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发展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6:54:50 | 只看该作者
       证,是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者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的诊断学单元。表现为: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脉象、舌像的组合,
        证的进一步说明:疾病是正邪斗争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由于正邪双方的不确定性,疾病的进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许多复杂性疾病,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类型,在辨证论治的时候给与不同的临床阶段与不同的临床类型一个诊断学名称,这个名称就是证名。
         这个证名概括了这个阶段、这个临床类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等信息,为中医制定治则、方剂提供依据。
       中医的证,是不同的辨证论治系统中的“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是最常用的辨证论治系统。例如:温病学中的证,按照卫气营血传变,卫、气、营、血是四个阶段,其卫分证包括了:风温卫分证,湿温卫分证,暑湿卫分证,秋燥卫分证等不同的临床类型。脏腑辨证中的证,例如,肾阳虚水泛证包括了以下几个临床类型:水气凌心证,水寒射肺证,心下水气证,阳虚水停证。中风这个疾病,分为在络、在经、在腑、在脏四个阶段,某一个阶段还会有不同的临床类型。
           中医的每一个辨证论治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相互之间严格区分而又相互交叉、重叠。
52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09:25:47 | 只看该作者
   守正创新,正是指经典中医理论。在经典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创新就是创立一个新的原基概念。
   什么是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就是把中医的临床经验归类于哲学层次(中医就是归类于阴阳五行)。
    什么是中医经典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原基概念,派生出脏象经络的基础理论为次级概念,六种基本辨证论治为三级概念的理论体系。
53
发表于 2020-7-29 09:34: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09:36:12 | 只看该作者

捋清现在中医理论中,哪些是经典理论的发展,哪些是偏离了中医理论(按照西医的要求改造的中医,包括潜意识的、不自觉的改造),把经典中医理论显现出来。

中医理论分为:经典中医理论与现在的中医理论(教科书中的中医基础理论)。现在的中医理论,一部分是经典中医理论的发展,另外一部分是以西医为参照物改造的中医理论,偏离了中医经典理论。用中医理论治愈了许多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获得了巨大的成绩,这部分成绩没有归类到经典中医理论中去,而是被西医“截胡”,成为西医治疗学中的附属品。

自明朝万历年间,西医、西方科学成规模地进入中国,中医的发展就受到了干扰,这是正常现象。一方面中医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发展;另外一方面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结合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中医学发展的方向,一方面中医学吸收了西医学中的思维方式,把西医学当中有用的理念、技术运用到中医理论中;另外一方面许多人以西医为标准改造经典中医理论,或者试图把中医技术改造为西医技术,造成了中医理论、概念的极大混乱,严重干扰了经典中医理论按照自己的固有规律发展。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在经典理论中去除糟粕,而是要在现在的中医理论中清除那些被歪曲与被西医改造了中医概念与混乱,还原经典中医理论的原貌,在此基础上吸收西医的技术,按照中医发展的固有规律,建立新的中国医学理论。

什么是中医发展的固有规律?我认为就是,把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成功经验归类于哲学层次,按照哲学层次建立新的理论。




5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1:04:5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金匮要略,认真读过,温病条辨、内经,只能说读过。从治疗疾病的临床角度看,内经未必是必读课。要当大师认真读《内经》,搞临床《内经》看看就可以了。
56
 楼主| 发表于 2020-7-29 11:05:11 | 只看该作者
     学中医,治病救人,直接学《伤寒论》,解放前学中医先背《伤寒论》。把《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内核,是西学中的那部分人提出来的,证本质研究没有从《伤寒论》中的证开始,是证本质研究的失败的重要原因。
57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中医药治疗脑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难以成为有效的措施写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中药注射液虽然广泛使用,但缺乏对其时效、量效、证效关系的研究。
     原因在于中西医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医说的头头是道,西医胸中了了,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中医的概念,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不能流易,中医的概念与西医的概念二者没有建立起相关关系,中医的络与西医的血管看起来非常相像,化痰通络怎么把脑血管捅开了?在西医理论中化痰通络这个概念与所有的西医概念之间都没有关系,西医怎么敢用中药。尽管中西医结合学派用了无数的金钱,按照西医标准做了大量实验,也证明了化痰通络的中医方剂能够“疏通”脑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损伤,他们也认可了,但是,化痰通络这个概念在西医理论中,与其他概念没有任何关系,不能在西医理论构架内流易,因此他就不敢使用化痰通络的方剂。如同二甲双胍、黄连素、青蒿素等等在中医理论中不能使用是一个道理。
        牵一发而动全身,王永炎、张伯礼、……这些大师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的尴尬、迷茫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中医理论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把“中风”从完整的中医理论中孤立出来研究,孤立出来与西医的实验研究直接对接,其结果西医不认可,从纯学术的观点看,人家是对的,中医能够使用抗菌素治疗热实结胸证吗?
       在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外国记者问张伯礼,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根据是什么?他回答是疗效。治疗新冠肺炎的第一张方剂是怎么开出来的?哪里来的疗效?第一张方剂的根据是《伤寒论》。
     我们需要改变思路,把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都作为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建立一个中介理论体系,使得中西医的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事情就好办了。
58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17:35:54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中医药治疗脑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难以成为有效的措施写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中药注射液虽然广泛使用,但缺乏对其时效、量效、证效关系的研究。
     原因在于中西医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中医说的头头是道,西医胸中了了,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中医的概念,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不能流易,中医的概念与西医的概念二者没有建立起相关关系,中医的络与西医的血管看起来非常相像,化痰通络怎么把脑血管捅开了?在西医理论中化痰通络这个概念与所有的西医概念之间都没有关系,西医怎么敢用中药。尽管中西医结合学派用了无数的金钱,按照西医标准做了大量实验,也证明了化痰通络的中医方剂能够“疏通”脑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损伤,他们也认可了,但是,化痰通络这个概念在西医理论中,与其他概念没有任何关系,不能在西医理论构架内流易,因此他就不敢使用化痰通络的方剂。如同二甲双胍、黄连素、青蒿素等等在中医理论中不能使用是一个道理。
        牵一发而动全身,王永炎、张伯礼、……这些大师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的尴尬、迷茫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中医理论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把“中风”从完整的中医理论中孤立出来研究,孤立出来与西医的实验研究直接对接,其结果西医不认可,从纯学术的观点看,人家是对的,中医能够使用抗菌素治疗热实结胸证吗?
       在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外国记者问张伯礼,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根据是什么?他回答是疗效。治疗新冠肺炎的第一张方剂是怎么开出来的?哪里来的疗效?第一张方剂的根据是《伤寒论》。
     我们需要改变思路,把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都作为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建立一个中介理论体系,使得中西医的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事情就好办了。
59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06:29: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再来复习以前说过的。理论是由理论构架和概念构成的,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就是思维过程。
          中医的概念在西医理论体系当中不能够流易,西医的思维过程就被打断了。所以不能用中医概念进行西医思维。反之亦然,中医也不能用西医概念进行思维。
60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06:34:13 | 只看该作者
    思维过程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同时也可以表现为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中概念的流易,最后以文字符号把思维过程记录下来,成为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5:31 , Processed in 0.1099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