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中医鬼谷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衷中参西录续---中医鬼谷子医经》连载之14(乙肝转阴秘方)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5-8-9 06:18:0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8-8 21:03
系列方中,具有共性的,如梁先生之前指出的:茵陈10克 柴胡6克 七叶一枝花10克 鸡骨草20克 田基黄10克 蛇 ...

先生学习西医知识未尝不可,但是满脑子的西医理念,西医思维,让人感到你已经不是中医了。

这里是中医论坛,先生一说起西医就滔滔不绝,风生水起;一说到中医就因陋就简,词不达意。这种以西医为主,以中医为辅的医学,以及以西医为荣,以中医为耻的观念,已经严重脱离了中医的轨道,与中医貌合神离了!

此风一长,中医药论坛,还能有多少中医药的味道呢?抚今忆昔,瞻前顾后,只能一声叹息!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点评

前辈之文字功底,学生万分佩服!每次阅之,内心欣喜不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9 09:46
62
发表于 2015-8-9 08:35:4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8-8 22:18
先生学习西医知识未尝不可,但是满脑子的西医理念,西医思维,让人感到你已经不是中医了。

这里是中医 ...

面对现实的疾病与病人,搞门户之见是不对的,不利于疾病防治的研究,不利于病患痛苦的解决。

楼主此帖贡献的秘方名称即为乙肝转阴秘方,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将乙肝病毒转阴,不借助于西医知识,借助于中西医结合知识,对于纯中医言,乙肝病毒本身的存在,就是个盲区。

对楼主秘方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与探讨,是为了更好的找出其作用规律与机理,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人。

医学不是文学,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是感性与浪漫。

点评

哇,陈总版不但医理精通,文采更是了得啊!  发表于 2015-8-9 10:49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09:42:25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5-8-8 19:32
不过,此系列方可能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我治疗过一些乙肝患者,包括慢活肝 ...


梁院长客气了,学生献方,本为黎民百姓,医学事业着想,您如果用此方救苦救难,实乃普度众生之壮举!感激不尽!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09:46:09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8-9 06:18
先生学习西医知识未尝不可,但是满脑子的西医理念,西医思维,让人感到你已经不是中医了。

这里是中医 ...

前辈之文字功底,学生万分佩服!每次阅之,内心欣喜不已!
65
发表于 2015-8-9 10:51:31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8-9 05:03
系列方中,具有共性的,如梁先生之前指出的:茵陈10克 柴胡6克 七叶一枝花10克 鸡骨草20克 田基黄10克 蛇 ...

陈总分析的在理
66
发表于 2015-8-9 12:11:26 | 只看该作者

陈总说:“其中茵陈,柴胡,鸡骨草,田基黄偏重于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利胆降酶退黄,偏重于保肝护肝,与抗病毒关系不甚大。与抗乙肝病毒关系较大的,应是七叶一枝花,蛇舌草,半枝莲,临床上抗肿瘤亦经常用之。有一定的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病毒作用。”这完全是中医西化的概念和道理。这样分析和看待病情变化,对以西医来讲,可谓完美,但对于中医来说就是南辕北辙了!

对于中医来说茵陈、柴胡未必没有抗病毒的作用;七叶一枝花,蛇舌草何尝不可清热疏肝?小柴胡汤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茵陈治疗病毒性肝炎,这个人所共知。中医临证,只要辩证施治,调和阴阳,不故意抗病毒而病毒可祛,不故意护肝而肝功可复。斗胆直言,请梁院长斧正。谢谢。

点评

前辈堪称中医大家!晚辈佩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9 17:00
67
发表于 2015-8-9 15:16:3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8-9 12:11
陈总说:“其中茵陈,柴胡,鸡骨草,田基黄偏重于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利胆降酶退黄,偏重于保肝护肝,与抗病 ...

千总版说的也有道理。

现代药理研究和中药药性、功效有相合处,也有不同处,可以相互参考、互为补充。
68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6:59:31 | 只看该作者
前辈一语中的!精妙绝伦!
69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7:00:51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8-9 12:11
陈总说:“其中茵陈,柴胡,鸡骨草,田基黄偏重于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利胆降酶退黄,偏重于保肝护肝,与抗病 ...

前辈堪称中医大家!晚辈佩服!
70
发表于 2015-8-9 18:5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5-8-9 11:45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8-9 04:11
陈总说:“其中茵陈,柴胡,鸡骨草,田基黄偏重于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利胆降酶退黄,偏重于保肝护肝,与抗病 ...

中医临证,只要辩证施治,调和阴阳,不故意抗病毒而病毒可祛,不故意护肝而肝功可复。

一一如何证明病毒被祛了?被祛了多少?一百个病人能被祛十几个,还是三五十个,还是六七十个?能不能拿出证据?是如何被祛除的?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如何进一步提高?靠调和阴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05:38 , Processed in 0.0728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