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鸿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3: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三  关于讨论中医后现代化的文章
(一)匡萃璋《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的中医学》
1 空谷足音
当中国的中医人士岌岌于现代的时候,在已经现代化的西方又兴起一股新思潮--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科学。后现代思潮的出现首先有其社会学上的根源,因为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的现代世界观“它导致了科学技术和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它没有阻止(或许甚至是促成了)史无前例的分裂、虚无主义和毁灭的产生”(2)“西方生活似乎越来越趋于熵化,经济和技术的混乱以及生态灾难,最终导致精神上的肢解和分裂”(2)“现代性不仅导致了世界的异化而且导致了人的异化。”
其次后现代主义还有其哲学上的根源,因为“从事实上看,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告诉我们,现代世界观(集中体现为现代科学世界观)与人类的整体经验不相符”(2)“从价值上看,现代世界观的后果,从许多方面来讲,对于人类,对于我们的社会,对于我们的星球并无裨益”。(2)
更引人瞩目的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的还原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挑战。鲜明地提出了“后现代科学”的主张。这一挑战首先来自现代科学的基石--物理学内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世界观提出了质疑,接着量子论又为我们描绘一个非机械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还原)的物质--能量世界。以致于量子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玻尔认为,量子论的互补原理、测不准原理,似乎可以从道教、佛教的哲学中找到相似的表述。也就是说,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就不是被分割的机械的原子、质子、中子,而是有机联系的生态整体。而在素来被目的因困扰的生物学内部,尽管还原论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在发生生物学、进化论等方面,整体论获得巨大的支持。尤其重要的是生态学的发展为后现代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针对现代科学的“机械论的还原论”。后现代主义提出了“有机论的整体论”,作为后现代科学的根本理念和科学方法论。于是整体论又被作为最“前沿”的科学方法推荐给世界,人类在自己的认识历程中似乎再一次迈出--左脚。
除了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总和”这一古老命题外,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还认为“整体包含于每一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3)“所有原初的个体都是有机体”(3)后现代主义主张“用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我们或许会发现这种“新的眼光”与古代圣哲的眼光何其相似!这种“秩序”与“一体”感,与中医学的理论与追求何其相似!
近百年来,当古老的中医学行进在“一片翠绿”的现代科技之林时,总会有一种“花繁木茂非我春”的孤寂,就象踽踽独行在茫茫空谷之中一样,而后现代思潮、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
2 大道周行
《道德经》说:“大道周行”,“大曰远,远曰逝,逝曰返”“返者道之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整体论的预测方法--到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又到有机论的整体方法,这一发展轨迹也正是“返者道之动”的生动体现,用辩证法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螺旋式地上升”。
后现代科学在重新审视物质--精神,身--心关系时,把对心身疾病的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尽管“心身医学”在西方医学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们仍认为“心身相关解释在医学界极大地被忽视”,(4)而心身相关的理论在中医学中早就著之简册、施于临床。后现代主义说:“他们所论述的是‘心身相关的宇宙’因为他们在描述心身关系时,不是把它当作常规的因果关系的一个例外,而是把它当作无所不在的范式的实例”,(5)他们举证说:“量子物理学认为,物质和能量的基本形式不完全是由施予它们的力量所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自决力量”,(5)“研究者们已经证实,在细菌中有类似于记忆和决策的东西”“对DNA和RNA大分子的研究表明,它们有类似于记忆的东西存在”。(5)对照“朴散则为器”(《道德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初入废则气立孤危”“根于内者神机,根于外者气立”,“阴阳者……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等论述,我们就会为古代与后现代,东方与西方如此地“不谋而合”“心心相印”感到震惊!
从人类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中西、古今、离合、同异的历史演进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并满怀信心地预期:经过百年来面对现代科学世界观的排斥、怀疑、审视、格拒的艰难历程之后,中医学将在21世纪进入后现代时代的柳暗花明,豁然贯通。我们曾经欲“现代化”而不可得,这是因为整体方法所获取的对象、形成的体系,是不可能用还原方法来割裂、诠释、验证的。后现代化正向我们走来,天道好返,真理不泯,只有汇入有机论的整体论体系中,中医学才可能得到新的发展。
3 能涅槃新生!
崔月犁部长是功勋卓著的老一辈革命家,自1982年掌卫生部以来,一直以发展中医事业、弘扬中医学术为急务,并把对中医典藉的整理、白话翻译和外文翻译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崔部长逝世后,其子张晓彤先生创立“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继续此项工程。并以《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总序之大义询于刍荛。笔者以为,值此新的千年之交,置身于现代科学世界观薰陶下的当代青年,学习中医学首当明确的,就是中医学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地位及其缘由,因此写了上述几段文字。至于中医学术园地中的奇葩异卉,读者自可在学习中从容徉徜,亲手采掇,亲口品尝,白话翻译只不过作一桥梁而已。据张岱年教授说:“《道德经》在西方已有一百多种译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6)笔者期望有一天《黄帝内经》的外文版本也与《道德经》一样多,那时中医走向世界就真正成为现实了,而崔月犁、张晓彤先生筚路蓝缕之功也必定日久而弥彰。

(二)侯灿《个体化、个性化和基因组医学》
——从层次涌现性看中西医结合创立后现代个体化医学
当代系统科学有两个基本概念叫“涌现性”和“层次性”。涌现性指在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系统中,较高层次的某些新特性是由较低层次事物的相互作用激发、提升而“涌现”(或突现)出来,一旦较高层次还原为较低层次,这些在较高层次涌现出来的新特性就不复存在。这种现象也叫“涌现现象”。例如单个神经元没有意识,但多个神经元组成网络相互作用就可涌现出意识。意识就是网络层次从神经元层次涌现出来的新功能。复杂系统整体性质的涌现需由一系列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逐步整合和发展而成,最终产生出的整体才具有、孤立的部分(元素、组成部分、子系统)及其总和不具有的特性(如整体的状态、形态、功能、行为……),系统科学将其称为“整体涌现性”。整体涌现性具有非还原性或非加和性,即整体具有但还原为部分便不复存在的特性,或把部分的特性加和起来无法得到的特性。现在我们试从涌现性及其层次性角度对现代三种医学的优缺点做些分析。
1 个体化医学
1956年美国德州大学生化研究所所长Williams教授在其专著《生化学个体性》一书最后一章中提出并大力支持基于生物化学个体性的个体化医学以来,西方主流医学并未足够重视。例如以个体化医学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从1966~1998年22年间仅见一篇;1999~2001年检出的3篇则已经是以基因诊断为基础的“个体化医学”,应归属后述的个性化和基因组医学范畴,因而实际上未注意到个体的整体涌现性。而千百年来中医一直沿用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依靠望、问、闻、切的辨证论治体系,则完全是以病人的整体涌现性为中心的个体化医学的体现。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的“证”可以理解为个体作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对致病因子做出反应所处的状态,是人体系统的一种状态。状态是系统科学常用而不加定义的概念之一,指系统的那些可以观察和识别的状况、态势、特征等。状态是刻划系统定性性质的概念,可用适当的“状态变量”来描述;给定状态变量的一组数值就是给定一个系统的状态[1]。中医的“证”作为系统的一种反应状态可通过望、闻、问、切观察和搜集系统(病人)的输出信息(证候——症状体征)加以识别和描述。“证候”(也就是医生借以识别、给定病人系统状态的“状态变量”)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涌现性的体现。正因为它是整体涌现性,从而具有不可还原性,这可能是多年来人们企图单纯通过还原方法找到“证”的特异指标大都落空的部分原因。系统科学认为环境也是决定系统整体涌现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时、因地制宜正好加以体现。但由于整体涌现性的非还原性,因此西方学者认为“要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8]。但中医千百年来在完整的活着的人体黑箱上用多输入-多输出试错法可以从未被支离破碎分割开来(还原)的个体“诸多关系的总和上”和“多样性的统一上”把握整体的某些本质,也就是掌握了病人的整体涌现性以及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它。《灵枢通天篇》“人有阴阳治分五态”的“态”也是一种整体涌现性。因此可以认为以上是传统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最显著特色。
    传统中医个体化医学对现代个体化医学的作用和优势就在于它的整体涌现性,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它未能像现代个性化或基因组医学那样对系统诸多较低层次涌现性加以掌握,因此它还不是一种完美的个体化医学。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3: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2 个性化医学
据MEDLINE,西医文献最早出现该词是1990年,但该文只是规范医生的行为,提出治疗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未提及基因。设想未来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医学的文献,即根据病人生下时的基因型(基因谱,包括疾病易感基因、疾病基因、对药物反应性基因、肿瘤转移基因……)作出基因诊断从而进行针对该病人基因谱的治疗,做到“恰当的药物用于恰当的病人,是1999年以后才出现。至2001年底已发表11篇。
    期待基因与人类疾病关系的阐明就可以将对病人千篇一律的治疗,变成对个别病人量体裁衣的治疗,无疑非常有意义,十分诱人。然而基因及基因组只是基因层次,基因、基因网络及基因组的表达受若干因素调控,表达的中间产物mRNA要经过编辑,表达产物蛋白质要经过修饰,细胞内蛋白质之间要发生相互作用…… 现代个性化医学忽视这些层次的涌现性而仅根据基因层次的基因谱,最终会无视整体涌现性,这是它的局限性。
