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鸿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集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5-6-2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医院不再赔本赚吆喝》
  
前些天,多位心、肝、肾三大脏器移植者齐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望着这些健康、乐观的昔日患者,曾为全国最长寿的“换心人”杨玉民主刀的夏求明教授等专家预言,器官移植将在新千年里成为寻常手术。7年前,患晚期扩张性心肌病、生命垂危的杨玉民,在这里接受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一年,他重操刀卖肉,第二年喜得“千金”,目前仍是我国最长寿的“换心人”。26岁的张胆是该院第二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已安度两年零九个月,生存质量很好。主持手术的普外科主任韩德恩教授介绍说:“张胆现在可以轻松地从一楼跑到四楼。有一次他去帮一位护士买自行车,他竟然骑着自行车把她从十几里外的商店驮了回来。”哈医大二院普外科教授陈昭民说,目前器官移植还是常规疗法无望后的救命手段。相信在新的千年里,越来越多的适应症患者,可以更早、更主动地选择器官移植,以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生命科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生命运动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中药[90%]较多的也是属于生物质,也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的,
因此,治疗人类的生命疾患,唯中药生物质为第一选择!
西药是化学物质,西医外科是人类的科学技术,而不属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更不属于生命生物质运动规律,而是属于以人类的科技智慧来粗暴干涉自然规律的产物.
所以,中医药一定是要复兴的,人类的医学科学一定要回归于自然!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5:30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0篇  后现代科学(1)— 自然科学从机械论向非机械论的转变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现代实验医学向后现代理论医学的飞跃,必须吸收现代自然科学的系统理论,以系统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可是由于行业分工的限制,医学研究人员大多数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系统理论的产生知之甚少。为此本小节就该问题做一专门的简明的回顾,以帮助读者对这方面内容有所了解。
一  文艺复兴与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欧洲文化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和罗马。其中尤以希腊为主。公元五世纪左右,欧洲北部野蛮民族南侵,公元410年西罗马灭亡。134年后,东罗马灭亡,欧洲进入野蛮的中世纪。欧洲古代优秀的科学文化知识保存在巴尔干半岛的拜占廷帝国。公元五世纪时,西亚的阿拉伯人还属于落后的游牧民族。公元六世纪诞生伊斯兰教,并统一阿拉伯建立了一个地处西亚、北非,直至欧洲西班牙的阿拉伯大帝国。拜占廷的希腊文化遗产被阿拉伯人继承保留下来。再加上中国古代文明的西传,阿拉伯成为当时世界的一个文化中心。从公元11世纪开始,欧洲发动“十字军东征”。名义上是以基督教的旗号进行圣战,夺回被伊斯兰教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其实是一场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战争进行了二百年。在这漫长的战争中,欧洲不但掠回来阿拉伯人的财富,同时也把保存在阿拉伯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带回欧洲。同时还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此基础上,欧洲开始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也随之诞生。欧洲也因此从封建社会进行资本主义社会。
二  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自然科学可以说是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完成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统一的基础。因此常用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代表。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是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方法。即:世界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殊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可以认识的。人类认识物质的方法是分析的方法,即任何一个复杂的大的物体都可以分解成简单的小的物体。认识了简单的小的物体的运动规律,再将这些规律综合起来就可以解释复杂的大物体的运动。这样就得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两条基本的原理,或称为思想方法,第一个称为“决定论”,即任何事物肯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如果你还没有得到,你只要再继续寻找。第二个是“还原论”。即大的事物可以分解成小的事物,并可以用小的事物来说明大的事物。
三  非机械论物理学的开端 — 相对论
20世纪刚开始,爱因斯坦就以其相对论打破了牛顿机械论的一统天下。开创了非机械论自然科学的新时代。牛顿力学有一个不变的参照物,就是地球,或地球上观察物体运动的人。而任何没有地球或人直接参与的其他物质之间的运动,必须转换成标准参照物的运动,这样才能被我们人类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消了牛顿力学中这个永恒不变的参照物。不论任何物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可彼此之间互为参照,直接进行计算。同时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光速不变和光的波粒两重性原理。粒子运动是间断的,波,物质运动是连续的,在牛顿经典力学中这两种运动属于完全对立的两种形式,是不可能有同一个物质中存在的。而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的波粒两重性,即光子运动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不能确定光子只有哪一种运动特性。在这之后,是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牛顿经典力学完全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他们发明了统计理论和概率论。因为在微观领域中的高速运动,无法确定物质粒子的确定位置。只能有一个统计的概率。并将这个发现总结成一个叫做“测不准原理”的理论。即对于微观高速运动的基本粒子,当你准确测量其速度时,空间位置即不能确定。而当你准确测量其空间位置时,其速度又不能确定。(电子云)以上两项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彻底否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决定论。动摇了人们对经典力学的迷信和崇拜,为自然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和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因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从实证科学的出发点开始研究的,所以,应该称它们为实证科学。可是,因为它们又否定了实证科学,开创了非确定性的系统科学,所以,又可以称它们是系统科学。其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既不是实证科学,也不是系统科学。它们是介于实证科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过渡性科学。正因为如此,后现代科学把爱因斯坦称为“经典力学的最后一人,也是后现代科学的第一人”。爱因斯坦打开了物质世界一扇新的大门,发现物质世界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可是,作为机械论教育出来的研究者,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他用自己的后半生研究如何将二者统一的“统一场论”。当然,这是不能成功的,因为这两种物质是根本不同的。现在,我们中国的实证论者仍然希望用机械论来处理包括复杂系统在内的所有物质。可想而知,他们也不会成功的。但是,爱因斯坦的失败具有神秘和悲壮的色彩,而我们的机械论者却不会得到爱因斯坦那样的光环了。虽然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其间相距了整整100年。100年的时间都不能让我们觉醒吗?这样的麻木是应该受到惩罚的。特别是这其间已经有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问世。

《论坛反应与交流》
《丁香园》
yunxiang云想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贴错板了吧
biodna丁香园超级版主:也不算走错地方,【科技与人文】子版干的就这事:与科技相关的人文、事件、思维、方法论。谢谢杨鸿智老师的一直支持!
杨鸿智:我不知道这位网友在医科大学里是否学过数学,物理,化学.如果也学过,是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贴错板了吧>这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事例,说明我们现在的许多医生已经把医学与自然科学隔绝到什么程度.而实际上自然科学是医学的源泉和母亲.我们的老师之所以在我们一进入大学的时候,首先教我们数学,物理,化学,就是为了使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源泉和母亲.现在的事实表明,我们到底还是忘记了.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希望大家重新记起我们的源泉和母亲,并且,从她那里得到启发和力量,解决我们现在医学所遇到的困难.谢谢大家的关注!

