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23:49 | 只看该作者
书名:脉诀乳海
朝代:
作者:
时间:

[卷一] 脉赋
    欲测疾兮死生。须详脉兮有灵。今之为医者。每断人之死。而亦未尝死。断人之生。而亦未尝生者何也。 特未于其脉细心详究之耳。如果细心详究。则死生之期。尚可断之以年月日时。脉又何尝无灵哉。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为寸关所主。 谓候心脉。当于左寸。候肝脉。当于左关。候肺脉。当于右寸。候脾脉。当于右关也。 肾即两尺分并。 五脏俱一。而肾独有二。为牝藏也。居于下焦。故分候两尺。虽有水火之别。然总之皆肾。虽分而实并也。 三部五脏易识。七诊九候难明。 此承上文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之中。而候心肝脾肺肾之五脏。此人所易晓也。至于七诊九候。欲求其明之者。则亦难 矣。试以三部五脏。七诊九候言之。古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非今之所谓三部五脏。七诊九候也。按内经三部九 候篇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三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 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各有三候。 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 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 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 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又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 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岐伯又曰。形肉已脱。 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 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经言如此。是于九候之中。而复有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三部。非古之头 手足之三部。乃寸关尺之三部也。今之所谓七诊。非古之所谓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之七诊也。乃一 定其心。存其神。二忌外意。无思虑。三均呼吸。定其气。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五微重于肌肉之间。取其胃 气。六沉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七察病患脉之息。数往来。是为七诊之法也。今之所谓九候。非古之所谓头候天地人。 手候天地人。足候天地人之九候也。乃寸取浮中沉。关取浮中沉。尺取浮中沉之九候也。要之古人诊脉。不专于手之寸 关尺部。凡头面手足之动脉。悉皆诊之。然不得尊今而废古。亦不得非古而是今。合古今之法而用之。斯过半矣。 昼夜循环。营卫须有定数。 今之为医者。动言营卫。及问其营卫之所以行。则又茫然。如是而欲识病之表里阴阳。盖亦难矣。夫营者血也。阴 也。卫者气也。阳也。此人所共晓者也。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日一夜。各五十周于身。世人每昧于卫行脉外之旨。 谓卫气随营气而行于外。不知营自行营之道。卫自行卫之道。卫实不随营气而行也。试先以营气之行言之。内经营气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 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出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 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 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 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至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 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至于卫气之行。 