3 基因组医学
据MEDLINE,基因组医学这个词首见于1997年3月马里兰大学举办以其命名的专题讨论会[14]。会后不久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做了“让基因组医学成为现实”的报告[15],从此基因组医学的文献迅猛增加,1997~2001年共有66篇,其中2001年不到一年就占53篇。基因组医学的内容与个性化医学基本相同,都以病人基因谱或分子谱为基础。但由于人类基因组测序及作图2001年2月已完成94%,加上基因组技术如微阵列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它抱有更大希望,对它做出更高评价。如2001年JAMA的文章认为,下一个10年基因组医学将在预测某人患病危险性及其对药物反应性方面成为医学主流,它将是实现诊断治疗革命的最后希望。然而也有较冷静的声音。如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社2001年12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实现基因组医学”会议的通告中指出:虽然基因组学将为药物发明者提供一大堆靶点,但从基因到医学的道路远非坦途而是充满障碍。又如另一篇文献质疑基因组医学是否像巫师新扫帚那么灵,明确指出它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如仅有10%的乳腺癌患者检到相关基因。该文还认为基因组医学的诱惑将误导人们医学关心的是基因而不是人。
    看来基因组医学的障碍不单是技术,更重要的恐怕是思想观念问题。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它实际上无视系统科学的一条原理,即复杂系统不可能一次完成从元素性质到系统整体性质的涌现,而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等级的整合而逐步涌现出来。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元素”,它的性质要达到整体性质(整体涌现性)需要“一系列中间等级的涌现”,基因组医学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忽视这个中间等级的可能影响( 包括内外环境的影响),从而以“元素”(基因型)决定整体性质(表型),这实际上又是一种基因决定论的观点。笔者已在另文提供材料指出后者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现代三种医学从系统科学涌现性及其层次性角度看均各有优缺点。如果将三者与中医学整体涌现性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即中西医结合将有可能也有需要创立有别于现代三种医学的全面、深刻的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后现代个体化医学。
    目前形势很好。西方科学家已有一些“由下往上”,由低层次往高层次结构功能(实质上是不同等级涌现性)的研究。如有从分子层次到功能组件(组件由众多分子组成,其功能不易从其分割开来的孤立的组分预测出来)层次的研究;有从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构筑组件这一层次的研究;有从基因组层次到生理功能实体组(对完整器官生理动力学的定量描述)层次的研究等等。更令人鼓舞的是,今年3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行了与一贯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相对的“系统论生物学”专刊。这表明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在系统水平上了解生物学必须研究细胞和有机体的结构动力学,而不是研究一个细胞或机体的孤立部分;系统的特性如健全性是“涌现”出来的主要结果,了解这些特性将对未来医学有显著影响。已认识到成功的生理学分析需要了解细胞、器官及系统主要成分功能的相互作用以及该作用在疾病状态时的变化,这些信息不存在于基因组甚至不存在于基因编码的个别蛋白质,它存在于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结构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同年4月26日该杂志发行“复杂疾病的难题”专刊,其导言“不仅仅是基因”指出,复杂疾病(如心血管病等)难题的解决要靠整合方法和不同学科(按:不知作者有没有想到中医学)的协调研究,而不能光靠基因。这也是对基因中心论的个性化医学和基因组医学的一种提醒。中西医结合的后现代个体化医学指日可待。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4:2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三)罗明富《现代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创新》
从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现状看,中医不能再重复西医走过的老路,而是必须强调在发展中医理论的创新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学习与借鉴现代系统科学和西医学中科学的成分,并将其整合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从而实现中医学跨越式发展。
1 现代系统科学
现代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现代系统科学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门类: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学科,这些学科的总体便构成了现代系统论。现代系统论把自己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综合性地观察和研究,其中整体性、相关性和动态性是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整体性是系统的首要特征,系统强调整体性的存在,而不是注重事物某个方面或局部,整体不是组成它的要素和部分的机械组合,而是它们有机结合的整体;整体的功能不是组成其各个部分功能的线性加和,而是遵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原理。故现代系统论也被称为系统科学。
2 中医特色的人体系统观是原创性的系统科学
系统论虽然是现代科学理论,但系统的观念在人类的古代已经产生。古代产生的系统观念,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组成部分,体现古代自发的辩证思维。在古希腊,“系统”一词就是指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丰富,系统或整体的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阴阳学说、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等把整个世界看作是由天、地、人三个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并且用整体观念来说明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其演化的规律。它们是中国古代系统思想的主要渊源,甚至可以说系统思想、系统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奥秘所在。
中医理论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从思想到方法,构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系统理论。中医的人体系统观可分为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人体本身的系统理论,二是人体与自然关系的系统理论。中医首先把人体本身看成是一个有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从生理方面看,中医认为,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诸如部分相互分工协作、相互协调补充(阴平阳秘),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功能系统。从病理上考察整个机体所表现的反应看,中医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注重从整体把握,注重病邪之间传变,以及病邪与机体正气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全身的影响。从诊断治疗看,中医把人体当作一个全息系统,由表及里,由局部推导全局,由表象分析内在结构功能(脏腑),从整体上诊断病证,并通过辨证施治,达到消除病证的目的。同时,中医还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这种整体关系的理解,是中医学赖以建立的重要基础之一。从机体机能上看,人的生理调节,生物节律,适应能力(阴阳平衡作用)、限度以及运行方式都与自然相适应。从致病因素看,中医把自然环境因素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作为诊断治疗病证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这些规律历经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检验,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显示着其顽强的生命力。总之以中国古代系统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学,始终围绕着整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机体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主线,探索和揭示着生命起源、生命本质和生老病死的规律。经过数千年临床实践的分析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人体系统论。如果说西医科学用分析还原方法阐明了机体生命活动物质结构基础,那么中医学则用系统论的方法揭示了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等诸多非线性规律。
特别是中医所发现的机体生命活动的系统规律的理论,是现代系统论和现代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这是中医学的原创性系统科学,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是中医学的灵魂,是中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我们应该把中医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我们发展中医学和理论创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3 现代系统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
中医学虽然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医学,但其在正确的系统思想指导下,把机体看成一个整体,从人体这一大系统出发,强调从整体角度去认识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总体平衡。这与现代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关联性等原则都有一致之处。可见中医学和现代系统学的共同点都是把重点放在事物的整体关系上,都重视研究相关复杂系统的整体规律,都把调整和优化事物的整体关系,改善和提高整体功能,防止事物整体运动的不利倾向作为自己的任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对立是现代医学架构的明显特征,以其中一种医学模式研究或取代另一种医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以前中医西化研究失败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这两种医学都有缺陷,它们的对立是方法论的对立,要调和两者的矛盾,也只有寻求方法论上的统一。现代系统论兼有中医的整体思想和西医学的局部明确清晰之长,可补两者之不足,为两者的沟通提供了桥梁。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文化中的系统思想给予了肯定和重视,希望东西方文化能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医学来说,现代系统论不但为中医学与现代科技包括西医学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也为中医学诠释中医学中的科学成分和发展自己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理想的理论和方法。总之,提倡运用现代系统论研究中医学,并不是说中医的理论不科学,更不是取代中医理论。现代系统论只是我们解释和升华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事业的手段而已。
