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onma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是证的医学而不是病的医学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8:44: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7-10 13:57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7-10 07:51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梁菊生、朱建平主持的“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对五千多个中国中 ...


老伙计,你真不错!如此详实又有深度,并又能概全多方面认识的综述,不易!服了,并谢谢 !
对中医证的认识,如“证本质是病理状态”的认识实属不易!实际是在无数次的撞了南墙后才得以省悟的认识.
伤寒论是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存在形式的基石.众多的研究者,对伤寒论的学术认识,在渐趋一致.但就总体上,一些重要且是重大的关键点却或被忽视或没能认识到.如伤寒论中所呈现的阴-阳,表-里这样的立体性形态形式,却是被忽视或忽略了.同时,也没有认识到脉态形式的与这些立体形态概念间的关联性等.如果对这两个关键点没给予重视,并没有给予追寻,中医理论的学术本质必永远处于蒙蒙不明的无可奈何的境地.
52
发表于 2014-7-11 06:19:00 | 只看该作者
       2.西医:病理状态的概念,病的概念,症状、体征概念。
    病的概念:至今西医对病没有一个公认的、完美的定义,疾病是一个很难定义而且争议很大的一个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但是,感染病的定义很明确,是由病原体(病毒、医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疾病。
    症状、体征概念:症状是指患者自觉感到的异常,体征是指医生通过视、触、叩、听得到的比较客观的异常表现。
    病理状态的概念:以感染病为例,在感染病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疾病本质(包括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其外在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在临床上相对固定的、经常出现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并由各种实验室检查所支持。是一个单纯的诊断学概念。
    病理状态是现代医学中的概念,是从系统论中“状态”概念衍生出来的。系统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持续而变化的性质称为系统的历时性,又叫做系统的动态性。一般说来,一切系统都是动态系统,它的状态变量是时间的函数。系统的状态是系统所处的状况,它要用状态变量来描述。任何系统的状态都可以用一组变量来描述。状态变量就是能确定系统状态的最少一组变量。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系统状态的运动(称为系统的过程)又受到系统内外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系统状态的运动既是连续的,又表现出非匀速、非匀称的性质,有停顿,有快速、有慢速、有膨胀、有收缩,这样以来,系统的过程就显示出阶段来,阶段与阶段之间必须具有明显的区别。这种阶段就是系统的某种特定的状态。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即特定的状态就是本书所称谓的病理状态(中医称为证)。这个定义与近代西医病理生理学著作中“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有所区别。本书所称谓的病理状态,是按照系统论中的“系统的状态”来定义的,它符合一般系统论的要求,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概念。近代西医认为: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例如烧伤遗留的疤痕,脑出血遗留的瘫痪等。近代西医的著作中很少出现病理状态这个术语,而现代医学著作中频繁出现这个术语,但是至今没有对病理状态作出定义,本书对病理状态的表述是根据系统论中“状态”的定义与中医“证”的定义相结合而形成的。
    西医的病与病理状态的关系:在感染病的范畴内,把每一种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其每一个阶段就是病理状态。例如结核病,根据结核杆菌侵犯的部位会出现许多病理状态,淋巴结核、肺结核、骨结核、关节结核、肾结核、脑结核、肠结核等。当把肺结核作为一个系统时,肺结核又会出现许多病理状态,如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慢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肺结核咯血、肺结核大咯血、肺结核大咯血休克等病理状态。当把呼吸系统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时,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间质性肺炎、胸膜炎、脓胸、感染性休克等都是不同时空阶段的病理状态。其中每一个病理状态又可以分为几个并列的病理状态,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以按照解剖部位分为结膜囊感染、鼻腔感染、上颌窦感染、咽腔感染、扁桃体感染、喉部感染等病理状态,每一种病理状态又因为病原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然而病人就诊时通常只表现出一种病理状态,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或者所有的病理状态,需要医生判断和处理的首先是病人当时所处的病理状态,只有当急性病理状态而又诊断不清时,或者慢性病理状态才首先考虑病原体。每一种病理状态除了具备一组症状和体征之外,必然还要处于疾病过程中的某一时空阶段,这种关系与中医的病和证的关系相同,尽管中、西医“病”的概念不同,但是病理状态与证的这种共同性质是中西医不同病理过程的交叉点,证的现代医学本质就是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相融合形成证态新概念,证态概念不仅涵盖了证的定义,而且准确的表述了现代医学中病理状态的定义。
53
发表于 2014-8-2 16:26:28 | 只看该作者
      
