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onm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知中医首先是生物医学,则枉有中医学术称号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11-23 14:42:51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4-11-23 06:50
中医的人体,即中医经四诊形式所认识到的人体.中医是从四诊信息解读到人体结构.亦即从功能表达形式上获知 ...

四诊能认识到人体?岂不是意思决定存在了吗。先有人体内运动,才能有四诊的认识。中医的人体同西医的人体不可能是两个人体。但是,对人体组织结构的认识则不同。 中医是阴阳五行,三阴三阳六经系统,由脏腑所主,筋骨皮毛肉由脏腑所生。中医是气化的人体,而不是人体的功能。
52
发表于 2014-11-23 14:59:59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4-11-23 07:04
你所说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指它的实体形式呢,还是指它的思维形式?阴阳五行理论是否存有实体与思维两种形式? ...

  不知先生是不是学习中医的,怎的一点中医知识也没有。阴阳五行都是气,生命是气,体由气化,实践没有认识就不知生物之理,不知规律,盲目性大。表证是六气之邪侵入人体。你读读伤寒。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05:3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1-23 21:57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1-23 06:59
不知先生是不是学习中医的,怎的一点中医知识也没有。阴阳五行都是气,生命是气,体由气化,实践没有认 ...


阴阳平衡与失衡,是指什么?是指"气"?还是指形?
五行是指的什么"气"?还是指形式?
你的中医功底"深"?深到了中医只有"气"?难道中医都是"气"?而没有了形吗?
"表证是六气之邪侵入人体"?到了何程度?这个"表证",是"气"还是形?
你不知中医所要,还大言不惭,丢人不?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05:4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1-23 22:03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4-11-23 06:42
四诊能认识到人体?岂不是意思决定存在了吗。先有人体内运动,才能有四诊的认识。中医的人体同西医的人 ...


看看你的言论:
"四诊能认识到人体?岂不是意思决定存在了吗"?"四诊能认识到人体?"、"四诊的认识"、“意思决定存在”?....看,你自相矛盾,一派胡言!
你还是想清楚了再说!不过,你先天不足,也是难的哟!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9:0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1-28 01:14 编辑

作为一个中医业者,如果不知中医理论的人体生物医学真理本质形式在起着诊疗效果的支撑作用,而误以为有良心或良愿,或其它什么哲理思维文化在起作用,就能治病,就能呈效,如此者也,既是糊涂者的一个,也枉有中医学术称号的一个!
既害已,也害人者也!
回归到中医的形式上追寻中医的生物医学真理形式吧,唯有如此,才可致中医的真理显真容,才得以光大与辉煌中医!
否则,不毁,也必是歪化中医!

56
发表于 2014-12-4 18:0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4-12-4 18:08 编辑

“夫道(为医之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众所周知:这三者包括了现代的众多学科,这只是我国古人对医者的基本知识要求。说中医是生物医学,是不全面的。《黄帝内经》:阴化气、阴成形。显然:中医囊括了气形两方面的内容,老子说:形而之下谓之器,形而之上谓之道。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09:1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2-12 01:20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4-12-4 10:03
“夫道(为医之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众所周知:这三者包括了现代的众多学科,这只是我 ...


仰天腑地,穷尽各方,其何?那都不是为识人治人哟?识了人\治了人,这是什么?这不是生物医学?没有对人体的生物医学形式的认识,能治病吗?能治得了病吗?
中医的目的性是识人治人.不要勿没了这一根本点.
中医是用了认识工具,但中医的终极不是停留于应用了的认识工具上!
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于学医是重要的,但医识是医识,其它方面的知识却是不能变成了医识.

点评

仰天腑地,穷尽各方,其何?那都不是为识人治人哟?识了人\治了人,这是什么?这不是生物医学?没有对人体的生物医学形式的认识,能治病吗?能治得了病吗? 中医的目的性是识人治人.不要勿没了这一根本点. 中医是用了认识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14 08:41
58
发表于 2014-12-13 21:42:56 | 只看该作者
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人应天地,这也是道。
59
发表于 2014-12-14 08:41:05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4-12-12 09:15
仰天腑地,穷尽各方,其何?那都不是为识人治人哟?识了人\治了人,这是什么?这不是生物医学?没有对人体的生 ...


