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金栋医学论文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7:46:35 | 只看该作者
23、由“专”求义
(《中医文献杂志》19953期)

専与耑古通。耑,段注《说文》:“古废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乃多用耑为専矣。”専与耑现皆简化为“专”。専与尃形体相似,传抄每易致讹,故凡用専、尃、耑作声符者,如传、抟、转、傅、搏、博、揣等字,传抄极易相混。古籍文章中凡用此等文字,其义若有难通之处,或系通假或为错讹。如因声(专)求义而理通当属通假字,若因声求义而理未通则属错讹字。兹就《内经》用“专”作声符,以《甲乙》《太素》互参对照,对通假、错讹之处,略例几则以说明之。

一、传与抟、转、揣相通,与搏相讹例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王冰注:“夫精神可传,唯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从王冰串讲注文中看出,王将“传”作“流传、传播”之义,欠妥。

按:传,当作专。尤怡《医学读书记》:“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

一说传或作“抟”,如俞樾《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是言精神专一,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正持此说。

考:抟,段注《说文》:“古亦借为专一字。”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左传》:“如琴瑟之抟壹。”抟,当作专。抟之“聚”义虽可通,然抟、专相比较,“专”义更胜。实际上其本字就是“专”。

传,《太素》作搏,错讹。因搏与传(傅)、或与抟(摶)形似致讹。故《素问》之传,非为抟、搏,本字为专。

再如《灵枢·大惑论》:“阴阳合传而精明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传、转二字,《甲乙》皆作“揣”,《太素》都作“传”,可见“传、转”当为一个字,或传或转或揣。揣义难通,疑即“抟”字。传、抟、转古通假,如《汉书·燕王刘泽传》:“燕王北定代、云中,转胡众入萧关。”王念孙《杂志》:“转字师古无音。念孙按:转读为专,专谓统领之也。《史记》作抟。《索隐》曰:抟音专,专谓专统领胡兵……专、抟、转,声相近,故专又通作转。”转与专音同而借,故《灵枢》本字当作“专”。阴阳合传,当作“阴阳合专”,即阴阳诸精气会合而精专不杂。神精乱而不转,当作“神精乱而不专”,即精神分乱则不能专一。

二、传、搏相讹例
《灵枢·五色》:“察其散搏,以知近远……散为痛,搏为聚。”按:搏义难通,当系“抟”字之讹。抟,聚也。散、聚对文,正合医学义理。搏,《医部全录·黄帝灵枢经》、《类经·脉色类》皆作“抟”。

再如《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抟,《甲乙》、《太素》均作“搏”。抟,聚也。经文“抟”字义通,非系“搏”字。

三、传、傅相讹例
《灵枢·肠胃篇》:“广肠传脊,以受回肠。”传,《太素》作“傅”。杨上善注:“广肠……附脊以受大肠糟粕。”傅,通附,附着之义,本篇后载“小肠后附脊”可证。《太素》是,传字误。

再如《灵枢·背腧》:“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传,移换之义,然《甲乙》作拊,《太素》作傅。杨上善注:“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据此三书各有其义,然似《内经》“传”义更胜。

四、转、博、搏相讹例
《灵枢·大惑论》:“久而不解,独博独眩。”张介宾《类经》注:“凡人登高博望,目见非常之处,无不神魂惊荡而心生眩惑。”据张氏注文串解,系将“博”作“广博宽远”之义而释,欠妥。按:博,《太素》作转。萧延平校注云:“《灵枢》作传。”据萧校别本博作传,但“传”义非通。转与眩义同,即眩转之义,故《太素》为是。

再如《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阳,转则为巅疾。”转,《太素》作搏。此句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作“搏阳则为巅疾”,其义与《太素》同。故以《太素》为是。

五、揣、喘相通例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按:揣,段注《说文》:“按:《方言》常绢反,是此字古音也。”《康熙字典》:“尺兖切,音喘。”《说文》:“喘,疾息也。”呼吸急疾、急促谓之喘,此乃本义。然《内经》有多处言喘为脉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喘,《甲乙》作揣)王冰注:“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状也。”故揣,本字当为“喘”,指脉动疾急。

古人诊脉是以呼吸至数来测定脉动之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故可借呼吸急促之“喘”,来比喻脉象之疾急也。等于说“脉动急疾、急促谓之喘”,此乃引申义也。

再如《太素·五脏脉诊》:“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杨注:“有本为揣揣。”喘喘,谓脉象急疾且园转连贯。

另,《太素·邪传》:“其著于伏冲之脉,揣揣应手而动。”揣揣,《素问·大奇论》、《甲乙》皆作“揣之”。按:揣揣,当系“揣之”误为“揣”字叠用(即揣揣)而成。“揣之”中之“揣”字,音初委切(chuai),动词,触按之义,《太素》揣揣非。若“揣”字叠用,则音义与“揣之”皆异,亦非“喘喘”之义。《太素》“揣揣应手而动”,当为“揣之应手而动”,此正与《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喘动应手矣”中之“喘动应手”,义相吻合。