4 中医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途径探索
根据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应加强中医理论的哲学研究,以促进理论创新;加强与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的汇通融合,以充实发展中医学,创立新的中医理论,以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实际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研究结果已给中医学解释、充实其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仅以中医的脏腑相关论为例,现代研究已证实脏腑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相关物质,如心脏和肾脏分泌的心钠素、肾素既可作用其脏器本身,也可影响其他脏器,而产生多种生理效应。胃肠系统除了消化功能外,还分泌出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脑肠肽类物质在脑和肠均存在,其对两个器官影响的潜在机制引人深思。研究还发现胃肠道壁内神经丛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神经系统,既可单独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分泌活动,又可通过分泌的肽类激素作用于远端或近端靶器官,而发挥它们的多重影响和联系作用。此外,胃肠系统还是最大淋巴器官。这些结果无疑为理解中医的脾胃概念增添了新鲜材料。血管的作用也不再仅仅被视为血液运行的管道,血管内皮系统已证明是体内分泌器官,随着对内皮素研究的深入,揭示出其诸多的生理效应。还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等更为我们了解和解释经络网络系统运行气血的功能提供了可借鉴材料。总之,这方面新的研究结果还很多,需要我们坚持中医人体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借鉴和学习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进行理论创新,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4: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第九部分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思想的负熵疗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yanggates.51.net

一  耗散结构理论内容介绍
(一)“熵”和“负熵”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因为热量的散失,而与环境达到热平衡而失去做功的能力。在物理学中将这些耗散的热量称为“熵”。研究发现,对于复杂系统物质来讲,虽然也存在热的散失,但系统并未走向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状态。相反,复杂系统可以处在远离热平衡的状态不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复杂系统是个开放系统,它除了向环境排出物质,消耗能量这外,还能不断地从外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的补充。而按照物理学的习惯,这些从外环境得到的物质和能量就被称为“负熵”。这样,就得出了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复杂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复杂系统要使自己远离平衡点,必须不断从外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的补充。
二  生命与负熵
(一)生命的定义
物理学家们第一个注意到生命就是复杂系统。他们给生命的定义是:生命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生命以负熵为生。
(二)寻找生命的负熵
将这个耗散结构理论落实到生命、医学,其实也是一个人们早已知道的常识,人只有吃饭才能维持生命。食物,就是人类的负熵。但是,在医学临床中落实这个问题时却成了困难的问题。因为在疾病时,患者已经无法通过正常进食而得到生命的负熵。如果这一条不能保证,生命从战略上讲,是注定要死亡的。其他任何治疗都将失去换留生命的作用。当我们说食物就是负熵的时候,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事,可是当我们面对患者不能进食而必须将食物中最重要的成分以药物的方式提取出来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时候,这就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科学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名称就是:“寻找负熵”。长期以来,现代医学虽无“负熵”这个概念,但在临床实践中却早在应用这个概念了。当然是不自觉的应用。这就是,现代医学中将“葡萄糖”实际上在当作负熵使用。当然,确实它没有起到负熵的重要作用。美国的科研人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经过20年的努力,终于在70年代取得结论,找到这个负熵物质。但是由于负熵概念是后现代科学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物,负熵只有在耗散结构理论框架中才能起作用。而站在现代医学机械还原论的理论框架中,临床医生很难接受这个概念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情况在改变,从70年代到2000年,又3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已经有机会正式竖起后现代医学的旗帜,将负熵疗法推向临床。
后现代理论医学就是系统理论引进到医学中的产物。用系统理论来认识生命,就发现生命是以细胞为最基本子系统的一个复杂巨系统,生命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细胞的生存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生命以负熵为生,负熵就是细胞生存、增殖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那么,确定什么物质是生命的负熵物质,并及时适量地为生命提供这些负熵物质,就是医学最基本的任务。生物学和现代医学已经研究确认,DNA复制是细胞生存、增殖的最主要环节。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就是生命的负熵。这些物质中,第一个重要物质是谷氨酰胺,它是DNA中碱基合成的原料。谷氨酰胺为碱基合成提供氮原子。第二个重要物质是叶酸,它为DNA合成提供一碳单位,即C原子。这些碳原子是DNA长链的主要成分。其他还有另外一些氨基酸和钾离子、镁离子等。钾离子、镁离子是DNA合成中多种酶的激活剂。这些物质和这些道理虽然早已为现代医学所发现,但并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应用。在后现代理论医学的理论框架下,这些物质和这些道理就变成维持生命存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在后现代理论医学中应用以上这些负熵物质所进行的治疗可称为“负熵治疗”。
(三)谷氨酰胺是生命的负熵物质
这个负熵物质就是谷氨酰胺。
1 谷氨酰胺重要作用的发现
最先发现谷氨酰胺重要作用的人不是医生,而是那些想在实验室培养细胞的人。在50年代,一位名叫Hennry Eogle的人想通过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来使人和动物的细胞在体外生长。但他发现,仅有葡萄糖是不够的。在试用了许多营养物之后,他发现谷氨酰胺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和其他一些细胞的生长。像大多数新发现一样,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到20年后,人们重新发现这一现象时才引起重视。70年代,美国国立卫生院Herbert Windmuelle药学博士研究抗生素和其他药物在小肠吸收的特点,为此,他靠灌注含适当营养的溶液保持一小段肠子存活。这些溶液主要含葡萄糖。但这些溶液均不能保持肠子的存活。这位博士推测,灌注液缺少某种为肠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经过筛选实验,发现这个物质就是谷氨酰胺。
2 谷氨酰胺的独特性
谷氨酰胺是由谷氨酸和氨化合而成。谷氨酰胺与谷氨酸一样,也是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从结构上看,谷氨酰胺的特点是比其他的氨基酸多了一个氮原子。而且谷氨酰胺在细胞中很容易分解成谷氨酸和氨。而释放出多余的氮原子。氮是合成核酸、蛋白质、氨基酸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现代研究认为谷氨酰胺是氮的运载工具。对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起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葡萄糖只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不能为干细胞再生提供原料,所以当细胞正常生活时,葡萄糖从提供能量维持生理活动的角度看,是必需的。但在疾病过程中,当功能细胞受损,需要干细胞再生,重建组织器官时,葡萄糖就不起作用,而需要谷氨酰胺了。
3 机体中谷氨酰胺有多少
谷氨酰胺是体内最普通的游离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60%。而且在血流中谷氨酰胺的浓度也是很高的。其浓度大约是谷氨酸的8倍。许多氨基酸不到谷氨酰胺的1/10。含量最多的丙氨酸,也只约为谷氨酰胺浓度的一半。对于机体中和血液中浓度如此高的谷氨酰胺,过去我们的了解是很少的。只知道可作为氮的转运者,起到降低中枢神经系统血氨的作用。在氨基酸的分类中,将谷氨酰胺算作非必需氨基酸。而且在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种复合氨酸酸注射液中都没有谷氨酰胺这一成份。这种忽略与其在机体氨基酸中所占的份额极不相称。对谷氨酰胺在这么长的历史中了解得这么少,是不可思议的。而这种现象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往往是很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每一次重大的发展进步之后,仍会有新的更重大的发展和进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5: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三  现代医学框架下发现的谷氨酰胺的临床作用
下面来看谷氨酰胺的一些临床作用。这些临床作用都是在现代医学框架下积累的经验,如果我们用后现代理论医学的视角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
(一) 谷氨酰胺对消化道的作用