仰天腑地,穷尽各方,其何?那都不是为识人治人哟?识了人\治了人,这是什么?这不是生物医学?没有对人体的生物医学形式的认识,能治病吗?能治得了病吗?
中医的目的性是识人治人.不要勿没了这一根本点.
中医是用了认识工具,但中医的终极不是停留于应用了的认识工具上!
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于学医是重要的,但医识是医识,其它方面的知识却是不能变成了医识.
——————————————————————————----
       麦兄的这一认识是正确的。借此机会,谈一下我的认识。
      中医谈天论地,目的是谈天地对人的影响,落脚点是在人上,不是在天地上。
      中医谈阴阳五行,也是为人服务的。
      人生长在天地间,天地对人的影响是一定存在的。但同时必须认识到,人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自身的生命规律,又不完全受天地影响。这才是中医的生命观与医疗观。
      人离开了天地的环境活不了,但人完全顺从于天地的变化,人也活不了。
      中医治病治的是人的病,必须着眼于人这一重点,其它谈天地、阴阳、五行等都是为人服务的。
      如果能认识到人是主体,谈天天地、阴阳、五行只是服务者,相当于服务员和条件,就应知道,中医治病必须立足于人,同时要考虑到人在生存中所需要的条件和服务者的作用。
      对于外感疾病来说,天地是重要的,要加以考虑。例如,外感风寒,就要避天地之寒而保温。
      对于内伤疾病来说,天地的作用则可有可无,以解决自身矛盾为主。例如,肝气郁滞,是人本身的疾病,不是天地的影响,治疗当解决人体内部矛盾为主,不要管什么天地。

点评

老大,这是你的认识,我认为没有 试验方法的认识,都是凭空想象。  发表于 2014-12-14 08:58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2:2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2-14 04:31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2-14 00:41
仰天腑地,穷尽各方,其何?那都不是为识人治人哟?识了人\治了人,这是什么?这不是生物医学?没有对人体的生 ...


谢谢王教授能有共呜.
"中医谈天论地,目的是谈天地对人的影响,落脚点是在人上,不是在天地上",是的,是这样.但"中医谈天论地"不仅仅"对人的影响"的这一点上,同时,也有用于帮助认识人的内容.
"人生长在天地间,天地对人的影响是一定存在的。但同时必须认识到,人又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着自身的生命规律,又不完全受天地影响。这才是中医的生命观与医疗观。"对先生的这一认识,很赞同.但也必须看到, 有的人把中医的所谓'天人合一"理解成天人间因应成了同步同质的变化.如什么的运气诊病的,天何运何时的"火",到人体的斯时时,也是发生了"火"的变化.如此的牵强附会,是多么的荒唐!
如同先生所说,人体的这样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对来自外部的变化,只是产生应对措施以确保自身独立,运行自身的生命形式.使生命延续.而不是天寒,其人亦寒,天打喷涕,人亦必咳嗽!

关于中医的治人以治病,此是对中医的证治而言.也是有别于西医的地方.
我想,必须首先必须明确,中医的证,不是应对到西医的病.中医的证是以人(以人的表达形式)识人的产物.西医的病,可以,  也必定的出现中医的证;但中医的证,则不是西医的某病特异指征.中医的证,其本质是,对人体的病理学诊断.中医的治证,即针对人体疾病时的病理学改变的干预,终止或纠正病理学改变,从而呈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中医的有别于西医的根本本质的地方.
中医证治在干预人体的病理进程而呈现治病;西医则更多的消除病原体病因(外感性疾病)而呈现治病作用.两者在异径\异曲而同功.
人体疾病时存有共同的病理过程.在发病时总是在呈现着中医的不同的证.所以,中医在治证而治病.此即是中医何以能产生"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本原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4 08:39 , Processed in 0.0842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