六、揣、搏相讹例
《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文中六个搏,《脉经》、《千金》同,但《甲乙》、《太素》皆作“揣”。按:原文“搏坚长”正与下文“软散”之脉对举并提,可见“搏”字是,“揣”字非。

再如《素问·大奇论》:“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四个搏,《甲乙》、《太素》俱作“揣”。揣,非也。

4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7:48:19 | 只看该作者
24结代脉新识

(《四川中医》杂志1996年第14卷第2P10

结、代脉乃二十八病脉中二种脉象,同属间歇(止)之脉。自张仲景《伤寒论》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始,历代医家对结、代二脉能否同见,颇有争议,至今仍莫衷一是。那么二脉可否并见呢?兹据历代脉学著作,结合临床及心电图所示,浅谈拙见。

对于结脉的描述,历代医家皆尊王叔和《脉经》,而《脉经》对结脉的论述,乃源于仲景之《伤寒论》。《伤寒论》云:“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后世从之且略有补充,如李中梓《诊家正眼》云:“缓时一止……结之为义,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也。结脉之止,止无常数。”《简明中医辞典》:“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结脉由古之“缓时一止”到后来之“迟时一止,止无常数”,渐趋完善。结合现代医学心电图所示,间歇脉(止)与西医心律失常中期前收缩(早搏)相同,此已得到公认。从临床看,间歇脉(早搏)频率在60—90次/分之发生率要远比60次/分以下和90次/分以上者高。“缓时一止”之缓乃缓脉,亦二十八脉之一。

缓脉,《脉经》云:“去来亦迟,小駃于迟。”亦属迟脉类,但至数要比迟脉快,《濒湖脉学》、《诊家正眼》和《中医诊断学》等皆定“一息四至”。从至数而言,缓脉与平脉之至数相同,古人以息间定至数,今人用秒表计频率,今定60—90次/分。由是观之,窦性心律、脉律正常之偶发早搏,当为“缓时一止”之结脉;而低于60次/分之偶发早搏,即窦性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当属“迟时一止”之结脉。此“迟缓一止”之结与《简明中医辞典》所云正相吻合。

另外,心电图所显示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Ⅱ°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亦在“迟缓一止”之范围,当属结脉。而且在Ⅱ°房室传导阻滞Ⅰ型(文氏现象)中,心室脱落后第一个PR间歇最短(相对来说脉率最快),以后逐渐延长,此规律与《伤寒论》所云“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名曰结。”似同。

再者,心房纤颤伴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时,室率慢,若低于60次/分而节律不规则或伴室内差异传导时,可谓“迟中一止”且指下有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此当为结涩之脉。此时通过心电图可确诊为房颤伴传导阻滞或室内差传。

代脉,《伤寒论》云:“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脉经》对代脉之描述亦源于此。由条文分析,代脉指间歇时间较长,后世称“良久方来”者,此代脉最初之义。结合现代医学心电图所示,间歇时间长者,多见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Ⅱ°以上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结性逸搏等。此时脉率多在60次/分以下,即“迟中一止,良久方来”者,当属代脉也,如临床常见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之心律失常便如此。“迟中一止”乃结脉也,如此结、代二脉可以同见,故《伤寒论》中所云之“脉结代”与临床是相符合的。其中间歇时间短者为结脉,间歇时间长者为代脉,此当为仲景之本义。但《伤寒论》之“脉结代”与后世又有不同。

后世医家根据歇止是否有规律而区分结、代二脉。如《诊家正眼》云:“结脉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临床所见,止有常数即间歇有一定规律,多在缓脉频率(60—90次/分)中见到,迟脉率(60次/分以下)见到者罕见。正如《诊断学》云:“代脉,脉率正常,但出现有规律的间歇……可见于过早搏动形成的二联律、三联律等。”[1]但《中医诊断学》云:“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2]此未分辨代脉是“迟中一止”还是“缓中一止”,概念模糊,使后来学者无所适从。如此“止有定数”之代脉,即早搏形成的二联律、三联律等不能同结脉并见,故时贤祝谌予说:“现代许多医生在病历上写脉结代,这是不对的。”[3]

由上可以看出,代脉特点有二:一、良久方来,指间歇时间较长,在迟脉率中出现,即“迟中一止,良久方来”者,乃代脉也,此与《伤寒论》所云之“脉结代”同见相符合。临床可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二、止有定数,指间歇有一定规律,脉率正常。临床可见于早搏形成的二联律、三联律等,此与结脉不能并见。

参考文献
[1] 山东医学院.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27
[2] 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6
[3] 张伯臾等.心律失常证治[J].中医杂志,1985,26(7):1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0:26:04 | 只看该作者
25、上尿路结石治疗体会

《河北中医》杂志 1996年第5期)

