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盲正侃时间史(转帖)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4:49 | 只看该作者
1662年,惠更斯去英国访问时,结识了牛顿和胡克。那时,小惠已经是大名人,他很赏识名人小胡同志,以及小名人小牛同学。天才们难免惺惺相惜,他们相谈甚欢。不过,话题进入到光的本性时,三个人产生了分歧。小牛同学与小胡同志的意见相反。小惠那时虽然没有对光做深入研究,但他一分析,觉得小胡同志的意见比较靠谱。
  可是,科学这个事,就得科学对待,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也不能搞民主集中制,没有足够的证据,便谁也奈何不了谁。这是合理的。否则,科学就会办成科室。
  互相搞不掂,就只好各自回营,另做主张,以图后计。
  
  1666年,小惠来到法国皇家科学院后,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光的研究。
  他把格里马尔迪等人的光学实验又做了N遍,发现很多现象如果用微粒说来解释,就好比很多人祸非要用天灾来解释一样,无法自圆其说。但是用波动说解释起来,就靠谱多了。
  然后,小惠在胡克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波动说,提出了更完整的理论:
  首先,光是一种波。是一种什么波呢?机械波,就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其次,光以什么介质为载体来传播呢?以太。
  再次,光是一种纵向波。所谓纵向波,就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的波,比方说空气里的声音,是空气分子沿传播方向往复振动产生的波。那么,横向波,当然就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了。比方说水波,它沿水平面传播,但振动方向是垂直于水平面的,上下往复,这就有了波峰和波谷。
  最后,波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作为引起介质振动的波源。这就是著名的惠更斯原理。
  根据这套理论,小惠证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还解释了光的衍射、双折射等现象。
  小惠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惊人,这套动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看似不疾不徐,但劲道雄浑,绵绵不绝,如巨轮启航,势不可当!
  但,一座冰山挡住了去路。
  牛顿。
  1675年,小牛同学拿起一块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把它的大肚子顶在玻璃板上,让白光透过凸透镜和玻璃板,猜猜看发生了什么?这是一道选择题:
  1.光被聚焦,出现一个亮点。
  2.光被重整,出现靶状彩色同心圆。
  3.光被扩散,出现一个放大变暗的圆。
  4.光被分散,出现一条七彩色带。
  哈哈,您还真划了?I服了U,划对了,答案是2。
  没错,牛顿看到一个个彩色的同心圆,环环相套,组成一个美丽的靶,靶心就在凸透镜与玻璃的接触点上。
  那么用单色光入射,又会怎么样呢?当然靶还是那个靶,只不过,没那么多色彩了,是那种单色光明暗相间形成的同心圆。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环。(奇怪,我怎么想起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了?)
  这种奇怪的东西为什么会降临人间呢?牛顿解释道:
  每当光线通过折射面时,它就会瞬间改变自己的状态(我们简称之变态);通过折射面后,又开始复原,而复原是为了顺利通过下一个折射面。就像恋爱、受伤、复原、再恋爱。
  但是,当反射折射透射的频率非常高、速度非常快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光还没等完全复原呢,就遇到下一个折射面,这时,光更容易被反射。这就好比你失恋了,身心俱疲失魂落魄,不等恢复当日风采,就开始追求下一个,当然更容易被拒绝了。牛顿把两次复原的距离称为“阵发间距”。
  凸透镜面与玻璃板面之间,距离均匀变化,光穿越它俩时,一阵容易反射,一阵容易透射,经过它俩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反射透射折射,光微粒在不同半径分布不同,就形成了美丽的牛顿环。
  这个理论解释了牛顿环,就意味着它也能解释云母、肥皂泡等薄片的彩光现象。
  也就是说,波军赖以生存的根据地要失守!
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5:13 | 只看该作者
居然能用微粒说解释波干涉现象,这种牛事,也只有牛顿这种牛人,才做得出来。
  该理论虽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但使用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杯具了。波军一班伟大棋手的脸一阵痉挛,又做不出什么别的表情,只好习惯地挤出淫贱的笑:要不,咱共同开发?
  管他波波粒粒的,大家和和气气、有得棋下才是真。走什么子不要紧,要紧的是姿态!要是一般人,这样也就过去了。观棋不语真君子嘛。
  可恨的是,偏偏小惠不一般,而且很不一般。
  小牛同学放出的这座冰山固然威武雄壮,但小惠启动的那艘巨轮,不仅体大能容、威猛能行,它还有个兼职:破冰。所以它的芳名既不是巨轮,也不是破冰船,而是破冰巨轮!
  破冰巨轮很快找到冰山的软肋——一条大大的裂痕。
  小牛同学的理论虽然解除了人们对牛顿环的疑惑,但作为科学理论,它太麻烦。就好比设计一套复杂的连锁机关打鸡蛋,看起来眼花缭乱,技术精湛,其实效果还不如拿起鸡蛋磕一下。简洁,是自然真理的重要特征。这个,地球科学家都知道。
  光透过折射面时,为什么要改变状态?
  光透过折射面后,又凭什么恢复状态?
  小牛同学含糊地应付道:“至于这是什么作用或倾向,它是光线的圆圈运动或振动,还是介质或别的什么东西的圆圈运动或振动,我在此就不去探讨了。”
  小惠一看,这样也行?不给力啊!别看牛顿环 made in 你们粒军统帅,可不幸的是,它不是你们粒军的武器,反而是我们波军的有力证据!
  无间,从这里开始。
  牛顿环现象,与格里马尔迪同志解释的薄膜色彩是一个道理,小牛同学所说的那个复杂的“阵发间隔”,其实很简单,就是光的波长。与肥皂泡、云母等薄片的区别是,凸透镜与玻璃板之间,两个反射面的距离变化更有规律,所以光的分布也更有型,变成了帅帅的牛顿环!
  1678年,惠更斯完成了《光论》,将其提交给法国科学院,还公开演说,反对微粒说。顺便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如果光是微粒,那么,光相遇时,微粒们为何不相互撞得四处飞散——难道它们都懂得右侧通行,而且有临时协警维护秩序?!
  《光论》于1690年出版。