则不然。卫出下焦。亦昼夜五十周于身。但于昼则行阳二十五。于夜则行阴二十五。自日出而阳隆之时。曰加房宿。盖 卯时也漏水下一刻。从足手太阳行起。水下二刻。行足手少阳。水下三刻。行足手阳明。水下四刻。行于阴分。水下五 刻。复行足手太阳。水下六刻。复行足手少阳。水下七刻。复行足手阳明。水下八刻。则又复入阴分。如此周而复始。 至漏水下五十刻。人气行于阳二十五周。日入而阴隆之时。曰加毕宿。盖酉时也。方行入阴分。初从足少阴行起。次手 少阴。次手太阴。次足厥阴。次足太阴。又复行足少阴。又复行手少阴。又复行手太阴。又复行足厥阴。又复行足太阴。 如此周而复始。至漏水下百刻。行阴亦二十五周。并昼行阳二十五周。亦共五十周于身。此卫气之所以行也。至于卫气 之合岁月日时。星宿度分。漏水刻数。细观卫气行篇。伯高之语。自可见矣。奈后世之人。注图立说。每以卫气随营气 而行者。是昧于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旨耳。不知经文所云。卫在脉外者。非随营气而行于外也。乃昼行阳二十五周。 夜行阴二十五周之谓也。或难曰。经文中有营气篇。是营中亦有气矣。而子独谓卫不入经隧之中。岂营中独无 气欤。余曰非也。经云。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夫卫犹风也。营犹水也。营血行于经隧之中。固赖气以行之。亦水由地 中行也。夫江淮河汉之水。固赖风以行。而风岂专随江淮河汉而行哉。且卫气之不随营气而行。马元台已详言之矣。但 于卫气行篇。漏水下四刻八刻。以及二十四刻。入于阴分之句。误释以为入足少阴。俱引邪客篇云。常以足少阴之分间。 行于五脏六腑。不知经文所谓足少阴分者。特于其地分一过之耳。非实行足少阴经也。若谓实行足少阴经。则昼已随六 腑而行于阳。夜又随五脏而行于阴。是一昼夜间。他藏俱一行。而肾得再行矣。要之昼之所入。时于其阴分过之。夜之 所入。实于其阴经行之。而邪客篇谓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者。正以卫出下焦。下焦乃肾之地分耳。然卫气 行篇所云。水下四刻。水下八刻。水下十二刻。水下十六刻。水下二十刻。水下二十四刻。皆曰人气在阴分。不必专指 肾经言也。惟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始可直指肾经言耳。然是说也。内经诸篇已详言之。而后之学人。终不能了了于心目 者。其故有三焉。一则秦越人着难经。谓营气之行。常与卫相随。大违经旨而立图说。二则卫气行篇中。漏水下百刻。 加于人气之五十周。又人气之五十周。加于日行之四十八舍。又日行之四十八舍。加于二十八宿。又二十八宿加于十二 辰。以多加少。度数龃龉。非司天台难以悉其奇分。三则又以卫气之行不等。夜行于阴也。固在乎阴。而昼行于阳也。 则又过乎阴。有此数端。是以营卫之说。千百年来。终然隐晦。余因三思。惟欲畅明其旨。乃立三说。其一曰营气行图。 专以营气之行。从中焦起自寅时。注于手太阴肺。次第行于脏腑。循环无已。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其次曰冲气行图。 如环相似。自水下一刻。至五十刻。行阳二十五周。自五十一刻至百刻。行阴二十五周。既不妨于夜行。又不妨于昼过。 其三则曰卫气配周天图。以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以人气之五十周。配日行之舍。与十二辰二十八宿度数。如是者三庶 乎千载以下。览其图。思其义。传后之学人。不致有望洋之叹耳。但营卫之行。复有说焉。先贤皆以自寅时起于手太阴 肺。遂以卯时注于手阳明大肠。以十二辰次第配十二脏腑。如是周而复始。若然。是一昼夜间止得一周于身。又安所谓 五十周于身也。况各脏腑经络有长短不同。只如手太阴肺经。自中府穴起。至少商穴。相去不远。足太阳膀胱经。自目 内起以至至阴穴。相去甚遥。若刻定一时行一经。则脉之行也。岂因某经之长短。而故缓急之欤。愚曰。皆不然也。 所谓营卫者。乃无形之阴阳。非有形之。血气也若云有形之血气。只如有人刖一手。或刖一足。血气行至所刖之处。不 能过乎他经。必断绝而死。然亦未尝见其死者。则知非有形之血气明矣。不观内经有卫气行篇。复有营气篇。二者皆用 气字。故知其为无形之阴阳也。夫既为无形之阴阳。则不必复拘脉行之尺寸。与经络之短长。而又何妨以一时配一脏腑 也。但以一时主一脏腑则可。以一时行一经络则不可。 按营出中焦。自寅时起于手太阴肺。次第注于十二经隧之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漏水下百刻。 后图以圈内为里为脏。圈外为表为腑。于一周之中。三回入里。三回达表。所谓一日一夜。五十营是也。至于卫气亦一 日一夜五十周于身。但不随营气而行。别有行法。亦具其图于后。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28:30 | 只看该作者
书名:脉诀乳海
朝代:
作者:
时间:

[卷一] 诊脉入式歌
    左心小肠肝胆肾。 左者。左手也。此言左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左寸心与小肠。动脉所出。左 关肝与胆。动脉所出。左尺肾与膀胱。动脉所出。歌内不言膀胱者。盖由 字多包括不尽也。 右肺大肠脾胃命。 右者。右手也。此言右手寸关尺之三部也。右寸肺与大肠。动脉所出。右 关脾与胃。动脉所出。右尺命门三焦。动脉所出。歌内不言三焦者。亦因 包括不尽也。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 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含。元气之所系 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此扁鹊之言也。戴起宗既知扁鹊之论。 何必反改肾字为命字也。当与后右手命门歌内参看。 按脉经第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 谷神。皆现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 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 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 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 (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 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 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肺 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 府。合于上焦。为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 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帝门。在季胁 下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 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 此言男子之脉。两尺常弱。女人反此背看者。谓惟两尺。当常盛也。至于 心肝脾肺肾。亦如男子之分。列部位。初无异也。 按经云。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男子负阴而抱 阳。女子负阳而抱阴。南方阳也。北方阴也。男子面南而生。则两寸在南 而得其阳。故寸脉洪大。而尺脉微弱也。女子面北而生。则两寸在北。而 得其阴。故寸脉微弱。尺脉洪大也。男得女脉为不足。女得男脉为太过。 脉诀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断病。正谓此也。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肾居尺脉亦如之。用意调和审安静。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命门还与肾脉同。用心仔细须寻趁。 其说已见上文。 若诊他脉覆手取。 凡诊他人之脉。医人必自覆其手。以食指候病患之寸。中指候病患之 关。无名指候病患之尺。此其常也。故曰。覆手取。戴起宗误以为病患之 手。而改为诊脉皆须仰手看。不通甚焉。 按薛立斋云脉诀之言。谓诊他。则覆手。自诊则仰手。取手便而已。刊误 盖误认歌意。以医之覆手诊人。为覆病患之手也。自此以后。有似此者 则去之而不辨。 要自看时仰手认。! 若诊自己之脉。亦必以食指候寸。中指候关。无名指候尺。若亦覆手以 诊。则指法颠倒矣。凡欲诊自己左手之脉。必以右手从左手背后。仰操 向上曲指取之。若诊右手之脉。以左手从右手背后仰操向上曲指取 之。则指法亦如诊他人之脉矣。 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其说已见脉赋。 大肠共肺为传送。 张世贤云。大肠者。肺之府。乃传道之官。传送不洁之物。而变化出焉。其 传道也。必待气往下行。肺主气。故共为传送也。经曰。阳明之上。燥气治 之。中见太阴。 按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心与小肠为受盛。 张世贤云。心者。火之属也。火主时令。则万物皆盛小肠者。心之府。乃受 盛之官。承奉胃司而受盛糟粕。心属火。火能化物。糟粕受已。复化传入 大肠。故云心与小肠为受盛经曰。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太阳。 按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脾胃相通五谷消。 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盖胃主纳谷。脾主化谷。洁古曰。脾胃 之气常通和。故曰脾胃相通五谷消也。 膀胱肾合为津庆。 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五脏虽各 有其液。而所主者为肾。故曰膀胱肾合为津庆也。戴起宗谓非肾与膀 胱所专主。则谬矣。 三焦无状空为名。寄在胸中膈相应。 所谓无状空有名者。此即内经所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者 是也。又难经云。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 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 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 而不内。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此焦字当读作平声。 无有月旁。故曰无状。空有名也。至于下文肾脏歌内所云。两耳通为窍。 三附在斯之三。准经脉篇为手厥阴之府。配十二经络。乃有形有 名。有经络者。其字读作去声。并有月旁。不可以无状有名之三焦。混作 有状有名有经络之三也。 肝胆同为津液府。能通眼目为清净。 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胆为清净 之府。肝开窍于目。故能通眼目为清浮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医者。五脏安和。则出入息匀。然后能诊他人之脉。不至差忒也。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言医者。以中指对病患之掌后高骨。转而向前。则为关脉矣。 以此推排名尺泽。三部还须仔细看。 上文既以中指定其关脉。