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何九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阳蓄水证一例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3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33: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7:44:18 | 只看该作者
该患者是一位高校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求医问病,屡经挫折,但对医生甚为尊重,对中医更是非常信任,言谈之间显出为人非常善良,作为医者,不尽心尽力进行救治,助其康复,于心不安,所幸用药后疗效尚可,希望后面治疗也是顺顺利利,患者能完全摆脱病困,恢复健康!
44
发表于 2016-3-9 06:58:04 | 只看该作者
        少阴虚寒与少阴瘀结的本质逐步显露。


      今天处方。以附子汤与补阳还五汤化栽调之:黄芪30、生晒参6、全当归10、赤芍10、川芎10、桃仁10、红花10、地龙15、益母草15、黑附片9(先煎)、白术12、白芍15、茯苓15、陈皮5。

        五副,一副一天,清水900毫升煎取600毫升,每天三次温服。
================================================
       请先生把诊断依据,中医病机,处方思路,做一个说明,以便大家学习,讨论。

点评

主要是根据舌象脉象及望诊资料来判断,患者舌质淡紫,红为热,淡白为寒为虚,紫则为瘀,如果大家认真看,可以看出患者右侧舌边有一个很明显的瘀斑,另外患者的面色掌色是苍白的,也是虚寒的表现,还有一个情况我也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9 11:25
45
发表于 2016-3-9 08:11:45 | 只看该作者
        大病之后,当徐徐而进,先调脾胃,而后驱邪,以免伤及脾胃,于病无益。因为没有看到病人,仅供参考。总之,以中医思路辨证论治,不要受红斑狼疮的影响,参考参考就可以了。

点评

是应该的,选方也是这个考虑,用参芪苓术,再加陈皮,就是这个道理。  发表于 2016-3-9 11:28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1:25:5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3-9 06:58
少阴虚寒与少阴瘀结的本质逐步显露。

主要是根据舌象脉象及望诊资料来判断,患者舌质淡紫,红为热,淡白为寒为虚,紫则为瘀,如果大家认真看,可以看出患者右侧舌边有一个很明显的瘀斑,另外患者的面色掌色是苍白的,也是虚寒的表现,还有一个情况我也没说,患者以前也查出地贫,这段时间看她结膜也是非常苍白,我估计血色素可能只有6--7克/L这样,用了我们药后面色手掌与结膜稍红润一点了,脉也是弱脉,从病史、舌脉等综合说,该患者这次发病是太阳少阴合病,少阴虚寒为本,太阳蓄水为标,两者有因果关系,再则我们从其过去的病理检查也可看出,活检发现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及筋膜弥漫增生,肾间质灶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泡伴纤维化,小动脉壁增厚等等,这些在中医来看,应归于瘀结之类。
在本阶段,患者的蓄水证虽然消除,但是能不能更好从本质上治疗其原发病,能不能改善她的低气血容量状态及整体气血运行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肾病综合症,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现在我手中还在治一个小孩肾病综合症与一例尿毒症患者,疗效都是可以的,我都是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本病案既然发上来了,我也不再私藏,也希望各中医同仁,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认为我说得不对的,可以批评指正。

47
发表于 2016-3-9 12:10:54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6-3-9 03:25
主要是根据舌象脉象及望诊资料来判断,患者舌质淡紫,红为热,淡白为寒为虚,紫则为瘀,如果大家认真看, ...

    学习了,谢谢先生。

点评

老先生客气了,请多少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6-3-10 10:29
48
发表于 2016-3-9 21:40:41 | 只看该作者
口干欲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病起外感之后,是太阳蓄水证。按辨证施治应该能收到效果。
辨证论治有辨证论治的长处与短处,本案之蓄水证,用五苓散取效,是辨证论治之长,但基础病是一个顽固而严重的慢性病,红斑狼疮的肾病,一般也不会出现尿潴留,西医肯定还有认识,前面陈先生说的“动力梗阻性尿潴留”,大概就是,五苓散见效以后,就可抛开这个问题,考虑基础病的治疗了。

点评

谢谢李老师参加讨论,提出的意见也合我意,我后面用附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就是出于这个考虑,附子汤温阳益气利水,补阳还五汤益气通络化瘀,患者这个治了那么多年,久治不愈,正虚是主因,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正虚,是阴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0 10:28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0:28:4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3-9 21:40
口干欲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病起外感之后,是太阳蓄水证。按辨证施治应该能收到效果。
辨证论治有辨证 ...

谢谢李老师参加讨论,提出的意见也合我意,我后面用附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就是出于这个考虑,附子汤温阳益气利水,补阳还五汤益气通络化瘀,患者这个治了那么多年,久治不愈,正虚是主因,现在所表现出来的正虚,是阴阳气血俱虚,前阶段蓄水证时,阳气虚的特征最明显,解决了蓄水证后,其他深层的问题也显露出来,狼疮性肾病,从现代医学来讲,是一个很棘手的病,以激素为粮,是很多病人无奈的选择。

狼疮性肾病,在中医似属痹证入肾,初得病时治不得法,失治误治,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痹毒盘居肾府,我用补阳还五汤,主要也是有用中医托法的涵意,中医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一般来说主要用于痈疮等外科疾病的治疗,但是只要好好分析一下托法的意义,在内科中同样有很多地方可以运用,特别是一些慢慢炎症之类的,我认为,一些致病邪气,能久居人体为患,就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这个时候,托法就可以依证运用,用好了,往往就会有好的疗效。


本案患者,等正气稍复,气虚与血虚的症状改善,我还会有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考虑用炮甲或水蛭这两个药,一是加强透托之力,二也是针对病理检查发现的肾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治疗。

点评

风湿免疫类疾病,都是难治病,狼疮更甚。我治疗经验缺乏,想起一点说一点,给大家提个话头。 痹证入肾,是现代中医的说法,显然是对此类疾病的西医描述的认识,或者说,在西医论述此类疾病规律的提醒下想到的。 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0 10:50
50
发表于 2016-3-10 10:50:36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6-3-10 10:28
谢谢李老师参加讨论,提出的意见也合我意,我后面用附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就是出于这个考虑,附子汤温阳益气 ...

风湿免疫类疾病,都是难治病,狼疮更甚。我治疗经验缺乏,想起一点说一点,给大家提个话头。
痹证入肾,是现代中医的说法,显然是对此类疾病的西医描述的认识,或者说,在西医论述此类疾病规律的提醒下想到的。
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不清楚的地方,一是此类疾病,初起都有肌肉关节症状,中医有由此归入痹证范畴,是否合适?比如类风湿始终符合中医痹证内容,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还有好多种,是否符合痹证诊断?
第二个不清楚的地方,此类疾病后期容易出现肾损害,在病史上,先有痹证再有肾损害,因果上是不是这样?西医有西医的道理,中医的病机学说,是不是也是认为痹证导致肾损害?


从中医来说,痹证与肾损害,如果是因果关系,应该是一种论治思路。如果不是因果关系,可能论治思路又不一样。
临床见到中医治疗失误较多的一种情况,比如狼疮初起,从痹证论治,大量应用辛温祛风湿类方药,后来出来变化,热化,虽然不一定是中药引起,但肯定也延误了治疗。

点评

李老师这样讨论很好,我说说个人的一些见解。 第一个问题:痹证入肾,是现代中医的说法,显然是对此类疾病的西医描述的认识,或者说,在西医论述此类疾病规律的提醒下想到的。 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不清楚的地方,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0 11: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00:22 , Processed in 0.0608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