53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6:16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1篇  后现代科学(2)— 爱因斯坦生平简介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
爱因斯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知名人物。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再一次为我们的医生做一个介绍。特别是我们把爱因斯坦作为后现代科学的第一人来介绍,这是其他介绍文章所没有的新观点。我们介绍的顺序是:生平,相对论。后现代科学。
这一节是生平,这里选用《上海•小智点科普网》上的一篇文章,其特点是全面,通俗,有趣。下面请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
     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主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身去米兰。
     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业。
     由于他的落拓不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两年后才找到固定职业。
     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
     1902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
    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
    1914年,应M.普朗克和W.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至1933年。
    1920年应H.A.洛伦兹和P.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
    回德国不到四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投入公开的和地下的反战活动。他经过8年艰苦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A.S.爱丁顿等人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33年1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任新建的高等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二、科学成就
    1.早期工作
     爱因斯坦早期的工作主要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方面,在1900-1904年间,他每年都发表一篇论文发表在德国《物理学杂志》。这些早期的工作为他在1905年辐射理论和分子动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2.1905年的奇迹
     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无先例的奇迹。这一年他写了6篇论文,在3月到9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8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在三个领域作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分别是:
    (1)光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
    (2) 分子运动理论,1905年4月、5月、12月他发表了三篇有关布朗运动的论文,为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3) 创立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写了一篇开创物理学纪元的长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理论。这是他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4)质能相当性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揭示了质量(m)和能量(E)的相当性:E=mc2,并由此解释了放射性元素(如镭)所以能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原因。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40年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3.量子论的进一步开拓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的提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反对。尽管如此,他依然孤军奋战,坚持不懈地发展量子理论。他把量子概念扩展到物质内部振动、光化学现象及统计物理学的研究中,在许多领域中做出了开拓性成就。
    4.广义相对论的探索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即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等)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此后经过曲折的探索终于1915年完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类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论方面又作出了重大突破,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科学的宇宙学。
    5.对统一场论的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建成广义相对论后,爱因斯坦依然没有满足,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将引力场与电磁场,将相对论与量子论统一起来的统一场论,这耗费了他后半生的精力,始终没有完成。

三、趣闻轶事
    1.惊奇
     阿尔伯特到了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父母亲心里着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他那可爱的小脑袋这样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可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他们请来了医生。孩子当然没有病。不善于说话,不喜欢说话,那不是病。 可是有一天,阿尔伯特似乎真的有些不正常了,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孩子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不听他的话,照样指着北边。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着北边。不管他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着北边。阿尔伯特惊讶了,他张大眼睛,盯着玻璃下面那根红色的小针。“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的呢?”他想问父亲,可是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他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这种神怪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发现的幼苗。
    2.韦伯先生的慧眼
     爱因斯坦十六岁时报考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可是入学考试却告以失败。看过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是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有“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青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著名的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在他的影片《城市之光》于好莱坞首映之日,邀请爱因斯坦夫妇去看。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走出汽车时,许多人发现爱因斯坦来看戏,大家围拢欢呼,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不是卓别林。爱因斯坦不喜欢这样的场面,问卓别林:“这是什么意思?”卓别林马上安慰他:“这没有什么。”
    3.“相对论”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爱因斯坦太太曾对查理•卓别林讲述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工作的情形。后来卓别林把这事记在他的自传里。这故事倒是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这历史性发现的时刻是怎么样工作的:
  博士像往常那样穿着睡袍下楼吃早餐,可是那一天却什么也没动。我想一定有什么问题发生,我问他什么事使他魂不守舍?
  他回答:“亲爱的!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
  喝完咖啡后,他就走到钢琴前开始弹奏起来。几次停下来在纸上记录一些东西,然后重复地说:“我得到一个巧妙的想法,非常美妙的想法。”
  他说:“这是很困难的,我仍需要进行工作。”
  他继续玩钢琴,并且写下一些东西,这样半小时之久,然后走上楼去他的研究室,并且告诉我不要打扰他,他就一直留在房子里两星期。每天我上楼把食物送给他,傍晚时他就散一会儿步当作运动,然后回来继续他的工作。
  最后他走下楼来,脸色显得苍白。“这里就是我的发现!”他把两张纸放在桌上,这就是他的“相对论”。
  4.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54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6:49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5.上帝与自然
爱因斯坦还在家里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并非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信仰。有一段时期,爱因斯坦深深地专注于宗教——他甚至在来回学校的路上谱写一些乐曲赞美上帝。这种宗教上的兴趣仅仅持续了一年,当他12岁时,爱因斯坦就不再相信他的老师们所描绘的那种上帝了。然而他从未对大自然的崇高伟大失去敬仰之心,也不希望放弃研究那些比他所谓的“仅仅个人的”东西更加伟大的事物。
6.音乐与数学
爱因斯坦一家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一种快乐、温暖和可爱的家庭气氛,爱因斯坦在整个一生中与他们以及他的妹妹玛亚始终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这种家庭温暖中继承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成为他的性格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之一。虽然他天生就是一个孤独者,但成年后他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写了许许多多书信,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分享他的思想和信念。在大多数现在尚存的爱因斯坦照片中,他总是开朗地微笑着。
    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而又不同寻常的老师。通常,他会地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式之后停顿下来,在学生们面前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似乎他已陷入了沉思。
    爱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对颇有才智的夫妇。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和充满活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她非常重视学习,并鼓励爱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学校勤奋学习。
    回首往事,爱因斯坦记得他是通过聆听母亲弹奏钢琴才开始喜爱音乐的。爱因斯坦的父亲的一位工程师。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极大前途,但他家太穷,无法送他去读大学。他与其兄弟雅各布合伙经营,1885年时兄弟俩和他们一家迁往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并在那里开办了一家工厂。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父对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非常高兴。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次他生病躺在床上,他的父亲送给了一个指南针。这件普通的礼物成为阿尔伯特一生的转折点。指南针内的那根指针从表面看完全封闭、孤立和无法接近,它似乎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握着,使它指向北方。他非常激动,以至“浑身颤抖并患了感冒”。虽然他只有5岁,他已经意识到“这些物体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些东西”。从那时起,他就想要找出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一种类似的神秘事物,这次是与数字有关。他的叔父雅各布一直让他去解许多数学上的难题。每当他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自豪或者满足,事情更像是他已经瞥见了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一个美丽而有序的结构。这种认识引出了“一种强烈的快乐感”,并激励他找出有关数学方面所能发现的所有内容。同样,他对科学也相当着迷。他还缠住父亲和叔父问这样的问题:黑暗是如何发生的?“太阳光的组成成份是什么?”“沿一条光束传播会是什么样子?”