则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不言而喻矣。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直下取。 中部而名之曰关者。正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而为阴阳之关隘。此又 非所论于寸关尺之三部而言之也。 按脉经云。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 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如征必恶寒。 而烦扰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脏。无阳 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根据 此阴阳以察病也。 阳弦头痛定无疑。阴弦腹痛何方走。 弦为少阳。主半表半里。然从阳化则热。从阴化则寒。今弦脉见于阳部。 为少阳有火。而作头痛。此从阳化则热也。阴部见弦。则为少腹有寒痛。 此从阴化则寒也。弦为气血收敛之脉。而见于关前。则为风寒外来。见 于关后。则为阴寒内生。 阳数即吐兼头痛。阴微即泻脐中吼。 要知吐兼头痛。足少阳阳明。皆有此证。倘诊得关前之脉。数而带弦。则 为足少阳胆经之火。上攻于头。故吐而头痛也。若诊得关前之脉。数而 带洪。则为足阳明胃经之火。上攻于头。故亦吐而头痛也。阴脉见微。则 下焦之真火衰。衰则脾失其温养之源。故脾虚而作泻矣。然脐者。脾之 关也。吼有声也。 阳实应知面赤风。 关前。阳部也。面。诸阳之会也。实脉。阳火也。今阳部而见实脉。则热极生 风。故面赤而为风热也。或曰。数为热。实亦为热。同一热。何以证脉之不 同也。答曰。数脉者。火之从下而冲上也。或有虚实之分。实脉者。火之从 内而达外也。但实而无虚。 阴微盗汗劳兼有。 汗者。血所化也。凡人寤则阳用事。寐则阴用事。盗汗者。人当寐时。则阳 不用事。阳不用事。而营气外泄。盗其不知而出也。上文既云阴微即泻。 而此复云阴微盗汗。何一脉而两病也。盖以其人兼有劳证。复得阴部 脉微。则为阴虚盗汗之证矣。 阳实大滑应舌强。 大则为火。实则为火有余。滑则为痰。火有余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煽。 则痰随火上关前阳部也。心居膈上。亦阳位。舌为心之外应。阳部而见 实大且滑之脉。则风火生痰。窒塞心窍。故舌因之而强也。 阴数脾热并口臭。 脾主中州。与胃为表里。虽赖下焦之相火熏蒸。得以腐熟水谷。行其津 液。然亦不可过旺。关后为阴。阴数则相火反乘脾土。脾热则传于胃。胃 为阳明。阳明开窍于口。故浊气上升。而口为之具矣。 阳微浮弱定心寒。 关前为阳。微浮弱为阳气衰。心主火。居于膈上。今阳部而见微浮弱脉。 则为阳气衰微。心火不足。故曰定心寒也。 阴滑食注脾家咎。 食注者。完谷不化也。滑主壅多阴。脉见滑。是脾胃失其运化之机。不能 腐熟水谷。故作食注而下矣。 关前关后辨阴阳。察病根源应不朽。 夫九老。阳之数也。十老。阴之数也。欲辨关前关后阴阳之数。准难经所 云。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 考平人气象论中岐伯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 五动。闰以大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王冰释云。经脉一周于身。凡 长十六丈二尺。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 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则气都行八百一 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 凡人身之经脉。周身共计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 寸。呼吸定息。共行六寸若至二百七十息。得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 十六丈二尺。始一周于身。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于身。共计一万三千 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而足大衍之数也。今脉见迟息。则犹是其脉 之行也。减平人之二。是二百七十息中。脉行止得九丈七尺二寸。较平 人一十六丈二尺之数。尚余六丈四尺八寸。不能一周于身。而以一昼 夜五十营共计之。则一万三千五百息。而脉仅行四百八十丈。是不能 满足五十营之数矣。故曰迟也。二败者。校之迟脉。则又损一至。又损一 至。则是二百七十息中。脉止行得六丈四尺八寸。准之平人脉。尚余九 丈七尺二寸。不能一周于身。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止得六百零五 丈矣。仅平人之一半。故为败也。三迟为冷。损二至则迟而又迟矣。故曰 冷。危困也。 六数七极热生多。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瘥。 六数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一至也。平人脉呼吸定息。共六寸。二百 七十息。共一千三百五十动。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为一周于身。今诊得 脉数。是于平人脉一息五动之中。加一至也。既加一至。则二百七十息 中。加二百七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三丈二尺四寸。若以一昼夜 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一百六十二丈矣。故曰。数 也。七极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二至也。既加二至。则二百七十息中。 加五百四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行六丈四尺八寸。若以一昼夜五 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故曰极也。 数则为数。六至七至。岂非热生多乎。八脱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三 至也。既加三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八百一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 行九丈七尺二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又 过行四百八十六丈矣。故曰脱也。九死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加四至 也。既加四至。则二百七十息中。