       3.证态概念
      当把感染病看作一个系统时,疾病过程是由相连续的病理状态组成的,或者说,病理状态的运动就是疾病过程。实际上,当医生接触病人时,首先感知的是一组症状与体征,即病人所处的病理状态,是感染病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而不是疾病的全部或者疾病的全部过程。中医根据这一组症状与体征的提示,结合脉象、舌象、病史等资料,得出“证”的判断;西医根据这一组症状与体征的提示,结合病史、各种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得出“病理状态”的判断。此时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同的、同效的,因为病人就诊时只可能有一种病理变化,此时出现的症状、体征、脉象、舌象、各种实验室检查是这一病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状态可以有许多变量,病理状态也有许多变量如各种症状、体征、脉象、舌象、各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等,凡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平素健康状况,直接病因、发病季节、气候、时间、地域、临床表现、病程、治疗情况等,都是病理状态的变量,而判定某一状态只需要少数变量即可,能够判定某个状态的那些少数变量称为“状态变量”,所以,“证的状态变量”就是证的诊断标准,病理状态的诊断标准就是“病理状态的状态变量”,证态的诊断标准就是“证的状态变量”与“病理状态的状态变量”之融合。
    “证”是一组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症状和体征组合,是某一特定病理状态的反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系统内状态的运动就称为“过程”,所以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表现在中医临床上就是证的动态变化过程。疾病是一个系统,在一个疾病中可以分为几个病理过程,每一个病理过程都由许多病理状态组成。某些病理状态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病理过程和疾病中,如感染性休克可以发生在细菌性肺炎,也可以发生在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中。所以证、病理状态、证态既是一组最常见、最典型、相对固定的症状、体征组合,又具有动态变化的性质。辨证施治的精髓在于根据“证”的变化调整用药,证态的“固定”是相对的,证态的“变化”是绝对的,证态与证态之间是连续的,证态与证态之间有许多过渡型。
    证本质:又称证实质。这是中西医结合学派的一个概念,传统中医的概念中没有证本质的概念,西医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实际上辨证施治只是传统中医中诊断方法的一种方法,还有辨因施治、辨病施治,根据症状施治等方法。50年代初任应秋提出: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华,得到众多中医专家的赞许,中西医结合学派开始了对证本质的研究。证实质研究被认为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证这一概念来源于辨证论治。虽然辨证论治的哲学思想来源于《内经》,而张仲景把它具体结合于临床,应该说实践性很强的辨证论治是张仲景奠基的。但是伤寒、金匮中对病、证、症没有明确区分。由于学派、历史原因及临床需要的不同,目前通用的八种辨证方法对证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中医界长期以来对症、证、病的基本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把《证》作为中医的诊断单元概念是时代对旧词赋以新意。由此可知证的概念从《伤塞论》开始就没有明确,而且随着时代、学派、临床需要的变化,证的含义在不断变化。40年来对证本质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医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结合的基础”,或者“用现代科学对中医传统理论做全面改造”。换句话说,就是用现代医学或/和现代科学跨越两大或数个理论体系去阐释一个中医尚未确定的概念,并揭示这一概念的实质,跨越两大理论体系已非易事,而阐释的对象又是一个没有明确含义的概念,其难度可想而知,“40年来,中医证实质研究已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的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40年来证本质研究未能取得根本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正确理论假说去指导实验”“现在大多数人体会到象西医那样用一两个特异的理化指标去判定中医的‘证’是不可能的。这是20世纪末学术界的普遍看法。
    证本质研究的失败,其根本原因有两点:①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与近代西医之间,近代西医与现代医学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中医是个“无理数”,所以证不可能用西医的概念表述。②突破口没有选择《伤寒论》中的证本质,而选择了脏腑辨证及八纲辨证中的证本质。不可通约性的问题本书有专题叙述,这里着重比较《伤寒论》与“藏象学说”的不同。藏象学说的原基概念“藏象”以及基本理论框架在《内经》已经形成,但是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散在《内经》的各个章节中,后世各个朝代的著名医家对其进行了发展、整理,直至明代末年(1644年明朝灭亡)张景岳(约公元1563~1640年)在其著作《类经》中列藏象专篇,藏象学说才趋完善,此后才有比较完善的脏腑辨证理论。此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大约在明朝万历(1573~1619年)年间,当时有意大利人利玛窦著《西国记法》传遍国中,其中一部分是叙述神经学的,可称为西方医学传入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学的书。天启元年(1621年)日尔曼人邓玉函来到我国澳门,作了第一次解剖术,继又译著成《人身说概》二卷,天启二年(1622年)意大利人罗雅谷来华,经澳门遍历绛州、开封、北京,译著《人身图说》。还有其他许多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涉及到医学。这一时期凡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药物学等,都逐渐渗入我国,开始中、西医汇通时代。在这一时期,张景岳的著作《类经》中所列藏象专篇有没有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同时代稍晚时期的汪昂及金正希认同“脑主记忆说”无疑来源于西方医学,此后藏象学说不断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编写全国统一中医学教材时,确立了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的内核,藏象学说占据了中医学的统治地位,显然这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影响。《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在原著中已经确立,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始终没有改变原有的理论框架,《伤寒论》原著始终没有变化,《伤寒论》中的证是“证概念”的源头,证本质的研究应当以《伤寒论》为突破口,应当研究大结胸证、热入血室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阳明腑实证、柴胡汤证……的证本质。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选择了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中的证本质,如阴证、阳证、实证、虚证……,肾阳虚证、心气虚证……的证本质,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中的证与《伤寒论》中的证的含义大不相同。失败乃成功之母,40多年的教训终于使大家取得了共识:证的本质就是病理状态。而证态概念是我们研究《伤寒论》的时候产生的。证态概念为病理状态这一现代医学概念规定了定义,也为病理过程与疾病的现代医学定义提供了新的思路。用现代科学语言如系统论的术语定义疾病、病理过程、病理状态,按照系统分类方法对疾病进行分类,这些原基概念将成为创立现代医学体系的基础。这就是中西医融合的必然结局。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1:0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0-3 15:1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8-2 08:26
3.证态概念
      当把感染病看作一个系统时,疾病过程是由相连续的病理状态组成的,或者 ...


