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滴石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是骗人的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4-10-19 10:39:13 | 只看该作者
再者经穴结构是你能研究知道的吗?

点评

国内有生物学家发现穴位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团。这就是穴位的基本结构。穴位毛细血管网团的密度不均一性是穴位特异性的基本原因。经脉的膨大、分支点或交会处也具有穴位以上特点。  发表于 2024-10-19 13:01
42
发表于 2024-10-19 12:2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4-10-19 13:27 编辑
等觉 发表于 2024-10-19 10:37
你这是骑驴找马。
人家古代明明发现了经穴用的着你又乱编另一套吗?

看不明白了吧!我做的是重复古人的穴位验证试验。只不过我做的更加仔细罢了。例如孔最穴。现代人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后发现该穴的感传重点部位在头皮。用甲骨文解释孔是指少年成人礼盘发;最指摘帽子。古人用孔最告诉后人该穴的重点部位在头皮,主治头皮痛。可是后人竟没有一个人用此穴治疗头皮痛。我用此穴治疗风寒性的头皮痛几乎都是立竿见影。

点评

主治病证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 头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0 11:07
功能作用 播报 编辑 此穴是肺经脉气所发,肺经经气深聚之处,为肺经之郄穴,善治肺经肺脏之急重症和相关的血证,具有肃降肺气,清泻肺热,凉血止血之功,故此穴能泻肺热、降肺气、宣窍络,而达消肿止痛、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13:36
43
发表于 2024-10-19 12:43:17 | 只看该作者
换一个穴位-蠡沟穴。现代的定位在内踝上五寸胫骨内侧面。刺激这个位点的确可以诱发出肝经的感传(肝经的前分股)。但是这个位点的内部并没有丰厚的疏松结缔组织。因此不适宜针刺,特别是提插补泻手法。在该穴的后方,胫骨后缘处刺激可以诱发出肝经的感传线(后分股线)。这个地方是可以使用提插补泻手法的。该穴的内部结缔组织丰厚。刺激的敏感程度也比前蠡沟穴强几倍。因此后蠡沟穴应当是最佳选择。看一看穴名的甲骨文含义。蠡指水瓢。此处指小腿肚肌肉(与水瓢类似),沟指水槽,此处指腓肠肌与胫骨连接处的缝隙。因此从蠡沟穴的名称中可知该穴并不在胫骨的内侧面上而是在胫骨内侧面的后缘。那么国际标准穴位的蠡沟穴位置一定是错误的。定位错误。上古定位没错,但是后来就给弄错了。其实我自打学习《针灸大成》(71年)以后就用的是后蠡沟穴。网上的文章《妙用蠡沟穴》就是我的手笔。
44
发表于 2024-10-19 13:15:25 | 只看该作者
涌泉穴是井穴吗?井穴一般在指甲角旁或趾甲角旁。但是涌泉穴和中冲穴除外。在古代中冲穴在中指指甲角旁,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改成了中指尖。刺激十个指尖诱发的感传都是心经(十指连心)。因此中冲穴的现代定位是错误的。那么涌泉穴呢?如果在小趾内侧趾甲角旁能找到肾经(前线)的穴位,那么肾经前线的井穴就不是涌泉了。经过验证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的确有一对穴位。通肾经前线的是掌内至阴穴;通膀胱经小趾内侧线的是背内至阴穴。因此涌泉穴被古人当成井穴是弄错了。井穴的基本特点是:1)有两横分支和两条纵向经脉;2)井穴都是成对的表里经穴位;3)井穴位于指甲(趾甲)角旁。涌泉穴不具备以上特征。
45
发表于 2024-10-19 13:2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4-10-19 13:26 编辑

肘髎穴是大肠经的穴位吗?穴位国际标准是。但是刺激肘髎穴诱发的本经感传是三焦经。大肠经的两条中分股会合在曲池穴(角度很小);三焦经的两条中分股会合在天井穴。这两条分股的中间是肱骨外上髁。肘髎穴就在桡侧分股上。因此肘髎穴的归经是错误的。
46
发表于 2024-10-19 13:36:12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10-19 12:23
看不明白了吧!我做的是重复古人的穴位验证试验。只不过我做的更加仔细罢了。例如孔最穴。现代人用来治疗 ...


功能作用

播报
编辑

此穴是肺经脉气所发,肺经经气深聚之处,为肺经之郄穴,善治肺经肺脏之急重症和相关的血证,具有肃降肺气,清泻肺热,凉血止血之功,故此穴能泻肺热、降肺气、宣窍络,而达消肿止痛、开音利咽之效。因肺主皮毛,肺气调和,毛窍玄府(汗孔)才能开阖正常。当热邪壅肺,闭阻腠理,玄府不通而致发热无汗、头痛,可用此穴清泻肺热,宣散肺气,开泄腠理,通达玄府,发汗解表而治疗热病无汗、头痛。因痔疮乃大肠末端长期气滞,形成血瘀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有宣畅大肠气机的作用。孔最为肺经郄穴,宣畅肺气作用较强,又善治血分病,故可调气行瘀、活血止血而用于痔疮。 [3]




主治病证

播报
编辑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头痛;痔疮;肘臂挛痛等病症。 [3]

点评

这是仿中药的机理描述穴位的原理。东施效颦的做法。原本古人就有穴位的机理,而且研究的已经很深入了。今人不懂,弃之不用。另行臆造了一个穴位气化理论。  发表于 2024-10-19 21:06
47
发表于 2024-10-19 23:28:07 | 只看该作者
等觉 发表于 2024-10-19 10:37
你这是骑驴找马。
人家古代明明发现了经穴用的着你又乱编另一套吗?

如果说我做的是多此一举。可是在我做完(出版该书)以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也组织了全球五十多位专家立项验证穴位。好像中国针灸学会也在研究验证每一个穴位,以求建立一套穴位新标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二傻子在做多此一举的事情呢?衷心感谢有聪明人的指教!
48
发表于 2024-10-19 23:38: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24-10-19 23:40 编辑

古代命名穴位和确定穴位位置是用艾灸或指压方法厘定的。由于作用于穴位的面积较大,所以很多穴位是复合穴位。例如行间穴就是由肝经、胆经前线、脾经、胃经上的四个分穴组成的一个复合穴位。在艾灸或指压时四条经脉上的四个分穴同时治疗,等同于一个交会穴。不知道你们在把行间穴当肝经治疗的时候考虑不考虑对其他三条经脉的影响?实际上用毫针针刺现代的行间穴扎中的点并不是穴位或经脉。你们扎中的只不过是穴位的间隙罢了。经常会刺中小动脉!其实古人命名行间穴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该穴与四条经脉相关。因为行在甲骨文指十字路口。这四个分穴的间距较大,一般在3~6mm。
49
发表于 2024-10-20 11:07:23 | 只看该作者
fayuan_guo 发表于 2024-10-19 12:23
看不明白了吧!我做的是重复古人的穴位验证试验。只不过我做的更加仔细罢了。例如孔最穴。现代人用来治疗 ...

孔最穴主治病证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


头痛
50
发表于 2024-10-20 11:11:4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也组织了全球五十多位专家立项验证穴位。好像中国针灸学会也在研究验证每一个穴位,以求建立一套穴位新标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二傻子在做多此一举的事情呢?衷心感谢有聪明人的指教!

这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些糊里糊涂的瞎废力气研究做不有价值实验,再总结些笨蛋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0:04 , Processed in 0.055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