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6-8-13 00:06 编辑
4,病例:兰**,女,33岁,平凉崆峒乡农民,住院号5731。家属代诉,于1965年4月下旬先有发热,全身酸痛,继而脘腹胀,呕恶不食,胁下胀闷,小便短少。于5月10日呕吐剧烈,不能进食,曾服中药两剂,呕吐稍止而出现神昏嗜睡,呼之能应;又过二日,即昏迷不醒, ---------------------------- 【先有发热,全身酸痛】,病起伤寒,太阳证。 伤寒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继而脘腹胀,呕恶不食,胁下胀闷,小便短少】,邪传少阳。 伤寒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疼,或肋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曾服中药两剂,呕吐稍止而出现神昏嗜睡,呼之能应;又过二日,即昏迷不醒,】中药必是清下,邪传少阴。 伤寒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于5月13日来我院住院治疗 体查:体温36C,脉搏97次/分,血压136/100毫米汞柱。营养欠佳,神志昏迷,呼之不应,呼吸深慢,颈软无力,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巩膜无黄染,听诊两肺无异常,心律齐而心率快,心界不大,二尖瓣区有二级收缩期杂音。触诊肝在锁骨中线右肋缘下4——5厘米处,质稍硬,脾未扪及,腹软,无包块。诊断为“肝炎,肝昏迷”。经用输液,抗感染等法治疗后,病情仍无好转,昏迷逐渐加深,病情危笃。
5月14日邀中医数人会诊。证见神志昏愦,不省人事,扬手掷足,烦躁不宁,瞳孔缩小,唇干口燥,面赤息粗,喉中痰声漉漉,口气臭秽,二便数日未解,四肢厥冷,脉象沉伏。在辩证施治讨论中,或以其肢冷,脉伏而议进四逆以回阳者。我以其烦躁不安,面红,唇燥,口气臭秽,息粗痰鸣等症,别有议焉。
请分析此昏迷病的病机,治则,方 ------------------------------------ 【神志昏愦,不省人事,扬手掷足,烦躁不宁,瞳孔缩小,】【四肢厥冷,脉象沉浮。】少阴寒化证。 伤寒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 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 305条“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唇干口燥,面赤息粗,喉中痰声漉漉,口气臭秽,二便数日未解,】格阳于外证。 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案初起外感,太阳病未用麻黄汤祛邪,邪传少阳。少阳病未用柴胡汤祛邪,却误为阳明证而下,故邪入少阴。又经西医的一番摆布,彻底成为坏病。 此案少阴寒化是主证,热证是寒郁于内,格阳于外的表现。其热不是实热,是虚热。有网友要用大承气汤,须知阳明证有三大,脉大,大热,大渴,何况西医用阴药无效,怎敢用大承气。 【神志昏愦】是寒化,寒化于下照样二便不解。而【唇干口燥】又【痰声漉漉】,说明热未伤阴。
病因若明,治则就不必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