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六:解析当代中医药现代化的症结及新模式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7-9-15 10:4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9-15 03:22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7-9-15 02:02
“一一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

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一组范畴。客观世界中,现象与本质是不可分的,没有脱离本质而存在的纯粹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而存在的纯粹的本质。所谓纯粹的现象与本质,只存在于思维概念中,为便于分析研究而主观的将二者剥离分开。
52
发表于 2017-9-15 11:1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9-15 11:20 编辑

症状是现象,证也是现象?症状与证之间的关系是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

王教授这一认识可谓“划时代”!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医所说的“证”是什么。
故把治疗症状,误解为治疗病理。

为什么中医近半个世纪来如此被动?
就是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治什么!
治来治去,就是通不过理化检测。

诊断疾病绕不过理化检测,
鉴定疗效,同样绕不过理化检测。

如果过不了这一关,中医只能待在古代!
中国的新医学,首先就是要突破了这一关。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信息了,
早在60年代的“燃灯”;
70-80年代“东周西杜”,人家早就突破了。
可惜的是,如今绝大多数中医人竟然不知道这种信息。

我们的新医学,
只是给上述突破的人员编写医学科学理论依据。
认识发现中医治症状,治病理,两阶段的不同原理是什么。
彻底克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中医弊端。
把中医纳入现代医学的研究范畴之中。



53
发表于 2017-9-15 11:18:19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本质与现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是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叫做真象;有些现象与本质是不一致的,叫做假象。真象与假象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表现在:
  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表现于外,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内,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样的,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平静和稳定的。
  本质和现象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现象的纯粹本质。
  第二,任何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都从某一方面表现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
  第三,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坚持现象和本质辩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中医的证是现象,还是本质?症状与证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是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54
发表于 2017-9-15 11:23:3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9-15 11:15
症状是现象,证也是现象?症状与证之间的关系是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 ...

病理,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
治病理,是原理被治疗了?
一群没有基本逻辑能力的人,却总想颠覆世人的认知。
55
发表于 2017-9-15 11:27:51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14 11:36
①诸位看官注意了,本人在上摘录了国家在2007的文件,医界中人(绝对包括了王某,不是凭想像)应该是熟知 ...

南京陈斌:袁先生的新医药学,内涵以应激学说为主;王先生的"自然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其具体内容内涵不知是什么?也是以讨论应激为主要的内容吗?

王锡民:他根本不懂应激学说,说几句空话,只有你才会当真。我和其他人都当笑话看。  

——最起码,袁先生所说的新医学,其内涵内容与您所说的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是两回事情吧?风马牛不相及吧?
56
发表于 2017-9-15 11:3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9-15 11:33 编辑

[ b] 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只不过是哲学意义上的关系。
古代中医运用的就是自然哲学。要从古代意义上讲,这是对的。

但是,现代科学,为什么不直接运用哲学结论?
因为科学与哲学区别甚大。
哲学的结论,到了科学领域,就会被“或然性”所击溃。
意思是,有很多现象,哲学认为是必然的,但出现或然性之后。哲学的必然性就被动摇。

症状与病理确实存在着因果关系。
但是结果一旦出现,追究什么原因已经次要了。

就像失火一样,一旦燃成火海,再追究它是谁点燃的?什么方式点燃的?已经毫无意义。
救火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就是奔着这一原理,一直都在症状面层千年徘徊。
因为古代根本不知道病理改变,也就无从研究治疗病理。

有些治法在治疗症状的同时,确实影响到病理改善。这正是先生所说的“通过想象治到了本质”。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属于偶然性。
大量的现象改变,并触及不到本质。
这才是古代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之处。

57
发表于 2017-9-15 11:33:53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7-9-15 03:23
病理,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
治病理,是原理被治疗了?
一群没有基本逻辑能力的人,却总想颠覆世人的认 ...

太白侠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严谨的讲,中医的证当是病理学诊断,或者叫做病理改变。

58
发表于 2017-9-15 11:34:26 | 只看该作者
病理学概述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学(pathology)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学,etiology)、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病学,pathogenesis)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s),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autopsy)、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cytology)。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①病因学(etiology),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②发病学(pathogenesis),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③病理变化或病变(pathological change 或lesion),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clinical pathological correlation);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59
发表于 2017-9-15 11:35:4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病机,当于"发病学"相当一一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

病机与病因经常联用,合称为病因病机。


病因、病理、症、证、病之基本定义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058
60
发表于 2017-9-15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9-15 11:42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7-9-15 11:33
太白侠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严谨的讲,中医的证当是病理学诊断,或者叫做病理改变。


太白侠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严谨的讲,中医的证当是病理学诊断,或者叫做病理改变。

--------------------------------------------------------------------------------

中医的证当是病理学诊断,放到古代,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古代没有其它手段。

但现代西医有了明确的病理诊断,比中医的古代病理诊断要清晰的得多。
病理改变也要明确的多。

只有把现代医学的病理诊断引入中医,替代原先的望闻问切诊断,
这是中医走入现代化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
如果连第一关的过不了,甚至不想过。
那么中医就不可能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8:37 , Processed in 0.0550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