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为什么“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而“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7-11-25 06:46:43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书写于帛绢之上,藏于敦煌千佛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偓南(1867-1919)于敦煌王道士处得此卷,后一直秘藏张氏家中,至其孙张大昌(1926-1995)时,原卷于1966 年毁于文革,1965年春张大昌先生将首次《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抄录本交范志良先生抄录,张大昌先生原抄录本目前下落不明,范志良先生1965年抄本即为现存最早抄本,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今根据张大昌、钱超尘及张大昌先生诸弟子等编辑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中范志良1965年抄本内容整理成网络版,目的是方便大家交流学习,以期引起更多同道对《辅行诀》的关注、研究和应用。
52
发表于 2017-11-25 06:53:55 | 只看该作者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这本书已经失传,这本书与《汤液经》药方是什么关系?有没有直接关系?无从考证。张大昌抄本,范志良抄本来源何处,无从考证。
53
发表于 2017-11-25 06:57:05 | 只看该作者
      张大昌主编的这本书,肯定是伪书,与《汤液经》药方相去甚远。
54
发表于 2017-11-25 07:08:52 | 只看该作者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辨肺脏病证文并方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
        这种分类方法,解放前的中医书籍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也不可能出现。如果曾经出现过,早已被中医界发现并发扬光大了,也不会出现现代中医界如:王琦编著的中医藏象学以及中医教材。

点评

李先生根据什么说解放前没有这种中医书籍出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5 09:20
李先生读过《中藏经》和《千金方》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5 08:40
55
发表于 2017-11-25 07:13:21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出版于2008年。
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08:40:32 | 只看该作者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1-25 07:08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李先生读过《中藏经》和《千金方》吗?

点评

没有读过,请赐教。  发表于 2017-11-25 09:12
我没有读过  发表于 2017-11-25 08:55
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5 09:20:25 | 只看该作者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1-25 07:08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李先生根据什么说解放前没有这种中医书籍出现?

点评

因为,辨证论治以及辨证论治体系的确立,是解放后的事。  发表于 2017-11-25 09:39
58
发表于 2017-11-25 09:25:39 | 只看该作者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署华佗所作,具体成书年代不详。疑为六朝人所作,特假托华佗之名而已。成书年代尚无定论。
     本书医论部分中对脏腑辨证的论述对后世易水学派有较大影响。书分3卷(《宋书•艺文志》作“一卷”。另有“二卷”本或“八卷”本,内容相同)。从内容分析,《中藏经》可能成书于北宋。该书载述之地黄煎丸,内有山药(旧名薯蓣,为避英宗名讳而改此名),故知此书当成书于英宗后(1064年以后)。而《中藏经》的书名首见于《宋志》。但清代孙星衍认为:“此书文义古奥,似是六朝人所撰。”亦有人主张,医论与附方部分成书于不同年代。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二十一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二
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三
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五
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六
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七
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论大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九
中藏经卷中
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
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一
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二

59
发表于 2017-11-25 09:26:47 | 只看该作者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一     
(肝脏) 62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二     
(膽腑) 68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三     
(心脏) 157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四     
(小肠腑) 85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热痢七) 103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     
(胃腑) 117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臟) 128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     
(肾臟) 112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     
(膀胱腑) 25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一
(消渴淋闭尿血水肿) 78方



60
发表于 2017-11-25 09:38:08 | 只看该作者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辨肺脏病证文并方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
       这种分类与标题,肯定不是《汤液经》方药中的原文。《千金方》《华氏中藏经》中的脏腑均没有“病证”之说。《汤液经》方药要比张仲景、华佗、孙思邈要早得多,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什么不采用<辅行诀>那么工整的标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42 , Processed in 0.0551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