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枝汤加减治万病(总论) (转载)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1:42:27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4-3 10:47
文有文法,医有医理,中医药学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说医理,用文法,怎能不通修辞?读中医经 ...

牛不懂琴音,却吃青草,挤牛奶,踏踏实实为人类贡献。先生自持高雅,却不分马鹿。【文有文法,医有医理】说的好,但是【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的医理是什么?先生一无所论,是不是文法就是医理呀?
桂枝是单味药,也是单味方。桂枝汤的君药是桂枝,。药与汤都是桂枝在起主导作用,哪是鹿,哪是马?关键在阳盛,阴盛。【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不是桂枝造成阳盛,而是阳明之阳气盛阴液枯,若再发汗会造成阴液竭而死亡。【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不是承气造成阴盛,而是风伤卫,卫气衰,营血盛,若用承气,当邪入于里。故此论的关键是阳盛,阴盛,不知阴阳,何论鹿马?
《伤寒》16是麻黄证,若处桂枝麻黄汤如何?
《伤寒》30是太少两感,若用桂枝加附子如何?
请先生明题,是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42
发表于 2019-4-4 16:20: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许多方剂,都可以一方治百病,并不稀奇,加减变化无穷,都是形象比喻,不可太较真。

点评

欢迎先生讨论。一方治百病不在方,而在理,在于通人体之三阴三阳。比如伤寒30,阴阳具伤,用桂枝汤救得阳,救不得阴,所以需桂枝汤加附子。一方治百病,须阴阳俱备,不是比喻,不是儿戏,人命关天,关乎医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4 18:48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18:48:3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4 16:20
中医许多方剂,都可以一方治百病,并不稀奇,加减变化无穷,都是形象比喻,不可太较真。

欢迎先生讨论。一方治百病不在方,而在理,在于通人体之三阴三阳。比如伤寒30,阴阳具伤,用桂枝汤救得阳,救不得阴,所以需桂枝汤加附子。一方治百病,须阴阳俱备,不是比喻,不是儿戏,人命关天,关乎医理。

点评

本已不想多言,但看先生这样解伤寒第30条,真的有想要给几板戒尺的冲动,我教不了先生,但请先生多用心读书!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4 22:27
44
发表于 2019-4-4 22:2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九公 于 2019-4-5 10:14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4-4 18:48
欢迎先生讨论。一方治百病不在方,而在理,在于通人体之三阴三阳。比如伤寒30,阴阳具伤,用桂枝汤救得阳 ...

本已不想多言,但看先生这样解伤寒第30条,真的有想给几板戒尺的冲动,我教不了先生,但请先生多用心读书!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生则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其病愈。

估计是条文可能偏排有些次序错乱,所以有人理解会费劲一些,但如先生这样,还要用桂枝加附子汤,我觉得应该没有人能蠢到这个地步了!

前后互参,读一读29条,会不会就能明白一些?

明明都告诉你证象阳旦,但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有人糊涂,用桂枝加附子反而病情加重,出现劂逆、咽干、两胫拘急而谵语,为什么呢?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明白没有?又告诉你应该用甘草干姜汤,用了以后到半夜手足应该回暖了,如果两脚拘急的情况也好转了,但还没完全消失,可以用芍药甘草,这样就没事了,至于谵语,可以用承气微微下之,则止其谵语了。

我这样简译,明不明白?




点评

謝謝指教,莫要冲动,有理不在戒尺,静下心来细读精文,看看到底谁蠢。先生说,【前后互参,读一读29条,会不会就能明白一些?】说的好,就互参一下; 30条,【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5 14:21
阳何谓?津液也。条中即有:阳脉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多者,亦为太过,太过则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5 10:11
45
发表于 2019-4-5 10: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9-4-5 15:40 编辑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4-4 22:27
本已不想多言,但看先生这样解伤寒第30条,真的有想要给几板戒尺的冲动,我教不了先生,但请先生多用心 ...

阳何谓?津液也。条中即有: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本文存阳气,护津液,条理分明。无乱。金匮要略心典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条下尤氏注:…………。盖水液属阴,非气不至,气虽属阳,中实含水,水之与气未嘗相离也,肾气丸中有桂附所以干旋肾中颓墮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肾气。不然,则滋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益下趋之势而已…………夫岂知饮入于胃,非得当肾中真阳,焉能游溢精气而上输脾肺也。当知桂枝加附子乃益肾真阳,使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脾肺,而为增桂令汗出为用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4:21:30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4-4 22:27
本已不想多言,但看先生这样解伤寒第30条,真的有想给几板戒尺的冲动,我教不了先生,但请先生多用心读 ...