加一千零八十动是于一周身外。又过 行十二丈九尺六寸。若以一昼夜五十营共计之。是于八百一十丈外。 又过行六百四十八丈矣。故曰死也。十归墓者。较平人一息五至而倍 加之也。息则犹是。而动数倍加。动数既倍加。则丈尺亦倍加。岂非二百 七十息中。已两周于身。而于一昼夜间。已一百周于身矣。故曰归墓也。 十一者。较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一动也。既加一倍有余。是于二 百七十息中。即行三十五丈六尺四寸。于周身外。又多行三丈二尺四 寸。若以一万三千五百息计之。则一昼夜一百营于身。又加一百六十 二丈矣。十二者。设平人一息五至加一倍。又多二动也。既加一倍。又多 二动。是于二百七十息中。已行三十八丈八尺八寸。是一昼夜得一百 营于身。而又过行三百二十四丈矣。此至之极也。此脉至之极。故曰绝 魂也。譬诸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若加一二十里。或可强而行之。若加 之八九十里。乃至一倍之外。则必倒毙而死矣。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此足上文从迟而益减为损之极也。若曰三迟二败。上文已详言矣。若 损之又损。至两息一至。则平人两息。而病患脉始一至也。是一昼夜间。 脉止行得六千七百五十动。以五十营计之。止一周身而尚不足。则死 也宜矣。譬之一骑。日行百里以为常。今筋力渐衰。日行六七十里。或可 望其复壮。及日行一二十里。而尚不能。其惫也甚矣。安得望其复生哉。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此总结上文迟数损至之脉。谓迟则为冷。数则为热。其人之呼吸。脉之 尺寸。经之度数。具载于秦越人之难经中也。 热即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 肝主风热。则火盛金衰。不能制木。则木自旺而生风。肺主气冷。则水盛 火衰。不暇制金。则金自旺而生气也。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根据经分节气。 春弦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 生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 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 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 善忘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夏洪 者。即玉机真藏论。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 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 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 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 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毛者。即玉机真藏论。岐 伯曰。秋毛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 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 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 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 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石者。即玉机 真藏论。岐伯曰。冬石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 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 谓太过。病在外。其来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 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 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阿阿缓弱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按玉机真藏论。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 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帝曰。恶者如何得 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者。此谓不及 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 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 重强。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应变通元记。 张世贤曰。在意。专心不他杂也。他事不杂于胸中。精察脉理之微细。则 灵机自然晓悟。元微之理贯通而不忘也。灵机。脉理也。脉理活动而不 执滞。故曰灵机。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还应是本宗。 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脉。皆轻手取之而即得者。浮以候表。故曰七表。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同。 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脉。轻取之不得。重手方得。沉以候里。故曰八里。 血营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之于五脏六腑。皆受于气。其清者为营。浊 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周流不息。五十周而复大会。阴阳相 贯。如环之无端。故血为荣气为卫。凡人所以得全其性命。气与血也。气 为阳。阳为卫。血为阴阴为荣。二气常流。所以无病也。经曰。人一呼脉行 三寸。一吸亦行三寸。呼吸定息。总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 百息。脉行五十度。周身漏水下百刻。营卫外行阳二十五度。内行阴亦 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32:28 | 只看该作者

