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期——孙曼之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1-11 01:56: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2.我否认中医方法论的科学性质,是因为中国古代本来就不存在科学,即我们所说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来都是取象比类式的直观方式,这是古代中国不能在内经时代出现科学的重要原因。  。。。。。。”
“。。。。。。取象比类违背了科学的思维原则,我能够举出许多事例来说明这一点,   。。。。。。”
鲁兆麟等著(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一书的论述与上述观点不同!
62
发表于 2009-1-11 02:01: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又比如药物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必拘泥于药物功用的一般性论述而是根据其形态色泽结合气味来灵活使用,实践证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
黄杰熙编著的((   (本草问答)评注))一书对上述问题有深入的探讨,可以一阅!
63
发表于 2009-1-11 10:34: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杉树在 2009/01/11 10:35am 第 1 次编辑]

很遗憾 本人不擅吹捧 专言人之所忌 譬如当下 众人皆言盛世 歌功颂德者比比 而吾辈独言腐败丑恶 有几人知言腐败丑恶者 是欲当局杜绝之 以求其"止于善"也 孙老之精神 乃吾辈楷模 吾敬之佩之 之所以言经络者 以兹事体大 不得不言故也 此亦对事而非对人所为 纵言人有学不完之叹 然经络亦必学之术  我想 学西医者 断不至因"学不完"而放弃学习解剖学 此借口 可笑之极也 基础不固 欲建大厦 尚能找出说辞 此道之所以不传也..................
64
发表于 2009-1-11 11:15: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作为整个的中医学则是完整的,作为一个中医人则很难做到完整。各门科学都是这样。特别是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膨胀。

     一个中医人能在某一方面做到精到亦是难能可贵。
65
发表于 2009-1-11 15:22: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取象比类与科学实验实证方法究竟是什么关系?具体的说,有什么不同?
66
发表于 2009-1-11 20:37: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含灵普渡2009/01/10 11:48pm 发表的内容:
再问先生:“中医使用中药的原则还是主要以四气五味取象类比而不是实验的方法”先生这样认为的“征”又在何处?常用的中药材中,究竟有多少来自于“取象类比”?当归?白芍?党参?。。。。。。。???把中药的 ...

回先生:
    先生以为四气五味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品尝与反复的实验而得到得的知识吗?先生大概没有注意到,四气五味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它正是取象比类的“象”啊!先生以为仅仅品尝就可以得到苦泻甘补辛散酸敛淡渗的规律性的理论吗?须知当今的科学发达到了今天也还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
67
发表于 2009-1-11 20:39:3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1/11 03:22pm 发表的内容:
取象比类与科学实验实证方法究竟是什么关系?具体的说,有什么不同?
回先生:
    取象比类与科学实验实证方法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68
发表于 2009-1-11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再摘录一段现代人对于取象比类的介绍文字:
    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内经》成书前已存在的《从容》是专讲比类的,《素问•示从容论》以为学医受术,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临床可以十全。比类即取象比类,如《易•乾•文言》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用药中,它通俗化、生活化,易为百姓接受。

    北齐徐之才将药物按功用归类,“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认为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涩可固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燥。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用泥鳅治疗赘疣的记录,先民认为外物附著人体而生赘疣,故可用涎滑难以把握的泥鳅治疗,即滑可去著。《灵枢•邪客》认为“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不瞑”,失眠的原因是阴阳不通,而“饮一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志”,半夏汤“其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冶半夏五合”,半夏汤全方体现了滑、通之象:水流千里,扬万遍不滞,苇中空性通,半夏涎滑,熟秫米亦滑,故可通阴阳。这一用药理论一直指导临床,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张从正认为大便燥结,宜麻仁、郁李之类,小便淋沥宜葵子、滑石之类,此前后不通,两阴俱闭也,取油、滑而通之意。出自《局方》用治小便淋沥的八正散,也取滑通之象,滑石之滑,山栀仁滑,车前子煮后如秫米之滑,木通性通,甘草之梢尖而通,瞿麦中空自通,灯芯草通导。李时珍曰:“着者,有形之邪,留着于经络脏腑之间也,便尿浊带、痰涎、胞胎,痈肿之类是也,皆宜滑药引去其留着之物。”刘完素认为:“色则气着,必滑剂以利之,滑能养窍,故润剂也。”也取涎滑之象。

    相对于滑、涩或源于手感或源自品尝,一枚海螵蛸,一节木贼,一块灰炭、枯骨,均涩涩碍手;一枚春柿,让人舌涩难伸;一枚青李,酸涩难忍;“故凡酸,味同乎涩,收敛之意也”。花香芬芳四溢,轻轻上扬,故诸花皆升。怯则气浮,惊则气上,故重可去怯,慈石、铁粉之属是也。时珍曰:“朱砂、水银、沉香、黄丹、寒水石之伦,皆体重也,大抵重剂压浮火而坠痰涎,不独治怯也,故诸风掉眩及惊痫痰喘之病,吐逆不止及反胃之病,皆浮火虚痰为害,俱宜重剂以坠之”。

    取象比类“乃太古先师设绳墨而取曲直,叔世方土乃出规矩以为方圆。”先贤以取象比类的方法试药用药,日积月累,取效者著之竹帛,才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从眼看、手触的直观,到百味的口舌品尝,十剂之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易得,药性之寒热,多在服用后才体验到,“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有形易得而无形难得,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而有本草,非独神农,在中医教育工场化之前,不知有多少先贤亲自采药,以身试药。

    今天我们唾手得来前人几千年的积累,却失掉了对自然的身心体验,独立于风景之外,无法透过厚厚的书本,直视生动鲜活的百草园,药匣里的药尚认不全,更别说药的原生态了,又如何理解“形色自然,皆有法象”呢?正如蒋力生先生所言,诸如系统论、模糊论、辩证唯物主义之类的帽子,层层加在中医身上,中医理论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不仅百姓不懂,连从事中医的人自己也难以理解,只有拂去层层迷雾,还中医理论本真,才会让“此事难知”变成“医学实在易”。(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步瑞兰)
69
发表于 2009-1-11 20:42: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中医理论的特点,目前通行的说法是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又分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两方面。整体观念是怎样的出来的呢?正是以取象比类为依据的。例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其实并不是调查研究以后才得出的结论,而是因为人是一个小宇宙的缘故,于是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对应于人体的各个部分(包括五脏六腑经络经脉等)。至于辨证论治,则是前一个大原则的具体运用。所以,取象比类是中医理论建构的出发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这个出发点当做一种诊断手段,或者当做一种方便时候随手拉来可以用一下的工具,把他当作了各种辩证方法的一种,那就未免小看了“易象”的意义。
    那么,取象比类究竟是否符合科学的方法呢?上面所引用的摸起来涩涩碍手于是就可以收敛固涩而摸起来滑粘就可以滑利污垢通利大便小便,药物的手感与化学性质或治疗效果会有关系吗?我想,纵然中医科学论者绞尽脑汁恐怕也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这就是取象比类与科学的截然不同的区别。
70
发表于 2009-1-11 21:35: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孙曼之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9/01/11 08:37pm 发表的内容:
回先生:
    先生以为四气五味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品尝与反复的实验而得到得的知识吗?先生大概没有注意到,四气五味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概念,它正是取象比类的“象”啊!先生以为仅仅品尝就可以得到苦 ...
看先生反问的意思是四气五味不是古代中医从反复实践中归纳得出的,请问先生:四气五味是怎么来的?是哪位圣贤拍脑瓜子拍出来的?先生的根据又在哪里?
        四气五味本身就是“象”?请先生取此“象”类比一下可类比的东西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5:31 , Processed in 0.1419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