谷氨酰胺是消化道修复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这是在最近20年才认识到的。(20年似乎已经不短了,而至今我国大多数临床医生仍不知道这一点,要大家普遍知道这一点还不知要多少年)。直到现在,人们还认为疾病期间肠道是静止的。大多数医生认为在疾病和手术期间不应使用肠道。肠道需要休息,以利自身修复。然而肠道修复所需要的营养--谷氨酰胺,在很多食谱中没有得到提供。现代静脉用溶液中也不含谷氨酰胺。此时,在病人禁食时发生的实际情况是,肠道内衬细胞,即肠粘膜细胞萎缩。因为它们缺乏食物中所带来的谷氨酰胺的营养。通常情况下肠道厚厚的内衬被落落的剥脱组织所代替。后者易腐蚀,形成溃疡。细菌易通过。因此,疾病期间试图用禁食让肠道自身修复和仅提供葡萄糖溶液支持就会发生相反的结果。不但不能修复,肠道还会损伤。肠道内衬变落,肠道内细菌穿过肠壁进入临近组织,最终有些病人细菌或细菌毒素还会进入血液,形成“细菌移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而这又是形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对于维持健康起重要作用的胃肠粘膜内衬,即是物理屏障,又是免疫屏障。如果细菌或病毒确实成功地越过了物理屏障,绒毛深层特殊的白细胞就会吞噬消灭入侵的微生物。当谷氨酰胺对肠道的正常供应受阻时,就像一个人不吃饭时,这两种粘膜屏障就会减弱。因为免疫细胞也是靠干细胞增殖维持的。谷氨酰胺的缺乏,也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胃肠道粘膜细胞,是机体中更新最快的三大组织之一,另外的二种组织是免疫细胞和神经组织。胃肠粘膜细胞更新的周期为5天左右,即一个绒 毛底部的干细胞增殖分化长成肠粘膜细胞并移位到绒毛顶部所需的时间是5天左右,全消化道每天脱落粘膜细胞的重量为250克,而机体内所贮存的谷氨酰胺,大约能支持机体5天的需要,这样在疾病中,禁食5-10天左右,就会出现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溃疡、出血等。
1、维持肠粘膜屏障的完整,预防和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肠道内有大量细菌,其总数超过人体细胞的总数,其中革兰纸阴性杆菌及其所释放的内毒素是对人体健康最大的威胁。肠道内毒素入血所造成的机体损害即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经肠入血后,首先经门脉入肝造成肝损害,然后再入大循环,造成肺、肾、心脏、大脑等各脏器的损害,以前所说的“肝肾综合征”,主要就是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目前所发现的大多数原因不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不能排除是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起。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最严重的临床后果是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目前对现代西医最难诊断,也是最难治疗的疾病群,而了解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和谷氨酰胺对维持肠粘膜屏障的重要作用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就成为容易诊断和治疗的疾病。
2、预防和治疗化疗和放疗对肠道的损伤
化疗和放疗是靠破坏快速增长的细胞来防止癌瘤增长的。然而这不仅破坏癌细胞,也破坏机体中增长最快的一些正常的组织细胞。其中特别明显的有肠道粘膜细胞。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癌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对于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同时给予谷氨酰胺,能明显保护胃肠粘膜,并因此减轻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目前放,化疗患者多使用进口止吐药,价格昂贵,又不能起到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而谷氨酰胺既经济,又有多方面的作用,是中枢镇吐剂无法相比的。
3、治疗消化道溃疡
溃疡和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疾病,就溃疡而言,目前现代西医认为是胃酸过多及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故采用制酸及抗菌治疗,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不能解决复发问题,原因是,胃酸是正常消化生理机制,抗酸治疗本身是不符合正常生理规律的,而幽门螺旋杆菌也不是溃疡发生的特异性原因,并不与溃疡发生成绝对正相关。而谷氨酰胺促进干细胞再生作用,能使胃肠粘膜在有酸条件下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因此,这是在不破坏机体正常生理规律的条件下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办法,目前进入我国医疗市场的日本进口谷氨酰胺口服制剂“麦滋林”,所注明的唯一治疗作用就是治疗胃溃疡。
4、治疗腹泻
消化道一个重要生理功能是水分的重吸收。不论何种原因,导致消化道粘膜组织结构破坏后,都会发生水分重吸收功能障碍而导致腹泻。谷氨酰胺能维持消化道粘膜的正常组织结构,故能治疗腹泻,在我国,腹泻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这是不全面的,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是由细菌引起时,不应使用抗生素,相反,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作用谷氨酰胺肯定是有效的。
5、减轻药物的胃肠刺激作用
许多药物都有消化道副作用,并因此影响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因为谷氨酰胺能促进胃肠粘膜细胞再生,维持胃肠粘膜正常组织结构,故可减少这些药物的胃肠副作用。
6、对大部分难治性肠道疾病均可能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科学上有一个原理是结构与功能相关性原理,任何物质,结构正常,功能自然正常,结构不正常,功能肯定不正常,谷氨酰胺能促使胃肠粘膜维持正常组织结构,所以,凡与胃肠粘膜有关的消化道疾病均可得到治疗,如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甚至对艾滋病引起的肠道破坏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二)抗氧自由基作用
氧自由基能引起机体多种过氧化反应,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成为细胞变性、死亡的原因,是多种系统疾病,包括癌症的发病原因,而且也是衰老的重要原因。机体中有三种物质是负责消除氧自由基的,一种叫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种叫作“过氧化氢酶”,还有一种叫作“谷胱苷肽”。谷胱苷肽是在肝脏中由三种氨基酸合成的: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谷胱苷肽中的谷氨酸部分,绝大部分来源于谷氨酰胺。因此,给机体输入谷氨酰胺能促进谷胱苷肽的合成,起到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的发现,为临床上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生产出有效的抗氧自由基的药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氧自由基理论只能起诊断作用,不能起治疗作用,而谷氨酰胺作用的发现,为我们临床中抗氧自由基治疗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这就使氧自由基理论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落实,其意义十分重大。
(三)保肝作用
因为氧自由基损害是肝脏多种损害的一个常见机制,所以谷氨酰胺以其抗氧自由基机制,可以在治疗多种肝脏损害发中挥作用。另一方面,谷氨酰胺可以通过维持枯否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到保肝作用。肝脏主要由两种细胞构成,一种是肝细胞,另一种是枯否细胞,枯否细胞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从血管中游出后,定居在肝脏,成为肝脏中的重要组成万分。枯否细胞主要负责肝脏的免疫功能。消化道全部血液都经门脉入肝,通过消化道进入机体的各种有害物质、细菌、病毒、内毒素等均需枯否细胞处理,这样枯否细胞也就成为肝脏中最易受损死亡的细胞,枯否细胞的受损死亡本身已构成机体严重疾病,而与此同时,受损的枯否细胞又释放出大量炎症介质,造成肝实质细胞的受损坏死。因此,维持肝枯否细胞的结构,功能正常,是维持肝脏正常功能,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枯否细胞属脏器中的巨噬细胞,属单核巨噬细胞系列,其来源是血液的干细胞,谷氨酰胺是干细胞再生的重要原料,通过促进血干细胞的再生,保证肝脏中受损的枯否细胞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补充。
(四)强化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是机体中寿命最短,更新最快的三大组织之一,因此,谷氨酰胺的作用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在免疫细胞的功能上。如能保证谷氨酰胺的供应,免疫细胞功能也就能正常发挥。临床治疗中,在一般炎症疾病,其抗菌效果,不低于抗生素,而它比抗生素优点在于,不用担心“抗菌谱”是否与致病菌相对应。谷氨酰胺可称为真正“广谱”的抗菌素和抗病毒药。在50年代美国的Hennry Eagle博士就发现要想让培养血中的免疫细胞生长,谷氨酰胺是必需的养料。没有谷氨酰胺,就没有细胞的生长,这一发现多年来没有受到重视。英国牛津大学的Eric Newsholme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谷氨酰胺的量减少,则淋巴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如谷氨酰胺的量又增加,则淋巴细胞的分化又恢复。如果培养基中有谷氨酰胺,巨噬细胞就能发挥包裹和吞噬外来物质的功能。如果谷氨酰胺的量减少,巨噬细胞的功能将受到很大影响。依利诺伊州立大学的John Alverdy博士,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免疫细胞与谷氨酰胺的关系。他发现,当他给动物输入目前世界各医院都正在使用的静脉营养液,(不含谷氨酰胺),动物肠道的淋巴结内充满了细菌。如果在静脉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淋巴结中只有很少的细菌。接受谷氨酰胺的动物的Ig A抗体水平也是很高的。在另一个实验中,科学家发现大鼠在败血症时,其淋巴组织对谷氨酰胺的利用增加,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清除异物时需要大量的增殖,这就需要较多的谷氨酰胺。如果给予动物大剂量的细菌造成败血症之前,先输入谷氨酰胺,那么这些动物的存活率比未接受谷氨酰胺的动物组高二倍。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5: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五)抗癌作用
干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成功能细胞是多细胞生命存在的根本机制。但是,只说到这里,还不全面。因为如果干细胞真的不停止地增殖,就一定会成为癌症而威胁到生命的存在,所以,还必须有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干细胞的增殖,而当增殖的数量已经满足组织器官的需要时,又可令其多余的细胞死亡。机体里确实存在这个机制,前一个叫做“分化”,后一个叫做“凋亡”。执行这两个机制的就是正常的组织细胞,即功能细胞。也就是说,正常的功能细胞,当发现自己有一部分受致病因素作用而坏死的时候,(包括正常的生理性死亡),会向自己的干细胞发出信号,令其开始再生,并从原始的干细胞在不断分裂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功能,最终变成功能细胞,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化”。另外,一旦数量得到补充后,正常的功能细胞又会再给干细胞一个信号令其停止再生分裂,同时给已经分化成功能细胞,但属多余数量的功能细胞一个信号,令其死亡,这个细胞死亡由细胞内基因控制,不造成炎性反应,这个细胞“自己”的死亡,称为“凋亡”。根据以上机制,后现代理论医学认为癌症发生的原因不是正常组织细胞的“基因突变”,而是干细胞在分化,凋亡两个方面受到阻碍:因为得不到凋亡的信号,所以,干细胞不停止生长,因为得不到分化信号,所以不断生长的干细胞只能生长到干细胞与正常功能细胞之间的某个阶段的中间形态的细胞,因为是在干细胞与正常功能细胞之间,所以带有不同程度的“原始性”,和“未分化”性。因为分化和凋亡的信号都来自于正常功能细胞,所以,如何使正常功能细胞发出分化,凋亡的信号,就成为后现代理论医学治疗癌症的思想。后现代理论医学找到两种办法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就是:根据正常结构的细胞会有正常功能的原理。给干细胞提供足够的原料,促使其再生分化出更多的正常组织细胞,以增强正常组织细胞所发出的正常分化,调亡的信号,达到使癌细胞凋亡的目的。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一般来讲,发生癌症的器官组织,仍存在大量的正常功能细胞。也就是说,在发生了癌症的组织中,不是所有干细胞生长都变成了癌细胞。事实上,只是部分干细胞再生后变成癌细胞,大部分干细胞再生后仍是正常组织细胞,给它们提供足够原料,加强这部分正常干细胞的再生作用,就能达到增强分化凋亡信号,使癌组织要么继续分化成正常功能细胞,要么凋亡。科研人员已经发现,就是在实质癌肿的肿块内部,仍旧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组织细胞,更不用说在癌肿范围之外了。以上所讲,也就是谷氨酰胺的抗癌作用机制。