濒湖脉学 校正版

■■ 四言诀■ 经脉与脉气

脉乃血派,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1:44: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书籍《脉诀乳海》


素问九卷.为医经之祖.西晋乱后.失其第七一卷.故梁七录所载全元起诠注.皆只八卷.唐王冰谓于郭子斋堂.得受先师张公秘本.林亿等讥其以阴阳大论之文纂入.犹周官亡冬官以考工记补之之类.何以言之.夫六淫之邪.以风寒热为三大纲领.考素问风论热论.病情委曲详尽.何以独阙寒论.而热论首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既云类伤寒.则有正伤寒专论可知.惜乎亡于兵火.仲景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当时尚未亡失.是伤寒专论.散见于六经篇中.幸高平王叔和编其残帙.使医统正脉.一线不绝.厥功伟矣.又集先贤诊法.着成脉经.更以师承心验者.别撰脉诀.经高阳生编为歌括.以便记诵.辞俚旨深.朱子跋郭长阳伤寒补亡论.深许其高骨取关之义.何戴起宗李濒湖辈.不求其旨.但鄙其文.多见其不自量也.余夙好方术.服膺此书.思欲诠释以畅其义.庚寅之春.于广陵肆中.得脉诀乳海六册.虫啮尘湮.几难卒读.携归案头.如理乱丝.始能成诵.其作者为王君邦傅.王君不知何时人.亦医林中之矫矫者.以河洛之精义.发叔和之奥旨.而于营卫循行之道.尤深致意焉.论理精详.引证博雅.金元后仅见才也.惟画图立说.似近胶刻.脏腑拘例.未免沿习.言其所当然.未言其所以然也.请试明之.易本乎天地.人与天地参.其阴阳之理一也.乾坤六爻以配十四经脉.婺源江氏河洛精蕴.论之綦详.脏腑定位.西士解剖诸书.言之甚悉.而气化之理阙马.夫归藏商易.取用乎坤.而以十二辟卦.候一年十二月消息.礼记孔子曰.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所谓坤干者.商易归藏也.故系辞曰.变通配四时.又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曰.往来不穷.谓之通.又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皆此义也.汉儒每常言之.十二辟卦者.即十二月令之卦也.又即乾坤二卦六爻之旁解也.盖干之六阳.自十一月建子.冬至一阳始生.为地雷复卦.即干初九爻.十二月建丑.二阳生.为地泽临.即干九二.正月寅.三阳生.为地天泰.即干九三.二月卯.四阳生.为雷天大壮.即干九四.三月辰.五阳生.为泽天 .即干九五.至四月建巳.六阳充足.而为干为天.即干上九.此一年之乾卦也.至五月建午.夏至一阴生.为天风 卦.即坤初六爻.六月建未.二阴生.为天山遁.即坤六二.七月建申.三阴生.为天地否.即坤六三.八月酉.四阴生.为风地观.即坤六四.九月戌.五阴生.为山地剥.即坤六五.至十月建亥.六阴纯静.而为坤为地.即坤上六.此一年之坤卦也.夫坤为万物之母.而能生物.然坤本纯阴.必待干与之交.而得其阳.然后始能生万物也.十二支次序.世人皆以子为首.因坤临十月亥.坤为纯阴之卦.阴极则阳生.故十一月冬至一阳升于地上.为地雷复也.不知造化端倪.实不在子而在午.盖天地交而后万物生.是干坤交 之初.即为万物造端之始.然交必阳体充足.而后能交干之六阳.乃充足于四月之巳次为午.故干至五月建午.始与坤交是则干足于巳而动于午.巳午皆火.故伏羲干居正南.干之外体.属火.干中含蓄阴精属金.故五行家言.庚金长生在巳.所谓长生者乃指其生之之源而言也.干之初动于午每年五月夏至之时.干上九一.阳已升至天顶极高.不得不转而向下向下即感动坤阴之气上升而交.故天地三交五月建午为第一交.六月未为二交.七月申为三交.所谓坤三索于干也.乾坤交而谓之索者.以坤本纯阴.必索于干而后有阳.始能生化也.干阳入坤而化为气.气升为云为雨.盖十二辟卦.干位巳火也.坤位亥水也.干与坤交.则火入水中.而化为气.以水为质火为性试以一碗.人张口气呵之则生水故知气之形属水.而其所以能升腾行动者.则火也爻辞曰.见群龙无首吉.言气升能为云雨.故喻为龙.而干与坤三交.则干上四五之三爻.尽入于坤.而干上爻巳火之首.早入亥水之中.