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病条辨》自序 (转载)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23:00:24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5-7 22:50
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 ...

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 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内经》是源,诸贤是流,怎能以流考源?源流倒置。
42
发表于 2019-5-8 06:2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9-5-8 09:06 编辑

清阳发腠理。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此古之腠理之理,是不是今细胞之理?厥阴者,阴阳相接不为厥,不相接为厥 。接与不接,贵在冲和,故太冲为穴位于厥阴中。因而,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皆不为厥 。为厥者,当针太冲,冲和气回而厥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0:29:22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4-25 20:54
凡例
       一、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 ...

《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纵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三阳与三阴互为表里,由表入里是经传,传于气机。【《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不知水道如何传气之邪?【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看来三焦之传病,不是以事实为根据,而是主观认定,或狭隘的经验论。
44
发表于 2019-5-9 07:56:33 | 只看该作者
       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是三个学说,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既有重叠,也有区别。请大家仔细体会。凡热病皆伤寒之类也,三个学说都是治疗外感热病的,偏重不同。
      除了外感热病之外,还有虚热,例如: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还有痰瘀、血瘀发热等等。
     单单发热一症,并不是三阴三阳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

点评

先生至今还认为中医学说不是以存在为根据吗?三阴三阳六经是人体生化通道,卫气营血行于六经,行于三阴藏神,行于三阳立形。所以,卫气营血传变是传于六经,无六经,卫气营血怎传?三焦是水道,由肺“通调水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10 00:2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5
发表于 2019-5-9 08:25:42 | 只看该作者
      在临床实际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灵活运用。

点评

金 匮脏腑经络先后: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 :咳,上气,喘,哕,肠呜,胀满,心痛,拘急……伪寒论辨脉法: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重于上焦,浊邪重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11:55
46
发表于 2019-5-9 11:45:35 | 只看该作者
清阳发腠理?
47
发表于 2019-5-9 11:5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9-5-9 11:5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5-9 08:25
在临床实际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灵活运用。

金 匮脏腑经络先后: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 :咳,上气,喘,哕,肠呜,胀满,心痛,拘急……伤寒论辨脉法: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重于上焦,浊邪重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 洁也;浊邪 中下,名曰 浑也。阴中于邪 ,必内粟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 ,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 清邪 中上。浊邪 中下,阴气为粟,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不守,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博,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入内,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逐,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合,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48
发表于 2019-5-9 11:57:03 | 只看该作者
胃气上冲,脾气不转
49
发表于 2019-5-9 11:57:52 | 只看该作者
胃气?脾气?气?

点评

故伤寒杂病论不论何病,皆以护胃气,存津液为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5-9 12:02
50
发表于 2019-5-9 11:59:40 | 只看该作者
表气?里气?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30 19:04 , Processed in 0.0572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