7.小城里的伟人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它只有几千人口。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退休的时候,就在这里向他的军队发表了演说。一百多年过去了。无数摩天大楼在城市里升起,夺走了城市的阳光。可是,普林斯顿这个小城,依旧是古风纯朴,阳光灿烂。林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每一座房子都象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里似乎闻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这里就象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1933年,一个秋天的下午,街道两旁的树叶已经是金色斑烂。大学生特别爱光顾的那家冷饮店里,只有一个学神学的大学生在吃蛋卷冰淇淋。女服务员坐在柜台后面,没精打采,等着下班。
    突然,玻璃门“伊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女服务员一下子怔住了。这位老先生好面熟呀!她正在发愣,老先生却看了一眼大学生桌上的蛋卷冰淇淋,又点点自己的鼻子。女服务员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教授呀!大学生也跳起来,跑到柜台边上,抢着要给爱因斯坦付钱。爱因斯坦向他微笑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一枚硬币。女服务员双手接过钱,捧在胸前,嘴里喃喃自语: “这枚硬币,我要藏起来留做终身的纪念!” 爱因斯坦坐到大学生对面吃冰淇淋。这位大科学家还是象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他用支离破碎的德国腔英语和大学生攀谈起来。大学生巴不得这客冰淇淋永远吃不完。爱因斯坦也在尽情享受着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
    来到新大陆,摆脱了警卫的影子、记者的跟踪和好奇者惊讶的目光,有多么自在! 正当爱因斯坦在小店里津津有味吃着蛋卷冰淇淋的时候,纽约码头上却有成百上千欢迎的人群在等候他。这些年来,爱因斯坦学会了一些脱身妙计。今天,“西部号”还没有进港,一艘小汽船就把他接走了。岸上等着几辆汽车,悄悄地把爱因斯坦送到普林斯顿的一座房子面前。半个小时之后爱因斯坦就溜出来逛马路,开始了在普林斯顿的新生活。
    从此以后,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科学的圣地。人们到这里来拜访爱因斯坦,旁听他的课,瞻仰他的丰采。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他们感到骄傲,是因为这位伟人象个普通人那样,生活在他们中间。你可以看到他嘴里含着冰棍,脚上穿着拖鞋在马路上走过,要是他在田野里散步,你想替他拍一张照,他会耐心地摆好姿势让你拍,等你拍完,再继续他的散步……普林斯顿人尊敬他,热爱他。大学生编了一支歌,在马路上唱:
    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 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
    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
    关于爱因斯坦,流传着数不清的趣闻轶事。每一则趣闻都代表一分敬意,每一件轶事都带来一分爱意。
    譬如,爱因斯坦的心不在焉,就有许多故事。他在比利时王后“御笔”题赠给他的诗的背后做计算。他在鞋店的发票背面写好答词,跑到庄严的授奖仪式上去掏出来宣读。
    有一则故事发生在柏林:一次他在朋友家里,边吃边和主人讨论问题。忽然间来了灵感,他抄起钢笔,在口袋里找纸,一时找不着,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写开了公式。
    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他刚到普林斯顿后不久。 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秘书拿起听筒,听到德国口音很重的英语。
    “我能不能和院长讲话呀?”
    “很抱歉,院长出去了”,秘书回答说。
    “那么,也许,嗯……你能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什么地方吧!” 当时有规定,绝对不准干扰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连罗斯福总统邀请爱因斯坦到白宫去作客,都要事先征得院长同意。因此,秘书很客气地拒绝回答爱因斯坦住在什么地方。这时,电话听筒里的声音变低了,低得几乎听不见。
    “请你别对人讲,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要回家去,可是忘了家在哪里了。”
    又譬如,爱因斯坦不爱钱财。对于他来说,每一份财产都是一块绊脚石,它破坏人的恬淡心境。在美国这个拜金成风的国家,有这样的品格,也是使人感兴趣的。有一则轶事说,爱因斯坦把一张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还有一个故事说,人家请他在无线电上讲话,他拒绝了,说他不爱出风头。人家出了一千美元,请他只讲一分钟话,他也拒绝了,说他不需要钱。
    关于他的谦虚、纯朴、善良和幽默,也有许多故事。一个中学生听老师说,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就写信问他一道几何题怎样解法。他果真用颤巍巍的手写了回信,给那个孩子解几何题。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普林斯顿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子,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总是跑到爱因斯坦家里去玩。妈妈发现之后,把孩子骂了一顿,同时赶紧来向爱因斯坦道歉,说女孩子不懂事,浪费了教授许多宝贵时间。爱因斯坦笑着说:“噢,不用道歉。她带甜饼给我吃,我帮她做算术题。不过,我从她那里学到的东西,恐怕比她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还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医院要聘请一位X光专家。一个犹太难民来求爱因斯坦帮忙,爱因斯坦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从希特勒铁蹄下逃出来的犹太人,要求帮忙。爱因斯坦给他也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样,一共给四个逃难来的犹太人,写了四封推荐信,去争夺同一个职位。后来,爱因斯坦的亲笔介绍信实在写得太多,那些犹太难民跑到英国、美国的大学里,沾沾自喜地拿出介绍信,还没来得及开口,校长秘书就会给他当头泼一盆冷水说:“行了,行了,收起你的介绍信吧。每人都有这样一封介绍信!”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这样的轶事写不尽,说不完。
  
55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7:25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8.永恒的神圣的好奇心
在纽约赫德逊河畔,有一所大教堂。白色的石墙上,雕刻着人类有史以来六百位巨人的像。有哲贤、君王、大将、智者,还有十四位科学家,这其中只有一位当时还活着的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现在这位巨人早已退休,但是每天早晨,他还来到高等研究院自己那间斗室里,有时,有几个学生、教授来讨论问题。更多的都是他独自一个人,站在小黑板面前,用苍老的手写下一个个娟秀的小字。这些小字组成一行行公式,代表着宇宙间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最普遍的规律。爱因斯坦想想写写,写写停停,对着这些奇妙的公式出神。这世界显然是可知的——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出发,经过逻辑的推演,找出它的规律来——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事。这世界为什么偏偏那样秩序井然,而不是朦胧混沌,乱麻似地一团呢?爱因斯坦又陷入了哲学思辨之中。他的感受,仍旧象少年时代第一次读到那本“神圣的几何小书”的时候那样,清新而又亢奋,惊讶而又狂喜。 中午,爱因斯坦步行回家。同事们要用汽车送他,他总是谢绝。他穿一件旧毛衣,象小学生似地,圆领上插一支老式钢笔。一双光脚塞在旧皮鞋里,在街上蹒跚地走过。熟人向他亲切地微笑致意,他也向人腼腆地微笑答礼。有时会投来惊讶的一瞥和饥渴的眼光,那是外来的陌生人。爱因斯坦不去管那些,他只顾走自己的路。
    老年是第二个童年。垂暮之年复归为少小之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洒满树荫的街上走过,他的心情和六七十年前那个在慕尼黑大街上歌唱上帝的小学生一样。爱因斯坦仍旧在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
    午睡过后,爱因斯坦处理书信事务,或者接待客人,有时也在书房里工作。梅塞街二楼的书房,两壁排满了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书。另一面墙壁上,挂着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像——柏林的阁楼书房里挂的也是这两张像——还有一张甘地的像。大窗户开着,把鲜花的芳香迎到房间里,把几片不听话的枝叶也迎了进来。书房和花园连成了一片。爱因斯坦站在大窗户前,看着那几棵橡树。它们婷婷玉立,交构成大大小小的拱门;它们枝叶扶疏,在微风中婆娑起舞。这时,爱因斯坦又会感到惊讶,就象他幼年看着罗盘上那根红色小指针的时候一样惊讶。这里是几个丫杈,象拳头一样有力;那里是几片叶子,轻轻地、快乐地摇动着;还有几个芽苞,露出了它们小小的、嫩绿的芽尖,焦急地,羞羞答答地。
    啊,这自然界的生命,多么美丽、奇妙!单是要理解这几棵普普通通的橡树生命,我们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还差得远呢!这时,爱因斯坦心头又会产生出一种神秘感。这是人类一切感情中最美丽、最深邃的感情。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者啊!