波军就这样保住了岌岌可危的根据地。
  但,这是一片有争议的领地。
  强大的惠更斯没想到,他的破冰巨轮设计有缺陷。而且,按照惯例,是祸,就不好意思单行的。
  两大缺陷。后来随着粒军的穷追猛打,以及波军的自检自查,逐渐浮出水面。
  惠更斯发表论文和演讲时,英吉利海峡对岸,小牛同学似乎什么也没听到。因为另一个声音吸引着他。
  刀和磨刀石缠绵悱恻的幽幽之声。
  懂得磨刀的高手,不只是小惠。
  
  惠更斯轰轰烈烈破冰前行、大搞波军复兴运动时,牛顿也没闲着,他在闭关修炼,悄悄地建造他的超级航母,身稳甲厚,你亮倚天剑,我置屠龙刀,一一化解波军的杀招。但抵御和化解不是目的,目的是消灭。所以,这不算完。牛顿给这艘超级航母配备了一颗超级核弹。这才满意地端详起他的大作来。
  可以开到波方大陆架上去了吧?
  不。
  坐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牛顿不动声色。他在等待。
  等待那个最佳时期,一击制胜。他不想打持久战、拉锯战、地雷地道麻雀战。
  1687年,人类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横空出世,地球人都知道,作者是牛顿。物理帝,不,科学帝!世界为之倾倒。
  那航母,可以开到波方大陆架上去了吧?
  不。
  已经坐定“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科学家”位置的牛顿,依旧按兵不动。
  1695年,惠更斯逝世。
  1703年,胡克逝世。这一年,牛顿被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用不着航母了吧?
  不,启航!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5:51 | 只看该作者
1704年,牛顿拿出珍藏N久、修改N遍的一部手稿,正式出版发行,它的名字简洁而有威仪:《光学》。
  这就是那艘超级航母。
  它配备了各种新式理论武器,攻击力达99!并且基础厚实,理论各部都有实验支持,所以防御力也是99!!观其形,可知牛顿行事之谨慎;赏其技,可叹牛顿用心之良苦;品其能,可见牛顿决心之坚定!
  航母直接开到波方军港,当头就是两炮。
  第一炮:纵波类比。您说光是一种纵波?好吧。它的纵波姐姐——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您在墙的一面说话,我在墙的另一面的任何位置,都听得到(当然这面墙不要太长,如果是长城,您在山海关喊破嗓子,我在嘉峪关的同一面,也听不到)。既然大家都是纵波,那么,就让你们的光波也学学人家声波,绕过障碍物,从此以后不要产生影子了。不然,就把光开除波籍,归我粒族。
  第二炮:双折射。您只分析了过程和结果,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您解释不了吧?
  说起这个双折射,话就长了。我们知道,有些东西,它在不同方向上,某些性质也不同。比方说您突然爱心泛滥,抚摸您家小刺猬,顺刺摸,很滑很顺利,您和刺猬都舒服;逆刺摸,那完了,又扎又别扭,刺猬不舒服,您更不舒服。这种不同方向有不同特性的现象,叫做“各向异性”。一些晶体就是这样,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疏密都不太一样,见过骰子吧?把一个玻璃骰子看成晶格,把点数看成原子,就明白了。这就导致它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冰洲石,也就是无色透明的方解石,就属于这样一种晶体。光透过它,会被折射成两股——我们透过它看到的东西重影!这就叫“双折射”现象。