金栋刘继民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1急性发作期
1.1 临床表现:

腰腹疼痛,剧痛难忍伴血尿、膀胱刺激征。疼痛呈阵发性和放射状,腹痛无压痛、反跳痛,或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尿镜检可有红、白细胞或脓尿、蛋白等。B超或彩超可显示:结石影像或伴轻度肾积水,或虽未显示结石影像而有肾积水和或有输尿管上段扩张等影像学表现。此期属中医气滞湿热型,或伴瘀血。

1.2 治疗:

1.2.1  中药煎剂:金钱草45g,海金砂24g(布包),郁金15g,鸡内金10g,滑石10g(布包),石苇10g,车前子15g(布包),萹蓄15g,瞿麦15g,木通6g,泽泻15g,茯苓15g,木香15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0g,川牛膝10g,三棱6g,莪术6g,赤白芍20g,白茅根15g等药物组成通淋排石汤,共奏清热利尿,行气活血之功。据现代药理,该方可以缓解结石部位平滑肌之痉挛,增加其输入功能,提高肾内压,推动结石下移,积水消失,且还能使结石部位粘膜的炎症反应减轻,减少组织充血水肿,从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0-14天。

1.2.2  西药:以快速利尿、解痉止痛、抗菌消炎为原则。尿路结石主张大量饮水,目的在于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利于结石下移。但饮水吸收太慢,临床常用静脉快速输液,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加大冲刷尿路之力,抑制结石与周围组织粘连。同时配以利尿、解痉之药物,可使输尿管痉挛得以缓解,肾和输尿管压力增加而促使结石下移排出。

液体可选用10%葡萄糖、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总量为1500ml-2000ml,将利尿、解痉,抗菌消炎之药物加入液体中。利尿药可选用甘露醇(单用)或速尿20mg、50%葡萄糖,因人而异。解痉止痛药可用654-2(山莨菪碱)10-20mg,亦可用硝酸甘油10mg;但静点硝酸甘油要求滴速15-30滴/分,太慢,终不如654-2快速静点效果明显。由于尿路感染是引起尿结石的原因之一,而且结石又容易合并感染,故抗菌消炎必用。可选用氨苄青霉素5.0g、庆大霉素16-24万单位、灭滴灵250ml静点,口服可选用氟哌酸0.2g,每日3次。快速利尿后导致电解质丢失,故在液体中加氯化钾1-2g。临床笔者多选用以下方案:①灭滴灵250ml加654-2  10mg入壶;②10%葡萄糖500ml加庆大霉素24万单位、654-2  10mg、维生素B6  100mg、10%氯化钾10ml;③盐水500ml加氨苄青霉素(皮试阴性后)5.0g;④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10ml。连用5-7天,每天1次,静点。

2  慢性隐匿期
2.1  临床表现:腰部隐痛、酸痛、钝痛或胀痛,小便不利,神疲乏力,结石较大,病程较长。尿镜检可有红、白细胞或蛋白等。B超可显示结石影像并伴中、重度肾积水。此期属中医肾虚型或伴气滞血瘀。

2.2  治疗:此期以中药益气补肾、行气活血合金钱草、海金砂、郁金、鸡内金治疗为主。

2.2.1  益气补肾,温阳利水。笔者临床多随证筛选:黄芪24g,党参15g,川断15g,川牛膝15g,巴戟天6g,附子10g(先煎),桂枝10g,杜仲10g,淫羊藿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茯苓24g,猪苓10g,防己10g,泽泻15g等以益气补肾,温阳利水。

2.2.2  行气活血,化瘀利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尿增;行气既可以解痉而止痛,又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输尿管蠕动有利于结石下行。活血化瘀之品具有对结石所在局部的炎症、水肿、粘连的抑制和松解作用,而且可促使结石结构变化,使之断裂碎解。临床遇有炎症粘连较重,已有梗阻、积水存在的较大结石,应以活血化瘀为主组方,可收到满意效果。较大结石滞留在尿路,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结石表面粗糙易滞留引起输尿管水肿、炎症、溃疡、纤维组织增生及输尿管周围炎等病理改变。若体积较大,长期滞留不移动或合并肾积水的尿路结石,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治则。笔者多用:木香15g,枳壳10g,香附10g,元胡15g,川楝子10g,川牛膝15g,三棱6g,莪术6g,赤芍10g,王不留行15g,皂刺15g,琥珀3g(冲),丹参15g等行气活血、化瘀利尿。

2.2.3  在结石病的用药过程中,金钱草、海金砂、郁金、鸡内金(四金)是必用之品,即可排石,又可溶石,且尚有抗菌消炎之功,急、慢性皆可用之。上三法联合应用,效果尤佳。