    “一个人要是再也体验不到那种神秘感,那种惊异和狂喜交织而成的崇高的激情,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爱因斯坦想。 他转过身去,回到大写字台前,对着那一大堆草稿纸,自言自语地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有合理的事做。所以,在生活的苦难之中,又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他那合理的事就是为人类服务。为了解宇宙而思索、探求、计算,为和平呼吁,为自由呐喊,这一切都是在为人类服务。
    爱因斯坦步履蹒跚了,思想的行进缓慢了,创造的灵感逃遁了。一般学者到这个年龄,早就退出了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战场。最多不过挂一个校长、主任的名,指挥指挥罢了。可是爱因斯坦象一名老兵,依旧在前线冲锋陷阵。他坐在写字台前,又写下了一行行公式,很快就写满了一张。一张张草稿,又堆成了一小堆,就象半个世纪前,他在伯尔尼专利局里一样。
    爱因斯坦还在搞统一场论。不象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黑暗中摸索,走过许多弯路和错路之后,终于见到了光明。统一场论,这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仍然在黑暗中。
    在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说过: 我受不了这样的科学家:他拿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爱因斯坦自己的钻头,是决计不朝薄地方钻的。在统一场论上,他找到了最厚最厚的地方。也许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不可能钻透。但是,犹豫、怯懦和爱因斯坦无缘,他永远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助手和学生,一个个来了,又走了,只有爱因斯坦坚持在阵地上。他还要继续摸索,迈着老年人蹒跚的步子摸索。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是的,莱辛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在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有一颗童心。多少年前,那根小小的罗盘指针所点燃的神圣的好奇心,依旧在熊熊燃烧。在爱因斯坦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普林斯顿举行了盛大的科学报告会,有三百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出席,向他致贺。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拉比致词说:“什么时候有过另一个人,曾经有过这么大的贡献?……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也没有人这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 世界已经不要求爱因斯坦做出新的成绩,爱因斯坦却在生日前、生日后,都拿出了新的科学论文。有人看了他的论文,摇头说:“还是统一场论!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样,只有数学形式,缺乏物理内容。该结束了!” 爱因斯坦是不是该结束了呢?不,决不结束。他对人说过:“没有统一场论,就没有物理学。如果没有物理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1951年1月6日,这位当年的第一小提琴手写信给第二小提琴手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 我不拉小提琴了。这些年来,听我自己演奏,越听越难受。希望你没有遭到类似的命运。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但是,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打搅他的科学研究。世界和平没有保障,公民权利遭到践踏,这使他无限忧虑。大自然创造出人的生命,人也热爱生命,战争却毁掉生命。这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战争。大自然给人自由活动的天地,人也热爱自由,法西斯分子却要剥夺人的自由。这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法西斯。
    还有别的事情敢来打搅他。
    那是在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又是一位记者打来的。“听说要请你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你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爱因斯坦说。“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职位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你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你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爱因斯坦说。 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杜卡斯去接的。
    “天哪,是华盛顿打来的,以色列大使要和你讲话。”她把话筒递给爱因斯坦。
    “教授先生,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你当总统候选人,你愿意接受吗?”大使说。
    他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之命来向爱因斯坦探询的。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你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现在,梅塞街已经很不安宁了。”
    “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你能胜任的。”
    “不,魏茨曼和我是不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大使的话,是很真挚的。
    “那……,”爱因斯坦也被自己同胞这一番好意感动了。“我怎么办呢?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当然,提名当总统,拒绝当总统,这样重大的事情,哪能随随便便在电话上决定呢?11月8日,大使先生走进梅塞街112号的绿色大门。他带来了以色列总理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
    爱因斯坦也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荣誉和颂扬,这腐蚀灵魂的烈酒,爱因斯坦有办法规避,那就是工作。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精神矍铄,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又开始工作了。
  9. 热心于社会正义和人类和平事业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只有N.哥白尼、牛顿和C.R.达尔文可以与之媲美。可是爱因斯坦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他深刻体会到科学思想的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应负怎样的责任。他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他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是非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一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7:59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四.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巨星陨落,举世同悲。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几天还录音对以色列广播,他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类分成两个互相对敌的阵营:共产世界和所谓的自由世界。由于“自由”及“共产”这两个词的意义对我很难理解,我宁愿用“东方”和“西方”的权力冲突来说,然而,这地球是圆的,这样“东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确意义也不能清楚。”
    爱因斯坦生前不要虚荣,死后更不要哀荣。他留下遗嘱,要求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他把自己的脑供给医学研究,身体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让人知道的河里,不要有坟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的时候,随行的只有他最亲近的12个人,而其他人对于火化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知道。
    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 把他在普林斯顿梅塞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并且强调:“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他不希望把梅塞街变成一个朝圣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后的人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献给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自由的征程,最后连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但是正如英费尔德第一次与他接触时所感受到的那样:“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高尚总是并肩而行的”,爱因斯坦的伟大业绩和精神永远留给了人类。
爱因斯坦——世界为他喝彩
"人们都发疯了,可明天,也许就会把我忘到脑后。人人都谈我,可谁也不理解我。"
  在爱因斯坦完成相对论的研究以后,他病倒了。1916年这年,他写了10篇论文,劳累过度。加之与米列娃长期分居,缺乏很好的照顾,爱因斯坦的身体越来越差。爱因斯坦的医生极力劝说他去瑞士疗养。但他觉得在没有与米列娃解决情感矛盾的情况下去瑞士是不合适的,他拒绝了医生的劝告。
  在得病的这段时间,爱因斯坦多亏得到了艾尔莎的照顾。艾尔莎比爱因斯坦大3岁,她的父亲是赫尔曼的堂兄,她的母亲和波林是姐妹,所以,她既是他的堂姐,也是他的表姐,从小他们俩就很要好,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商人,生了两个女儿,离婚后就带着两个女儿住在柏林。
  病中的爱因斯坦,确实从艾尔莎那儿得到了从米列娃那儿得不到的温情。他躺在病榻上,这位幼时的伴侣坐在身边替他织毛衣。艾尔莎操着一口他们共同的方言,讲起话来带"儿"音,就像小河在汩汩地流。
  在艾尔莎的精心护理下,他的身体明显康复。
  1918年秋,德国的战争使国内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柏林发生了士兵和工人的起义,推翻了帝制,德意志帝国完蛋了,共和国成立了。爱因斯坦非常兴奋,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这场革命的发生,欢呼军国主义、官僚政治的死亡和共和国的诞生。
  战争结束后,爱因斯坦去瑞士探望米列娃和孩子,与米列娃办理了离婚手续。回到柏林后不久,他便与艾尔莎结了婚,这年爱因斯坦40岁,艾尔莎43岁。艾尔莎的女儿与他们一起居住。
  婚后,他们将母亲波林接来柏林。波林长期辛苦操劳,落下了重病,但仍然热爱生活,表现了乐观、活跃的精神。第二年,她去世了。
  战争结束后,科学家们的实验、考察工作又积极地开展起来。爱因斯坦关于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偏转的理论可以开始观测检验了。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发表后,通过中立国荷兰传到了英国。英国科学家爱丁顿看到后,立即准备测量光线的弯曲,验证这一理论。测量光线的弯曲,就要在日全食时对太阳拍照,看照片上显示的宇宙背景中恒星的位置与原先认定的恒星位置之间有没有位移,从而得出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时的弯曲情况。战争还没结束,爱丁顿就为观测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作了准备。
  1919年春,准备工作完毕,奔赴巴西索布腊和西非普林西比的两支考察队出发了。
  几个月后,两支观测队回到英国。日全食的照片表明,太阳背景上金牛星座的星光路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了弯曲,弯曲的度数与爱因斯坦计算的结果一致。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起先不相信狭义相对论,后来与爱因斯坦成了好友,他给爱因斯坦打来一份电报,告诉他观测的结果。爱因斯坦看了非常高兴,然后就把电报放在窗台上。这时,有个学生来见他,爱因斯坦就和他讨论起来。突然,他停了下来,拿过电报说:"看看,也许你会感兴趣。"
  学生激动起来:"广义相对论被证实了!"这对它的主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可教授看上去毫不动容呢!爱因斯坦说:"我知道这个理论是对的。"学生进一步问:"假如没能得到证实,那会怎么样呢?"爱因斯坦说:"那我将为亲爱的上帝感到遗憾。"
  1919年11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召开联席会议。人们早已非正式地知道了观测的结果,会场的气氛很特别。当与会者抬头看见悬挂的牛顿像时,更觉得有种异样、难述的感情。
  会议一开始,会长汤姆逊就急切地致词:"这是牛顿以来关于万有引力的最重大的成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项科学奇迹注定爱因斯坦成为全人类心目中的科学圣人。而我们从相对论的命运中还可以看到另一个"奇迹":狭义相对论,连学童也能弄懂,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却不相信、不容忍;广义相对论,当时全世界的科学家也没有几个人能懂,而全世界的人都崇拜它。
  1919年11月7日,早晨一打开门,爱因斯坦发现自己成了世界名人了。
  《泰晤士报》将川流不息的记者、摄影师引到了哈伯兰大街5号爱因斯坦家。
  谈话、采访、拍照、没完没了的追问、故作深刻的对话、添油加醋的渲染,还有廉价的吹捧,把爱因斯坦全弄糊涂了,也弄得紧张万分。
  爱因斯坦不无感慨地说:"我最凶恶的敌人还是邮递员,我已摆脱不了他的奴役了!"