惠更斯在《光论》中,是这样解释双折射现象的:
  根据惠更斯原理,光入射到晶体时,晶体微粒就成为传递光脉冲的“次波源”。
  各项同性的次波源,只发出一种球面次波,朝一个方向传播。
  各向异性的次波源,发出球面、椭球面两种次波,只好沿两个方向传播。
  据此,小惠还做出了精妙的几何图解,精确计算了光被分裂成两束后的折射方向,可谓功德圆满。
  真的很圆满吗?牛顿问,作为一种纵波,光凭什么让它的次波源发出球面、椭球面两种次波。您能解释吗?
  波军对着高山喊:惠经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
  惠更斯躺着不说话。
  这两颗重磅炮弹把波军轰懵了。早知今日,不如共同开发……瑟瑟秋雨中,有人含泪道。
  牛帅,收兵?
  No!把那颗炸弹也扔过去!
  质点力学。
  牛顿说,物质都是由微粒组成,光也是。这些微粒的运动规律,用质点力学可以搞定,而质点力学遵循的是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是什么?是经天纬地的金科玉律!
  开了这么大一个挂,你无敌了!不带这么玩的。
  这就是那颗核弹。
  波军彻底崩溃了,他们无助的眼神瞄向胡克和惠更斯。
  胡克和惠更斯情绪暴稳定,异常正常,纷纷表示关我P事,俺现在专职睡觉,酱油都懒得打。
  这就是为什么牛顿要耐着性子等到这个时候发动总攻。无人招架啊!
  什么样的进攻最有制胜把握?
  不是最凶猛的进攻,而是无人抵挡的进攻。
  一个理论,或者别的什么主张,有人及时提反对意见,这是好事,因为反对意见实际上是一种最好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最有利于事物的修正和完善。
  在科学界,这类例子更是一抓一大把。很多如雷贯耳的科学理论,都是经过“批评→修正→争论→完善”这些千锤百炼的过程而走向辉煌的。这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量子论,爱因斯坦和波尔的世纪论战,就像赤道炽烈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催生了量子力学的热带雨林。这是后话,以后再提。
  如果胡克和惠更斯在世时,牛顿指出波军的软肋,说不定这两位天才会妥善解决问题,修正完善波动说,使之屹立不倒。
  但牛顿居然忍住没说,直到他们再也无力解决任何问题时,才把问题提出来。
  于是波军全面溃败,被扔进历史的角落,粒军一统天下。
  这一统,就是一个世纪。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6:28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战略战术,牛顿的做法堪称完美,技术含量高,应用效果好。得了便宜还顺便卖个乖:避免与胡克冲突。大度啊!遗憾的是,那时诺贝尔还没出生,不然这和平奖……
  完胜。
  作为科研工作,这种做法不地道,也不厚道,不值得提倡。它不利于科学理论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这个过错与牛帅的功绩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
  牛顿剥夺了胡克在光学上那一席之地的使用权。这还不算完,身为皇家学会的主要领导干部,他把胡克的相关信息列为敏感词,拼命屏蔽,可怜的小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声望降至冰点。
  为了防止胡克死灰复燃,牛会长抓住皇家学会拆迁的有利契机,利用职权,使胡克的收藏啊、仪器啊、文件啊等珍贵文物被丢失,连胡克仅有的画像也未能幸免!这事在前面提到过。
  2003年,一位历史学家宣称找到了胡克画像,但经辨认,那是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的画像。在一份幸存的文件中,有胡克的封印,封印上有个头像,但没法认定它就是胡克的头像。
  于是,到目前为止,胡克在后人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矮小模糊的影子,也许将来,或者永远也无法清晰起来。
  
唉,要不要这样凶狠这样残忍啊?牛爷,让俺说您什么好!
  不过,牛顿固然狭隘,胡克也不是没有责任。
  胡克用他的彻骨之痛告诫我们:压制后辈实在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而压制才华横溢的后辈,更是取百害而拒万利的蠢事。
  首先,这耽误工作。不过对压制者来说,这倒不十分要紧。既然压制了,就没把工作当回事。何况,工作早晚有人去做。
  其次,压制人家,招来仇恨的概率是100%。而人,总是要老的。子是怎么曰来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你老了,人家正当年,所以,招来报复的概率低也低不过50%。这就很要紧了,这是多大的风险啊,简直是在自掘坟墓!
  这样看来,遇到略有瑕疵的后辈人才,能点拨抬举一下,相当于给自己买了潜力不错的原始股;实在看不顺眼,就别招他,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戒恶也算积德了;你非要堵人家的路,那就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后路,别看宽度,看长度。
  扯远了是吧?其实不远。无论是政治还是科学,怀一颗开明之心,广纳异见,是利己利人的双赢之道,是利国利民的万用之方。
  牛爷《原理》一出,人类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其影响所及,遍布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人们对牛爷的倾慕之情连绵不绝、泛滥成灾。无以言表之际,只有顶礼膜拜。
  常言说得好,拜屋及乌。大家顺便也把《光学》也给膜拜了,重复牛爷的实验,验证牛爷的理论,成为一种时尚,大家纷纷表示坚持牛爷的标准答案一百年不变,并郑重指出:凡是牛爷提出的观点,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牛爷的理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眼看快到100年了,同志们欢欣鼓舞,开始筹备“迎接伟大光荣正确的牛家微粒光辉思想稳定100周年大型焰火歌舞升平团拜会”,领导致辞写好了,焰火招商的事都内定了,搬运焰火的临时工也雇齐了,甚至晚会上准备颁发的“科学脊梁奖”的金脊梁奖杯都定制了,纯银包金……万事俱备,只欠报销。
  但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不开眼,不长眼,跳出来搅了一通浑水,破坏了在微粒思想的光辉指引下,伟大光学事业团结统一的大好形势。
  是谁这么大胆,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托马.杨。
  
