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新医药学的气血理论与生物医学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7-8-10 10:4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0 03:22 编辑

  对极端性寒热的讨论:
  1.讨论依据: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与“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两者都是人体的极端性寒热现象,是古代医者观察、体验到人体在发烧过程中首先表现出短短暂的“寒战”过程,继而引起高热规律的总结。
  2.对寒极生热和重寒则热的讨论:探索认为,人体发烧过程首先出现寒战的前驱症状,就是内经所称的“重寒或寒极”,寒战过后进入发热期就是“寒极生热”或“重寒则热”。从医学立场分析,寒战是发烧的前驱病理症状,古今应是一致的。从生理学立场认为:寒战现象的产生,应该是一个短暂的代谢抑制过程,寒战意味机体内产热量严重不足而难以维持体温,表明机体代谢受到热源物质的抑制;在此过程出现后,机体的代谢调节机制迅速起动,依据生物化学的研究“体内调节代谢的酶凭其对体温变化的敏感,可在数十秒或数分钟内被激活”认为,这些酶被激活后,迅速引起ATP、ADP甚至AMP多级储备能的水解产生热量弥补人体热量的不足,形成cAMP成为细胞的第二信使,诱导细胞改变代谢途径,减少ATP的偶联生成而增加产热量,很快将体温调节至超越正常水平,出现发热的持续过程;一旦体温超过正常标准时,机体因体温的升高而基础代谢水平随之升高,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认为体温每升高1度,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提高13%,正是这种效应导致发热的加重和持续,表现为出汗、头痛、全身乏力等现象;出汗是人体的散热机制,表明人体内热量过多;全身乏力意味机体内的能量供给不足,提示代谢途径是以产热为主的方向进行的。从医学立场分析,人体产生的寒战现象是机体代谢受到热源物质的抑制激活代谢调节机制的结果。
  3.对“热极生寒”和“重热则寒”的讨论:在机体发烧阶段,体内存储的代谢底物被大量消耗后,发热转归到“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阶段。“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是发烧后期,体内的能量物质在发热期间被大量消耗后补充不足,细胞在能量代谢缺乏物质的情况下基础代谢迅速减弱,机体不仅会因能量的缺乏感受到全身乏力,同时产热量迅速减少,让机体感受到中医所讲“怍惊寒”现象就是“热极生寒”或“重热则寒”,是内经对发烧后期到恢复期过渡阶段的认识。
(可以认为是激反应现象从衰减到消失的过程。)
  4.对极端性寒热原因的讨论: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发热过程大多是由细菌死亡产生的内毒素导致的,称为感染性发热,而内毒素的产生大多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因此认为,极端性寒热的原因大多是源于感染,尽管古代并不清楚疟疾、伤寒、回归热是微生物感染造成的,根据内经在疟论篇的阐述“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就是疟疾症状的描述,疟疾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而张仲景所论述的伤寒也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表明极端性寒热是与感染有关的病理生理现象。综上所述认为“寒极生热同重寒则热与热极生寒同重热则寒”是内经对感染性疾病发热规律的总结。
  5.讨论认识:“寒极生热同重寒则热与热极生同重热则寒”是内经对感染性疾病发热规律的总结。
(可以认为是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从产生至消失的过程)
  若无知的观点能被朋友们认同,从时间上就比西医早了两千年,本帖的讨论是否能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请朋友们自行去判断。

  若朋友们认为无知的认识是荒谬的,请大家自行去理解重寒同重热的关系,欢迎提出理由对无知的认识进行批判。







42
发表于 2017-8-10 14:1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10 14:23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8-10 10:41
  王教授认为: 我转此文的目的,是在提醒大家:对于中医的评价,要客观得当,不能言过其实。否则,中医 ...