  那真是可怕的场景!
  每天早班邮件一到,围攻就开始了。他会收到成百上千封讨照片、讨亲笔签名的信。许多信封上连地址也没有,只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收"几个大字。也有一些讨论科学问题的信。有人请他解释空间怎么会弯曲,有人请他证明宇宙怎么能有限,有人请他说明时间怎么能像橡皮筋似地拉长缩短。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小问题,只要教授花费一分钟时间回答。也有请求帮助的信:一个青年学生没有考上大学,请教授在教育部说说情;一个青年发明家的新发明被埋没了,请教授在科学院里讲几句话;一位年轻妇女作为"天文观察者"自荐效力;更有趣的是,有一个人要赠送给他一把价值15000马克的意大利小提琴,爱因斯坦怎么也不愿收下;也有的是要利用他来赚钱,一个烟商准备生产一种爱因斯坦牌香烟,好莱坞一家公司请他去拍电影。
  怀着各种目的和心情而来的人潮使爱因斯坦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痛苦。他说:"人们都发疯了,可明天,也许就会把我忘到脑后的。人人都谈我,可谁也不理解我。"
  爱因斯坦向普通人说清楚相对论,的确不是件容易事。有时,他近于认真地说:"简单地讲,就是这样的,过去按牛顿的理论,如果由于什么奇迹,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消失了,那么,最后还剩下时间和空间;而按照相对论,如果物质都没有了,时间和空间也就没有了。"
  而在给《泰晤士报》写稿时,他半幽默半对社会偏见挖苦地说:"今天,在德国我被称为'德国科学家',在英国我是'瑞士犹太人'。而有朝一日我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时,英国人就会称我为'德国科学家',德国人则会称我为'瑞士犹太人'了。"
57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8:34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对现在的爱因斯坦来说,最珍贵的就是能像一个平常人那样平静地生活。而对他稍有些了解的人,也能发现这个科学伟人确是一个真诚、朴素的人。
  在家中,艾尔莎操持家务的能力很强,地毯、壁挂、窗帘,干干净净。不谐调的是爱因斯坦经常光着脚就套上了皮鞋,甚至就这样去客厅见客人。在大街上,他经常穿的服装是运动装,这对路人来说,服装与主人的身份也不谐调。而赴宴的时候,有时他就穿着便装来了。
  出门旅行回来,满满出去的箱子就空了一半,那空出来的东西呢,他自己也不知道扔到哪个旅馆里了。艾尔莎常常为此抱怨。
  这一次,爱因斯坦回来后,艾尔莎惊喜地发现,箱子里整整齐齐,一件东西不少?quot;是谁帮你整理的,阿尔伯特?"
  他得意地笑了:"没有谁。"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我根本就没打开它。"他要换的衬衣都是从商店里买的,此时身上的那件比他应穿的大了3号。
  有一次,比利时王后邀请他去作客。爱因斯坦与比利时王后有很深的交情,他习惯称他们为"王家",好像他们姓王一样。为迎接他,王后向车站派了一个欢迎团。可欢迎团等了一个多小时,始终没有等到客人,他们沮丧地回到王宫。这时,爱因斯坦左手抱着小提琴,右手提着箱子,正向王宫大门走来。他下了火车,出了车站就自己直接来了。
  爱因斯坦与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后等人愉快地演奏了一下午的乐曲后,就留在王宫吃晚饭。晚上只有鸡蛋、菠菜几种简单食品,这显然是为了取悦客人。比利时王宫是令爱因斯坦感到愉快的地方。
  爱因斯坦向往和喜欢的另一个地方是荷兰海滨的莱顿。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掌门人是洛仑兹。洛仑兹退休后,继承他的是埃伦费斯特。洛仑兹开始曾反对相对论,但和爱因斯坦相识后,热情、坦诚的爱因斯坦打动了他,他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埃伦费斯特与爱因斯坦相识多年,他们俩是天生的一对,从思想、感情到爱好都相似,成为挚友。
  爱因斯坦经常去莱顿大学讲课,他更喜欢在埃伦费斯特家作客。在这里,他心情舒畅,可以像孩子一样娱乐。晚上,与主人一家演奏巴赫的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埃伦费斯特操钢琴。埃伦费斯特夫人为他放了一张桌子,摆有牛奶、干酪、饼干和水果。
  爱因斯坦快活极了:"有了这些,我还需要什么!"
  一个夏季的傍晚,爱因斯坦和埃伦费斯特正在轻松地讨论,突然,电话响了:荷兰女王夫妇和王太后晚上要参加一个典礼,听说著名的爱因斯坦教授正在莱顿讲学,很想见见他。这下可忙坏了埃伦费斯特夫人,埃伦费斯特的礼服压在箱底,爱因斯坦的则远在800公里之外的柏林。她到处打电话,找朋友借衣服。于是爱因斯坦穿了一身借来的紧巴巴的礼服,埃伦费斯特的礼服也是皱巴巴的。两人在典礼上呆了一会儿就想溜走,被王宫侍从?quot;抓"住了,王太后要见他们。
  王太后笑着说:"到底抓住你们了,教授先生。你们不会拒绝和一个老妇人握握手吧?"