首先,先生确实知识广博.

先生确认病理状态与中医证关联是对的.
先生所说的"系统"所应指的实体是"内环境"和关联"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病理状变量过程,和病状态变量过程的阶段,是在内环境下的人体细胞由正常转入损害进程过程和过程中阶段的病理变化的反映,是产生和因应中医证的客观本原.
中医证,是因人体的内环境、内稳态,和内环境下的人体细胞的病理变化过程和过程中的阶段而生。
中医证是“人体的病理学诊断”、“中医是状态医学”等,正是人体细胞病理学存在的反映、表达。人的意识总是在接受着客观存在的劫持而产生。


先生,"系统论"是人为的主观给定的概念.看来是没有正伪性的价值的.不能要求客观去适应这样的人为设定的概念.
55
发表于 2014-9-23 16:59: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证是“人体的病理学诊断”、“中医是状态医学”等,正是人体细胞病理学存在的反晨、表达。人的意识总是在接受着客观存在的劫持而产生。

    先生,"系统论"是人为的主观给定的概念.看来是没有正伪性的价值的.不能要求客观去适应这样的人为设定的概念.
=================================================
        回复:谢谢先生关注,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1  {中医证……,正是人体细胞病理学存在的反晨、表达。}值得商榷。无论中医的证,还是西医的病理状态,都不完全是细胞病理学的反应、表达。任何疾病都是整个机体功能异常的结果,任何局部病变,包括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都要通过全身功能的异常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临床上常常说的:局部表现与全身表现。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正常,也会产生许多疾病,因为,一个完整的机体除了细胞之外还有许多结构、物质;况且,一个完整的人,其功能更不是细胞功能的组合,而是细胞、内环境、外环境通过机体的调控作用共同完成的机能活动。我们不能够把人体理解为由细胞组成的!

    2    【"系统论"是人为的主观给定的概念.看来是没有正伪性的价值的.不能要求客观去适应这样的人为设定的概念.】
     系统论也是来自于实践的认知体系,不是人为的、纯主观给定的概念。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8:5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4-11-18 11:0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9-23 08:59
中医证是“人体的病理学诊断”、“中医是状态医学”等,正是人体细胞病理学存在的反晨、表达。人的意 ...


1。---李先生:“无论中医的证,还是西医的病理状态,都不完全是细胞病理学的反应、表达。”
我所说的中医的证,主要的是指八纲的证。
我所说的中医的证的诊断,在因应着西医的病时的(人体)细胞病理学形态。关于中医的证,即中医的“病”,于西医而言,是病理生理学诊断。关于这一认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也有了众多的人认识到或感觉到。虽然他们没能明确到细胞形态与细胞功能的病理学上,但总体上都感觉到了与“状态”相关。
李先生:“任何疾病都是整个机体功能异常的结果,任何局部病变,包括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都要通过全身功能的异常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临床上常常说的:局部表现与全身表现”。先生上说,基本是对的。但结构的改变,也可致病。
3。我没有说,西医病即所有病都在关联体内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但相当的一部份病在关联着人体内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这类病,在与中医证相关联。
4。人体细胞外的支持细胞物质,还有内环境等,是维细胞物质。细胞结构与功能,与多数病的关联性则是更为主要。
5。李先生:“我们不能够把人体理解为由细胞组成的”,??!,难道是由非细胞物质组成?
6。问李先生,内环境能关联人体所有细胞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2:48 , Processed in 0.0463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