  一般介绍说他是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其实这样介绍也不太准确,因为他不仅在医学界是权威,在物理界是英才,而且在工程、语言、考古、艺术等方面也都玩出了水平,超一流的水平。
  这其实是一个天才玩主。或者说是超级玩家。花朵时期的成长经历:
  2岁会阅读,从此狂爱读书,很遗憾那时没有欣闻连播、良民曰报和参考的消息。
  4岁能熟练背诵大量英国诗歌和拉丁文诗歌。
  6岁前已将圣经看过两遍,还会用拉丁文造句。
  9岁掌握了一门手艺——车工,自己DIY一些物理仪器。注意,不是厨卫用具,而是物理仪器,它跟两个字密切相关:精密。
  14岁前,掌握10多门语言。奇异之处不止于此,他不仅对这些外语当前时代的听、说、读、写样样精通,还对它们的古文颇有研究!
  15岁左右学会微积分和制作显微镜与望远镜;
  中学时期,读完了牛顿的《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等科学著作。
  19岁,到伦敦学医,并涉猎音乐、绘画等艺术。
  21岁,由于研究了眼睛的调节机理,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22岁,到德国格丁根大学学医。
  23岁,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
  人送绰号“奇人杨”。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7:02 | 只看该作者
小杨兴趣广泛,涉猎力学、数学、光学、医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等风马牛不相及的多种学科,在光波、声波、流体动力、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测量引力、虹的理论、生理光学等方面做出贡献。
  除了纯粹的科学,他居然还是保险经济问题、航海天文学方面的专家,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职业来养家。
  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把这么多门学术搞得出类拔萃的同时,他还有精力研究艺术,他画画得好,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擅长骑马,并且会玩杂技走钢丝!
  他的主要贡献:
  杨氏双缝实验,被评为“物理最美实验”之一。
  杨氏模量,用来测量物体的弹性。
  视觉和颜色,生理光学创始,提出人眼会自动调节以适应所见物体的远近。提出三原色原理 。
  医学,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贡献突出。
  语言,对400种语言做了比较,提出“印欧语系”。
  考古,最先尝试翻译埃及象形文的欧洲人之一。由于他的成果,诞生了一门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新学科。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偶尔看到网上有人专门说这个天才的一个实验造假,而这个实验正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种奇才,在一个人人都能拿过来试试真假的简单实验中造假,那就不是脑子进水能解释得了的了。
  双缝实验。
  那是在1801年。
  托马斯•杨在实验室里玩,玩具是三块板子。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他很淘气,让三块板子面对面立起来排好队,还把其中两块板子弄破:第一块钻出一个细孔,中间那块搞出两道平行的细缝,饶了第三块不破。
  然后,他拉上厚重的窗帘。海内外著名青年诗人罗玉凤(笔名凤姐)的两句诗就变成了现实:
  天还没有黑。
  天已经黑了。
  黑暗中,托马斯•杨拿起刀,不,他点燃了一盏灯。将它放到钻孔的板子前,灯光透过小孔,射到中间的板子上,透过两条细缝,投射到完整的板子上。
  猜猜,我们会看到什么?这又是一道单项选择题,请在下面的答案中选一条你认为正确的划“√”。
  1.        两道细细的、平行的光条,它俩亮度相同。
  2.        很多光条,明暗不一。
  3.        一个亮度均匀的光块。
  4.        一个光块,两道光交叉的地方比较亮。
  5.        一个光块,两道光交叉的地方比较暗。
  您划的真是越来越顺手了!划在哪个答案上了?
  对了,答案还是:2。