点评

朴实无华,简单实用,非有真实经验者难以做到也。赞一个!  发表于 2018-9-10 09: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4
 楼主| 发表于 2018-8-28 20:27:23 | 只看该作者
26、不稳定型宫外孕瘀湿型的中医治疗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刘继民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宫外孕中医认为属少腹瘀血证,故山西医学院及第一附院,根据宫外孕不同时期,创制宫外孕汤、宫外孕Ⅰ号方和Ⅱ号方等,后诸方被选入高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三、四、五版)和周凤梧主编《实用中医妇科学》(山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中,并且现在多种杂志报道,宫外孕中药治疗多为诸方加减。在临症中发现,对陈旧性宫外孕用宫外孕诸汤方,效果很好;但对非陈旧性宫外孕时期如不稳定型,用诸方有时效果并非皆如人愿。

宫外孕乃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过去多采取手术这唯一的根治方法。近20多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的共同研究,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成绩。在笔者接治的宫外孕患者中,多为西医采取输血止血、抗菌消炎等急救措施后,病情渐趋稳定而改用中药治疗。此时已无休克征象,临床表现为阴道持续或间断少量出血、腹痛、贫血面容、神疲乏力,属不稳定型宫外孕。有些患者在服用活血化瘀之宫外孕诸方后,疗效并不乐观,后来经过临床反复实践,体会到加用利湿祛湿药物,效果可明显提高。

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导致胚胎、羊水、血液等流入腹腔,最终形成盆腔积液、积水或血肿等。此时因病程较短,尚未形成陈旧性宫外孕。但腹腔之积液,实乃瘀湿相杂之混合物,非独瘀血。

有鉴于此,笔者参考古方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今方宫外孕Ⅱ号,自拟化瘀渗湿汤治疗由宫外孕而形成之盆腔积液、积血或血肿等,效果很好。如张某,女,36岁,1995年3月23日诊。该患者主因下腹部坠胀疼痛伴阴道出血两天而入院。本院妇产科诊为宫外孕,经保守治疗后,病情渐趋稳定,建议中药治疗。现症:下腹疼痛,有轻微坠胀感,阴道少许出血,面色苍白,头晕,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弱。查尿HCG阴性,血常规WBC 7×10 12/L、RBC 3.0×10 12/L、Hb90g/L。B超报告:子宫直肠窝可见7.6×4.2cm大小的液平面,诊为盆腔积液。证属少腹瘀血、痰湿夹杂,治以活血化瘀、健脾祛湿之法,拟化瘀渗湿汤20剂后,诸症消失,后复查B超病灶已去。

化瘀渗湿汤药物组成:当归、茯苓、泽泻各15g,川芎、赤白芍、苍白术各10g,薏苡仁24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20g,丹参24g,桃仁、三棱、莪术各10g,川牛膝20g,黄芪15g。在具体使用该方时,若尿HCG阳性者,加天花粉30g,蜈蚣3-5条,消癥杀胚;腹胀便秘者加大黄、厚朴各10g。该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健脾祛湿之功,可明显促进积液、血肿之吸收,比单纯用活血化瘀之法,效果要优。方中当归芍药散加苍术,健脾祛湿且活血;宫外孕Ⅱ号方,活血化瘀;薏苡附子败酱散(白花蛇舌草易附子),清热解毒利湿;川牛膝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黄芪补气生血。

综上所云,不稳定型宫外孕乃瘀湿相加之混合物。瘀即瘀血,湿指痰湿,故治以化瘀渗湿汤。均能获满意的疗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06:54:49 | 只看该作者
27涩脉新识

(《河北中医》1997年第19卷第2P2-3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062450)
何计清(河北省井陉县防疫站050300)

涩脉,《中医诊断学》云:“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1]对此脉象之描述,过于文字化,可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且历代医家对涩脉之象认识不一。如王叔和《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2]李时珍《濒湖脉学》云:“如病蚕食叶……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叁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3]而李中梓《诊家正眼》云:“涩者,不流利、不爽快之义。《内经》曰‘叁伍不调’,谓之凝滞而至数不和匀也。《脉诀》以‘轻刀刮竹’为喻者,谓雨沾金石,则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则涩而不流也。李时珍以‘病蚕食叶’为喻者,谓其迟慢而坚也……王叔和谓其‘一止复来’,亦有疵病。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又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且涩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类乎散而实非散也。”[4]李中梓广引诸家之论,在于说明涩脉乃“迟细而短”,不具散、止之象。兹结合临床及心电图所示,浅谈拙见。

涩脉当为复合脉,在与散脉或间歇(止)脉并见即“且散或止”时,方可体会到艰涩不畅、轻刀刮竹;否则实难体会。故前贤王叔和与李时珍皆提到涩具散、止之象。时贤吕光荣云:“昔将涩脉和散脉分而论述,认为涩脉是往来较慢而又‘叁伍不调’,散脉是大而散漫无力而‘至数不齐’;近通过临床观察,觉得涩脉与散脉有共同之处。临床意义相同,形态一致……统称为涩散脉。”[5]对此论述笔者颇有同感,但尚觉欠尽完善。