用谷氨酰胺抗癌不只是一种理论的推论,在美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下面我们就引用美国的资料以说明这一点。当然,这些临床是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所以临床效果并不很理想,而我们用后现代理论医学技术指导,除谷氨酰胺这一种提供干细胞原料的手段外,再加上调整体内环境的措施,效果应比单用谷氨酰胺要好,这是需要读者注意的,下面引述的资料主要是证明谷氨酰胺确实的抗癌作用,只此而已。引文来源:美国朱迪•夏波特《基本营养素——谷氨酰胺》引文如下:
由Arkansas大学Suzannt Klimberg博士所做的实验表明,同样是将肿留移植在动物体内,并让肿瘤生长25天以后,将动物分为谷氨酰胺强化组和非强化组。结果两组肿瘤生长情况相似,但随后给予化疗,谷氨酰胺强化组和非强化组肿瘤体积的缩小分别为45%和25%,因此,谷氨酰胺在某种途径上具有增强化疗杀伤肿瘤的能力!而且,那些接受化疗,未接受谷氨酰胺强化的动物的感梁率竟达100%,而谷氨酰胺强化组的动物感染率仅为3%。两组存活率也有明显差异。所有这些资料表明,谷氨酰胺对于每年上百万化疗的人来说,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更显著的发现来自于另外一个移植肿瘤的动物实验。移植在动物体内的肿瘤生长23天后,将动物分为接受含有或不含有谷氨酰胺的食物喂养。经过2天的特殊喟养后,所有的动物均给同一种化疗药物氨甲喋呤,并分别于注药后的24小时和48小时检测两组动物移植肿瘤内部的氨甲喋呤浓度,结果发现,不但谷氨酰胺组动物体内肿瘤的氨甲渠呤浓度明显高于非谷氨酰胺组,而且,谷氨酰胺治疗组动物体内的肿瘤也明显缩小。另一重要发现是,谷氨酰胺组动物的肿瘤内的谷氨酰胺酶的水平较低。这提示由于肿瘤较小,故无大量利用谷氨酰胺进行肿瘤生长的需要。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这表明谷氨酰胺不但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类似于一种化疗药物的重要的特殊的治疗价值。
后现代理论医学促使局部组织细胞发出正常分化,凋亡信号的第二种办法是调整局部组织与机体神经体液中枢的关系,使局部组织获得更大活力以完成自己的正常生理功能,这部分内容在本文后面专题论述。
(六)减少肌肉分解
研究表明肌肉组织是机体的谷氨酰胺库。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肠道免疫系统及各组织器官对谷氨酰胺的巨大需求,是血液中原有的谷氨酰胺不能满足的。这时肌肉组织上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合成谷氨酰胺。因此,在应激或长期卧床病人蛋白质供应不足,特别是谷氨酰胺缺乏时,往往出现肌肉消瘦萎缩。以前将肌肉萎缩归因于失去运动的结果(达尔文进化论:用进费退)现在则表明,这是谷氨酰胺缺乏的体征。临床实践证明,给予谷氨酰胺可以制止和减少肌肉萎缩。肌肉萎缩时常伴有肌肉及关节的疼痛不适,这是许多卧床病人的常见体症。给予谷氨酰胺可以缓解这些体症。正因如此,谷氨酰胺被称为有“止痛”作用,其作用结果,相当于阿司匹林。老年人常见的腿痛,抽筋,也多与谷氨酰胺缺乏造成的肌肉组织分解有关,故服用谷氨酰胺有效,而近年来我国宣传的缺钙机制,实际上有欺骗内容存在。可喜的是,现在补钙的高潮终于过去了。
(七)神经精神作用
  
1 能增强弱智獐的智商。
在志愿者中的研究表现,当服用谷氨酰胺时,即使研究周期仅为短短5天,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增加。或许长时间服用会有更大的改进。
2 谷氨酰胺有明显的抗抑郁性能。
用研究者的语言说,已达到一个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精神情绪状态。给谷氨酰胺的病人比对照组的病人在统计学上表明更“精力充沛”。他们比其他病人减少愤怒和疲劳感。如果想到大多数疾病都伴有抑郁的情绪,那么,给予谷氨酰胺对于临床治疗将具有普遍意义。
3 有止痛作用。
其效果相当于阿斯匹林,机制已在减少肌肉分解一节论述。
(八)谷氨酰胺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关系
研究发现,谷氨酰胺进入细胞时必须有皮质激素的转运作用。这样,谷氨酰胺和皮质激素两种药物的临床作用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所谓谷氨酰胺的作用,许多是与激素的作用相似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激素的许多作用,正是因为激素能使谷氨酰胺进入细胞而发挥的,其实是谷氨酰胺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应用谷氨酰胺既可以得到激素的许多治疗效果,又可避免激素的副作用。这一点在临床上是十分宝贵的。目前,临床已公认,激素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非常好的效果,治疗基本离不开激素,但是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又使治疗无法坚持下去。有了谷氨酰胺与激素关系的知识,将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在了解谷氨酰胺与激素关系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明确了谷氨酰胺这一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即在开始治疗的初期阶段,为使谷氨酰胺快速,大量进入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应该在应用谷氨酰胺的同时加用激素。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应用谷氨酰胺这一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在长期应用谷氨酰胺而未适时补充激素时,有可能造成机体缺乏激素的副作用,因为谷氨酰胺进入细胞时在不断地消耗激素,如发现此类症状,及时给予激素治疗,症状会很快解除。
(九)人类熟食的代价
谷氨酰胺的一个特点是不耐热,在50度左右即开始分解,破坏。因此,人类熟食的结果,造成食物中,主要是肉类食物中谷氨酰胺大量破坏。所以,人类从肉食中所得谷氨酰胺量较少,仅供机体日常生理需要,而一旦患病,需要量增长,即供不应求。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制药过程中,通过高温、高压灭菌程序时,谷氨酰胺也被分解破坏,故市场上所有品种的氨基酸制剂中都没有谷氨酰胺这一种氨基酸,这就使谷氨酰缺乏的问题在治疗中也得不到解决。了解此到,就应该更明确谷氨酰胺治疗的重要性。
(十)谷氨酰胺临床应用状况
传统上谷氨酰胺主要是治疗肝昏迷。认为谷氨酰胺作为血氨的运输工具,可以将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氨从中枢运到外周,从尿道排出体外。但现在认识到,真正的运载工具不是谷氨酰胺而是谷氨酸,谷氨酸结合氨之后以谷氨酰胺的形式转运到外周,谷氨酰胺是谷氨酸装载了氨后的形态,把谷氨酰胺输入体内,就相当于将装满血氨的车送到大脑,无法再起到运载血氨的作用。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竟然在医学界这么多高级知识分了中间延续了许多年,现在终于明白了。但是,随着这一错误的解释,谷氨酰胺这一药品也迅速从常用临床药物的名单中消失。可是与我国的情况相反,美国对谷氨酰胺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经生产出数种稳定的谷氨酰胺制剂投入市场,日本也紧随其后,生产出口服制剂“麦滋林”,此药已进入我国市场。但因为我国大多数医生不了解谷氨酰胺的作用机制,所以很少在治疗中应用此药。总的看来,谷氨酰胺促进DNA复制的作用虽然在50年代就被发现。70年代又再度被发现,但医学界对谷氨酰胺的注意还是不够的,对谷氨酰胺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受到广大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重视。世界如此,中国更是如此,中国在对谷氨酰胺的认识上,又比欧美日唤了几十年。(麦滋森进入中国已有近十年历史)。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有关谷氨酰胺的知识,大部分来自美国朱迪夏波特和南希厄利什合著的《基本营养素--谷氨酰胺》一书,小部分是杨鸿智主任的临床经验。美国作者在该书前言中表达了对研究现状的忧虑。作者写道:“在两百年前,一个重要的发现:吃柠檬和酸橘能防止水手在漫长的环球航行中患上坏血病。今天,在21世纪的门前,科学发现了谷氨酰胺的价值。对于正在康复的病人来说,对谷氨酰胺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可能就像当年的柠檬与酸橘对水手来说是避免患坏血病的希望那样重要。许多关于谷氨酰胺的新消息仍然分散地登载于科学刊物上。大多数关于谷氨酰胺的研究都不是准备用于实际业务工作的。同时也很自然地不是大众易于接受的知识。”现在,后现代医学理论将谷氨酰胺这一药物与生命的疾病的干细胞机制联系在一起,使谷氨酰胺成为自体原位干细胞再生技术的主要用药,这就使谷氨酰的应用有了广阔的前景。
(十一)医药院士谈谷氨酰胺
在《医药院士世纪谈》一书中,黎介寿院士在《发展迅速的临床营养支持》一文中重点谈到谷氨酰胺问题。黎介寿,1924年生,普通外科专家,湖南省刘阳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在文章中写道:“现在又发现,谷氨酰胺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占肌肉氨基酸的60%,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生长迅速细胞如肠粘膜细胞、红细胞等的主要营养物质。被称之为组织特殊营养素。但谷氨酰胺的水溶液极不稳定,易分解为谷氨酸与氨。故现有的复方氨基酸液中不含有谷氨酰胺。当前对谷氨酰胺的制剂与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研究甚多,并研制有甘氨酸--谷氨酰胺和丙氨酸--谷氨酰胺两种双肽制剂。在溶液中甚为稳定。当输入人体内后再水解,分离出谷氨酰胺和丙氨酸和甘氨酸。这类制剂已在临床推广使用,预计它的使用将对改善氮平衡,促进组织的组成,改善免疫功能等都有益。”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6: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四  生命另一个重要的负熵物质——叶酸
生命所需要的另一个重要的负熵物质是叶酸。叶酸为核酸的合成提供一碳单位,碳原子是核酸长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叶酸的生化特性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水溶性维生素。外观呈淡黄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对热和光线不稳定。容易氧化而失活。食物烹调后,其损失率为50-90%,最初是从波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这种维生素的,故得名“叶酸”。叶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似,生化特性相近的化合物的统称,化学名是“蝶酰多谷氨酸”,即一个喋啶与谷氨酸结合而成。天然存在的叶酸大多是还原形式的叶酸,即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但只有四氢叶酸才具有生理活性。人体内叶酸80%以5-甲基四氢叶酸形式存在。四氢叶酸的生理活性是指它的第5、10位两个氮原子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所谓一碳单位,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分解生成的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因,如甲基(-CH3)。四氢叶酸的生理作用就是携带着这些一碳单位,参与其他化合物的生成和代谢。
(二)叶酸的吸收、贮存、排泄