  1919年11月9日后,世界各地的请帖潮水般地涌来。出访荷兰后,爱因斯坦风尘仆仆,从一个首都赶到另一个首都。他到处作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也到处呼吁和平、宽容与理解。
  1921年春天,爱因斯坦踏上了访美的旅途。当鹿特丹号船抵达纽约港时,照例是大群的记者在码头等候着他。
当纽约市长走向船边舷梯时,他看到了一个更像是艺术家的人,爱因斯坦的手里提着小提琴。纽约市民在街道两边向他欢呼,哈定总统在白宫会见他。
  在波士顿演讲时,他给人留下了有趣的印象。
  当有人问他声音的传播速度时,他想了一下:"对不起!我想不起精确的数了。"他接着说:"不过,哪一本物理手册里都能查到,没有必要非记住不可。"
  他还到普林斯顿大学讲学,他似乎从此开始了与普林斯顿这个小城的缘分。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美国,与卓别林在一起,受到了人们的狂热欢迎。卓别林说:"人们欢呼我,是因为理解我;人们欢呼你,是因为不理解你。"
  在离开美国的归途中,爱因斯坦应邀在英国伦敦短暂停留。要知道,爱因斯坦推翻和发展的理论的主人牛顿正是令英国人骄傲的英国人;而且,德国是刚结束不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敌对国:所以,当爱因斯坦走上伦敦大学讲台时,会场是沉默的,没有往常的热烈,英国人有种冷漠和隔阂的情绪。然而,渐渐地,随着演讲的进行,英国人被这个质朴、真诚的科学家打动了。当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欢呼。
  在伦敦,爱因斯坦来到威斯敏斯特大厅谒拜了牛顿墓,向这位伟人献了花圈。
  爱因斯坦来到了法国,人们更要为此紧张一些。德国与法国间的世仇似乎更深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在法国公开露面的德国人。为了安全起见,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到国境线来迎接爱因斯坦,并提醒他可能会有极端民族分子和排犹主义者来围攻。果然,警方通知说,巴黎车站外聚集了不少的人,他们便在巴黎郊区提前下了车。后来知道,那是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是来欢迎爱因斯坦的。
  在返回德国的那一天清早,爱因斯坦访问了法国东部备遭战争破坏的城镇和乡村。面对颓垣残壁,他再次流露出对战争的无比憎恶,表示应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战争;并极力谴责威胁人类文化基础的法西斯主义。爱因斯坦对陪同他的郎之万等沉痛地说:
  "每一个德国学生,不,全世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到这里来看看。他们会看到,战争有多么丑恶、可怕?quot;
  1922年,爱因斯坦到远东访问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在上海,爱因斯坦受到知识文化界的热烈欢迎。大学生们欢呼着把他抬了起来。爱因斯坦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他曾对这位古代圣人产生深深的敬意,这也是他对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敬意。
  在上海时,爱因斯坦得到消息,他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奖金授予爱因斯坦的问题已酝酿多年,但由于当时有不少人对相对论有偏见,直到1922年秋天,瑞典科学院才决定回避相对论的争论,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并称此奖是奖励他在物理学尤其是光量子方面的研究成就。对此,爱因斯坦既豁达又嘲讽地哈哈大笑。
《论坛反应与交流》
《佛山市一健康论坛 →  健康讲座、医学交流》
清枫:好齐全,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关于爱因斯坦的书,但是这一节看到了我在那本书上看不到的知识
58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9:05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第42篇  后现代科学(3)— 爱因斯坦《相对论》浅说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会感觉爱因斯坦《相对论》离我们太遥远了。不可能理解,也没有必要去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了《相对论》所说的宇宙的复杂性以后,我们就可能感觉到,我们用简单的物理化学来说明生命是否有点太幼稚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感觉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离我们有多么近。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现实,因此我这里选择了一篇为中小学生读者写的科普文章。了解的具体深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去了解这个知识。下面请看文章原文。文章来源于网上。(具体网站没有记录)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原理已经快一个世纪了。它的这一理论曾被当时很多人认为纯粹是一种怪诞的异想,而现在早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石。就象没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现代物理学不能存在一样,没有相对论,现代物理学也不能存在。没有相对论,大量的物理现象将不可能得到解释。粒子加速器的设计和原子反应的计算,都是建立在相对论的基础上的。相对论的建立是现代物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但是遗憾的是,相对论的原理除了少数专业人员,却很少有人知道,特别是对我们的中小学生读者,这一理论则显得格外艰深。
    我们希望我们正在刊登的这篇文章能够简明而通俗地向少年读者介绍有关相对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也希望读者不要认为相对论就是主张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相对的。相反,读者肯定会发现,象任何其它正确的物理学理论一样,相对论告诉我们,客观真理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趣味转移的。当摆脱了一切关于空间、时间和质量的陈旧观念之后,我们就会对世界的真正本质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和理解。
1. 我们常见的相对现象:是左还是右
    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城楼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假如有人问你:天安门是位于广场的哪一边——左边还是右边?你很难马上回答好这个问题。如果你面朝东方,那么,天安门是在左边;但是,如果你面朝西方,天安门是在右边;而如果你面朝南方或者北方,则天安门既不在左边也不在右边。也就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必须明确一个相对的方向。说一条河流的右岸,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由河流水流的方向来决定的。同样,我们可以说,汽车沿公路右边行驶。因为车辆的来往可以表示一个相对的方向。因此,“左”和“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只有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作为根据的情况下,这一对概念才有意义。  
    《现在是白天还是黑夜》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以地点或者位置而言。当北京是白天时,而纽约却是黑夜,这是毫无异议的。仅仅说白天或者黑夜就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不指出具体的地点,你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相对的现象看来似乎是绝对的
    当我们观察某一物体时,如果稍微改变观察点,角度也就随之产生相应的改变。由于这种情况,角度法常被用于天文学。星图表明星球之间的角距,即从地球上观察其它星球之间的距离时的角度。无论我们处于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和任何不同的观察点,我们观察到其它星球之间总是处于同样的距离,这是由于我们与这些星球之间有着极大的、甚至是难以想像的距离。同如此巨大的距离相比,我们地球上从一点到另一点移动的距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而我们就很容易忽视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不同的角距就会被认为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将观察点所处的范围扩大到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这样大的空间,那么从不同的观察点所观察到的结果,其变化就相当可观了。但是,这一变化还不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我们把观察点移到另一个星球上,比如说,移到天郎星上,情景就会彻底改变。这时所观察的角度都将和原来的观察角度绝然不同了。而且我们还会发现,那些远离我们的星球之间的距离,有些比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它们之间的距离近了,而有些星球之间的距离则更远了。
    《绝对的现象实际上却是相对的》
    我们常说“上”和“下”。那么,这两个概念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呢?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这一问题会给以不同的回答。当人类还处在不知道我们的地球是圆的,而把他设想为一个扁平的锅饼似的东西的时代,垂直方向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的概念。那时人们设想,在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上,垂直方向总是相同的,因而也就把“上”和“下”说成是绝对的是很自然的事了。后来,当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于是“垂直是绝对的”这一概念也就自行淘汰了。的确,由于地球是圆的,垂直线的方向实质上是由这条垂直线通过的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而定。处于地球的不同点,垂直方向也将不同。自然,“上”和“下”这两个概念因此而失去任何绝对意义。
    《任何一句话都有意义吗?》
    显然不是这样。即使我们以严格的语法规则将几个词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的结果也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例如:“水是三角形的”这一句话根本是荒缪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荒谬都是显而易见的,情况往往是这样:一种初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法,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是错误的。
     《违背“常识”》
    上面谈的情况今天对我们来说已是十分明显的,根本不会有任何怀疑。尽管如此,我们由历史得知,人类并不是很容易就认识到“上”和“下”的相对性。如果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相对现象没有明确的认识,就很容易将某些纯粹主观的感觉,认为是普遍真理或一般规律(关于“左”和“右”的关系就是这样)。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反对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的某些谬论,是从中世纪流传下来的。那时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说地球是圆的,人们怎么能倒着身体走路呢?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忽略了垂直方向的相对性,而垂直方向的相对性是基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客观真理。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垂直方向的相对性,而把它看作是绝对的,那么,在北京的人就会认为在纽约的人都是倒身体走路的;同样,在纽约的人也会认为在北京的人也是倒着身体走路的。这样说是毫不矛盾的;因为垂直方向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概念。只有我们涉及到地球表面上相距相当远的两点时,如北京和纽约两地,我们才会感到垂直方向的相对性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相隔很近的两点(比如北京的两幢房子)加以考虑的话,我们就有理由说,所有同着两幢房子分别垂直的线是相互平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垂直就是绝对的了。上述情况表明,在我们地球上,只有当涉及到整个地球表面积这么大的区域时,使用绝对垂直这一概念,才会导致荒谬和矛盾。上述情况的讨论结果又表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概念都是相对的。这些理论也表明,只有我们规定出具体的观察条件,这些概念才有意义。