散脉之象具有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而且节律绝对不规则,至数不清,快慢不匀之特点。结合现代医学听诊及心电图所示,此散脉当与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时之脉象相同。在阵发性心房纤颤时,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室率可达120~160次/分;听诊、脉诊显示心律、脉律绝对不规则即至数不清、快慢不匀;心音、脉搏强弱不等即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无定踪而且脉搏短绌。但此快速房颤之脉绝非只一种散脉可言,因指下尚觉有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故应包括涩脉。所以叔和云“且散”、时珍言“短散”及时贤吕光荣称房颤脉为“涩散脉”,与临床及心电图所示相符合。脉搏虽短绌,但脉率并不迟即脉率不低于60次/分。而在慢性房颤(心室率在100次/分以下,脉率不低于60次/分)或慢性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或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脉率低于60次/分),若心室律不齐、脉搏短绌时,指下亦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且尚具短象,可谓“细迟短涩往来难”,然散象并不著,此等脉当为结、涩之脉,非涩散之脉,此可补吕氏之未备。

间歇之脉乃促结代之类也,结合现代医学心电图所示当与期前收缩(早搏)时之脉象相同。涩脉之止,当为结代之脉,不包括促脉。在脉率正常(60~90次/分)之频发早搏或多源性早搏中,脉律不匀,脉象如趋之厥而涩滞不畅,此当为“一止复来”之涩脉也。而在缓慢性心律失常(脉率在60次/分以下)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可以出现迟脉之窦性心动过缓、结脉之迟缓一止无定数、Ⅱ°以上窦房阻滞、代脉之“良久方来”即窦性停搏、逸搏等,此等脉象若同时出现,指下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甚明,可谓“迟细短且止”,此亦“一止复来”之涩脉。如此涩、止之脉当属结涩脉,又补时贤吕氏之未备。

综上所云,涩脉与散脉或间歇脉并见时,才有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故李时珍云:“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而且涩散或涩结同见时,因脉律不匀,参差不齐,或三而止,或五而停,故时珍云“叁伍不调名曰涩”,而又有三五不调之称。因此说,涩脉乃是一种必与散脉或间歇脉并见之复合脉,脉律不匀,脉率或正常(60~90次/分),非独迟也。涩散脉当与阵发性房颤脉同;涩结脉当见于慢性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脉率正常频发或多源性早搏,如此始合经旨且与临床相吻。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7
[2] 王叔和.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5:1
[3]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濒湖脉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1660
[4] 李中梓. 诊家正眼.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1984:68
[5] 吕光荣.中医心病证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14

点评

这种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联系中西医,值得赞赏。  发表于 2018-9-10 07:1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6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06:56:36 | 只看该作者
28、“鼠仆”小考

(《中医文献杂志》1997年第2期)

河间市中医院金栋  刘继民

《素问·刺禁论》云:“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王冰注:“今刺之而血不出则血脉气并聚于中,故内结为肿,如伏鼠之形也。气街在腹下夹脐两旁相去四寸,鼠仆上一寸,动脉应手也。”王注“鼠仆”,既云“肿如伏鼠之形”,却又云“鼠仆上一寸”而言部位,前后矛盾,所云不一,妥否?
按:鼠仆,《甲乙经·卷五·第一》作“鼠(鼠僕)”,注云:音卜。[(鼠僕),一本作“蹼”。注:原文章无此句,考证后补入。](鼠僕),字书未载,当为(鼠菐)字。(鼠菐),《康熙字典》载:“《集韵》:博木切,音卜。《玉篇》:鼠名。”《辞源·鼠部》云:“鼠璞:未腊之鼠,也作鼠朴。”璞,古方言,指干鼠。《尹文子·大道下》云:“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可见(鼠菐)、璞、朴与鼠连用,音义皆同,义指鼠,故“鼠仆”亦当指鼠。

气街又名气冲,乃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五寸旁开二寸,腹股沟动脉正位于此。若误中此处动脉则出血,而又未排出体外,局部瘀积则为血肿,肿形如小鼠。诚如明·马莳所云:“此言刺气街而误中其脉者,当为肿也。”(《素问注证发微》)。
又按:鼠仆,林亿等《素问·新校正》云:“按别本,‘仆’一作‘鼷’。《气府论》注:气街在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一寸也。”据《新校正》:别本“仆”作“鼷”可知,当时世传本尚有“鼠鼷”一词,《千金方·卷二十九·第三》正作鼠鼷。”鼷,《说文》:“小鼠也。”此“鼠鼷”当与《甲乙经》鼠(鼠菐)义同。但《新校正》所引《气府论》王注之“鼠鼷”则与《甲乙经》“鼠(鼠菐)”义异,亦与《千金方》之“鼠鼷”义非。