食物中的叶酸绝大多数是以多谷氨酸叶酸的形式存在的,谷氨酸集团少的,如单谷氨酸叶酸,因分子小,可直接被空肠吸收。谷氨酸多的叶酸,分子大,必须经过肠细胞分泌的酶,水解成谷氨酸和小分子的自由叶酸,才能被吸收入小肠系膜血液。因此,这个水解酶的活性可直接影响叶酸的吸收。葡萄糖和维生素C可促进其吸收。人体内叶酸总量约5-6毫克。50%在肝脏贮存。红细胞叶酸含量可以代表肝脏及其他组织叶酸的贮存情况。与血清叶酸不同,不受近期膳食叶酸摄入情况的影响,是反映机体叶酸营养状况的客观指针。红细胞叶酸含量在140微克/升以上,表明中酸营养适当。叶酸营养适当的人,当膳食没有叶酸摄入时,其身体贮存量可以维持至少100天而不出现叶酸缺乏症。长期膳食叶酸摄入不足的个体,虽其他方面表现正常,但体内叶酸贮备少(红细胞叶酸低于140微克/升),这些个体实际上是潜在叶酸缺乏。一旦需要量增加,体内没有贮备来满足这种变化。在我国,尤其在农村,这样的潜在叶酸缺乏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已有研究报道,我国农村婚检妇女细胞叶酸缺乏达38.8%,城市达21.2%。叶酸通过胆汗和尿排出体外,成人每天叶酸丢失量平均为60微克。
(三)叶酸的食物来源
叶酸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品中。以肝脏、酵母、绿叶蔬菜,以及水果中含量最为丰富。叶酸遇光、热不稳定,容易分解,在食物的加工、烹调和贮存过程中约有50-90%的叶酸损失。生、熟食品中叶酸含量差别很大。叶酸的生物利用率约为50-70%。食物中含有叶酸水解酶抑制因子,结合因子通过其他尚不为人知的因子影响叶酸的吸收。据研究,随食物摄入的叶酸吸收率是单独服用叶酸片剂的吸收率的1/2--2/3。可见,尽管叶酸分布广泛,含量丰富,但影响人体对食物中叶酸的吸收利用的因素也很多。美国的每日叶酸推荐供给量是每公斤体重3微克/日。孕妇的叶酸供给量是400微克/日。我国尚未制定膳食叶酸的供给量。虽然我国和美国的各类食品叶酸含量差别不大,但我国常用的食物加工方法对叶酸的破坏十分严重,与美国的膳食多为生冷食品不同。所以,我国膳食中真正能被人体摄入、吸收、利用的叶酸非常有限。成人维持正常DNA合成,每日叶酸最低需要量为50微克,约每公斤体重1微克。这个量可维持正常年轻妇女血清叶酸水平。但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6-8倍,故一般膳食不能满足孕妇的叶酸需要。因此,除提高膳食质量,改进食物的烹调方法外,还必须进行叶酸增补或食物强化。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尤其对绿叶蔬菜食品,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熬煮,最好生吃。
(四)叶酸缺乏对机体的影响
叶酸缺乏可以有多种原因,通常情况不包括: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代谢障碍,或需要量增加,排泄量增加。但也不排除遗传因素的作用。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叶酸缺乏,其最直接后果是DNA的合成障碍。干细胞分裂、增殖的基本条件是DNA的合成,所以叶酸缺乏,细胞增殖快的组织首先受累。叶酸是辅酶家族的一位重要成员。存在于小到病毒、细菌,大到人类的所有生命系统中。它与有关的酶结合,几乎参与机体所有生化代谢过程。据统计,体内50多种物质的合成与叶酸有关。
(五)叶酸缺乏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又称大细胞贫血。是常用的损害之一。红细胞是体内更新较快的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红细胞的形成过程,在核幼稚红细胞到无核网织红细胞再到成熟红细胞发育过程,叶酸缺乏导致血液中核蛋白形成不足,骨髓中幼稚红细胞不能成熟,细胞体积增大,同时叶酸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这样就形成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六)叶酸缺乏对孕妇、胎儿的影响
怀孕早期正值胚胎分化、胎盘形成阶段。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叶酸缺乏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胎盘发育不良而引起自发性流产。同样,在整个孕期,包括怀孕中晚期,除了因母体血容量增加,子宫、乳房、胎盘的发育,以及胎儿生长时对叶酸需要量增大外,孕妇从尿排队出叶酸的量也增加,更加重了孕妇叶酸缺乏的危险性。叶酸供给不足,孕妇发生胎盘早剥,先兆子痫,怀孕晚期阴道出血增多。孕妇叶酸缺乏,尤其是患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一般情况下,胎儿体内叶酸是母体的3-4倍。叶酸水平低下的母视生下的婴儿体内叶酸贮备少,并很快由于身体的迅速生长消耗尽。这样婴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并比一般婴儿更容易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七)叶酸缺乏与心血管疾病
叶酸缺乏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而同型半胱氨酸会使动脉壁上形成垢瘢,造成血液受阻而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及心脏病。芬兰的一项实验表明叶酸摄入时处于高水平的人比低水平的人冠脉事件的相对危险性减少55%同型半胱氨酸除引起血管粥样硬化外,同时可损害神经细胞,引起智力障碍。更重要的是,同型半胱氨酸具有胚胎毒性,患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母亲生育神经管畸形儿的机会较多。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便可降低神经管畸形儿的出生。
(八)叶酸缺乏与癌症
叶酸缺乏使DNA甲基化减低,可导致原癌基因异常活化,形成恶变。已有报告称,结肠癌与患者体内叶酸缺乏有关,结肠癌组织的DNA有甲基化低减的表现。
(九)叶酸的增补量
美国的每日叶酸推荐供给量是每公斤体重3微克/日。孕妇的叶酸供给量是400微克/日。这是在考虑到食物中叶酸吸收率为50%,并能维持孕妇体内叶酸贮存和提供胎儿快速生长需要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WHO推荐的叶酸供给量是非孕妇女400微克/日,孕妇则应再增加400微克/日,即孕妇叶酸供给量800微克/日。我国尚未制定叶酸供给量,但根据国内外交困叶酸使用情况,专家们一般认为400-800微克/日,是安全可靠的。(指孕妇)
(十)叶酸临床应用情况
目前叶酸在“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中作为主要用药,起着重要作用。这只是叶酸促进DNA合成作用的一个应用方面,但其更广泛的临床作用尚未被大多数医生所认识和应用。后现代理论医学技术,将为叶酸的临床应用开辟广阔的道路。
《说明》
本文有关谷氨酰胺的资料主要参考了美国Judy Shabert and Nancy Ehrlich 著《基本营养素——谷氨酰胺》一书。有关叶酸的资料参考了北京医科大学制药厂叶酸(斯利安)的说明书。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6: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五  其他具有负熵作用的物质
(一)精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
精氨酸和赖氨酸是合成染色体组蛋白的重要成分。天门冬氨酸不仅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而且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还是核苷酸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它虽可由组织自身合成,但它参与的代谢范围广泛,组织对天门冬氨酸的消耗量大,通常在血浆中的含量却很低,而参与核苷酸合成的其他两种氨酸基在血浆的含量却高得多。(其他两种氨基酸是指甘氨酸和谷氨酰胺)
(二)肌苷
肌苷(次黄嘌噙核苷),是细胞核苷酸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可直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因此,肌苷可直接参与机体内的核酸代谢过程及与核苷酸有关的能量代谢、核蛋白的合成。还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可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并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临床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活化肝功能加速,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及各种心血管疾病。
(三)镁离子
根据现代研究,DNA合成中需要镁离子的参与。这样,镁就不仅是一个内环境平衡中的一个普通金属离子的问题。而此前,人们一直没有对镁有充分的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倒是在临床实际中发现镁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治疗作用。从50年代起,镁作为体液中的一种电解质,已受到临床医生的注意。但关于镁的平衡和失衡方面的深入研究,则是在6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镁是体内第四位阳离子,全身约含12-14克镁。一般沉积于骨骼的镁约占总量之半。骨骼肌含镁约为血清镁的10余倍。肌、肝、脑组织含镁量都相当高,主要都在细胞内。细胞内平均镁的浓度为22.8毫不量/升。而正常人血清镁含量平均为2毫当量/升。相比之下,分布在细胞外液的镁的浓度远低于细胞内的浓度。细胞外液和结缔组织中含镁量只占全身的4%左右。镁在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钟,所以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离子。从细胞水平来说,镁大部分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该处也是能量代谢旺盛的地方。镁是机体存活的必须元素之一。对于许多酶的功能活动是很重要的。细胞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好几种酶的摧化活动,必须有镁的激活。例如磷酸酶,焦磷酸酶都由镁激活。使ATP磷酸基转送给ADP是转磷酸化酶的作用,也必须由镁激活。凡是以硫胺磷酸为辅因子的反应都要有镁离子。一些肽酶的活化也要镁离子。陈国伟主编《现代心脏内科学》第959页写道:“双盲设时照组的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硫酸镁治疗能使室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减少50%。并能显著降低一年病死率。还有研究认为心肌梗塞应用硫酶镁能减少心肌梗塞范围。表现为丙酮酸激酶变化曲线低于对照组。这些研究主为心肌梗塞早期有镁的降低,补充镁能有效地防治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又无不良反应。因而有可能成为心肌梗塞早期治疗的有效的药物。”
六  具有负熵作用的中草药
(一)天门冬
味甘苦,性寒,入肺、肾二经。具有滋阴润肺之功能。历代医家匀认为有抗衰老作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阳事不起,宜常服之”。《神农本草》:“久服轻身益年,延年不饥”。现代研究发现,天门冬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天门冬酶胺,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谷 醇、  体  甘、粘液质、锌等。动物实验表明,天门冬提取液有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还有升高肿瘤细胞cAMP(环腺苷酸)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研究认为,天门冬含有天门冬氨酸、甘氨酸锌等物质,对促进核酸合成;维持原生殖细胞的增殖,防止生殖功能的衰竭和T淋巴细胞的增殖都起作用。生殖功能与免疫细胞功能的衰竭是机体衰老的直接原因。因此,天门冬的抗衰老是可信的。
(二)五味子
