药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阴阳五行的引入,只是起一个说理工具的作 ...

没有阴阳五行学说,中药就没有四气五味,附子不治寒,大黄不制热;甜不补脾,酸不斂肝……
——————————————————————————————————

附子不治寒,大黄不制热——阴阳学说而已。

甜不补脾,酸不斂肝——甜,无处不补,非独补脾;酸,无处不敛非独敛肝。
6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7:10:5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 16:53
回复先生,尽管其中的一些概念阐述不尽人意,大致意思我是赞成的!运用阴阳五行在临床上辨证论治 ...


既然这些东西,不是你自己写的,那么,我也就没必要来针对这些东西,进行讨论了。

因为,没有原始作者的参与,我们的讨论,也就意义不大了。

先生是挺五行的,那么,先生自己就没有自己的病案吗?

拿出你自己的,在临床上,用五行的病案,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了吗。

点评

杨老弟,你想要融合观的老命吗?他就一个人云亦云者,何来他自己的东西?  发表于 2016-1-12 17:18
68
发表于 2016-1-12 17:16:42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6-1-12 08:06
谢谢先生的关注,我有个问题请教您,您帖出的这些,是您自己写的,还是您转帖别人的。

       转载百度里的!这类文章比比皆是,尽管其中的一些概念阐述不尽人意,大致意思不会错,阴阳五行学说指导着辨证论治,四气五味!我赞成。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不能废除。

点评

中医的“脾”是五色光势能场相交共同流过的中枢,是从口腔到肛门的粘膜系统。  发表于 2016-1-12 17:23
69
发表于 2016-1-12 17:20:4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2 04:38
陈先生此说,有欠公允。
陈先生说什么:“指导中医诊治病症实践的是辨证论治理论,不是阴阳五行。辨证论 ...

阴阳五行学说固然不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但是却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千总能够认同阴阳五行不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之间的分歧其实已经不大了。

唯物辨证法是现代医学的哲学基础,但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唯物辨证法,而是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药理等,与生命及疾病密切相关的内容。不是说唯物辨证法的内容或观念不重要,而是大家分工不同,作为学科来讲,医学的归医学,哲学的归哲学。当然,作为一个学习应用者来讲,应当全面兼修,融汇贯通。

70
发表于 2016-1-12 17:25:0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2 13:16
转载百度里的!这类文章比比皆是,尽管其中的一些概念阐述不尽人意,大致意思不会错,阴阳五行学 ...

五行学说指导着辨证论治,四气五味!我赞成。
——————————————————
怎么指导的?你再指导一下下看看?

点评

现代西方医学属物理学分枝,中医阴阳五行属光伩息科学。  发表于 2016-1-12 17:28
你返回去看我的帖子!!  发表于 2016-1-12 17: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08:04 , Processed in 0.0546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