为育生胚胎之兆.故龙之无首吉也此天地阴阳化育之义推之与人亦然饮入于胃.由胃小肠相接处幽门.幽门之上有一窍.水饮从此窍散布下焦脂膜之中.由脂膜而渗入膀胱.膀胱无上口.故曰渗入也.气血之升降.必由呼吸以循环.吸入天之阳.呼出地之阴.吸入之气.由鼻入肺.历心引心火.从总脉管.循督脉入肾.又从肾系以达下焦胞室.挟膀胱至下口.其吸入天之阳气.令人身心火.蒸动膀胱之水.化而为气.循冲任而上.化津化汗.过膈入肺.还至于口.由呼而出.斯即乾坤相交.三索之义也.明乎此.不独察水火之征兆.阴阳之盛衰.即四时伏气之病机.莫不由此悟入.若夫营卫之理.请再明之.卫者气也.卫护于外者也.营者血也.营运于中者也.但血中有气.气中有血.不可须臾相离.而其本则一.其道有三.如动一也.静一也.所以能使其动静者.又一也.太极无形.而寓三才之理.凡物皆然.不独指动静而言也.谷入于胃.其糟粕由广肠而出魄门.其精液有微丝管.吸至颈会管.过肺入心.化而为赤.此即清者为营也.其血赤由总脉管.循督脉下达.胞室.内而脏腑.外而经脉.一日夜五十周.尽八百十丈之脉道.以应呼吸漏下者.此其一也.人之饮食五味杂投.奚能无毒.胃中悍毒之气.合下焦水火蒸腾之气.由上焦气街散入微丝血管.微丝血管者.即经所谓孙络.此浊者为卫也.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卫气出于下焦者.言其生气之原.五味篇谓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者.言其出入之道也.奉心化赤.之血气.由络脉管之尾.递入孙络.与阳明悍毒之气并.布散通体皮腠之间.充肤热肉.澹渗毫毛者.此其二也.清浊混淆.赤血渐变渐紫.西士见其色紫.知其有毒.名之曰炭气.然不知其毒所从来也.孙络散布遍体.渐并渐粗.而接入回血管之尾.回血管者.即经所谓络脉也.血入回血管.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脉管交相逆顺而行.外行于经脉者.有阴阳之别.一支沉于分肉之间.一支浮于肌腠之上.即阳络行于皮表.阴络行于皮里.而皆与脉管偕行.亦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义.此其三也.回血管内外行遍.入总回管至心.递入于肺.呼出悍气.吸入生气.紫者复化为赤.经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者.此之谓也.诊脉察病.当考诸运血脉管之营卫.外邪袭入.当考诸微丝血管.缠布周身之营卫.夫太阳主表.太阴亦主表者.盖肺为天.天包地之外.而处于上.膀胱为水.水环地之极.而处于下.膀胱主水.水阴也.肺主气.气阳也.故寒伤营.当责诸太阳.热伤卫.当责诸太阴.识此寒热之治.知所适从矣.若口鼻吸受之伏气.当考诸回血管.阳络浮于脉外者.可刺之以泄其气.阴络沉于脉内者.宜急攻之以杀其毒.观近世沙毒必刺委中诸穴.其血色微紫病轻.深紫或黑病重.故当急刺以出其血.否则毒由总回管入心.不可施救.此其证也.虽然.其道有三.而气血则一.斯乃阴阳至理.三才指归.乾坤三索.化生万类.不外乎此.然卫气篇曰.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足征阴阳之变.虽圣贤亦莫测其机.即其不变者观之.又岂可缘木以求鱼.故谓画图拘例者泥矣.如浮为表脉.而里虚者无不兼浮.沉为里脉.而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每多沉紧.迟为阴寒.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脉反呈迟.数为阳热.若脉来浮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此阴盛于下.逼阳于上.虚阳浮露之戴阳证也.脉数盛大.按之涩.而外有热证者.此名中寒.乃寒凝血脉.外证热而脉即数也.是表可主里.里可主表.寒可察热.热可察寒.阴阳变化之机.活法存乎一心.似可不拘拘于成见矣.然不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若舍绳墨.又从何处化裁运用乎.则脉诀一书.尤当深思而索玩者也.故乐为之序.