是的,托马斯•杨看到了很多光条,他数了数,不止五道杠,而是N道杠。
  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小杨解释道,这是纵波相互扰动的结果。
  要了解纵波扰动,咱还真得先大概认识一下纵波。我们从声音开始,因为有相当熟悉的空气做媒,理解起来很方便。
  我们知道,声音也是一种纵波,空气分子有规律的振动,就产生了有规律的挤压,让空气产生有规律的疏密变化,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我们管它叫声波。
  声波的职业是简单重复劳动,“密→疏→密”,或者“疏→密→疏”,就完成了一次振动任务,术语叫一个振动周期。一个振动周期所传播的长度,就是声波的“波长”。
  在1秒钟内,完成振动周期的次数,叫频率。不管声音的波长是多少,它在相同介质内,传播的速度都一样(1个标准大气压,15℃,音速是340米/秒)。
  所以,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这很好理解,姚明和潘长江一齐跑步,姚明一步3米,潘长江一步1米,要在相同的时间内,跑完相同的距离,谁的频率更高?换句话说,谁需要更多步跑完?当然是潘长江!波长(步子)越短,频率(步数)越高。他的两条小短腿要紧着倒腾才行。
  波长决定了声音的“音高”。所谓音高,顾名思义,就是声音的高度,它不是声音的大小,而是我们平常说的声音的“粗细”。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音高也就越高,也就是声音越“尖”,反之,声音越粗。女人声音的波长,比男人声音的波长要短一些,所以听起来“尖”一些。吵架,男人通常不是女人的对手,除了女人天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神奇的跳跃式思维以外,我想,或许音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声音的大小是振动幅度,也就是疏密对比的程度决定的。疏密对比越强,声音越大;对比越弱,声音越小。
  那么,两波相遇,是不是大~~者胜?
  不一定。因为声波是可以相互穿越的。
  我们人耳在听到一大一小两个声音时,往往忽略掉小的,这并不表明小的声音消失了。它不仅没消失,而且极有可能没有减弱,甚至在某些地方,借助大的声音加强了!因为声音是空气有规律的“疏”、“密”变化。所以,当两道声波的“密”遇到“密”,就会更密,相当于正数相加;当然,当“密”遇到“疏”,就是正负相抵,相互减弱。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7:49 | 只看该作者
“你你你说谁错了?”无数双错愕的眼睛盯着小杨,全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搞得小杨一时以为自己说错了。
  “你火星来的吧?” “知道牛顿是谁不?”人们期待着小杨给出另一个答案,心砰砰地跳着,这是小杨的一个机会,也是大家的一个机会。
  “牛~顿……错了。”小杨弱弱地说。被无数双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眼睛盯着,任谁也要心里发虚。但小杨还是说了心里话。
  “胡说!胡说!”有人害怕了,害怕得愤怒了。要是让领导听见,此处如此不稳定,岂是尿一裤子就能过关的?!
  “胡说胡说胡说!!”他们企图用异口同声的重复掩盖这不和谐的一幕。
  “胡克已经不在了。”有人提醒道。
  “那……你造谣!”“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牛爷怎么会错?!”大家七嘴八舌,义愤填膺,恨不能把那一挂忠心义胆,捣碎了涂在脸上,招摇成一面引领导瞩目的旗帜。
  “可是,你们看看这美丽的干涉条纹,如果光不是波,它怎么会这样?如果光是微粒,它又怎么会这样?”小杨苦口婆心地解释,“难道,微粒们参加过朝鲜高清人肉LED训练,走路不列队踢正步,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
  大家闻言愕然。
  “马上快对100年了,怎么会突然错了?上面出什么事了?有内幕消息没?小道的也行。”有人动摇起来。
  “闭嘴!闭嘴闭嘴全都闭嘴!!即使上帝错了,牛爷也不会错!!!他也不能错!!!他错了,我们怎么办?!人类怎么办?!!地球怎么办……银河系、麦哲伦星系和仙女座几亿亿亿受苦受难的阶级兄弟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此人涕泪滂沱,一式咆哮问天,更是深得马教主真传,惊得小杨险些放弃观点。
  “但是,他的确错了。”小杨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尽管我万分仰慕牛顿,但是我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有时甚至可能阻碍科学的进步。”这句话,他写入名为《关于声、光的实验问题》的论文,提交给英国皇家学会。他还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会刊》上发表论文,解释了“牛顿环”和自己的实验,提出了光的干涉的概念和定律。注意,定律哟!
  这是战书。也是战鼓。
  波军的灵魂从历史的角落聚拢、复活。
  粒军从百年前就守着牛爷的超级航母,以为靠这个就可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代、一统江湖。所以这些年干的事,不是招贤纳言,发展高新科技,武装航母,与时俱进,而是给它镀金披花,涂脂抹粉,树碑立传,挂牌授勋。因了个此,超级航母除了体重增加了一些些之外,其余没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没长什么本事,还是那两炮一核。
  按说,这两炮一核威力也够大,足以对付大部队了。何况,波军还算不上什么大部队,顶多算个连队。
  但是,人家连长这次是开着灰机来的,有高度,这两炮一核够不着人家。
  更要紧的是,人家正居高临下,投弹仓正对着航母的弹药库——只要人家投中了,粒军的弹药就要为波军盛开了!
  粒军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情急之下,纷纷使用原始武器:否定、嘲笑、挖苦、毁谤。还有,愤怒。
  不仅粒军愤怒,粒粉、牛粉也愤怒起来。英国政治家布鲁厄姆忍不住跑到物理界插了一杠子,给小杨的理论连戴三顶帽子:“不合逻辑的”、“荒谬的”、“毫无价值的”。
  1803年,小杨在空中玩了个特技,他在论文《物理光学的实验和计算》中,用独门利器
  “干涉定律”,对衍射现象作了分析,得出结论:光之所以衍射,是由于直射光束与反射光束相互干涉。
  但是,这个特技一玩不要紧,露出了一个破绽:如果光是一种纵波,得到上面这个结论就要遇到很多麻烦,证明起来很牵强。就好比从家门口走到卧室,本来几步就到,但你非把上海世博会的排队栏安在家里,那张床近在咫尺,可你居然在蜗居里走出长征的距离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8:1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偏振光离我们很近,现在影院的高清立体电影,用的就是偏振光原理。
  我们的双眼有一定距离,看东西的角度有点小差别,这叫“视角差”。大脑把两张有“视角差”的图像综合处理一下,就能识别远近——也就是感觉“立体”了。
  为了实现立体效果,电影在拍摄、放映时,都模拟眼睛的视角差,用左右双机同时拍、同时放。为我们提供了有视角差的两个图像。这是第一步。
  这两个图像,同时出现在一张屏幕上,一定重影。所以,让每只眼睛只看到属于自己的图像,是关键的第二步。