由是观之,鼠鼷之义有二。《千金方》成书在《素问》王冰注和林亿《素问·新校正》之前,《千金》鼠鼷与《新校正》所云“别本仆作鼷”吻合,与《素问》之鼠仆义同,此其一也。《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一》:“气冲,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与《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气街,穴名也,在归来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动脉应手”相一致,可见鼠鼷又指部位,当位于气街穴下一寸,此其二也。

鼠(鼠菐)、鼠鼷皆出于《甲乙经》,但所致不同。鼠(鼠菐),《素问·刺禁论》之鼠仆,与《千金方》之鼠鼷义同。鼠鼷,《内经》未载,疑系《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之词,惜此书已遗,而《甲乙经》得以保留,《气府论》王注正引此语,指部位。

自《新校正》“别本仆一作鼷”校语出后,后世医家多宗此说。如明·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刺害》注:“仆当作鼷”。而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则云:“仆,不必改为鼷。鼷,《说文》:小鼠也。(鼠菐),《玉篇》:鼠名。《巢源·附骨疽候》云:产妇女人,喜着鼠(月菐)、髂头、(月畢)、膝间。知是仆、(月菐)、鼷同义,即鼠鼷也。”此注虽发前人之未发,但亦失公允。

综上所述,鼠仆与《甲乙》之鼠(鼠菐),《千金》之鼠鼷义同,本为“鼠(鼠菐)”,《甲乙》为是,义指小鼠。“为肿鼠仆”,比喻瘀血肿起形似小鼠,适合经旨。

47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6:51:45 | 只看该作者
29、消渴从瘀论治浅议

(《河北中医药学报》1998年第1期)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苏秀海  王晓蕴  
河间市中医院  金栋

瘀即瘀血,指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因瘀致消(渴),由消再瘀,二者相互影响,古人早有明训。如《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元·李杲云:“消者,烧也……熏蒸日久,气血凝滞。”清·唐容川《血证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也。”今人则有新说,即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从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如时贤苏氏对58例消渴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发现高粘血型者占71.4%[1]。邵氏从84例消渴患者血液流变学中得到证实:消渴病人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异常,表现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增高,血液浓缩,血沉加速、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及血浆渗透压增高[2]。时贤马氏对消渴患者甲皱微循环进行观感,发现消渴患者的甲皱毛细血管视野模糊者占12%,管袢不整齐者占19.38%,粗细不均者占42.5%,和正常人相比差异显著(P<0.05)。甲皱毛细血管袢数减少者占55.45%,袢型:交叉型、管袢畸形在消渴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甲皱毛细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在消渴患者中占33.8%,袢顶瘀血占30%,袢顶出血占21.88%。血流速度慢,线粒流较少,粒线流较多,粒流亦多,和正常人差异显著[3]。

消渴从瘀论治,当首推时贤祝谌予。祝氏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消渴病患者经用胰岛素治疗后,多数可见舌质紫黯,舌上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瘀血表现,经用活血化瘀治疗,效果明显。于是提出活血化瘀治消渴,并且制定了消渴证血瘀的辩证指标:面有瘀斑,上下肢痛,心前区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舌质紫黯,舌下静脉青紫或曲张等。提出气虚血瘀用补阳还五汤,气滞血瘀者用血府逐瘀汤。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有瘀血征象者,用调气活血汤(广木香、当归、赤芍、益母草、川芎),还自拟活血降糖方(生黄芪、山葛、川芎、赤芍、苍术、元参、当归、益母草、丹参、葛根、生熟地、木香)[4]。笔者验之临床,疗效颇佳。如曾治一男性患者,50岁,干部,1996年7月20日初诊。患糖尿病4年,现症:易饥咽干,但饮水量一般,乏力自汗,烦躁失眠,小便色黄,舌质淡黯,边有瘀斑,舌苔薄黄少津,脉沉细。证属气阴两伤,血瘀于络。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活血降糖方加玉竹15g,天花粉30g。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共服24剂,诸症消失。空腹血糖由12.2mmol/L降至5.4mmol/L,24小时尿糖定量由28.4g降至微量。

瘀血致渴,消渴见瘀,二者互为因果。古代医家虽有论述但涉及治疗内容甚少。现代中医学者则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对消渴进行广泛研究,提出客观指征以补充完善理论上的不足,而且在治疗上广泛应用活血化瘀。因为现代中医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研究,证实了消渴病人在不同阶段均有程度不同的瘀血存在,从而提出消渴病人瘀血的辩证指标,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验之临床,疗效显著。消渴从瘀论治,为消渴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苏国达,等. 糖尿病血液流变性质的研究. 云南医药,1982,(1):5
[2] 邵启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84例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1984,(5):26
[3] 马秀华. 107例糖尿病患者之甲皱微循环观察.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10):63
[4] 祝谌予.糖尿病的治疗和体会. 名老中医经验讲授与学术研究班讲义.1986:76