59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09:41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2. 空间是相对的
    《位置的相对性》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介绍的那样,人们在言谈中,总是喜欢运用绝对的概念,但实际上这种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道理,宇宙空间的位置,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当我谈论一个物体在宇宙空间的位置时,我们的言下之意总是指该物体与另外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如果没有其它物体,这种说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例如,当我们说:有两颗星球在天空中重合,这个说法同样包含着相对意义。只有具体说明这个现象是从地球上观察到的,这种说法才有意义。
    《物体的运动》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物体在空间的移动。这一概念同样也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说,某一物体移动了,我们是特指它与其它物体的相对位置改变了。如果我们从不同的两个位置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我们会发现这一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方式。例如,一个人从正在飞行的飞机上抛下来一块石头,对这个人来说,石头是沿着直线落向地面的,但对站在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则是一条抛物线。那么,这块石头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物体沿着抛物线运动的轨迹形状同样也是相对的。这个道理和古诗中描写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一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定义静止状态》
    外力能够影响物体的运动。对于这种外力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就会对这一现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假设在我们面前,有一个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由于我们的观察点不同,这一物体就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动。十分明显,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于观察者来说,自然是最适宜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考虑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运动情况,给静止状态下一个定义:一个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参照系与惯性系》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来说的。要说明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定另一物体作参照,这种用作参照来说明其它物体运动情况和位置的物体,通常叫做参照物体,也叫参照系。我们已经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而言的。但是,经典物理学认为存在着“绝对静止状态”。为了得到这样的状态,设想使一个物体尽可能远离那些可能作用于它的其它物体,作为参照系来观察和研究运动的特性。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参照系叫做“惯性系”。如果在另一参照系里观察到的物体运动与我们在惯性系里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方式不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说,那个参照系本身是运动的。
    《火车在运动吗?》
    假如当一个参照系由于外力的作用而运动,在这个参照系里物体的运动规律会发生改变吗?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坐上一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如果你向空中抛一个球,你的手仍在远处不动,这个球仍然会落到你的手上,并不会因为火车的运动而斜落到别处。这种情况与在静止火车上观察到的情况是相同的。当火车的速度有增减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改变方向,我们也会马上感觉到。火车突然向右转弯,车上的人会向左倾,如果突然向左转弯呢?车上的人就会向右倾。总之,我们可以作下面的结论: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同一个惯性系(处于静止状态的参照系)相比较,我们很难发现在他们中的物体运动情形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运动着的参照系的运动有所改变(加速、减速或者改变方向),这种变化立即就会对其中的物体产生作用。     
    《静止状态永远消失了》
   前面我们由实践证实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对其中的物体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一令人惊异的事实,迫使我们必须修正我们对静止状态这一概念的解释。这就是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并无不同。因此可以认为:相对于一个惯性系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这就告诉我们,绝对静止状态是不存在的。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无数各种不同的“静止状态”。这就是无数相互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处于“静止状态”的参照系,只是其运动速度不同罢了。所以,静止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既然静止状态是相对的,那么每当我们观察某一物体时,必须指出,该物体是相对于哪一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我们不能把运动作为一个绝对的概念。对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观察和探讨,使我们明白了自然界的一条重要规律:在两个处于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里,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这一规律通常叫做相对性原理。
    《惯性定律》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表明:一个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惯性定律。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定律往往被掩藏在某些现象背后,只是我们不能直接而明显地认识它。根据惯性定律,一个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甚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应永远保持其运动状态。但是我们的观察表明,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必然处于静止的状态。解释这个谜的关键在于这样一个事实:通常我们看到的物体,都受着某种外力的作用,这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破坏了观察惯性定律所需要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必须没有任何作用于物体的外力。运动相对性原理的发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这一原理的发现,物理学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情况。
    《速度也是相对的》
    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如果并不指出某一物体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只是说,该物体以一定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
    于是我们发现,速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从不同的参照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然而速度的每一种变化,无论是由加速、减速或者方向改变而引起的变化,从意义上却都是绝对的,而并不因我们观察时所处的不同参照系而有所不同。
3. 光的悲剧
    《光的传播并不是瞬时的》
    我们已经讨论了运动的相对性以及可能有无数个惯性系的存在,在这些惯性系里,物体运动的规律都是相同的。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运动,乍看起来同我们建立的原理是矛盾的。这就是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这一巨大的速度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这是因为我们通常熟悉的速度要比光速小得多,他们之间的差异非常悬殊。例如,在我们知道的与之有关的物体运动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速度是很大的,但尽管如此,地球旋转的速度也只不过是每秒30公里而已。
    《光速可以改变吗?》
    光传播的巨大速度,其本身也不是什么奇特的现象,但令人惊奇的是光速的永恒不变性。我们能够人为地加大或者减低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甚至可以增减枪弹的射速。我们只需要在子弹前方,放置一个沙箱,子弹穿破沙箱后,其速度就会减低。光传播的情况就不同了。让我们在一束光线通过的途中,放置一个玻璃盘子。因为光通过玻璃的速度,要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小。按常理说,这样一来,这束光传播的速度就会降低,但是,光线通过玻璃以后,它又恢复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子弹的速度主要由于枪内的构造和弹药的特性来决定。而对于光来说,不管是什么光源,光的速度总是相同的、不变的。由此我们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有其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光速不可能加大或者减小。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会被动摇吗?》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特性,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之间似乎产生了矛盾。设想有一列以每秒24万公里飞驰的火车,我们乘上这列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在最后一节车厢里同时打开一盏电灯。这时测量电灯光从车厢一端向另一端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很容易推断出一种“奇特”的现象。相对于每秒24万公里的火车来说,光看起来仅以每秒30万-24万=6万公里的速度传播。这似乎是光必须追赶第一节车厢。如果,位置相反,我们在火车的第一节车厢安置一盏电灯,并测量出光到达尾节车厢所需的时间,这时的速度就是24万+30万=54万公里。于是在一列运动的火车上看起来,光传播的方向不同,其速度也不相同。而在一列静止的火车上,光传播的方向不同,速度却是相同的。子弹运动的情况完全不同。假如在运动的火车上打枪,不管子弹运动的方向同火车运动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相对于火车子弹的速度总是不变的。事实是这样的:子弹的速度是由枪的射速决定的,而光的速度却并不会因为灯泡的运动情况而改变。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的传播速度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矛盾。相对于运动的或静止的车厢,子弹的射速都是相同的。而在一列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飞驰的火车上,光传播的方向同火车运动方向相同时,光的速度是在静止火车上的1/5。而当光传播的方向同火车运动方向相反时,光的速度是在静止火车上的1.8倍。这同我们在上一节所介绍的相对性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60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00:10:13 | 只看该作者

