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妙之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的特有属性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4-14 05:42:1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让哲学家讨论吧!在我们论坛里,大家都是外行!
52
发表于 2016-4-14 09:1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4-14 09:30 编辑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4-13 22:42
请问: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个道指的是什么?难道这也“是批林批孔时代的胡乱提法” ...


汉武帝采纳儒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议,先生可解“天不变道亦不变”,中的“天”、“道”为何物?莫非此道仍为老子之道?道义甚广,此乃今人难理解不同前提下之道也!《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道非彼道也!

点评

既然先生知道“道义甚广.......此道非彼道也”,为何还要将中医称之为道?中医只能称之为中医学,因为它指出了中医是中国人关于医药的学问,这个学问反映了人的生理病因、药物药性等自然规律,所有它属于医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5 09:3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09:3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6-4-15 09:39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6-4-14 09:19
汉武帝采纳儒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议,先生可解“天不变道亦不变”,中的“天”、“道” ...


       既然先生知道“道义甚广.......此道非彼道也”,为何还要将中医称之为道?中医只能称之为中医学,因为它指出了中医是中国人关于医药的学问,这个学问反映了人的生理病因、药物药性等自然规律,所以它属于医药科学知识,决不是人们主观规定的道!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中医含有“道”,不过,这个“道”指的是中医术、中医中的哲学理论,以及关于中医界行医的道德规范。

点评

道用其广、甚大矣,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普遍现象,只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罢了,《系辞传》:百姓日用而不知,故道之见鲜矣,诚如斯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5 10:43
54
发表于 2016-4-15 10:43:48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4-15 09:37
既然先生知道“道义甚广.......此道非彼道也”,为何还要将中医称之为道?中医只能称之为中医学 ...

道用其广、甚大矣,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普遍现象,只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罢了,《系辞传》:百姓日用而不知,故道之见鲜矣,诚如斯言!

点评

先生之说,进一步说明“道”乃哲学范畴,非科学也!  发表于 2016-4-15 10:55
55
发表于 2016-4-15 10:53:51 | 只看该作者
妙先生应当听说过“为人处事之道”吧?此道因人而异,显然非老子之道(法于自然之道)。在我国农村,有《村规民约》,这是人为制定的,就不是道。
56
发表于 2016-4-15 11:15:10 | 只看该作者
“先生之说,进一步说明“道”乃哲学范畴,非科学也”
看来妙先生仍未能明白“哲学”、“科学”与“道”之关系。简言之:哲学,大道也(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科学,小道也(微观问题)。中医是医道(“子知道乎”?……),是《黄帝内经》说的,不是我的定义。道与科学之关系,尤如大树与枝叶、森林与独木,苍海与滴水也!
57
发表于 2016-4-15 11:3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4-15 11:36 编辑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肚子饿了,要吃饭,吃饱了饭,就解决了腹饥难过这个实际问题。此例虽小,但是十分常见普遍,包含了识道、用道、得道(获道之益者)这三方面的道学理论与实践。关于识道用道、得道之途,老子已有明示,可叹今人能研用《道德经》者少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53 , Processed in 0.1061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