现代研究发现五味了含有   三种五味子素。还含有VE和VC,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临床实验发现,五味子有促进基础代谢作用,并能兴奋中枢神经,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还能调节血压,保护肝脏,降低肝操作引起的谷丙能氨酶的活性程式高。r-五味子素能可逆抑制转氨酶活性的作用。五味子还有促进组织呼吸作用,并能消除人的疲乏。研究认为,五味子所含r-五味子素有可逆抑制转氨酶的作用。这对提高人体体液中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浓度有帮助。前两种物质是中枢神经递质,本身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后一种物质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对核酸的合成有利。再加上五味子含有VE等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经五味子治疗后的中毒性肝损伤有明显的改善,表现为肝小叶坏死区变小,线粒体,RNA糖原含量均有所增多。所有各种组织化学酶活性增加,中性脂肪滴变小。电钟显示,经五味子酯甲治疗后,肝细胞内细胞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细胞核、毛细胆管等均较未治疗组完整。根据上述结果,认为五味子有助于肝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线粒体恢复和增加,相应的酶系活性增高,肝细胞得以恢复和再生。
(三)黄芪
含皂苷、胆碱、叶酸、黄烷化合物,还含有硒、锌、钴、铜、钡、锰、铁等微量元素。细胞培养实验表明,黄芪可延长肾细胞的生长寿命,使培养细胞的分裂代数增加30%左右。动物实验表明,能延长家蚕、小白鼠的寿命,并能提高小鼠的生长速度,增强小鼠的游泳耐力,增加T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实验表明,具有延缓老年人代谢机能衰退的功效。并有防治疾病,减轻疾病症状等作用。黄芪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并含有核酸合成所必须的维生素、叶酸,因此,黄芪在抗衰老中药中占有重要地位。黄芪可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黄芪皂苷甲(ASI)可以促进小鼠再生肝的DNA合成。能促进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复制。复制率与黄芪浓度呈正相关。有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使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升。促进机体生成抗体,增加小鼠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血浆cAMP升高,cGMP降低,降低线粒体耗氧量,增加机体应激能力,改善细胞营养入能量代谢,从而延长细胞的生长。
(四)丹参
水煎剂可使器氧化碳所致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大鼠sGPT明显下降。同时肝脏病理好转。表现在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和间质胶原减少。表明丹参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丹参防治急慢性肝损伤的机理是否与促进肝再生有关,进一步实验证实:丹参可使部分肝切除大鼠核分裂相、肝再生度及AFP检出率明显增高。说明丹参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实验亦证实,复方丹参可使动物肝脏的DNA合成率显著增加。另外,部分临床资料表明,从慢性活动型肝炎治疗前后肝庄病理组织学改变的比较,证明丹参确有促进肝细胞再生。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特征,肝纤维化发生是由胶原纤维合成增加,降解减少所致。故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和促进已增生的胶原纤维重吸收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临床资料表明,对慢性活动性肝炎已形成的胶原纤维,丹参有使其消散吸收的可能。动物实验表明,在慢性肝损伤早期,经丹参治疗至6周末的大鼠,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且不发生肝硬化。提示丹参可以抑制纤维增生,防止实验性肝硬化的发生。在慢性肝损伤的中期,给予丹参治疗至9周末,发现给药组动物仍未形成肝硬化,而对照组动物全部形成肝硬化。
(五)刺五加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动物实验表明可促进小鼠脾、胸腺增量,能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能力,有抗疲劳,提高小鼠游泳耐力,有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59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6: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第十部分  以混沌论和复杂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混沌边缘疗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yanggates.51.net

一  系统理论内容的回顾
(一)系统理论的三个阶段
1 系统的结构
系统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经典系统论”阶段,主要理论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科学界称其为“老三论”。这个阶段系统理论的作用是描述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状态。基本是静态的描述。或者说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静态的系统。
2 系统的运动
系统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主要理论有:耗散结构理论、混沌论和协同学。人称“新三论”。这个阶段的理论主要是对系统的动态描述。即系统是如何维持其存在的。主要是发现系统的存在完全依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相互作用需要环境给予物质和能量的补充。这个相互作用是随机涨落。而此时系统整体仍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3 系统的质变
我们现在所要介绍的“复杂”理论,则属于系统理论的第三个阶段。经典系统论就已经指出,系统是由多个层次的子系统组成。那么低层次的子系统如何逐渐上升为高层次呢?或一个系统如何转化成本质不同的另一个系统呢?这种层次之间的转化,系统之间的转化问题,就是系统理论发展第三个阶段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发现,只要给系统中某个子系统不断供给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这些能量积累得足够大,超过了系统平衡控制的能力时,子系统的量变就会超出系统的组织框架,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建立一个新的结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这是复杂理论研究的第一个结果。即:子系统的简单的量变就可以引发系统的神秘而复杂的质变。这就把质变通俗化、数量化,把神秘的结果与可操作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是直接在混沌论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的。混沌论发现系统的“现状”是由子系统间简单的相互作用来维持的。这是复杂理论研究的第一个成果。
(二)子系统量变的协同性——系统质变的正反馈性质
现在,将这一条再继续推进一步,系统的质变,一个旧系统向新系统的转变,也是由这些子系统的简单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只不过这两个阶段中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大小在数量上有不同而已。质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作用的强度明显加大,超过了一个数值而引起的。复杂理论研究的第二个成果是,发现在质变过程中,当一个子系统作为量变的主体发生正反馈时,其它周围相关子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相应发生各自的正反馈。以协同或制约那个首先发生正反馈量变的子系统。并最终使系统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这就表明,量变由一个子系统正反馈开始,但并不总是这一个子系统在变化,而是很快系统中所有相关子系统都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参加到变化中来。使系统形成“一片混乱”的局面。然而,正是这一片混乱,正是多个子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才使系统得以在新的水平上达成新的平衡。并使系统继续保持存在。否则,如果系统中只有一个子系统在变化,其它子系统无变化,那么这个系统将失去平衡,趋于死亡。
(三)系统质变时中枢控制与子系统量变的关系——混沌的边缘
复杂理论研究的第三个成果是发现,在质变发生前,会出现一个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系统的平衡控制明显减弱,子系统因而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去建立自己的新结构。因此人们认为,中枢控制的减弱是有利于质变的,有利于新结构的产生。因而,这也成为人们控制系统,促使系统向新结构改变的重要手段。研究者们认为,在冲破了原系统的控制,又没有建立新的控制之前的这个中间阶段,正是新结构诞生的地方。他们将这种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复杂结构都模拟为生命结构。这样,研究者就认为,这个阶段正是生命诞生的地方。因为这个阶段正处在原结构(一种旧的混沌状态)已经失控,新结构(另一种新的混沌状态)尚未产生。所以,研究者们将这个阶段称为“混沌的边缘”。(新、旧两个混沌的边缘)。这些知识,主要是美国圣达菲研究所为首的一批科学家研究的。研究人员将这些理论总称为“复杂”。这样,复杂科学也就成为诞生于秩序(新结构、新混沌)与混沌(旧混沌、旧结构)边缘的科学。
二  混沌边缘疗法
(一)混沌边缘疗法的理论内容
将复杂理论所研究的这些成果,应用到医学临床中,就形成了后现代医学的促进子系统正反馈的第二种方法,即“混沌边缘疗法”或“中枢抑制疗法”。在复杂理论研究中所发现的,在质变过程中,中枢控制减弱的现像是子系统正反馈与中枢负反馈相互斗争的结果,是一种被动出现的现象,从控制论的角度,要想将此原理变成人类从外界操纵系统的手段,那就是反其道而用之,即主动采取措施减弱和终止系统的中枢控制。这就是形成“中枢抑制疗法”。前面的内容已经指出,在疾病中,原系统负反馈平衡机制虽然已经失效,但仍然在继续发挥压抑子系统的破坏作用。由于这种压抑各种促进子系统活动的治疗措施都效果减弱。因此,为真正激活子系统功能,有必要采取措施彻底阻断系统负反馈控制。这在医学临床上,就是采取多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使中枢及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暂时停止工作。这些药物作用的靶器官不是大脑皮层或精神活动。而是直接与内脏功能调节有关的神经体液中枢。这项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中枢调节的抑制,给子系统造成一个宽松的环境,更快地发展到“混沌的边缘”,并继续完成突变过程,使系统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平衡。因此,用后现代医学理论的观点,这个治疗方法就叫做“混沌边缘疗法”;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命名,就应该叫“中枢抑制疗法”。中枢抑制是手段,混沌边缘是目的。
(二)混沌边缘疗法的临床意义
混沌边缘疗法的临床意义有两个。第一个,这个治疗方法可以单独执行,就可以使一些疑难病症出现神奇的治疗结果。这些治疗结果之所以用“神奇”来形容,一是效果好,见效快;二是用现代医学理论无法解释。因为中枢调节机制抑制在临床上往往伴有睡眠的表像,因此,往往是一觉醒来,疾病就好了,这就更增加了该疗法的神奇感。在医学中除现代医学外,中医学和西方的顺势疗法以及我们现在推出的负熵疗法,都是着眼于促进机体中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虽然这些治疗确有临床疗效,特别是在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许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中都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总的来讲,治疗的强度和速度还不够,这也是这些治疗方法在前一历史阶段与现代西医竞争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现在,混沌边缘疗法与上述疗法合用后,可使上述这些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同样达到现代医学无法理解的神奇效果。