  这时,“偏振片”闪亮登场了。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深,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过滤光的薄片。我们看看它的制造过程,就知道,经它过滤的光是什么“形状”了。
  材料都很常见:一块高透明的薄膜,它的分子排列为网状结构,用碘浸染之,然后用硼酸水还原稳定,再单向拉伸4-5倍。这样,碘分子就很整齐地排列在这块膜上,像细密的梳子。
  我们知道,梳子齿缝可以通过两类东西,一类是直径小于齿缝的物体,比如头发、细小颗粒等;一类是宽度和长度虽然大于齿缝,但厚度小于齿缝的物体,比如纸条、卡片等薄片。薄片通过梳子,有一个条件,就是让薄边顺着齿缝,否则会被挡住。
  放电影时,两台放映机前各装一块偏振片,“梳子齿”方向一横一竖,把光过滤成一横一竖两道偏振光,我们戴的眼镜,镜片也是两块偏振片,横竖与放映机的相对应。横的只能透过横光,竖的只能透过竖光,于是,我们的两眼分别看到有视角差的影像,大脑就误以为图像是立体的了。
  花了这么长时间来了解偏振片的工作原理,还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光的形状居然是“扁”的!
  通常光源发出的光,它的“薄边”在与传播方向线垂直的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这叫自然光。经偏振片过滤,只剩下与偏振片“梳子齿”方向相同的光,这种“薄边”方向相同的光,就是偏振光。
  我们做个试验就清楚了。拿两把齿缝一样大的梳子,面对面排列,齿方向一横一竖。
  先用铁丝和颗粒试着穿过梳子,我们发现,铁丝和颗粒只要能穿过第一把梳子,就能穿过第二把梳子。
  现在用薄片来做实验,长和宽大于齿缝,厚度小于齿缝。让薄片的薄边顺着第一把梳子的齿缝穿过,到达第二把梳子时,就过不去了。想过去只有一个办法:让两把梳子的齿方向相同。
  这和偏振片只能透过相同方向偏振片所过滤的光,是一个道理。
  所以,偏振光的原理告诉我们,光不是微粒,不是均匀光滑的线。
  也不是纵波。因为光纵波理论认为,光是介质微粒沿传播方向振动,传递光脉冲形成的,也可以看成一根均匀光滑的线。即使不是均匀光滑的线,沿传播方向振动也不可能形成“扁”的形状。
  马吕斯当时发现的偏振光,不是用偏振片得到的,而是在做双折射试验时发现的。
  那是一个黄昏,小马哥透过冰洲石看玻璃窗上反射的落日。
  当然,他看到了两个落日,双折射嘛,很正常。
  他开始转动手中这块神奇的石头,转着转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始终坚持双折射的冰洲石或许被转晕了,它突然放弃了一个折射——其中一个落日消失了!
  敏感的小马哥立即用其他光源做实验,用水面啊、玻璃啊来反射各种光,透过冰洲石,各种观察。
  他发现,转动冰洲石,双折射的两个图像,亮度会交替变化,转到某个角度,会消失一个。
  小马哥得出结论:经过折射、透射后,光的强度会随方向而变化。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光的“偏振化”,这种光,当然就是偏振光了。
  通过反射、多次折射、双折射和选择性吸收的方法,都可以获得平面偏振光。
  那时,小马哥虽然还没有意识到光的“形状”问题,但他天才地意识到,纵波理论是无法解释偏振现象的。
  于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后,小马哥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用它一票否决了光是纵波的理论;第二个反应是,顺手搞定了偏振光强度变化的规律,也就是“马吕斯定律”;第三个反应是,用微粒说对偏振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就是粒军梦寐以求的高新武器啊!
  1810年,马吕斯获得了拉普拉斯设立的“光的双折射理论研究”奖。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对双折射现象,波粒双方虽然都作出了解释,但都不完美,底气都不足。
  小马哥对偏振现象的完美解释,给了波军沉重一击。
  当时战场上形式很尴尬,波军解释不了偏振,而粒军虽然人多势众,也解释不了干涉。
  但僵持,一般是不会持久的,总有一方hold不住。
  1814年,史上最强的土木工程师加入了波军。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8:33 | 只看该作者
 菲涅耳。
  法国人。土木工程师是他谋生的专业。在这个专业里,小菲算不上最强。但他所做的事,在土木工程师中,绝对称得上史上最强。因为他反对的两个人,都称得上史上最强。
  牛顿、拿破仑。
  他俩分列人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伟人第2位和第34位。
  这份勇气,不是每个土木工程师都有的。何况,小菲还曾因反对拿破仑被关起来过。后来他全身而退,没在里面患各种怪病,以各种理由离开人世,说明早在那个年代,人家已经很开明了,难怪人家发展那么快。
  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他反牛顿的光辉事迹。
  在粒军对波军的围剿时期,小菲悄悄加入了势单力薄的波军。
  1809年,小菲同学从巴黎路桥学院毕业后,走上了土木工程师岗位,他始终爱岗敬业,拼搏进取,为建筑工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1814年起,神奇的光学吸引了小菲同志清澈的眼睛,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终于崭露头角,在光学领域取得了突出业绩,受到领导和群众们的好评。小菲同志于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2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好,现在开始好好说话。
  一切是从两根线开始的。
  小菲让光从一个小孔中射入暗室,一条细细的光线笔直地投向屏幕。
  小菲拿起另一根细线,拉直,把它交叉在光线中。他居然在屏幕上看到了彩色条纹!
  眼熟吧?这是格里马尔迪和托马斯•杨两个实验的结合体,是衍射和干涉的共同结果。没办法,那时信息太不发达。
  看着旖旎的彩色条纹,敏感的小菲一下子想起了旖旎的惠更斯。
  他应用小惠的理论,成功地推导出光的衍射规律——波动说的证据,还写了报告,然后兴奋地提交到法国科学院。
  为新发现激动的小菲同学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
  话说法国的科学成果鉴定渠道也真够畅通,一个名不见经的年轻人写的报告,居然落到拉普拉斯、泊松等物理名家手中。物理家的数学成绩都很好,尤其是拉普拉斯、泊松,他们首先是数学家,然后才是物理学家。看了小菲的报告,泊松等人很快就发现其中的数学缺陷。于是报告被退回,里面的物理思想没引起注意。
  被名震四海的高手否决,对一个刚出道的新手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然而,小菲不一样。他有个最大的优点。
  勇敢。
  刚出道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战人类顶尖高手牛顿的微粒说,被其他高手否决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聪明执著的小菲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瓶颈——数学。于是,他埋下头,缺啥补啥。
  
