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气虚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2:45:21 | 只看该作者
          八纲辨证是纲领,它与脏腑相结合,演化为脏腑辨证,脏腑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究竟演变成多少证?变化无穷,我们只要抓住八钢、五脏、五行,纵有千变万化,总也跑不出这个系统!
       八纲辨证中的证,内涵浅,外延范围非常大,因此,八钢中的每一个证不可能与西医的某一个病理状态相对应,能够找到一个范围,就相当不错了。
        这个工作与古代五行归类相似,拉郎配!
62
发表于 2015-2-7 01:27:28 | 只看该作者
嫦娥奔月也是梦,我看能实现。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06:19:48 | 只看该作者
               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因此心气虚有三种情况:1  神明虚;2  血脉虚;3  神明血脉俱虚。
          先生们是否还有兴趣继续深入讨论?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06:33:09 | 只看该作者
         虚,是指正气虚,而邪亦不强。心气虚是指在全身状况正气虚的情况下,发生的以上三种情况,从时间维度上看,发生在心病的早期,或者其他脏腑疾病的晚期。
     心气虚大多与其他证相伴发生,心气虚的三种情况,是否能够单独存在?是什么临床表现?请先生们赐教。

65
发表于 2015-2-7 08:46:1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2-6 22:19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的确非常困难。中医学里究竟有多少证?西医学里有多少病理状态?没 ...

太白侠曾评价中西医融合观是伟大的,那就肯定坚信”梦“会实现。仔细读一读太白侠在这个帖子里的发言,就知道太白侠想表达什么了。

点评

谢谢先生关注。  发表于 2015-2-7 10:37
实现梦想,实在是太难了。尽力而为吧,实在达不到,也不能勉强。只要方法对头,无数人去努力,就会实现。方向错误,一事无成。  发表于 2015-2-7 10:37
66
发表于 2015-2-7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2-6 07:15
谢谢先生关注。
      心气虚与心力衰竭、心肌收缩无力之间的关系?肯定有关系,这个关系在哪 ...

心肌收缩无力,是西医学概念,心肌收缩无力可以出现在:心源性休克、心肌梗塞、心肌炎、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心力衰竭等等疾病中。
       心气虚还包含着许多中医学中的神志障碍。
       心气虚的西医学解读,绝不能与心脏、心力衰竭、心肌收缩无力等同!有一定的关系,绝不等同。
------------------------------------------------------------------------------
到这一条,我们讨论的就明了了。就是心气虚与心肌收缩无力这两个概念有交集。

好像您以前不赞同把心气虚和心力衰竭联系起来,记不清您原话是什么了,也许是我记错了,现在看是您不赞同把二者等同,这就明白了。
讨论这个问题的用处,是说明了现在临床常用參芪、生脉等药治疗心力衰竭,是有中医理论基础的,不完全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也可以说不算是“西化”。
再进一步涉及病理研究,是您的事,我就学习。

还有: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因此心气虚有三种情况:1  神明虚;2  血脉虚;3  神明血脉俱虚。
          先生们是否还有兴趣继续深入讨论。

在中医概念范围里,心阳虚、心气虚、阳虚、气虚等等概念,还有厘清的必要,我们接着讨论。


















点评

前面已经说过,心力衰竭、心肌收缩无力与心阳虚、心阴虚关系更密切,而且有明确的方剂。  发表于 2015-2-7 20:00
67
发表于 2015-2-7 19:35:06 | 只看该作者
八纲辨证中的证,内涵浅,外延范围非常大
68
发表于 2015-2-7 19:37:34 | 只看该作者
那就肯定坚信”梦“会实现
69
发表于 2015-2-7 19:51:04 | 只看该作者
尽力而为吧,实在达不到,也不能勉强。
70
发表于 2015-2-7 20:07:23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古代中国人已经知道或感悟到了,气虚阳虚等与各类病理反应是有因果关系存在的!
而现代人却很少有这种认识的!

比如楼主之类的人!

而这种因果关系的生物化学病理学反应间的联系是什么古代人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的研究的,如果病理学想找到联系的化学方式,现在也基本不可能,也就是应在分子水平研究。
如阳虚的T3的合成减少在分子水平,也就是受体的构象牙变化相关的药理反应是什么的研究。
而这种深入的研究就没有真正的开始或设想过!
也没有人在这方面觉悟到!
但是,这只是气虚阳虚与各类病理反应间的因果关系建立最初步的必须的研究!
还有更大的神秘的困难重重的研究,几乎对于病理学药理学是不能逾越的!

如果是简单的你们这些非专业的研究能认识的,专业的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研究早就发现这些原理了!
你们做这些简单的分类归类,没有实际的作用的,也不是中医应用的正确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8 10:28 , Processed in 0.0521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