謝謝指教,莫要冲动,有理不在戒尺,静下心来细读精文,看看到底谁蠢。先生说,【前后互参,读一读29条,会不会就能明白一些?】说的好,就互参一下;
30条,【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这是“证象伤寒”。【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是用桂枝汤用错了,以致【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同于30条【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上下互参,哪来的【有人糊涂,用桂枝加附子反而病情加重,出现劂逆、咽干、两胫拘急而谵语,】是不是先生自作多情呀?【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何讲?是说证象阳旦而非阳旦,因为【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生则微热,虚则两胫挛。】所以,应加附子参其间,【附子温经】,经得温气血盛,补经血津液之虚。而用桂枝汤【增桂令汗出】,【亡阳故也】。
所以,你的简译,是糊涂,不是明白。

点评

增桂令汗出,谓因漏汗不出。加附子增桂令汗出。  发表于 2019-4-5 20:07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第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5 17:25
47
发表于 2019-4-5 16:30:40 | 只看该作者
         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本条在中医界历来争论很大,关键在于在用桂枝汤之前机体处于什么状态,多数认为是阴阳两虚,在阴阳两虚的状态下,服桂枝汤发汗,引起一系列病变。
      
48
发表于 2019-4-5 17:25:49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4-5 14:21
謝謝指教,莫要冲动,有理不在戒尺,静下心来细读精文,看看到底谁蠢。先生说,【前后互参,读一读29条, ...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第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腔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这个 30 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这是一段,这是故意设一个问答,他解释前边这个问题,这个阳旦啊,桂枝汤的别名叫阳旦汤。他是根据那个证候像阳旦,像桂枝汤,那么按法治之呢不但不好,而且增剧,变成“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两胫拘急他根本就有的了,脚挛急呀,而人也说胡话。这个呀,我们上边他是搁个,若胃气不和谵语,他是搁后头了,这个可见,开始就是经过服过桂枝汤之后,这个谵语就发生了。这一段是这个样。那么当时呀,就是这个先生这么说的,说到夜半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那么后的结果呢,同这个先生说的话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底下就是解答了。“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像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它这个病开始呀它就是个虚证,他说寸口脉浮而大,我们这个前一段只说浮了,这个浮大其外,而内里头它是没有的啊。作为浮,他是有外感了,他说浮为风,大为虚。这个大脉呀,如果这个脉大,按着里头滑,那是实热了,是啊,脉大。它这个里头当然不是了,不禁按,所以说大为虚。那么呢有了外感了,他当然身微热。那么由于虚呢,指什么虚呀,就是津液虚嘛,两胫发挛。这个病形啊由于这个脉浮、汗出,像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那么就是由于他这个汗特别多呀,头前不有一个吗,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有那么一节,他就也因为那一节,他说桂枝汤他这个津液太虚呀,唉,用桂枝加附子,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那么又把这桂呀也增加了,好解其表,他这都是错的,附子温经,亡阳故也。这个桂枝配合附子,这个附子本来它是一个温经药了,那么再增桂,那更令汗出了,那更使之亡阳了,亡阳就亡津液了,所以他才变成“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

点评

先生不说29条了,又说东诉、西诉,不管谁诉,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怎样诉? 【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非桂枝证,用阳旦【治之而增剧】。师答病因,【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5 22:52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22:52:28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9-4-5 17:25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第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 ...

  先生不说29条了,又说东诉、西诉,不管谁诉,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你怎样诉?
  【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非桂枝证,用阳旦【治之而增剧】。师答病因,【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腔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一是风伤卫,二是卫气不固,伤及经脉。故, 厥逆(手足发冷),咽中干(血脉濡养津液不足),两胫拘急(手脚伸展不利),邪伤经脉,太阳之邪为寒,必须温经复阳,祛邪出经,,用桂枝附子汤,救已亡之阳。如果【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邪已伤到阳明,当用甘草干姜汤以守中复阳。
胡说,【这个桂枝配合附子,这个附子本来它是一个温经药了,那么再增桂,那更令汗出了,那更使之亡阳了,亡阳就亡津液了,所以他才变成“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太阳为寒水之经,附子温经是复阳,怎的亡阳,岂非指鹿为马吗?
50
发表于 2019-4-6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30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怎么理解

点评

病形象桂枝 者,脉浮也,其实证是【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脉大而虚。浮为太阳,太阳与少阴互表里,虚在少阴。其证四肢厥逆是四逆汤证,表里俱虚,用桂枝附子汤。桂枝发汗治表,附子温经守本,以治亡阳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6 21: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4:50 , Processed in 0.1096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