48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6:53:50 | 只看该作者
30房颤脉初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第5卷第10P12-13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金栋
心房纤颤(房颤)是仅次于期前收缩(早搏)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因心房纤颤导致心律、心率和心音改变而影响脉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但现在各类中医杂志对房颤脉描述不清,或曰结代,或曰叁伍不调,或曰心律不齐,或曰沉涩莫衷一是。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三指体会。虽脉象“在心易了”,因“指下难辨”而众说不一,故通过心电图所示体会房颤脉,对于掌握中医脉象很有帮助,使其“在心易了,指下亦明”。在临床常见的28种病脉中,哪些脉象与房颤脉相同呢?兹不揣浅陋,陈述管见。

在阵发性房颤中,因心房乱颤导致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心室率可达100次/min~180次/min,一般多在120次/min~160次/min。此时听诊、脉诊显示:心律、脉律绝对不规则,心音、脉搏强弱不等,心率、脉率快慢不匀且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此快速房颤脉当与中医之散涩脉同。

散脉之象具有浮大无力而乱、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且节律绝对不整,至数快慢不匀之特点。《诊家正眼》云:“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李中梓浮、中、沉三候之言,可谓散脉传神。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此等描述非常形象逼真,三指之下,正快速房颤时之脉象。然快速房颤脉并非仅一种散脉可包括,因在脉搏强弱不等至数快慢不匀之时,指下尚有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此正涩脉。

涩脉,《脉经》云:“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濒湖脉学》:“散止依稀应指间,叁伍不调名曰涩……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前贤所论,涩当具散、止之象,临床确实如此。只有在散脉或间歇(止)脉时,才可体会到艰涩不畅、轻刀刮竹。在快速房颤时,因脉搏强弱不等,其强的脉搏搏动有力,指下浮大之象明显;其弱的脉搏搏动无力,似不到位,指下之短象可见,此即“浮短”之涩。强弱中挟杂着脉搏之快慢不匀,即“短止”之涩。若数一下脉率是数不清的,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故而显示出脉律之绝对不规则,即浮大无力而乱。只有在浮取时才如此,即“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而中、沉二候则不然。时贤吕光荣认为,涩、散应相提并论,其在《中医心病证治》中论道:“昔将涩脉和散脉分而论述,认为涩脉是往来较慢而又叁伍不调,散脉是大而散漫无力,至数不齐。近通过临床实践,觉得涩脉与散脉有共同之处。临床意义相同,形态一致……统称为涩散脉。”而且吕氏认为,房颤脉即“涩散脉”。此说对快速房颤脉的认识较为公允,但在慢性持久性房颤时,笔者认为则觉欠妥。

在慢性房颤时,室率在60次/min~100次/min。此时,脉律不齐但脉率已可数清,脉搏强弱之感在浮中沉三候皆可体会,此与快速房颤时散涩脉之浮大无力而乱略有不同。因散脉只限于浮取,而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当室率在60~80次/分时之脉搏跳动中,其强弱之感及散脉浮取之象皆不甚明而指下间歇(止)之感甚明,或一止复来,或三而止,或五而停,强弱不等参差不齐,短、止、沉、细,此时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非常明显。脉律不齐、间歇之脉乃促结代之类也。在脉率正常(60次/min~90次/min)之间歇脉(早搏)中当为结脉。但房颤之结与早搏之结不同。房颤之结(止),其强弱、大小不一,指下叁伍不调,无序杂乱,短、止并现;早搏之结,其强弱、大小一致,指下搏动正常,无短、乱之象。“叁伍不调名曰涩”、“一止复来”方谓结,此乃结涩之脉也。

在慢性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若室率慢而规则,脉率多在60次/min以下,此当为迟脉。但若节律不规则或相对规则,即“迟中一止”时,指下之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甚明,此亦为结涩脉。

在室率不甚快(100次/min~120次/min)时,当与快速房颤之散涩脉同。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49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23:04:14 | 只看该作者
31、散脉小议

(《中医杂志》19976期与《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7期)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金栋

散脉属28病脉之一,临床很常见,但有些医家并非真正认识此脉,或将此脉误诊为结代脉。随手翻阅不少中医刊物,凡是描述心律失常中心律不齐(指节律不齐)医案的记载,一般称为结代脉者多,以致结代脉成了心律不齐的代名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不齐有两种,即过早搏动(早搏)和心房纤颤(房颤)。结代脉属间歇(止)脉,与早搏之脉同,此已得到公认。但房颤脉并非结代脉,结代二脉亦并非可包括所有心律不齐。根据历代脉学著作,并结合现代医学及自己的临床体会认为,房颤脉与散脉相同。就此浅谈管见。

《脉经》云:“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濒湖脉学》云:“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对散脉体会最深、描述最详者,当推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云:“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夫杨花散漫,即轻飘而无根之说也。其言至数不齐,多少不一,则散乱而不整齐严肃之象也。”李中梓言浮、中、沉三候,可谓散脉传神,此正与快速房颤之脉相同。