无知认为:从现实立场讲,中医理论存在诸多缺陷,有人提出内经百错,如仔细寻找远不止百条错误。从历史立场讲,在那个蒙昧时代,内经能总结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医学观点是难能的。这些医学观点都是证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先生此言差矣!
      内经作为2000年前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来说,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相比,的确是先进的,伟大的。但本论坛不是2000年前办的,而是21世纪的今天。
      作为今天的人来谈中医,不是谈两千年前,而是谈今天的情况,因为今天不是古代。对于中西医的正确认识,应当是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单纯地说中医比西医伟大,不提中医之短,看不见中医的缺陷,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用这个词非常得当,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误解)。
      请问,休说两千年前,便是今天,西医心外科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大提高“先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先心病”人的寿命。试问,哪个中医人能够做到?回答是,从来就没任何一个中医人做到。从这个病例上讲,中医的伟大在哪里?因此,以中医之长来度西医之短,本身就是偏见和错误的认识。
      我再重复一遍:对于中医或西医的评价,不要以某一方面的优势作为评价全面的依据而做结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性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有站在中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结论。
如果中医真的比西医伟大,那么,近百多年来,为什么医疗市场被西医占去90%左右,难不成那些花钱找西医看病的患者一代一代全都是傻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01:03:43 | 只看该作者
41楼张先生的帖子显示了饱学之士的风范。你以后不要过度谦逊了,你比那些只知空了吹的“无知”们更有学识,更为有知,因而更受人敬重!
帖子很好,更有水平。建议结合《内经》中的“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层次性,再结合本人系列之二所提示的五个系统,也就更具当代系统生物医学的风范了。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以后如果你愿意的话,论文将在本人网站上发表,也可推荐到其他杂志正式发表。
44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01:5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袁其伦主任医师 于 2017-8-10 18:49 编辑

        回对“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责难者们,你们貌似公允的说法,实际上是在贬低中医!在你们帖子中未见有抱怨西医缺点的,又何苦数落我们的民族医药那么多?在引用的“桔梗”店老板例子中,也未说西医长期无效而转向中医的,本人甚至怀疑他是一个西医治疗失败的例子,这在临床上很常见。在英国,都是西医(免费)没效的才来自费找中医针灸的。老外们也不傻吧?
        另外,在本人所发的三个帖子中,一是说在针灸经络方面,西医根本没有针灸,他们的老祖宗放弃了经络,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二是说在应激科学和系统调节方面,西医学差了几条街,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三是说在气血理论方面是中国独有,并有科学分析,所以“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难道不是吗?你们读过吗?那就请就三个问题辩论一场,谅你们不是对手!
        以后本人还要一个又一个地具体说明“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别离了主题空了吹,那不是学者的风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5
发表于 2017-8-11 06:1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8-10 22:17 编辑

袁先生所谓"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主要是相对于一些中医不科学的言论而言的,措辞所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突出了对中医优势一面的肯定,并没有否定与贬低西医之意。
46
发表于 2017-8-11 07:3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8-10 23:52 编辑

    袁先生的回复:帖子很好,更有水平。建议结合《内经》中的“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层次性,再结合本人系列之二所提示的五个系统,也就更具当代系统生物医学的风范了。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以后如果你愿意的话,论文将在本人网站上发表,也可推荐到其他杂志正式发表。
   先生的回复让本人受宠若惊,
无知村人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47
发表于 2017-8-11 10:18: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8
发表于 2017-8-11 10:43: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9
发表于 2017-8-11 13:52: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0
发表于 2017-8-13 18:5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8-13 19:00 编辑
袁其伦主任医师 发表于 2017-8-11 01:57
回对“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的责难者们,你们貌似公允的说法,实际上是在贬低中医!在你们帖子 ...

   内经作为2000年前的产物,在那个时代来说,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相比,的确是先进的,伟大的。但本论坛不是2000年前办的,而是21世纪的今天。
      作为今天的人来谈中医,不是谈两千年前,而是谈今天的情况,因为今天不是古代。对于中西医的正确认识,应当是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单纯地说中医比西医伟大,不提中医之短,看不见中医的缺陷,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用这个词非常得当,只对事,不对人,不要误解)。
      请问,休说两千年前,便是今天,西医心外科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大提高“先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先心病”人的寿命。试问,哪个中医人能够做到?回答是,从来就没任何一个中医人做到。从这个病例上讲,中医的伟大在哪里?因此,以中医之长来度西医之短,本身就是偏见和错误的认识。
      我再重复一遍:对于中医或西医的评价,不要以某一方面的优势作为评价全面的依据而做结论,这样的结论是片面性的,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有站在中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的结论。如果中医真的比西医伟大,那么,近百多年来,为什么医疗市场被西医占去90%左右,难不成那些花钱找西医看病的患者一代一代全都是傻子?


      来这个论坛的,都是中医的支持者,没有反对者,请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你看懂本人的话了吗?
      我再重复一遍;捧杀中医与棒杀中医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害中医。正确的认识,中医应当靠疗效取信于民,不是靠瞎吹。      当代人对于中医的要求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伪存真,提高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2:38 , Processed in 0.2802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