光绪辛卯初秋.石林旧隐.叶霖子雨氏.书于研医读易之斋.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2:0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0 14:12 编辑

少林七十二艺概论
  
  
  
     72艺与气血
    72艺阴阳软硬功夫,以气血为主,盖气为卫,血为营,卫为轻,营为重。人之一身皆有营卫,故曰营非卫不运,卫非营不和。然气为君,血为臣,血有不足,可以暂生,而气不生,立即死矣。人身所恃以生者此气也,今论其概:气出中焦,总统于肺,外护于表,内行于里,出入升降,全体周章,须臾不息,昼夜恒常,所以鼓血进行者,惟此气也,血者水谷之精也,化自脾胃,总统于心,受令于肝,施泄于肾,宣布于肺,循脉环行,网分赤白,灌溉周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足得之而行,所以藉气之发,从而实行滋养者,惟此血也。总之,血也,气也,能辅而行,不可或伤者,是以营卫运和,腑脏得所出入,升降濡润,宣通饮食,滋阳生阴,六经恃此长养,百脉由此充盈,即真人之修养,靡不由此也。假使七情交致,五志妄兴,气弱血亏,失常乖戾,清者化而为浊,行者阻而不通,表失卫输而不和,里失营运而不顺,则血液妄行,诸病丛生,即死亡之凶兆也。血盛则容壮,气弱则形衰,气血既难合而易亏,可不谨养乎。其养之道,即为习拳与练功,盖练功者练气也、运血也,使血液运于周身筋肉间,渐渐充实而坚强,可以卫瘴厉、御寒暑、凌波浪、撄患艰劳苦于不顾,使气随意而注,从腋肋渐达欲用之部位,同时延长其呼吸量,于是食量增加,身体顽强,智力德育与日俱进。盖练功者,体力强而意志坚。体力强而意志坚,则天下事无不足为也。简而言之,人之强弱,即气血之强弱;人这生死,即气血之生死;人这锻炼,即气血之锻炼,其关系岂浅鲜哉。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2:03:46 | 只看该作者
“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 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 气血》)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2:07:5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书籍《医述》
血证

经义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诸血者皆属于心。

○不远热,则热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素问》)

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

哲言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金匮》)

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道经》)

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然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厘清浊;得脾气之鼓运,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下归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复归于肝而为血;血不泻,统归于心,得离火之化,而为真血,以奉生身,莫贵乎此。(张路玉)

人身之中,气为卫,血为营。《经》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

生化于心,总统于脾,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出入升降,濡润宣通,靡不由此。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为血也。注之于脉,充则实,少则涩;生旺则诸经恃其长养,衰竭则百脉由此空虚;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血者难成而易亏,可不谨养乎?阴气一伤,诸变立至,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中,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移热膀胱,则溺血;渗透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搏,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滞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色多紫黑;热胜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瘾疹;凝涩于皮肤,则为冷痹;蓄之在上,则喜忘;蓄之在下,则如狂;跌仆损伤,则瘀恶内聚。若分部位,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此特举其所显之证而言也。(《玉机微义》)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2:4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0 14:44 编辑

总结了一圈,发现“气为卫,血为营”居然是以前中医的共识,从内经到难经、伤寒、诸病源候论再到明清民国的医家,大都是这个看法。奈何现在的基础理论会把这一重要的联系给掩饰掉了呢??!!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2:41: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气血论述基本上看不到营卫的影子了
50
发表于 2019-1-11 06:58:05 | 只看该作者
      在各种辨证论治中,相关气、血的证与很多,关于营卫的证比较少,只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分证、营分证,而且这两个证与“卫者气也.卫护于外者也.营者血也.营运于中者也,”相距甚远。用进废退,渐出视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2:22 , Processed in 0.0686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