  我们先给点时间,让小菲补习数学。现在,去看看开小差的杨连长干嘛去了。
  
  考古。这对职业考古学家来说,是一项工作,但对托马斯•杨来说,这就是散心。小杨在考古界玩得很开心,还取得了让一般考古学家羡慕嫉妒恨的成绩。
  既然是出去散心,那就注定,这是一个短暂的离开。
  小杨心中始终没放下波军,他考虑来考虑去,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胆的提问:是不是我军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紧接着,出现一个同样大胆的答案:从根子上动手。
  1817年,小杨重返战场,他放弃了波军先烈们“纵波”的理论,提出“横波”的假设。以此为根基,进行试验、论证、推导、计算……这个天才大笔如椽,波军理论体系焕然一新。衍射、干涉现象有了新的解释,粒军用来打击波军的王牌——偏振现象也迎刃而解。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9:31 | 只看该作者
横波理论的提出,解决了惠更斯理论的一大缺陷。
  光是一种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那么,光每一次振动,其矢量线与传播方向线(虚拟的)就形成一个平面,我们管它叫“振动面”。如果我们把这个振动面画出来,就像一张无比袖珍的弓,光振动的矢量线是个弧,像弓背,光传播的方向线,就相当于弓弦了。这就是为什么光的“形状”是“扁”的。
  自然光的振动面方向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弓背并不总朝着同一个方向,而是各向均匀分布的。一道光线,就像无数个弓背,共用一根长长的、直直的弦,弓背随机朝向各种方向。
  
【图】光波示意图。中间的直线是虚拟的方向线。像共用一根弦的无数弓。为清晰起见,弓背所朝向的方向直取了横竖两个方向,实际上是一切方向皆有可能。
  
【图】还是光波示意图,只是把振动矢量线(弓背)与传播方向线(弓弦)形成的振动面填充了条纹,便于识别它的扁“面”。
  
  经过反射、多次折射、双折射、选择性吸收、或者偏振片梳子的梳理等手段,可以使弓背偏向某个方向,甚至都处于同一个平面,这样的光,就是偏振光。

【图】光过滤的示意图,各种可能的振动面经梳理后,变成了振动面方向统一的偏振光。
  
  所以,经过折射、透射后,光的强度会随方向而变化。这就是小马哥发现的光的“偏振化”。
  这个解释,比粒军解释偏振的理论简洁多了。
  粒军用来打击波军的高新武器,一下子变成了波军最有力的证据!
  
  现在,光从纵波一下子变成了横波,那么,关于衍射和干涉的纵波解释该咋办呢?
  其实很简单。改呗。
  关于衍射,解释起来挺费劲,就让惠更斯来吧。
  小惠认为,在同一时间内,从波源发出的波,所到达的各点,可以连成一个面,叫做波面。
  波面上的这些点呢,又可以看做是新的波源,我们管它叫子波源,子波源们继续发力传递,形成新的子波面……以此类推,子子孙孙无穷匮焉。
  如果没有阻碍,波就打算这样不厌其烦地连续传下去,力道均匀,形态圆润,直到筋疲力尽。
  但是,障碍物无处不在。好在障碍物上还有缝可钻,这是波继续玩下去的希望。于是波撞在缝上,缝上的各点,就成了新的子波源,由于受到缝边缘的限制和干扰,这些子波源发出的波面发生了弯曲,传播方向向外扩散,这就是衍射。
  惠更斯的这个理论适用于“纵波”,也适用于横波。
  
  关于光的干涉,就好解释了。所以让小惠先歇会,我来解释:
  光既然是横波,就有波峰和波谷。
  我们知道,波的振动幅度,也就是振幅,决定了波的强度。
  波峰、波谷有叠加效应。这里,我们把波峰看成正数,把波谷看成负数。
  现在我们看看,波长相同、振幅相同的两波相遇会怎么样。
  如果波峰和波峰重合、波谷与波谷重合,这叫“同相”,正数相加,波峰更高,负数相加,波谷更低,也就是波的振幅加强。结果是他们合二为一,成为波的增强版。
  如果正好错开,波峰与波谷重合、波谷与波峰重合,这叫“反相”,正负相抵。结果是它俩扯平了,消失了。
  那么,波长不一样的两波相遇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类比一下波浪,找一张各种波重叠的波浪照片,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大波上,小波该怎么传播还怎么传播。而小波也不会对大波造成减弱或增强,也就是说,波长相差越大,它们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越小。

【图】水波图片(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双缝实验实际上就是光的衍射和干涉的一场综合操练。
  光通过两条狭缝,发生衍射,尔后相互重叠,发生干涉。由于它们来自同一束光,所以振幅、波长都一样,相遇时,在一些区域反相,在一些区域同相,明暗交替,投到屏幕上,就成了排布规则的条纹。
  