<后现代理论医学>专集


    《由实验做出决定》
     面对这一矛盾怎么办呢?在提出这一情况的看法和意见之前,先让我们考虑下面的这样一个情况:光的传播同运动的相对性之间的矛盾完全是来自人们的主管臆造。必须承认,这一主观臆造在某种情况下,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相信主观推断,就会成为那些试图从脑袋里生成自然规律的古代哲学家。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解释世界,有朝一日,客观世界将成为一个面目全非的东西。实验是一切物理理论的最高鉴定者。因而我们不应把自己束缚在空泛的议论与想象之中,因而必须投入到实验的实践中去。实验将会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光实际是如何传播的。我们的实验将因为这样的事实变得比较方便:我们自己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运动的物体。地球绕着太阳转,它的运动不是直线的,因而相对于任何惯性系,它不可能处于恒久的静止状态。与一个参照系相对而言,地球在二月是静止不动的。但到了七月,地球又肯定是处于运动之中了。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方向改变了。实际上,我们在地球上研究光的传播,是在一个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运动着的物体上进行的,这一条件对我们的研究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前面我们讨论过光在一列运动中的火车上传播的情形。那么我们的地球是否和这一运动中的火车一样呢?我们曾设想,那列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地球却是沿着圆形轨道运动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地球看作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观察的的观点考虑,这其中存在误差,但这一误差是极其微小的,甚至小得很难观测出来。既然我们把地球比作火车,我们自然会想到:光在地球上的传播情形应该和光在火车上的传播情形相同,即光沿不同的方向传播,其速度不同。
    《相对论被证实》
    1881年,美国实验物理学家A•麦克尔逊作了关于上述问题的实验。A•麦克尔逊以高度的准确性测量了光沿着不同方向传播的速度数值。为了探测预想中的微小差别,A•麦克尔逊使用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设备,他的实验精确性很高,他测量出来的速度差别比预想中的差别要小得多。A•麦克尔逊的实验,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又作过多次。他的实验得到了出乎预料的结果。在一个运动着的参照系里,光的传播情形同我们在前面推想的恰恰相反。A•麦克尔逊发现,在地球上,光向任何方向传播,其速度都是相同的、不变的。在这一意义上,光的传播使我们联想到子弹的飞行。前面我们曾经设想,在一列运动中的火车上,子弹运动同火车的运动无关。同车厢相对而言,子弹向任何方向运动,其前进速度是相同的。于是,A•麦克尔逊的实验证明:同我们的推想恰恰相反,光的传播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并不矛盾,而是完全符合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前面“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会被动摇吗”一节中所作的推理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犯错误?》
    我们已经摆脱了光传播的规律同相对性原理之间令人不快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是由于我们错误的推想而造成的,而不是真正存在着矛盾。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从1881年到1905年,几乎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物理学家们为了这个问题绞尽脑汁。但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一切解释,都不可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新的矛盾。在相继出现的各种解释中,一切无视A•麦克尔逊实验所取得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坚持与其持相反观点的,都将归于失败现在,不妨让我们总结一下。A•麦克尔逊的实验进一步证实,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不仅适用于一般物体的运动,而且也适用于光的传播,因而也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我们已经注意到,速度的相对性直接源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理论。相对于运动中的不同参照系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不同。但是,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在任何参照系里都是相同的,因此光速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4. 时间是相对的
     《确实存在矛盾吗?》
    乍看起来,似乎我们在讨论一个纯粹逻辑上的矛盾。光沿任何方向传播而速度不变,充分证实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而同时,光速本身则是相对的。让我们回顾一下中世纪人们是如何对待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因为中世纪的人们认为,如果地球是圆的,一切物体都会从地球表面“滚落”下去。对于他们来说,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是同地心引力相矛盾的。但是我们完全知道,这里根本不存在任何矛盾。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和“下”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光的传播同样如此。要在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的寻找逻辑上的矛盾是徒然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当我们提出另外一些假定,矛盾就出现了。这就象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上”和“下”是绝对的概念,而拒绝承认地球是圆的一样。他们这种荒诞的概念源于实践经验的缺乏。那时,人们很少有长途旅行的可能。他们只能了解地球表面很小区域的一些情况。显然,同样的情况也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由于我们的实践经验不足,只是我们把一些相对的现象,误认为是绝对的。这些现象是什么呢?为了发现我们的错误,今后我们只能接受有实验证实而确定的那些正确的假想。
    《在一列火车上》
    设想有一列长540万公里的火车,以每秒24万公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假定于某一规定时刻,打开火车中部的一盏灯。再设想,当灯光达到火车首尾的两个车厢时,车厢的门都立即自动打开。这时火车上的人将看到什么现象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只承认由实验而得到的数据。在火车中间的人将看到下列现象:根据麦克尔逊的实验,由于相对火车而言,光向任何方向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即每秒30万公里。那么光在9秒后同时到达首尾两个车厢。首尾车厢的门也同时打开。相对月台而言,光也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播。但是,尾节车厢是迎着灯光运行的。所以灯光是在2700000/(300000+240000)=5秒后与尾车厢相遇。而对首节车厢来说,灯光是在追着它传播的。所以灯光需在45秒之后才能到达首节车厢。对于月台的人来说,首尾两节车厢的门似乎是在不同的时刻打开的,即尾节车厢的门先打开,而首节车厢的门则是在40秒之后才打开。于是,对于在火车上的人来说,首尾两节车厢的门的打开是完全同时的,而对月台上的人来说,首尾两门的打开却相隔40秒。人们在对这一现象的感觉和理解过程中产生了困难。以常识为依据来否定这一新的现象,当然是很自然的事。而麦克尔逊的实验获得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新的事实,并促使他们不顾“常识”的干扰,去进一步观测和探讨诸如两个事物的同时性这类明显而平凡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有相同的命运》
    以前人们认为,从任何角度来看,两个同时发生的现象必然是同时的。然而实验证明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个结论只适用于相对静止的参照系。假定有人问我们,两个现象是否真正同时发生,而不涉及任何处于某种状态的参照系。遗憾的是,这样的问题就象并不涉及任何观察点而问两颗行星是否真正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样毫无意义。事实是这样的:同时性不仅决定于两个现象,而且决定于观察这两个现象时所处的参照系。就象两颗星球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不仅决定于它们的方位,而且决定于观察它们的点。在相对论创立之前,绝对的时空观在物理学中占着统治地位。在时间方面,绝对的时空观认为:时间的量度与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与参照系无关的绝对时间。在空间方面,认为空间的量度同参照系的运动无关,也就是存在着同参照系无关的绝对空间。但是,我们发现,时间和空间一样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时,“在同一时间”这一概念,正与“在同一地点”一样,都是没有意义的概念。这就是说,必须对一个特定的参照系来论述时间或者空间。如上所述,对于在火车上的人来说,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月台上的人来说,就不是同时的,除非我们讲的时间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系,否则,关于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说法,就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胜利了》
    时间是相对的这一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自然界的观念。这一发现是人类理智战胜千百年习惯传统观念的伟大胜利,只有象地球是圆的这样的的伟大发现才能与之相比。它是人类思想上罕见的革命性的变化。时间的相对性这一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905年为人类科学做出的伟大贡献。1905年,德国的《物理学杂志》相继发表了这位年轻作者的五篇论文。这些论文,给整个物理学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并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建立。这时,爱因斯坦还只是一个26岁的青年。爱因斯坦的伟大发现,使它进入人类思想巨人的行列,成为象哥白尼、牛顿一样的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的开路先锋。时间的相对性理论与其一系列有关推论,通常被称为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不应同运动的相对性原理相混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5:33 , Processed in 0.0925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