房颤是仅次于早搏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类。在阵发性快速房颤中,仅一部分下传至心室,导致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室率可达每分钟120~160次/分。此时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等,瞬息多变,快慢之间无一定的规律性。触诊:脉搏节律绝对不规则,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听诊心音强弱绝对不一致,触诊脉搏强弱不等、大小不一,即渐重渐无,渐轻渐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渐重渐有,“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其弱的脉搏似短而不到位,减轻渐无。强弱之间显得散乱不整齐,若数一下脉率是数不清的,即至数不清,散乱无序,如杨花散漫无定踪。稍用指力“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再用指力按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中候渐空,按则绝矣。”(《诊家正眼》)。浮、中、沉三候,其强弱、大小不一。故散脉属浮脉类,其道理则在于浮取有之。最后经心电图检查可确诊为快速房颤。此快速房颤之脉能称结代之脉乎?否也。结代之脉,脉搏动有间歇(止),除间歇一次之外,其余脉律相同,浮、中、沉三候之强弱大小皆一致。《诊家正眼》云:“结之为义,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也。”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通过现代仪器心电图检查,经确诊为快速房颤后,去体会散脉,使之指下亦明。如此对于正确掌握散脉之象很有帮助,且使之客观公正准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0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23:06:31 | 只看该作者
32、“参伍不调”话房颤

(《中医杂志》2000年第41卷第1P59-60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  金栋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参伍不调”所言何意,历代诸家不一。如唐·王冰次注:“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张介宾《类经》注:“三以相参,伍以相类,谓之不调。凡或大或小,或迟或疾,往来出入无常度者,皆病脉也。”清·张志聪《素问集注》云:“参伍不调者,即独大独小独疾独徐之意。”胡天雄《素问补识》云:“参伍不调即三五不调,言节律之凌乱也。”以上诸家所言观点不外有二:一指参校类伍,相参互证;二指脉象或大或小、或快或慢、节律不齐。

参伍即三五,其义有二。一指反复类比检验,相参互证;二指错杂、错乱不谐、参差不齐。据经文之意,参伍不调当指脉象长短错杂参差不齐,节律凌乱,或大或小或快或慢。《内经》脉名繁多,达50多种,指感形象不确切,含义亦模糊不清,至晋·王叔和著《脉经》,才将脉象名称确定为24种,后经历代医家如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明·李中梓《诊家正眼》等增补,渐趋完善,定为28种病脉,沿用至今。参伍不调在28病脉中属何脉?

一指散脉。脉象长短错杂,参差不齐,节律凌乱,或大或小或快或慢,当属散脉。散脉,《脉经》:“大而散。”《诊家正眼》:“散有二义,有自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至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夫杨花散漫,即轻飘而无根之说也。其言至数不齐多少不一,则散乱不整齐严肃之象也。”即散脉浮大无力、中取渐空、重按欲绝无根且节律不整、至数不齐、快慢不均。结合现代医学及心电图所示,此散脉当与快速房颤脉相同。

房颤临床常见有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在阵发性快速房颤中,因心房快速不协调之乱颤,仅一部分激动下传心室,导致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室率可达每分钟120~160次或更快。此时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等,瞬息多变,快慢之间无一定规律性;脉诊节律绝对不规则,脉率快慢不均,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听诊心音强弱绝对不一致,脉诊强弱不等,或大或小。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其弱的脉搏,短小无力不到位。强弱之间显得散乱错杂不整齐,脉率无法数清即参差高低不齐,长短不一,至数不清,散乱无序,如杨花散漫无定踪。所以说此快速房颤脉正是中医之散脉。

二指涩结脉。《濒湖脉学》云:“参伍不调名曰涩。”故又有涩脉之称。即或三而止,或五而停,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结合现代医学及心电图所示,此涩脉当与慢性房颤脉同。在慢性持久房颤时,因室率已降,每分钟在60~100次。脉律虽不齐,但脉率渐可数清,其脉搏强弱之感及散脉浮取之象不如快速房颤脉时明显,脉率越慢越如此,而指下间歇(止)之感甚明,或三而止,或五而停,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参伍不调,指脉搏跳动节律不调,往来艰涩。”脉律不齐,间歇之脉,乃促结代之类也。在脉率正常(60~100次/分)的间歇脉(早搏)中,当为结脉。所以此慢性房颤的涩脉当为涩结脉。

涩脉,《脉经》云:“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濒湖脉学》云:“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一个是确立了24种脉象名称及其指感形象标准的王叔和,一个是集前人脉学研究之大成的李时珍,都是将涩散止短并提的,说明脉象复杂,很难统一,现在看来,以房颤脉去体会则不难理解了。

综上所述,房颤因有急性快速与慢性持久之分,致室率不一,故脉象不尽相同。快速房颤脉当为散脉,慢性房颤脉当为涩结脉。二者皆可称“参伍不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7:36 , Processed in 0.0946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