  虽然横波理论还只是一个框架,但已经显示出高新武器的优越性。现在,波军既能搞定干涉,又能搞定偏振。粒军表示不淡定了。他们加紧演练,准备发动一场决战。
  
  演练期间,我们去看看小菲补习得怎么样了。
  小菲除了补习数学,还干了很多事。
  他和阿拉果合作研究光学,阿果那时已经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了,还是个冒险家。他此前是微粒说的粉丝。1816年前后,他俩发现,偏振光相互干涉与否,与偏振面的方向密切相关。偏振面相互垂直时,不能发生干涉;偏振面平行时,可以发生干涉。这是纵波无法解释的。也是微粒说无法解释的。
  1817年,托马斯•杨写信,把崭新的“横波”理论告诉了阿果,阿果自然与小菲共享了这一信息。
  经过各种实验,各种观察,他们认为,如果光是一种横波,那么解释偏振、折射、双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更完美,更有说服力。
  这一年,法国科学院举办了一场科学大赛,悬赏征集论文,题目是用精确的实验和严谨的数学推导来验证光的效应。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大赛很隆重,影响很大,各路高手纷纷应战。
  可以说,这是一场粒军安排的大决战。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1 17:09:53 | 只看该作者
大赛评委有比奥(与小马哥是反对拿破仑的战友、狱友,兼粒军盟友)、拉普拉斯、泊松等名家,都是粒军将领,主席就是当年退回小菲波动论文的泊松。
  乍一看,组织这场比赛,就是想发展微粒说,牢牢占领光的衍射啊、干涉啊、双折射、偏振啊这些领地,顺便泼一盆凉水,浇灭波军已经不太嚣张的气焰。
  但评委会这样安排,并不是摆明了要搞一言堂和暗箱操作,而是从威望上来讲,人少势孤的波军里,除了杨连长,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可以与这些评委坐在一起,但杨连长是英国人,他不是法国科学院院士,何况,就算邀请小杨去当评委,这个爱好广泛、业余文化生活无比丰富的天才还不一定有时间去呢。
  于是,兵强马壮、人多势众的粒军运动员、裁判员熙熙攘攘地入场了,与中国乒乓球队的区别是,人家连裁判都是自己人。
  回头看看,波军怎么没人上场呢?飞机晚点?倒时差?
  一场似乎毫无悬念的比赛拉开了帷幕。
  
  1818年,小菲和阿果把他俩共同研究偏振光线的成果,合作写成了一篇论文:《关于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提交到大赛组委会。
  论文阐述了光是一种横波的概念,论证了只有当光是横波时,才能完美解释光的各种表现。
  小菲还发现了惠更斯破冰巨轮的第二个缺陷:用惠更斯原理,虽然能定性地解释衍射现象,但不能对衍射现象作出定量的分析!科学嘛,不能定量,就没底气。你说火箭利用热气流的反作用力能上天,定性了。那好,多少燃料能推动多少重量上天?能发射多远距离?这个量定不了,我们只能用这个原理玩钻天猴鞭炮。
  小菲顺手给这个理论打了个补丁:任一时刻的波面,并不是简单地由子波的包迹形成的,而是它们互相干涉的结果。所谓包迹,就是这样一个弧面,它与同时刻的子波面都相切,把它们包在弧面内。这个补充,诞生了惠更斯原理的增强版: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小菲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今非昔比,他用严谨的数学推导证明了这个的理论。
  人数虽少,但看起来准备很充分。
  然而,就连小菲和阿果之间,也存在分歧。
  阿果始终对波动说持怀疑态度,所以,在论文提交前,冒险家阿果鼓足勇气对小菲承认,他没有勇气发表这个观点。拒绝在论文上签名。
  现在,比冒险家更有勇气的小菲,代表波军站在赛场上,孤独地面对兵强马壮的粒军。
  你是第十届奥运会上的刘长春,还是长坂坡上的赵子龙?
  
  论文依然落到了泊松的手里。
  泊松大师拿着这份试卷一检查,没有错别字,逻辑清晰,推理严谨,数学缜密,体系完整,完美地解释了衍射、偏振等现象,但答案和自己的标准答案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究竟是谁错了?
  不能从论文推导本身找出问题,那么,就用这个原理和推导办法,试试推导其他情况下的衍射,看看这套理论是不是仍然好用。只要有一处,理论推导与观测结果不符,这套精致的理论就将被扔进废纸篓。
  泊松选中的推导对象是一只小小的、圆圆的盘子,光迎面射向圆盘,经过它的边缘时,会发生衍射,那么,根据小菲的理论,圆盘的影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真不愧是数学大师啊!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按照小菲的理论,这个圆盘的影子正中,应该会出现一个“亮斑”!
  哈,怎么可能?这太荒唐了!影子中间怎么会出现一个亮斑呢?它从哪来?盘子中间又没洞。果然不出所料,这个看上去很美的理论,中看不中用,不具有普遍性,一个小小的圆盘就把它证伪了!
  泊松公布了他的计算结果,大家一看,不愧是数学大师,计算干净利落,结果完美无误,影子中间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亮斑,于是纷纷表示小菲理论太荒谬了。
  组委会正准备宣判这个新理论的死刑,关键时刻,阿果挺身而出。虽然他怀疑波动说,但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认为即使要判死刑,也要亲眼看看证据才行,不能从重从快,草菅新论,坚持要做个实验。
  取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4 03:27 , Processed in 0.0527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