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9 06:15 编辑
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历兑,名曰阴曰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是创建足三阳经时的命名过程。所谓“前曰、后曰、名曰”,即命名过程。再如,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就是创建足三阴经时的命名过程。其中,有的“经”虽没记载“结”在何处,但《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补充。因此,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各“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结”是另一端。
“根”和“结”的作用,就是根据阴阳属性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落实到人体的相关部位。比如,以“至阴”穴为“根”,以“命门”为“结”,落实了足太阳经的分布。以“厉兑”穴为“根”,以“头维”为“结”,落实了足阳明经的分布。以“足窍阴”穴为“根”,以“听宫”为“结”,落实了足少阳经的分布。以“隐白”穴为“根”,以“太仓”为“结”,落实了足太阴经的分布。以“涌泉”穴为“根”,以“廉泉”为“结”,落实了足少阴经的分布。以“大敦”穴为“根”,以“玉英”为“结”,落实了足厥阴经的分布。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十二经都是这样创建的。显然,这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14】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十二经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也就是说,所谓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而不是把人体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称为十二经。因此,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应用,并不是把十二经当成人身体上的组组织或结构,而是借助十二经对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相互关系、相互联系、以及气血运行规律和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其次是用十二经反映时间、空间、地域、方位、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并用十二经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指导开创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这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可以具备的。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再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所谓十二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所谓“外合十二经水、内属五脏六腑”,说明十二经并不单纯用于对人体的研究,也能用于河流、地域、以及时间、空间、方位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所以,十二经的实质,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概念范畴,阴和阳、金木水火土、经和络,都是论理工具。这三种论理工具,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实际意义。其中,阴阳和金木水火土,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其实际意义,是事物基本属性的概括,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经”和“络”,是古代医家独创的,其实际意义,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气血运行规律、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相应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哲学和医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决不能把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比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阴血、阴津、阴液、阳气、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等。其中,心肝脾肺肾、手足、气血津液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阴阳、金木水火土、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都不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经络”虽有基础,但其基础是“气脉”、腧穴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等很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千万别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当成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而是应该用“经络”指导医学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络”是各“经”的分支,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15】对古文献资料的综合考证可以证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比如,从《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等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名称虽是同时产生的,但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逐渐完成的。据考证,最早是十个“经”联系五个脏和五个腑。后来是十一个“经”联系五个脏和六个腑,补充了三焦,仍缺心包。最终才完成了十二经与六个脏和六个腑的联系,心包与手厥阴经的联系是最后完成的,《难经》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腧穴的归经也是逐渐补充的。比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文献,都对腧穴的归经作过修改和调整。最明显的是,从《内经》以后,归经的腧穴逐渐增加。《内经》成书时,归经的腧穴只有161个,主要见于《灵枢》。到晋代,《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349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了361个。在此期间,《十四经发挥》对腧穴的归经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这都说明,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由历代医家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并不是在人体上逐渐发育而成的。
【16】《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17】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记载,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澄清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是春秋战国期间。战国后,仍有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
三,十二经的名称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源于“三阴三阳的衍化。十二经的分布,是古代医家根据“三阴三阳”的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按“八肱”的形式创建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代表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四,“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古代医家创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
五,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六,经络系统不是虚构,不是假说,不是凭空而建,而是以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等为基础,以哲学的理论形式为基本形式。
七,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不断修改、不断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
(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