(三)混沌边缘疗法的具体实施
混沌边缘疗法的具体实施,就是使用一些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达到中枢抑制即可。如各种麻醉药和各种麻醉方法。我们使用的药物是东莨菪碱、冬眠灵、非那根。这些药物各自的药理作用已经很清楚,它们联合使用被称为“冬眠疗法”。我们现在是说这些药物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促进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其实,近年来临床中已经发现这些药物有一些传统作用以外的作用,因为不能用传统理论解释,故只称为“老药新用”。现在我们指出,这些“老药”之所以有这些“新用”,是因为有“后现代医学”这个新道理。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2-3 23:37: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凤凰涅磐

(四)莨菪类药的研究情况
1 微循环理论阶段
当国外对莨菪类药的研究趋于零星的研究和衰退的阶段,我国却对莨菪类药在临床和药物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且正在沿着理论于实践相结合、科研和临床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道路向前发展。查阅国内资料,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来,有关莨菪类药临床应用和药理等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章约有3000余篇。其中突出的有:黄铭新(1950)应用阿托品抢救锑剂治疗血吸虫病所致的阿-斯二氏综合症取得成功。钱潮(1959)应用阿托品抢救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死率从20%下降致0.5%以下。以后又过渡到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并提出了小血管平滑肌痉挛的学说。祝寿河(1965)应用山莨菪碱抢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脑病及各类感染性休克等,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提出了微循环障碍的学说。杨国栋(1963)应用东莨菪碱抢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休克和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疗效显着。杨国栋(1971)应用东莨菪碱冬眠合剂静脉复合麻醉于休克病人,并应用莨菪类药抢救232例感染性休克,使病死率从50%下降致11.2%。
196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取并合成了山莨菪碱,代号654-2。1970年,徐州医学院应用洋金花冬眠合剂复合麻醉(中药麻醉)施行外科手术取得成功。1971年北京部队、河南、内蒙古等单位应用洋金花、热参、莨菪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优异成绩。谢晶曦等在1975年报告从唐古特山莨菪植物中分离出一个新生物碱即樟柳碱。四川医学院等单位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樟柳碱取得显着疗效。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有多学科、对多病种采用莨菪类药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其中对某些难治性疾病的探索性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在治疗学方面已扩大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重型肝炎、急性出血性坏血性肠炎、急性肺水肿、河豚毒中毒等多系统的130中疾病。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使对某些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为治疗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70年代,中国医科院药研所的药理研究。80年代基础所的病理生理研究对莨菪药研究临床广泛使用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6月,成立了中国莨菪类药研究会。1980年5月更名为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学会。1987年3月正式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已召开过六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
2 细胞保护作用的发现
长期来,莨菪类药的药理作用被定位在促进微循环,但近年来发现除了促进微循环外,莨菪类药还有细胞保护作用、免疫调解等作用等。这些作用是不能单独用促进微循环来解释的。促进微循环作用已经为大家所熟悉,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细胞保护和免疫调解等作用。
近几年,通过莨菪类药治疗休克、中毒、多脏器衰竭等机制研究,发现其疗效的取得不完全靠解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还有细胞保护作用。它能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毒素的耐受性,稳定细胞膜。细胞生物膜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传递和变换厂所。膜的相态决定膜的流动性,与重要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实验表明,莨菪类药能改变人工膜相变行为,膜的流动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对酸性磷脂膜的作用强于中性磷脂膜。作用强度依次为:山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樟柳碱。电镜观察显示,在损伤细胞因子作用时,莨菪类药可使质膜保持相对完整。如肝、肾细胞溶酶体、线粒体的结构,用药组比对照组损伤较轻。在SMAO休克模型,肠内局部用山莨菪碱,不使药物吸收入血循环,证明对小肠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小肠溶酶体破裂释放。苏静怡通过系列山莨菪碱抗休克研究,发现该类药物抗休克在于稳膜作用,减轻缺血、缺氧对细胞的损伤,也就减少了休克因子和休克体液因素的产生。并指出休克防治的希望之星是细胞保护剂。近年,Kirvela等研究发现东莨菪碱能减少氧耗和能量消耗。
莨菪类药的细胞保护作用,即稳膜作用,机制在于阻断钙离子内流,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阻止花生四稀酸从细胞膜脱落、代谢,生成多种活性物质,减少或清除氧自由基的毒性介质作用。研究提示:迷走神经兴奋在再灌流期间占一定优势。再灌流期ACh大量释放是造成局部心肌缺氧,儿茶酚胺和钙离子含量增加的原因。心功能抑制于其有密切关系。拮抗体外循环再灌流期间的迷走神经活动是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莨菪类药还能抑制内毒素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也有增强红细胞抗氧化物歧化酶一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进一步体外实验提示,各种浓度的山莨菪碱不能直接清除黄嘌呤氧化酶产生的氧自由基,减轻离体肺损伤可能在于稳定细胞膜。试验表明,东莨菪碱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山莨菪碱与氟美松一样,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此酶的释放,降低其活性。山莨菪碱能明显抑制腺组织匀浆的蛋白水解作用,使毒性多肽产生减少。莨菪类药能保护线粒体,细胞内镁大部分分布于线粒体中,休克时肝细胞内镁含量较少,而血浆镁持续升高,且浓度于休克恶化发展呈直线相关。在休克低血压期给予山莨菪碱,可见血浆镁离子升高幅度减少,肝线粒体镁含量比未经山莨菪碱处理的休克组为高。电子显微镜观察亦显示,莨菪类药可是肾细胞线粒体结构较完整,损伤减轻。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在肠源性休克模型上证明山莨菪碱对休克小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认为该作用是通过抑制缺血肠道释放溶酶体酶进入血液循环而实现的。(以上资料引自杨国栋主编《微循环障碍与莨菪类药的临床应用》)
下面引用北京医科大学苏静怡主编《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一书中654-2的叙述:“心血管系统细胞保护的概念是如何提出或应用的,尚无十分确切的资料。我们(北医生理组)在意0年代前期研究654-2抗休克作用时发现,654-2在并不提高局部血流量或全身血压时,产生了明显的抗休克作用。而且将654-2放置在与体循环暂时隔离的小肠内一定时间,然后将其冲洗出肠腔,即药物并不进入全身循环,也能防止其后复制的休克过程向不可逆发展。此时药物只作用于休克的枢纽器官-小肠的粘膜面,而却起到影响全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而且使休克过程中规律地出现的反映细胞损伤的血浆溶酶体酶活性升高也受到抑制。从而提出了654-2有稳定溶酶体,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也即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其后,本实验室在总结有关654-2抗休克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时,正式提出了654-2的抗休克作用机制主要不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而在于它能在细胞水平上保护细胞。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挫,从而稳定溶酶体和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减少溶酶体酶的释放和休克因子的产生,因而减轻或防止了休克过程向不可逆发展的倾向。在循环休克的研究中正式提出了细胞保护这一概念,未见引起异议和争论。可以这样说,心血管系统细胞保护的概念是8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的。基本含义是:某些因子和药物(可称细胞保护剂)并不通过改变器官、组织的血流量起作用,而是直接增强组织细胞对内环境紊乱(缺血、缺氧、中毒、酸碱失衡)的耐受力或抵抗力而起细胞保护作用。70年代后期,从心脏缺血与血液再灌的实验中发现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现象,即遭受一段时间缺血的组织,在恢复血液灌注时往往发生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细胞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因而认识到单纯恢复血流不足以治疗心肌缺血,而需同时采取细胞保护措施,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保护问题更加受到重视。
3 系统调节作用。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莨菪类药的系统调节作用。表面看就是神经麻醉作用。但是,现在,已经表示简单地止痛的意义,它有了促进系统整体功能状态改变的巨大作用。麻醉原来是临床医学的辅助措施,现在,系统论指导下,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措施。这是莨菪类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14:42 , Processed in 0.05969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