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zhengyou在 2009/09/29 00:39pm 发表的内容:
仁海中西医先生,我想大概有一半问题无法解决吧?而且是深层问题?
若先生举例吴茱萸敷足底,还有附子敷足底呢?,怎样选择呢?或许说可以因症,然经言:气积有形.若气不足无证呢?
对于吴茱萸、附子各自的适应症,先生必然熟悉,然不适应症呢?使用之后无效怎么办?抛弃五行关系、五行属性,能找到证所相关的不足在哪儿吗?
虽然本人不熟练临床中五行的各种应用,但是看到那么一些门道,如邓铁涛这个中医的权威人物,只怕也没有能够熟练用好五行理论呢?否则不会留后咎于妻儿?
其试图用五脏相关替代五行理论,正是因为不知气的实质,没有了五行理论,也就无法掌握三阴三阳气有多少。 我想先生对“易”的哲理与作用,能理解得驾轻就熟,怎么就在中医理论中僵化地应用五行学说这个问题中,走不出这迷魂阵呢?
有关邓铁涛老先生的问题,可以这样认为,首先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其中包括先生与我在内。邓铁涛老先生“留后咎于妻儿”的情况,我不晓得。但如果确有其事,那要么是老先生懂的西医知识有点少的缘故,要么,是病重的原因。我只能从这两方面予以考虑,因为中医的急救措施相对而言,要逊于西医,自然用中医治一些急症,可能会造成延误;其次,就是病情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是扁鹊在世,也无回天之力,因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都不能幸免,医生也同样。
“对于吴茱萸、附子各自的适应症,然不适应症呢?使用之后无效怎么办?抛弃五行关系、五行属性,能找到证所相关的不足在哪儿吗?”如果是适应症的话,那么暂时无效,就需要继续用药,这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如果最终还是无效的话,那么,就应该查明原因,看一下是诊断错误,还是药物有问题,当“随证治之”。这统统地与五行无关。
或许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到目前为止,五行学说对我在诊疗疾病过程中,根本就是可有可无,或许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了,或许我是西化中医了。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在临床上有丝毫的跛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